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叔朕簠 |
---|---|
外文名 | |
创作者 | |
别名 | 叔朕簠 |
时代 | |
门类 | 青铜器 |
出土 | |
备注 | 文物号(新00143764) |
文保级别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叔朕簠❖图片
叔朕簠
叔朕簠铭文拓片
叔朕簠❖简介
叔朕簠,高10.3厘米,宽30厘米,重3.72kg。
簠长方形,直口,折壁,折壁上有兽头环耳,腹较深,方圈足的各边有缺。折壁上有兽头环耳,器身饰蟠螭纹。
器内有5行37字铭文:
(唯十月初吉庚)
(午,叔朕)择其吉
(金自作『0020』)『0021』。以保稻
(粱,万年无)疆,叔朕
(眉寿,子子孙孙)『0022』之宝。
铭文大意:在十月第一个吉日庚午这一天,叔朕选用上好的铜料自做向神进献的簠。祈望得到好的收成,万寿无疆,叔朕长寿,子孙后代以此簠为宝。
从春秋中期开始,簠的形制出现了一些变化,主要体现在口壁和耳足上。如由斜壁变为直口折壁,由圈足或带“『0099』”形缺的圈足演变为“『0110』”形缺的圈足等。本器的形制特点符合以上规律,唯兽头形环尚遗有早期的特点。
叔朕簠传世有三件,故宫博物院与上海博物馆各藏一件,另一件下落不明。此器铭文锈蚀较重,缺字依另一件同铭器补上。
相关知识科普
簠
簠(音府), 祭祀和宴飨时盛放黍、稷、粱等饭食的器具。凡簠都为方形器。簠出现于西周中期,主要盛行于西周末春秋初,战国晚期以后消失。
蟠螭纹
蟠螭,即盘曲的龙,躯体较为粗壮。《文选》:“白鹿孑蜺于欂栌,蟠螭宛转而承楣。”
螭
又名蟠螭纹,青铜器纹饰之一,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图案近似传说中没有角的龙,张口,卷尾,体蟠屈。
螭纹
螭,传说中的一种龙,又名螭虎龙。明式家具常用为装饰纹样。
万寿无疆
典出《诗经·豳风·七月》:“称彼兕觥,万寿无疆!”意为在朝堂上捧举起大酒杯,祝国君万年长寿无尽。
从
剑脊两旁称为“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