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阚玉敏玉米画:艺术品家族再添一丁[图文]

时间 : 03-05 投稿人 : 裕裕 点击 :

玉米,一种普通的食品,不想也被搬到了纸上,摇身一变成了艺术市场新宠。

做这个有意义的尝试的,是一位女画家,名字叫阚玉敏。

阚玉敏玉米画:艺术品家族再添一丁 | 艺术市场

画家阚玉敏

阚玉敏从小在农村长大,对玉米有着特殊的感情。近年来,在玉米画大师李金山的指导下,开始画玉米。由于她的天赋和个性发挥,画起玉米来有模有样,渐入佳境,不久玉米画成了她笔下的主要题材之一。她的玉米画进入市场后,很快得到藏家的认可,她的名字“玉敏”谐音“玉米”,藏友们干脆给她改名叫“阚玉米”,她也拥有了她自己的粉丝,叫“玉米丝”。

古人很少有人画画玉米,盖因玉米引进中国较晚。据考证,玉米原产于南美洲。7000年前美洲的印第安人就已经开始种植玉米。由于玉米适合旱地种植,因此西欧殖民者侵入美洲后将玉米种子带回欧洲,之后在亚洲和欧洲被广泛种植。大约在十六世纪中期,中国开始引进玉米。近人画玉米者也不多,或以玉米为背景者有之,主因玉米为普通农家作物,不如牡丹花之雍容华贵,更没有梅兰竹菊之雅,画家不知画其目的何在,收藏者亦不知欣赏价值何在;次因玉米难画,古人所云画中四难,都是因为生活中太常见。

阚玉敏根据老师李金山所教,经过自己的研究实践,在老师的基础上有所发挥,并赋予了高雅华贵之寓意。一排排的米粒,工细至极;玉米穗和玉米须子,则纯用黑白色,韵味十足;这种被人称作“水墨工笔”作品,工写结合,既见功夫,又无俗气,可谓雅俗共赏,巧夺天工。

画玉米的难度还不仅仅在米粒上,画玉米粒仅是基础的功夫而已,相比之下,米粒好画,画出玉米穗和玉米须子的墨味才是这种玉米画的真谛。国画的味道,即在于此。

阚玉敏的玉米,以书法起手,在水墨黑白相间的大写意玉米穗之下,隐藏着羞涩的的工笔米粒,既有“深山藏玉”般充满诱惑;又如“美女出浴”般光彩照人。其创作的“福禄寿喜”玉米画系列,“梅兰竹菊”玉米画系列,正在从这虚实相间入手,采用阴阳结合的艺术手法,在大俗中加入大雅,有继承,有创新,效果超凡,深受藏家的喜爱。

那么这种玉米画的寓意何在,有什么收藏价值呢?玉米虽无牡丹艳媚妖俗之姿色,然其质朴无华,金玉其心,其质晶莹剔透如玉之润泽;玉米虽粗粮,但是外粗内细,营养价值极高。其色黄灿似金之耀目,耐旱易种,生命强,国人种植面积之大,应为农作物种植之首。是我国农民赖以生存之根本。从传统文化外延的层面上说,玉米,名字中直接含玉,是因其晶莹玉透,流光温润的质地,从而让人将世间至宝美玉联系起来,其色金黄,可以令人联想到金玉的光彩,进而可以延生出诸如“金玉满堂”,“堆金积玉”,“玉海锦涛”,“金玉其心”等祝福词汇来。一排排一串串满挂农民房前屋后的玉米,象征着丰收和丰收带来的喜悦,进而可以引申为“收获”“成功”“希望”“硕果累累”“前程似锦”等等。

阚玉敏玉米画:艺术品家族再添一丁 | 艺术市场

阚玉敏的玉米画

阚玉敏的玉米画,正用她心灵的感悟,大踏步走在传统和创新的路上,无意间给中国画家族增添了一个新的元素。其独特的魅力,收藏的价值,必定成为中国艺术市场的新宠儿。

女画家阚玉敏简介:

阚玉敏,女,辽宁葫芦岛人。字“闲云”,号“老佛山人”、“秋子沟人”、“自在居主人”。国家一级围棋裁判,围棋教练,现居北京。从小喜欢书法,习书多年。近年爱上中国画,一发不可收。初期靠悟性和自学,临习各种门派和技法,兼容并蓄,自得其乐。后受实力派书画家张建忠、以及工笔画家李玉凤指点,画技突飞猛进,渐入佳境。2012年师从著名画家李金山、漫画家侯峻山、著名画家古今明、南洋大画师林家雄学习兰竹、玉米、人物画和漫画、动物等。花鸟、山水、人物皆好,尤喜花鸟,善画玉米,以及梅、兰、竹、菊、牡丹等。现任文化中国艺术会馆馆长,文化中国总编,中国孔子国画院院士,中国国礼书画院理事,CCTV中国影响力•文化中国艺术家沙龙秘书长,中国长城书画家协会会员,文化中国书画慈善基金会发起人之一。

2011年9月作品入选并参加长城书画家协会举办的书画作品展;2011年11月23日,作品入选“明天更美好慈善爱心书画艺术交流展”,被中华慈善总会收藏;2011年12月参加第二届全国“长城杯”书画作品展;2012年9月参加在东方艺术馆举办的“中国当代实力派女书画9人联展”;2013年1月参加中共中央党校举办的“新起点•新辉煌—锦泓轩书画艺术展”,并收入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的《锦泓轩书画作品集》,2013年参加“2013实力派艺术家9人联展”,并入展在全国农业展览馆举办的“2013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2013年9月3日应邀在国子监文化节上举办“阚玉敏禅意书画小品展”,2013年9月8日,在北京文化中国艺术馆举办“阚玉敏禅意书画作品展”,2013年10月1-6日在北京大观园红楼文化艺术博物馆举办“兰竹组合展”。

所画竹子,取法于苏轼的理论,得法于吴镇的用笔,成法于郑板桥的韵味。虽学古人,却为己用。其书法,取法二王,加上是天分的个性发挥,真草篆隶,穿插妙用,潇洒自如,自成一格。书与画巧妙结合,融为一体,既有文人画风采,也蕴含禅机,被禅家称之为“禅竹”。尤其是其扇画兰竹,构图精巧、简约,用笔干练、大胆,用墨多变、干净,鉴宝专家王敬之评之曰:格调高雅,品味不俗。所画玉米,采用水墨工笔手法,虚实相间、阴阳结合,大俗大雅,深受藏家的喜爱。

官网:www.kanyumin.com

收藏热线:13124788558(手机微信)QQ:38213657

阚玉敏玉米画:艺术品家族再添一丁 | 艺术市场

阚玉敏的玉米画

阚玉敏玉米画:艺术品家族再添一丁 | 艺术市场

阚玉敏的玉米画

阚玉敏玉米画:艺术品家族再添一丁 | 艺术市场

阚玉敏的玉米画

阚玉敏玉米画:艺术品家族再添一丁 | 艺术市场

阚玉敏的玉米画

相关文章

  • 近现代水彩 如何留住城市的美术记忆[图文]
    近现代水彩 如何留住城市的美术记忆[图文]

    “20世纪名家艺术系列特展——李詠森·冉熙·樊明体·沈绍伦·王碧梧·陆敏荪”前不久上海外滩展出,与约550幅精彩的水彩油画形成反差的是,几位曾与上海近现代美术史产生深刻缔结的老艺术家,却显得十分陌生。是什么原因导致城市美术记忆的逐渐失忆,未来又能否通过学术研究、国有美术馆和社会力量的努力,留住上海的美术记忆?樊明体《外滩黄浦江畔》水彩 纸本1979年2018年是上海美术教育家、水彩艺术家李詠森先...

    1045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学术收藏不能“势利眼”[图文]
    学术收藏不能“势利眼”[图文]

    林明杰最近由上海美术学院和刘海粟美术馆举办的“中国近现代美术资源研究系列展”首展以及相关学术研讨活动,引起了美术史论界的关注。近现代中国美术虽然才仅仅百余年来历史,非殷商之远古,然而史料及实物之缺失却非常严重。如果我们以历史的眼光来看中国近现代美术的意义,它象征着数千年古老文明的中国进入现代文明的转型过程,学术意义又岂亚于殷商考古发现?但这百年历史波澜起伏,历经战乱,美术作品和美术文献遭受...

    1760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硬笔书法家霍鸿伟:随性自然 笔随心动[图文]
    硬笔书法家霍鸿伟:随性自然 笔随心动[图文]

    提起书法创作,最直接的联想是毛笔在宣纸上尽情挥洒。其实,中华汉字文化源远流长,对于汉字的书写一味讲求形式的固定,对文明的发展未免也是一种束缚,只要有心,任何工具都可以书写汉字,汉字蕴藏着丰富的审美和诗意,有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和魅力。今有霍鸿伟手执硬笔,起承转合、恣意潇洒、扭转乾坤、气象博大,他的硬笔书法在新的领域里开辟了汉字的另一种书法传承。初闻书法霍鸿伟开始他的书法之路,没有什么天赋使然,也...

    817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新冠疫情会成为艺术界线上时代的催化剂吗?[图文]
    新冠疫情会成为艺术界线上时代的催化剂吗?[图文]

    阳春三月,花儿盛开,观花之潮不像往年那般熙熙攘攘。我们禁足在家,完全不知道外面的百花正在默然怒放,偶尔出去一趟,boom! 真是被同时吐艳的花丛惊到。2020年的春天真是“花开无人识”,其实花依然开落,只是少了那份心境,便似乎感觉不到它的存在。这有点像今天的艺术界,截止3月末,以北京为例,有艺术展览开放的机构依然可谓凤毛麟角,寥寥无几。虽不能远足,却阻挡不了我们向往诗和远方的心。对于艺术的热爱、...

    1144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艺术家签名中的学问[图文]
    艺术家签名中的学问[图文]

    Albrecht Dürer, Hände Gottvaters除了作品本身,艺术家的个性还在其签名中得到体现。这些处在边边角角的文字,是作者“著作权”的标志。虽然看上去无关紧要,发挥空间不大,但实际上,艺术家对其煞费苦心,甚至能够“妙笔生花”。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签名,都有哪些讲究。1 文艺复兴时期开始流行最早开始在画作中签下自己大名的艺术家已经不可考。已知的是,签名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

    791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李人毅《中国当代画家研究 • 花鸟卷》之 陈海萍 [图文]
    李人毅《中国当代画家研究 • 花鸟卷》之 陈海萍 [图文]

    陈海萍,四川大竹县人。1937年四川艺专毕业后,一直从事美术编辑、美术创作和美术教育工作。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人事部人才研究会艺术家学部委员会1SQ9000A资质认证功勋国画艺术家。出版有《陈海萍国画集》、《陈海萍画选》等。《战雨战风战霜雪》陈海萍大爱架起艺术的精神脊梁文/李人毅陈海萍,四川大竹县人,1917年生,1937年四川艺专毕业后,一直从事美术编辑、美术创作和美术教育工作。...

    637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乐伟:趣味是最高的才情[图文]
    乐伟:趣味是最高的才情[图文]

    采访现场有人说,收藏需要有聪明的头脑和敏锐的眼光。但事实上,对于大多数真正热爱收藏的人来讲,聪明并不是第一位的,更重要的是乐趣与坚守。乐趣与坚守两者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乐趣会让坚守更持久,坚守反过来会培养更大的乐趣,乐伟就是这样一个享受生活乐趣的收藏家。近日,壹号收藏网走进书画家、收藏家乐伟的家,看看他的书画经历和收藏故事。乐伟展示作品接触书画30余年 不忘初心重拾画笔乐伟从30多年前开始...

    1646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书法家葛秀森获“2018年度发展潜力书画艺术家”[图文]
    书法家葛秀森获“2018年度发展潜力书画艺术家”[图文]

    2019年1月18日下午4时,第二届“魅力中国闪耀世界——世界邮票上的中国文化”年度盛典在北京名人国际大酒店隆重举行。盛典现场欢声笑语,大咖云集,被称为艺术家自己的节日。著名书法家葛秀森,以其独特的书法风格、优秀的书法作品、坚持不懈的创作精神,被举荐为“2018年度发展潜力书画艺术家”,获得与会领导和艺术家的一致赞许。文化盛典活动由山水丹青(北京)国际艺术中心、美国集邮集团中国艺术基金会、中...

    1098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艺术市场以收藏为主向投资为主转变[图文]
    艺术市场以收藏为主向投资为主转变[图文]

    一家艺术品拍卖会现场。 资料图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拍卖研究中心主任刘双舟教授建议,艺术品金融应该从商品金融向产业金融转化,向大众艺术消费转变,向商业金融加财政金融转变。政府财政应该支持文化产业和本土艺术家的发展。原题:中国艺术品市场属性发生根本变化法治周末记者 汲东野  法治周末实习生 赵翰文今年2月,全球艺术品最昂贵成交价格纪录再被打破,法国画家高更(Paul Gauguin)的一...

    445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毕加索只比二流画家好一点点[图文]
    毕加索只比二流画家好一点点[图文]

    塞尚《苹果与橙子》国家画院研究员朱其直言“我觉得毕加索不属于一流的画家,只是比二流画家要好一点。这方面莱热比毕加索画得更好,但名声没有毕加索大。市场最好的人不一定是一流的。”——国家画院研究员朱其现代艺术跨度涵盖十多个艺术流派,其中较为典型的就是立体主义、表现主义和波普艺术等。在众多现代艺术家中,为何毕加索在市场上却能“一枝独秀”?在美国艺术史家迈克尔·C·菲茨杰拉德看来,跟他早年...

    995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Z世代爱上中国远古文化 “半路出家”学插画[图文]
    Z世代爱上中国远古文化 “半路出家”学插画[图文]

    “其状如狐,其背上有角,乘之寿二千岁。”“人面,蛇身,赤色,居钟山下。”“其兽多葱聋,其状如羊而赤。”……当你读到《山海经》中的描述时,脑海里会如何想象这些“神兽”的形象呢?近期,微博话题“90后女孩用3D插画还原山海经神兽”登上热搜,插画师舍溪在过去的四年中,用自己独特的风格将诸多“山海异兽”呈现在大家的眼前,如《山海经》中的“葱聋”“乘黄”“朏朏”等。不少网友评论道,“真是太美了,...

    830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笔下如行云-退休人民警察苏埃才的书法艺术探索之路[图文]
    笔下如行云-退休人民警察苏埃才的书法艺术探索之路[图文]

    埃尘缭绕,心静如止水。才思散发,笔下如行云。苏埃才,男、汉族,1948年9月出生,今年76岁,大学文化,共产党员。现住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阿腾席热镇。1971年参加公安工作以来先后任杭锦旗公安局公安特派员、治安股长、刑警队长、副局长、局长等职,在担任杭锦旗公安局局长、党委书记期间坚持打击犯罪和为民服务双管齐下,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全体公安干警的共同努力下,全旗社会治安取得显著成效,杭锦旗公安局...

    1938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当代艺术市场七年变局与重构[图文]
    当代艺术市场七年变局与重构[图文]

    贾蔼力《疯景》 成交价:1812.5万港元距离当代艺术市场遭遇滑铁卢,时间已经过去七年。从目前的艺术家名单来看,一些曾经炙手可热的市场明星逐渐淡出了拍卖市场,而空缺的位置很快被下一波新星补上。对此,有业内专家表示,“市场的轮动是正常的,因为市场环境和收藏群体都在变化,最核心的问题是能否真正建构起坚实的学术系统,否则重塑起来的市场格局还会重蹈七年前的覆辙”。名单更迭“资本雄霸中国当代艺术的‘黄...

    1279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当代艺术需要美术学院吗[图文]
    当代艺术需要美术学院吗[图文]

    佛罗伦萨美术学院考察中国当代艺术三十多年的历史,我们会发现一个奇特而怪异的现象,这就是中国当代艺术界所有成功的艺术家,包括那些蜚声国际艺坛的中国当代艺术家,都有学院背景,都是从美术学院毕业的,甚至很多著名当代艺术家都是美术学院的教师,但是导致他们成功的那些创作观念和艺术语言都不是从美术学院里学到的,也就是说不是从美术学院的教材和课堂里获得的,他们要么是从某位老师的个人观念中得到启发,要么是通过某...

    1539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蓬皮杜的超级“快闪店”背后的野心[图文]
    蓬皮杜的超级“快闪店”背后的野心[图文]

    今天提到的“快闪店”不是别人,正是这一个月以来在上海西岸大热的“蓬皮杜西岸馆”。近一段时间的西岸热闹非凡,除了每年一度的西岸艺博会,同期引入的“蓬皮杜”西岸项目也引爆了媒体还有路人的瞩目,当然,“快闪店”只是一个戏称,因为在西岸的蓬皮杜,其全称为“西岸美术馆与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陈合作项目”,而并非早期坊间“谣传”与媒体“偷懒耍滑”快速传播的“蓬皮杜中心上海分馆”,简而言之,这里的“蓬皮杜中心”将...

    1318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