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率意放纵的米芾《蜀素帖》[图文]

时间 : 03-02 投稿人 : 睿睿 点击 :

率意放纵的米芾《蜀素帖》 | 美术评论米芾《蜀素帖》

尧小锋

从事书法学习和创作的人,大多都会对米芾《蜀素帖》投入一定的临摹和学习精力。不仅因为它被冠为“天下第四行书”作品,更因为它的独特艺术性。

米芾《蜀素帖》,亦称《拟古诗帖》,墨迹绢本,行书。纵29.7厘米,横284.3厘米;书于宋哲宗元祐三年(1088),米芾三十八岁时,共书自作各体诗八首,计71行658字,署黻款。

“蜀素”是北宋时四川造的质地精良丝绸织物,上织有乌丝栏,制作讲究。有个叫邵子中的人把一段蜀素装裱成卷,以待名家留下墨宝,因为丝绸织品的纹罗粗糙,滞涩难写,故非功力深厚者不敢问津。《蜀素帖》经宋代湖州(浙江吴兴)郡守林希收藏二十年后,一直到北宋元祐三年八月,米芾受林希邀请,结伴游览太湖近郊的苕溪,林希取出珍藏的蜀素卷,请米芾书写,米芾才胆过人,当仁不让,一口气写了自作的八首诗。卷中数诗均是当时记游或送行之作。《蜀素帖》书于乌丝栏内,但气势丝毫不受局限,率意放纵,用笔俊迈,笔势飞动,提按转折挑,曲尽变化。

它的独特性主要体现在:一是米芾书写该幅作品的时候正值中年。经过数十年对王羲之、王献之等帖学大师作品的大量临摹,达到了几可乱真的程度,米芾在这个时期初步显露出了自己的风格,但没有完全定型。因此作品不仅精力弥漫,天马行空,而且给后来的学习者提供无尽发挥的可能。这件作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影响了后来所有的书法家和爱好书法的人士,持续至今,甚至通过对该件作品的深入继承,成就了为数不少的书法大家;二是米芾以“八面出锋”风格确立了他在漫长的中国书法史上的位置。这件作品可谓是他这种风格的典型之作。作品保存完好无损,笔法清晰,是后来者登入王羲之书法堂奥的最好大门。三是书写的诗文和作品风格天作之合,诗文所体现的作者不受拘束、重情重义的情感与书法纵横睥阖的气息相得益彰。

我20多年的书法学习生涯,有几条主线是我反复学习和不断揣摩的,隶书我把《石门颂》作为主线;草书,我把孙过庭《书谱》作为主线;而行书中,或许天性地喜欢,我把这件作品作为我的主线,其他经典作品则广采博取。行书是最符合日常书写速度的,因此,这件作品实际成为我主线中的主线。当我写隶书写得酣畅淋漓时,我用这种感觉来诠释《蜀素帖》,体验它沉着畅快的韵味;当我写隶书写到稍觉僵化时,我又会想起《蜀素帖》,从中找到跌宕起伏的活力,以激活我的笔性;当我挥洒草书挥到唯我独尊、收放不尽自如时,我又会拿起《蜀素帖》,去找寻它那无往不收、无垂不缩的美妙之处。

《蜀素帖》为我打开了古代先贤心灵之门,让我体验到书法难以言说的乐趣。它像一个精灵一样飞进了我的灵魂中,让我如鱼得水般地畅游在书法的长河中;它又像一棵参天大树,吸引我魂牵梦绕地为它施肥、浇水,结出了一个又一个无香、无色、无形的果实。

《蜀素帖》明代归项元汴、董其昌、吴廷等著名收藏家珍藏,清代落入高士奇、王鸿绪、傅恒之手,后入清内府,现存台湾故宫博物院。

相关文章

  • 赵之谦——菊之“植”觉[图文]
    赵之谦——菊之“植”觉[图文]

    清 赵之谦程守谦 合作 菊花博古图轴97.6×47.2cm纸本设色 上海博物馆藏“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聊过了陈老莲、潘天寿,今天我们一起感受赵之谦的菊花“植”觉。“海上画派”先驱人物赵之谦,会稽人(今绍兴),初字益甫,号冷君;后改字撝叔,以书、印入画,创“金石画风”,具南田写生之意、李鱓筋骨之趣,更有石涛无法之法,每画植物都带有极强的植物质感,故为“植”觉。上海博物馆藏《赵之谦...

    1686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国际博物馆日|寻宝吉博之玉石器篇[图文]
    国际博物馆日|寻宝吉博之玉石器篇[图文]

    玉石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本期将展示吉林省博物院收藏的三件玉石器。金扣白玉腰带这件金扣白玉腰带是1958年在吉林省扶余县的一座金代墓葬中出土的。金政权是由我国东北古代少数民族——女真族建立,曾入主中华大地半壁江山达120余年,先后消灭辽和北宋,与南宋政权南北并立。1234年在南宋和蒙古夹击下灭亡。这条玉带包括金扣一件、玉铊尾一件,玉銙18件。带上有一装饰品,是两只黄金圆帽中间夹着...

    985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怀素的“天下第一小草”一字千金 后世无人能及[图文]
    怀素的“天下第一小草”一字千金 后世无人能及[图文]

    在草书领域,有这样一部名帖,古有“一字值千金”之美誉,被誉为“天下第一小草”,这幅字在著名的《宣和书谱》当中有这样的评价:“此卷草书,字字飞动,圆转之妙,宛若有神”。意思是这件作品,每一个字都极有跳跃之势,用笔和结字圆转而劲拔,堪称神品!这件作品就是怀素写的“纸本”《小草千字文》真迹!作品受到历代名人的高度评价:黄庭坚称道:“怀素草书,暮年乃不减长史,盖张妙于肥,藏真妙于瘦,此两人者,一代...

    1744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浅析当代名家靳文艺的水墨山水[图文]
    浅析当代名家靳文艺的水墨山水[图文]

    【艺术简介】靳文艺,祖籍山西,生于内蒙古,定居北京,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于1982年历时一年三个月,徒步单人沿黄河源头到入海口写生。先后毕业于内蒙师范大学艺术系,南京艺术学院国画系,中国国家画院。现为中国宋庄国画院副院长,荣宝斋画院范扬工作室助理导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范扬“写意精神”山水画专题研修班執行导师,内蒙古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教育台CETV4《名家讲堂》山水画主讲,《丹...

    309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丰子恺:远功利 是艺术修养的一大效果[图文]
    丰子恺:远功利 是艺术修养的一大效果[图文]

    来源:丰子恺《艺术的效果》(1941年1月20日作)艺术常被人视为娱乐的、消遣的玩物,故艺术的效果也就只是娱乐与消遣而已。有人反对此说,为艺术辩护,说艺术是可以美化人生,陶冶性灵的。但他们所谓“美化人生”,往往只是指房屋、衣服的装饰;他们所谓“陶冶性灵”,又往往是附庸风雅之类的浅见。结果把艺术看作一种虚空玄妙、不着边际的东西。这都是没有确实地认识艺术的效果之故。艺术及于人生的效果,其实是很...

    1826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文化变轨 艺术并未“脱疆”[图文]
    文化变轨 艺术并未“脱疆”[图文]

    回眸20世纪百年中国画发展,我们时常感到“有些激情还没有仔细回味,就已经成为了历史”“有些成就还没有深入研究,便已是‘传统’”“有些思考还没来得及挖掘,就已经搁浅”“有些积淀刚要拿来,却发现需要检索”,同时我们又不得不承认,中国画在20世纪百年里所取得的艺术成就,不经意地对当下画者的艺术创作方向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无论是提倡坚守传统者,还是主张抛弃传统者,或是举揉合中西者,其论题与表象大体都没有...

    686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从创业成功到晚年破产,这位大画家的人生起落都在他的自画像里[图文]
    从创业成功到晚年破产,这位大画家的人生起落都在他的自画像里[图文]

    正在上海博物馆举行的“从波提切利到梵高——英国国家美术馆珍藏展”吸引了大批观众。展览以52件欧洲大师的油画杰作,展现了一部欧洲绘画史。展览中有一幅重点作品是荷兰画家伦勃朗晚年的自画像。让我们通过这幅名作,打开这位画家的“心灵自传”。生命最后的留影在西方绘画史上,荷兰画家伦勃朗有“自画像狂人”之称。现藏于世界各大博物馆的伦勃朗各个时期的自画像有90多幅,加上散落于私人藏家手中的自画像,他一生...

    1996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邂逅意大利画家阿尼戈尼[图文]
    邂逅意大利画家阿尼戈尼[图文]

    皮埃特罗·阿尼戈尼全山石编者的话:日前,由厦门中华儿女美术馆、全山石艺术中心联合主办的“坚定的光芒:意大利现实主义画家阿尼戈尼作品展”在厦门中华儿女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展出50多幅阿尼戈尼的作品及相关文献,是中国举办的首个阿尼戈尼大型文献性展览。阿尼戈尼也因此走进了中国普通观众的视野。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佛罗伦萨街头的橱窗里看到一幅令人注目的素描,传统的技法、现代的气息,画得十分生动、出色,...

    1767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浅谈油画的写意精神[图文]
    浅谈油画的写意精神[图文]

    中国油画的发展是世界油画史上的奇迹,改革开放短短40多年的时间就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而中国油画未来如何发展?艺术家要立足于国家文化布局整体发展所需,以人民为中心,扎根社会生活,通过油画创作,把对生活表象的认识、感受,转化为精神的表达,提高精神素质和品格。深入生活、反映生活,并不等于复制生活、照抄生活,不能把艺术家的眼睛变成照相机的镜头,把客观的自然景物照搬到画布上去,而是要把生活的表象经过艺术家...

    1179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方闻先生 美国亚洲艺术史学界的开拓者与领航者[图文]
    方闻先生 美国亚洲艺术史学界的开拓者与领航者[图文]

    方闻(1930—2018)驰名中外的知名艺术史学者和文化史学家、艺术文物鉴赏专家、教育家方闻先生于美国东部时间10月3日凌晨辞世,享年88岁。据方闻先生的学生及一些知名艺术史学者对“澎湃新闻。艺术评论”(www.thepaper.cn)透露,方闻先生是因不幸罹患急性白血病,于3日凌晨在普林斯顿西行,享年88岁。方闻1930年出生于上海。台湾大学艺术史研究所教授陈葆真曾评价方闻先生道,“方先生可...

    759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艺术品拍卖市场信心何在?藏品品质是关键[图文]
    艺术品拍卖市场信心何在?藏品品质是关键[图文]

    苏轼《木石图》以4.1亿港元落槌,潘天寿巨幅指墨《无限风光》以2.875亿元成交,安思远藏善本碑帖11种成交价1.926亿元……中国艺术品市场2018秋拍季落下帷幕,多件拍品的天价给艺术品市场带来了信心,然而,业内人士却表示:“看似热闹的拍卖市场只是‘外热内冷’,持续调整的行情并未促使拍卖行勤练内功,甚至走向把更多精力和资源用于自我包装上。”艺术品还能保值增值吗?观察2018年秋拍季可见,大...

    1659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明清文人画艺术地位与成就值得今人重新思考和评估[图文]
    明清文人画艺术地位与成就值得今人重新思考和评估[图文]

    前不久亮相“故宫博物院藏清初‘四王’绘画特展”的王时敏《秋山白云图》轴。在范景中和白谦慎眼中,理解和评价宋元之后的中国文人画,需要借助“借古开今”这个词。当时的艺术家们拟古、摹古抑或复古,看似不断恢复古代的传统,实则在创新。这是一种通变的方式。也正因如此,明清文人画艺术的地位与成就,或许值得今天的人们重新思考和评估最近国内的文博展览圈,明清文人画俨然成为热点——前不久,故宫博物院举办重量级的...

    1672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画家埃米尔.诺尔德: 一个德意志传奇[图文]
    画家埃米尔.诺尔德: 一个德意志传奇[图文]

    展览‘埃米尔?诺尔德 – 一个德意志传奇埃米尔?诺尔德(Emil Nolde, 1867-1956)无疑是德国现代艺术界的传奇。刚刚落幕的‘埃米尔?诺尔德 – 一个德意志传奇’大展,创下了柏林汉堡火车站当代艺术馆的展览记录,累计有近200万参观者观展,欣赏上百幅埃米尔?诺尔德自1930年代后从未公开展览的绘画作品。展出作品中很大一部分创作于1930年代和1940年代,其中很多都是诺尔德私下创作...

    1437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正在崛起的体验式文化消费[图文]
    正在崛起的体验式文化消费[图文]

    2021年春节假期,实景游戏体验馆呈现一票难求的火爆场面。调查显示,2019年中国实景游戏体验馆消费人次达280万,门店超过1万家,市场规模逼近100亿元。再加上《明星大侦探》等热播综艺节目助推,真人实景游戏成为文化消费新风口。与桌面游戏和电子游戏不同,在实景游戏体验馆中,人们身着戏服扮演不同角色,沉浸式体验让参与者更充分融入故事,切身感受“第二人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文化需求正在发生...

    275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林小枝——「境界源自于内心世界」[图文]
    林小枝——「境界源自于内心世界」[图文]

    艺术距我们如此之近,以致习焉不察;艺术离我们如此之远,以致望尘莫及。听一听艺术家林小枝的故事,或许会对艺术本身有更多、更深的理解。画家简历——林小枝(LamShiuChi)现任香港美研会顾问、彩颐现代画研究会顾问,天趣国际女性艺术研究会荣誉会长兼顾问,香港星河画艺会顾问,专业画家。1940年出生于香港,父亲是著名文艺理论家林焕平。作品远播世界多地及中国数十个城市,更多次获奖,作品入选《世界华人...

    1769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