书画家:朱兆煜
上个世纪初,随着清王朝的没落,宫廷、皇权已经不复存在,然而宫廷文化却以种种其他形式得以延续,"宫廷画派"作为其中的最典型的经典被爱新觉罗家族的后代一脉传承着。以溥心畲为代表的"皇家"画一直以超乎常人的典雅清贵独秀于时,独秀于今。而宫廷画风以它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深厚的底蕴影响着师从溥佐先生学画的朱兆煜,这也注定他的一生与"宫廷画派"结下了不解之缘。
朱兆煜作品
张大千曾说过中国当代画坛只有两个半,一个是溥心畲,一个是吴湖帆,半个是谢稚柳!足见溥氏家族在当代书画界的影响力。随着时代的发展溥氏书画的传承和发扬逐渐形成一种具有皇室烙印的独特文化,这种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造就了一个由家族成员及衣钵传承弟子组成的独具典雅秀逸风格的书画艺术派别,而他的艺术特色在中国画坛上卓然一家。
朱兆煜作品
朱兆煜,一直用心于斯,追求于斯,几十年不弃不离,在传承和发扬中追求着自己对宫廷画风的理解和诠释。
朱兆煜六岁习字临池,他的父亲做为他的启蒙老师为他在书画艺术的道路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了让他吸取百家之长,带他遍访名师,他恍惚记得家中长辈领他到天津五大道去拜见一位大隐士,后来才知道这位九秩老人竟是著名女作家张爱玲的嫡亲伯父张人骏先生,但此时这位张老先生已经是垂暮之年,无法教授其书法艺术,担老人送他的自书小楷册页娟秀端庄,馆阁气息浓郁,成为他多年临习的范本。自幼及长,朱兆煜对雍容华贵的宫廷书画情有独钟。他的小楷从唐人灵飞经入手,再羲、献,再晋隋诸家,明清文人特别是清代康、雍、乾三朝皇帝之字,取其雍容华美之姿,就连被世人诟病的馆阁体也多成为朱兆煜临习的范本。其楷书骨力雄健但不外露,结体异俗而不怪异,端庄却无极滞,灵动而中法度,删繁就简领异标新。
朱兆煜作品
由于他的书法功力深厚,当年只有二十几岁的朱兆煜就已经成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而立之年又成为政协委员。他的书法作品曾数十次入选全国大展并获大奖。并因此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并一同切磋书艺。对于艺术家来讲,这些正是对他多年执着于书画艺术的肯定与嘉许。
朱兆煜作品
书法,其实能左右画家的一生。朱兆煜六岁临池15岁习画,得到如此成绩,这在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取法乎上。何为法?何为"上法",所谓高明高妙的方法不仅仅是"溯远溯高",学好中国画,先学好学通书法,其实打通一条学习艺术的康庄,亦是"取法乎上"。
朱兆煜作品
朱兆煜常常教导弟子"书法奠定高台,绘画入手即高",他还经常教育弟子们说"精致近于富贵"。宋画和明清宫廷画是他着力之处,越是传世名作越是他反复揣摩临摹的"老师"。他的画完全从工细一路着手。特别是从临摹古人的名作中,他总说找寻纷繁历史遗迹中的技巧与气度,只能将自己的文化积累融入精细之中,而这些却是一个枯燥毫无意趣的过程。板凳坐得十年冷,自会梅花扑鼻香。
朱兆煜作品
同样是画竹,朱兆煜或墨竹或朱竹,嬝嬝婷婷的枝干散发着清秀娟美之气,在稀疏可数的竹叶上浓淡参差中弥漫着书卷之气。
朱兆煜作品
画竹是历代画家文人的"功课",也是画家文人书法功底的直观表现,还是腹中学养识见的再现。朱兆煜的梅兰竹菊,俊美而清雅,他传承了恩师一脉在书画作品中色彩典雅、法度严谨、造型精确的特点,不仅诠释了梅兰竹菊的高洁品格,更为这些被艺术家们奉为"必修功课"的素材平添了无限的贵胄气象。
朱兆煜作品
朱兆煜认为,文学、艺术概论、古典诗词戏曲乃至宗教文化的系统学习,是理解古人境界的天梯,读书是登天梯。书画艺术实践和技能是一种能量的转换,同时,为了使作品更为传神、灵动,在立足于宫廷画派基础之上,他又虚心向我市著名花鸟画大师萧朗先生请教水墨之法,使其画作在雍容华贵之外,又平添了几分水墨意趣,这在近几年的画作之中多有表现。
朱兆煜作品
朱兆煜崇尚孔孟,又提倡禅宗。"以淡乎若深之境,泛乎若不系之舟,养空而浮"自勉。在那琴书换日的书斋生活中修炼笔墨,以保持住自己那颗艺术家的清净之心。
为了画好山水和人物画朱兆煜游历了祖国的山山水水。在一次敦煌莫高窟采风之后,临摹了一幅佛像,神态安详容貌古雅,但不失华贵,特别是衣纹,再一次显示了他"写"的功力,袈裟柔软飘逸的质感和纹褶的力度同在,栩栩再现唐时之美。
朱兆煜作品
如今的朱兆煜正值盛年,自幼及今,几十年的书画生涯,在"宫廷画派"艰深的路上探索前行。相信朱兆煜一定能在中国书画的传统大山中,在"宫廷画派"的漫途里默默长行,入宝山登堂室,载宝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