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Z世代爱上中国远古文化 “半路出家”学插画[图文]

时间 : 04-29 投稿人 : 小朗 点击 :

Z世代爱上中国远古文化 “半路出家”学插画 | 艺术科普

“其状如狐,其背上有角,乘之寿二千岁。”

“人面,蛇身,赤色,居钟山下。”

“其兽多葱聋,其状如羊而赤。”

……

当你读到《山海经》中的描述时,脑海里会如何想象这些“神兽”的形象呢?

近期,微博话题“90后女孩用3D插画还原山海经神兽”登上热搜,插画师舍溪在过去的四年中,用自己独特的风格将诸多“山海异兽”呈现在大家的眼前,如《山海经》中的“葱聋”“乘黄”“朏朏”等。不少网友评论道,“真是太美了,好厉害!”“也许《山海经》里的动物,就是这种样子吧!”“好羡慕她!能把自己的爱好做成事业,很享受!”……

的确,舍溪并非科班出身的专业画者,只是“半路出家”学习插画,绘画只是她的一个爱好。为了能够成为插画师,她做出了诸多的努力。最初,她从教育专业转行去做互联网UI设计师,之后辞职去学习画画,又从深圳回到老家河南商丘专心创作,到成为登上热搜的插画师……不仅如此,她还让静态的插画变成动态视频,让《山海经》的“神兽”重生一般动了起来,关注最高的时候一夜之间涨粉60万,如今,她的抖音已累计获赞1300余万。

10月末,舍溪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的采访,谈及创作初衷,她希望“可以通过画笔,和温柔的山海异兽来一次跨越时空的精神碰撞”。

看·舍清溪,而得江海

放弃原有的专业和工作,想给自己一次追梦的机会

为了学习画画,舍溪不停地在放弃与重新开始之间做出选择,就像她的微博简介一样,“舍清溪,而得江海”。

小时候,她对画画特别感兴趣,可惜因为家庭条件的限制,舍溪从来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大学毕业后,她仍旧想尝试学习绘画,便放弃了教育专业相关的工作,转而报了培训班,从零开始学习UI设计。

2015年,那时的舍溪像大多数人一样,对UI设计没有太多的概念,只是知道这是一个人才稀缺的行业,需要去解决互联网软件的界面和用户的操作逻辑等问题。而吸引舍溪的并非行业及其待遇,而是“培训学校的招牌上有说需要学手绘”。半年之后,舍溪在深圳顺利成为了UI设计师。不过,舍溪对这份工作并不满意,那时她的工作主要负责的是用户体验,并不是手绘的界面设计,她买来的画笔和纸,只能弃之一旁。

忍耐了将近两年的时间,舍溪所在的项目组宣告解散,重新开始的契机又一次出现。“决定重新找工作的那段时间,我想了一下,要不要给自己一段时间去试试学习插画这条路。当时手里存了一定的积蓄,我不想再盲目地工作,还是想去学画画,想给自己一次追梦的机会。”舍溪回忆道。

网络,是舍溪最初接触插画的主要途径。当初上微博,她只是想更多地了解UI设计的知识,但偶然间看到各式各样的插画,让她欣喜不已。“当时我什么画都看,有二次元类的、小清新类的,还有山海异兽类的……但最吸引我的类型是山海异兽题材,因为我喜欢带有神秘色彩风格的插画。”说到这里,舍溪又激动地讲起自己非常喜欢的一位插画师,她介绍道:“你听说过杉泽吗?这是我心中大神级的人物,我超级喜欢他。当时看到他的画,就会觉得山海异兽题材的画怎么会这么好看、这么美妙,他无意中给了我很多的影响。”她报名了网上的手绘课程,学习了一段时间之后,便开始了创作。

舍溪回忆起最初想做插画师时,觉得自己“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撞”。如同在微博看画一样,她想尝试各种风格。“我当时还画过非常幼稚的画,比如画一个单纯的小动物,或者画中只有一个大头。当时画得不好,都不敢发在微博上,只能在二手网站的闲鱼上发一发。”

令舍溪没有想到的是,她的第一波小小的动力和信念正源于此。2019年,她在闲鱼发布作品的两个月后,有一位北京的老板私信她,买下了她的20张画作,打包价200元。“虽然这些画才卖10元一张,但我觉得真的开心,这算是一个很好的开端。”

学·绘心,绘梦,绘境

画中孤独的背影是自己画笔下的神兽是温柔的

舍溪学习手绘之后,仍醉心于杉泽的插画。她在微博看到一位插画师开设了板绘课程,立刻报名学习,距离成为专业插画师的目标又近一步。

选择板绘,对经常挑剔绘画细节的舍溪来说,是更方便的形式。板绘,其实是数码手绘,插画师通过在数位板上绘画,直接输入电脑,画作将以数码形式保留,还可以反复修改。“当时是直播上课,每周一节课讲两个小时,我学习了一个月,其他时间都在练习。那段时间,我每天早上六七点就起床开始练习。有时候一不留神就画到了两三点,去睡一会儿,就又起来画……一门心思只想着画画,没有产生过任何要放弃画画的念头。只不过练习画画时,我没有方向,没有固定的系列和题材。我很感谢当时的努力,因为画画是需要长期练习和积累才能有成效的事情。”舍溪介绍道。

慢慢的,她开始在微博上发布自己的习作,不断涨粉,获得关注。之后,她尝试去绘制山海异兽题材的作品。2019年7月,舍溪发布了她的《境》系列作品,并持续更新至2020年3月,这10幅插画作品接连令粉丝感到惊艳。

然而,提到这一系列的创作,舍溪最开始的体会却是“痛苦”,“起初,开始画《境》系列的前两张,我非常不喜欢,总感觉角色的位置和内容都不对,构图也是错的。可是,我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只是看画的时候,实在觉得整个风格是厚涂油画式的,看起来太腻了,没有任何的吸引力。”舍溪只能推倒重画,却仍旧不喜欢,只能接着修改,改至第三版已花费了一个月的时间。“画的主体不够突出,又不知道要表达什么。当时,我刚从深圳回到老家,我的心里浮躁又迷茫。在我的设定里,整张画面应该是温馨的,人物和神兽之间是有互动的。”

她认为自己的心境应是“和那些山海异兽来一次跨越时空的精神碰撞”,于是调整画风,才开始发布《境》。在该系列中,“神兽”总是温柔地陪伴在画中人物的身旁,“静谧”是画中体现出的主要氛围。她为该系列撰写的主体语是“沉浮世界,静择一片清宁,绘心,绘梦,绘境”,并在微博介绍道:“作品灵感其实源于最近浮躁的生活,希望自己可以找到内心的一方净土……在茫茫的大千世界里,每一个人都应该保有一个自己的小千世界。”

愈画下去愈能找到风格,舍溪愈满意自己的作品。她最喜欢该系列的“遇狐”。画中静置着一面巨大的屏风,屏风上则是九尾狐的形象,而在屏风之下只有一个孤单的背影。舍溪解释道:“画中孤独绘画的背影就是我自己,我觉得人与兽互相陪伴时,应该互相展示着温柔的面目。”

画·其状如狐,其背上有角,乘之寿二千岁

《山海经》的描写很写实,用自己的审美再去加工就足够了

对创作山海异兽题材的插画师来说,《山海经》无异于是一个巨大的宝藏库,随便翻阅书中描述的内容,就能获得很多的灵感。在过去的三年里,舍溪依据《山海经》的描述,还原了不少“神兽”,都带着温柔的一面。

舍溪在《山海经》里读到了关于神马“乘黄”的文字,“白民之国在龙鱼北,白身披发。有乘黄,其状如狐,其背上有角,乘之寿二千岁。”舍溪对此很感兴趣,又上网查找“乘黄”的内容,她又发现《管子·小匡》中写道:“昔人之受命者,河出图,雒出书,地出乘黄……”

舍溪这才明白,古代神话的“地出乘黄”意味着“圣人将至”。她的脑海里逐渐有了更加丰富的画面,除了描绘出“乘黄”有狐之形状、背上有角以外,她还增加了许多星象的元素,并在“乘黄”的额头上画下太阳与月亮组合的印记。“因为根据《管子》的描述,我想让它表现出更具祥瑞的特征,不能单单只画‘乘黄’,还要将‘河出图,雒出书’进行结合,作品才会更加饱满,充满着故事感。”舍溪认为绘画前的构思远比绘画更重要,巧妙的构思会让人有代入感。她继续解释道:“《山海经》的描写已经很写实了,只要我们用自己的审美再去加工就足够了。只不过,我一定要增加场景的描绘,如果单独只画一个神兽,会看起来有距离感,没有办法跟它们产生一定的共鸣。”

舍溪还曾描绘《山海经》中能向天神请求雨水的“烛阴”,它为“人面,蛇身,赤色,居钟山下”。而舍溪增加了自己想象的场景和故事,画中的“烛阴”正在面对着一位手捧桃花的女子,舍溪写道:“一日,无意闯入一人间女子,竟就此与烛阴成为好友,女子常会带来一些人间的故事讲给烛阴;又是一年四月,人间桃花十里,女子折下一枝带去给了烛阴:你看,今年人间的桃花开得极好。”

至于“其状如羊而赤鬣”的“葱聋”,在舍溪的画里也出现了一名女子的形象。舍溪的构思是“葱聋”和“龙女”于山海中相遇。她还在微博上与粉丝互动,写道:“我们是否也能于某天在山海中遇到那些曾存于传说中的神兽们?”

《山海经》中的“神兽”只是舍溪描绘的一部分,她还探索了更广大的中国古代神话世界,如耳熟能详的青龙、朱雀、白虎……还有其他鲜为人知的古籍中的“神兽”,如屈原的《九歌·山鬼》里的多情“山鬼”,东晋《抱朴子》里的祥瑞之兽“白泽”等形象。

剪·有兽焉,其状如狸,而白尾,有鬣,名曰朏朏

由静态到动态,“神宠”一夜之间引网友惊叹

有时,生活也会给舍溪诸多素材。她不仅喜爱山海中的异兽,也深爱现实生活中的小动物,她的家中热闹非凡,并不如她的画一样静谧。

“我养了三条狗和一只猫,它们每天都在屋子里跑来跑去的。”聊起动物,舍溪的声音透着一股兴奋,她说家里的那只布偶猫很安静,她总是去观察猫的神态,“我很喜欢和它们一起玩,但是猫经常自己在另一边独处,它要么屁股对着我,要么喜欢坐立在窗户旁看外面。所以,我画过的‘朏朏’的形象其实是我家的猫,‘朏朏’的姿势也是屁股对着镜头的状态。”

朏朏,亦是《山海经》中的“神兽”,“有兽焉,其状如狸,而白尾,有鬣,名曰朏朏,养之可以已忧。”这只能解忧的“朏朏”,以不同的形式出了圈。

2019年12月,舍溪又自学视频剪辑软件,玩起了短视频。她简单地将自己画过的插画加上特效,使其变成动态视频,上传至短视频平台。视频中,九尾狐的花瓣可以随风飘动,闭目凝神的鲛人还能睁开双眼,温柔的老虎也能变得凶猛……在她发布的百余条短视频中,已累计获赞1300余万,点赞量最高的有170多万个赞。今年9月4日,动态的“朏朏”引网友关注,有网友惊叹:“神兽也能做宠物?想养!”舍溪回复道:“这是一只养之可以解忧的高级宠物。”

10月21日,微博话题“90后女孩用3D插画还原山海经神兽”登上热搜,舍溪再一次引网友讨论,不少网友在她的微博下面留言,对她的作品赞叹不已,“好漂亮,快出画集”“关注宝藏小姐姐好久了,很开心终于被更多人看到了”……

舍溪也在微博感慨:“画画断断续续的也快有四年了,中间尝试画过很多不同的内容和主题,但最终还是更喜欢山海异兽……我想用画笔,将它们的故事画给你们看。再次感谢。”

现在的舍溪,靠着自己的画笔赚钱养家,不仅接到商业约稿,还开设网店,她的朋友帮忙销售结合画作设计的鼠标垫、手机壳、挂绳等商品。

练·满载星河与君弈

“半路出家”总有一种自卑感,仍要不断地练习绘画

尽管如此,舍溪对自己还有很多不满意的地方,“我其实画得不好,我的水平很一般”“我的细节还不够”“我还要再锻炼锻炼”……这些话如此往复地说着。她解释道:“因为我能看到自己的缺点,而且跟网上那些科班出身的插画师对比就能知道,我画得不好,根本没有人家专业。”

她经常在家里观看其他插画师的直播,或是留意他们微博的分享,看完之后更加怀疑自己。舍溪稍显沮丧地说:“你知道吗?我起步太晚了。那些非常厉害的插画师又年轻又努力,直接从美院毕业的。这无形之中给了我非常大的压力和焦躁,有时候这种自卑大于网络上带给我的鼓励吧。”说完她又振作了一下,讲道:“所以,我必须要努力!既然起步都晚了,还不继续练习绘画,就会画得更不好!我最近就有些颓废了……”

她很容易跟细节死磕,常常要调整到自己满意为止,因此复杂一些的作品更要耗费20天左右才能完成。“虽然每天都在画,但是出画的效率很低,别人三天能画完的画,我至少要一个星期才画完。有时候基调可能就没搭建好,有时候场景还要再换颜色,有时候后期做完,我觉得还能再调整一下。”

舍溪没有太多时间上的概念,对外面四季的变化反应很迟钝,关注不多,总是一起床就是画画,画到深夜就去睡觉。舍溪的姐姐也总调侃着:“天天只知道在家忙,春天什么时候来了不知道,冬天要来了也不知道。”

到现在,她偶尔会在微博上更新自己的绘画日常,“发一些局部,证明我有在努力画画”,从中可以看到她平时的练习。在《山海经》之外,她还画过“敦煌飞天”。她认为,千年前的敦煌壁画,兴许也是绚丽多彩的,于是她大胆地用粉色画下了属于自己风格的“飞天”。不仅如此,她还在网上发布自己的创作过程的视频。有一次,舍溪偶然在网上看到一条鱼的图片,因为“很喜欢图片中斗鱼尾巴的动态”,由此发散思维,将鱼化成满载星河的鲲,并面对着正在下棋的仙人,这幅画的内容被舍溪解释为“满载星河与君弈”。正是这幅《与君弈》创作过程的视频——“一条鱼引发的灵感”,让舍溪的抖音一夜之间涨粉60万。

不论是与热情的网友互动,还是“出圈”登上热搜,获得如此之多的称赞,舍溪对此的反应显得有些平淡,“我觉得这些关注给我的喜悦感应该是短暂的,热搜对我本身没有太大的影响。”她顿了顿,接着说,“嗯……我还是继续练习,好好画画吧。”

相关文章

  • 2023全国两会书画焦点人物——齐国强[图文]
    2023全国两会书画焦点人物——齐国强[图文]

    【艺术简历】齐国强,1967年生,1989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美术系。先后师从于赵明程、杨象宪、陈我鸿、梁占岩、张志民、乔德龙、邹立颖诸先生。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家画院梁占岩工作室画家、张志民工作室首届课题班成员,邹立颖水墨人物工作室画家、中国长城书画院特聘画家、贵州省黔南州政协书画院名誉院长,微山县美协副主席。主攻人物、山水,作品被国家画院等多家机构收藏。《空山新雨后》68×68cm...

    581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中国反腐冲击艺术品市场 价格暴跌近一半[图文]
    中国反腐冲击艺术品市场 价格暴跌近一半[图文]

    中国艺术品市场“健康”下跌。(南华早报截图)中国大陆在世艺术家艺术品拍卖成交额去年狂跌45%。胡润研究院的最新报告显示,艺术品市场暴跌的主因是中国经济减速,及持续几年的反贪腐运动。中国大陆近年的反腐运动,除了造成茅台等名酒价格大跌之外,也使得中国艺术品市场价格狂跌。据胡润研究院日前发布的《2016胡润艺术榜》显示,中国前100位在世艺术家作品的总成交额,已连续4年下滑,最近一个统计年度更下滑了...

    218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这些艺术家创作的花卉题材艺术品有何特别之处?[图文]
    这些艺术家创作的花卉题材艺术品有何特别之处?[图文]

    花长期以来在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通过它们的美丽和象征意义影响了时尚、设计和文学。几个世纪以来,艺术家们一直从植物中寻找灵感。花在视觉、嗅觉和触觉上所具有的特殊品质,以及它们与爱情、女性和自然界的联系,也为无数现代和当代艺术家的作品提供了灵感。无论是文森特·凡高(Vincent van Gogh)富有表现力的向日葵、乔治亚·奥基夫(Georgia O’Keeffe)盛放的花卉,还是村上隆俏皮、拟...

    961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怪手图说——倪蓉棣剪纸作品解读[图文]
    怪手图说——倪蓉棣剪纸作品解读[图文]

    倪蓉棣自嗨倪蓉棣,笔名怪手、怪手不怪,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爱好体育、美术、书法、文学等,涉趣广泛。其创作的现代剪纸(亦称刻纸)作品,形式夸张、怪诞、变异,内容江湖万里,十面埋伏,意味深长,它以“剪纸的形态、版画的效果、漫画的幽默、小说的意味”呈现个性,在剪纸艺术上别开生面,独树一帜。怪手图说(三十一)我写过一首诗,说的是某座城市,东城挖沟,南城挖沟,西城挖沟,北城却没有挖...

    896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老窑瓷:人们关注的新焦点[图文]
    老窑瓷:人们关注的新焦点[图文]

    汝窑天青釉洗说到今年国内艺术品拍卖的明星单品,那绝对还是那件在香港会展中心以2.9亿港元天价成交的北宋瓷器“汝窑天青釉洗”,这件水洗可谓是刷新了瓷器拍卖纪录~说起瓷器收藏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清三代,原因就在于清三代的瓷器无论是工艺还是造型方面都达到了历史顶峰,这也使得清三代的瓷器成为人们竞相收藏的对象,价格也就自然而然地被抬高。然而俗话说“玩高古是收藏陶瓷的最高境界”。“高古瓷器”,也就是咱...

    634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如何提升文化场馆的智慧体验[图文]
    如何提升文化场馆的智慧体验[图文]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应用与普及,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场馆变得年轻、时尚、现代化。近日,记者采访了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科技与信息中心副主任吴彬、浙江美术馆馆长应金飞、上海大剧院总经理张笑丁,他们紧扣时代脉搏的思考和探索,为传统文化场馆向信息化、智能化时代迈进带来很多具有借鉴意义的经验与启示。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打破信息孤岛 持续提升公共服务效能古蜀制陶——AR互动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供图)...

    720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何多苓首幅数字艺术收藏品全球首发[图文]
    何多苓首幅数字艺术收藏品全球首发[图文]

    11月,2021年成都双年展点燃了整个城市的独特艺术色彩,虽秋意浓,但11月2日,在美术馆忙于2021成都双年展——特别邀请展:“欲上·合囤”主题展的何多苓而言,他内心也多了一份对自己笔下“春意”的关注。艺术家何多苓2021年,国内数字艺术收藏热持续升温,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加入,前不久,国内数字收藏平台BiBi元宇宙宣布,将于2021成都双年展期间——11月15日14:00,面向全球首发何多...

    811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中国画廊发展“四步曲”[图文]
    中国画廊发展“四步曲”[图文]

    画廊是艺术品市场中一级市场的基本构成单位,作为艺术市场的基础,一定区域内画廊业发展的状况决定着艺术市场根基的牢固与否。画廊的称谓源于16世纪,当时西方社会的权贵们将收藏的艺术品陈列于府邸的回廊,这便是画廊名称的源起。现代意义上的画廊模式诞生于19世纪的法国,此时的画廊开始被定义为专指观众鉴赏美术作品的公开陈列场所。此后,画商陈列和销售美术品的场所也被称为画廊。特别是进入20世纪以后,各类现代艺...

    523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画笔高歌信天游 ——董永越的西部丹青赏读[图文]
    画笔高歌信天游 ——董永越的西部丹青赏读[图文]

    小溪弯弯古城下的阳光画笔高歌信天游——董永越的西部丹青赏读人民美术网总编 李人毅董永越偏爱陕北。他说:“陕北人,就像黄土地那样古朴、厚重、博大,又是那样善良、纯真、安静,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华民族的精华都在这里得到了体现。这些正是我多年来所追求和要表现的。”为此,欣赏画家董永越国画作品,就如同走进了古朴厚重博大的西部世界,贴近了善良、纯真、朴实、坚毅的陕北人群,融进了中国西北农村田园风...

    1063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一幅肖像画卖6亿元 艺术市场释放出什么信号?[图文]
    一幅肖像画卖6亿元 艺术市场释放出什么信号?[图文]

    近日,文艺复兴先驱桑德罗·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 1445-1510年)的肖像作品《手持圆形圣像的年轻男子》以9218.4万美元(约合人民币5.958亿元)的价格成交。这不仅刷新了波提切利的个人最高纪录,还创下了西洋古典艺术的第二高价,仅次于4.5亿美元(约29亿元人民币)成交的达·芬奇《救世主》。波提切利《手持圆形圣像的年轻男子》蛋彩画58.4x39.4cm成交价:9...

    462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近代书画颇受瞩目[图文]
    近代书画颇受瞩目[图文]

    弘一法师《金刚经书法》在经历几年的快速发展下,藏家眼光出现专业化的趋势,藏家、市场和拍卖公司等产业参与者都对整个中国艺术品市场恢复理性。近现代书画作品在中国书画市场逐年成长的大盘环境里,台湾难得一见的生货作品常见意外冲高。拍卖公司也提供多元化的拍品品项因应,为了迎合留下的资深藏家与新进企业家口味,不只是一味减量,拍卖公司提高了专业性与性价比,特别的是,所谓“C/P值高”(性价比)的台湾生货让...

    529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胸中有境界,丹青赋神韵[图文]
    胸中有境界,丹青赋神韵[图文]

    张兆羽近影一介书生,清秀俊逸。这个人就是张兆羽,他撞入我的视野,就那么凌波微步了一下,随之留下了卓然的侧影。这个侧影是丰富的,熟知的,仿佛神交许久:或许是唐朝,或许是宋代,总之一定是在山水间、林木中、烟霞里……这样的开场白,不像是在赏画。其实,对于我来说,一幅境界高远的画作,就是画家精神的倒影,是他内心的呼唤和心灵的诉求。兆羽先生的画,是大写意,它承袭传统的精髓,...

    1963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清代御医手稿重现记载500余偏方 估值高达2.1亿[图文]
    清代御医手稿重现记载500余偏方 估值高达2.1亿[图文]

    中国收藏家协会书报刊委员会供图 摄清代御医未刊手稿重现 记载500余偏方秘方中新网北京5月21日电 (记者 应妮)清朝嘉庆年间御医汪必昌所著《聊复集·怪症汇纂》手稿日前重现天日,其中记载540种(约650个)偏方秘方令人大开眼界。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成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史文献研究所原所长、博士生导师余瀛鳌,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冯世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史文献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中国中...

    819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感受深厚底蕴——人民艺术家蓝昌顺书法欣赏[图文]
    感受深厚底蕴——人民艺术家蓝昌顺书法欣赏[图文]

    人物简介:蓝昌顺,男、畲族、浙江建德人。杭州弘浙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所长,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调研员,杭州市商标代理专业委员会执行委员,杭州民族团结促进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互联网联盟艺术总监,中国教育电视台“水墨丹青栏目组”水墨丹青书画院会员,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书画艺术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世纪大采风书画院院士,企业家日报社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商标品牌专家,中国经...

    628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春拍成交强劲 浅聊中国艺术品2020年中成交亮点[图文]
    春拍成交强劲 浅聊中国艺术品2020年中成交亮点[图文]

    香港苏富比中国艺术品上半年度屡创佳绩,一共举行三回拍卖包括刚圆满结束的「中国艺术珍品春季拍卖」、年度首场现场拍卖会「博古五千」及亚洲首回中国艺术品网上拍卖「清洪佛教艺术品珍藏」,总成交额共达524,617,250港币。春拍成交强劲为市场注入强心针于7月11日举行的中国艺术珍品春季拍卖总成交额高达4.7亿港币,足证市场对高质素艺术品的持续渴求。当中清乾隆洋彩红地锦上添花冬青玲珑夹层瓶以7,00...

    339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