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竹根雕夔纹纽仿刻“乾隆御赏”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12-14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竹根雕夔纹纽仿刻“乾隆御赏”印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竹根雕夔纹纽仿刻“乾隆御赏”印
时代
门类 玺印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123297)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竹根雕夔纹纽仿刻“乾隆御赏”印❖图片

竹根雕夔纹纽仿刻“乾隆御赏”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乾隆御赏”玺

竹根雕夔纹纽仿刻“乾隆御赏”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乾隆御赏”玺印文

竹根雕夔纹纽仿刻“乾隆御赏”印❖简介

“乾隆御赏”印,近现代,竹根质,仿刻,长2.1厘米,宽2.1厘米,高1.7厘米。


相关知识科普


相关文章

  • 寿山石雕龙纽“雍正敕命之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寿山石雕龙纽“雍正敕命之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雍正敕命之宝”,清雍正,寿山石质,九龙纽方形玺,汉文篆书。面12.4厘米见方,通高11.5厘米,纽高6厘米。《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活计档》中详细记载了此宝的制作过程:雍正元年(1723)“正月二十三日,怡亲王交寿山石九龙钮雕夔龙边大宝一件,奉旨:镌‘雍正敕命之宝’。钦此。于二月二十四日寿山石九龙钮雕夔龙边大宝一件,镌‘雍正敕命之宝’完,配做锦匣,怡亲王呈进。”...

    1994 敕命之宝 寿山石 行龙 清宫内务府造办处 内务府 亲王 夔龙 浮雕
  • 铜鱼鹤图案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鱼鹤图案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鱼鹤图案印,西汉,印面1.5×1.5厘米,印厚0.6厘米。印铜铸,双面皆凹铸图文,一面为双鹤挺胸仰项对立,争衔一条大鱼,形态生动,另一面铸“曹亭耳”三字。汉代鱼鹤图案的印章存世较多,有双鹤背向而立争鱼者,有双鹤相对而立争鱼者,也有一鹤衔鱼者。有的铸成凸起的图案,有的在印面凹刻线条。山川产物,鱼盐之属,在汉代是国利之所在,民生之仰仗。民食稻鱼,无凶年之忧。“...

    884 山川
  • 乾隆帝“三希堂精鉴玺”组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乾隆帝“三希堂精鉴玺”组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精鉴玺”组玺,清乾隆,二方一组,其中“三希堂精鉴玺”,青玉质,螭纽长方形玺,汉文篆书。面宽2.2厘米,长4厘米,通高1.9厘米,纽高1厘米;“宜子孙”,汉玉质,瓦纽方形玺,汉文篆书。面2.5厘米见方,通高1.5厘米,纽高0.8厘米。此二玺是乾隆著帝名的鉴赏类印章,二玺相互配套使用,共贮于圭璧式匣内。匣盖两端圆双龙捧乾卦和方双龙捧“隆”字玺,四周浅“”图案,...

    1252 三希堂 三希 紫檀木 错金 浮雕 天保九如 养心殿 暖阁
  • 铜柱钮“首领”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柱钮“首领”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柱钮“首领”印,西夏,印面5.5×5.5厘米,通高5.3厘米。印铜铸,柱钮,印文为西夏文字体,白文,释为“首领”。印背以西夏文刻款“首领 正德二年”。西夏统治政权分两个机构:宋制职官与党项职官,西夏官印文字始终如一采用的是西夏文字。西夏官印形制特殊,方印圆角,印文基本以对称形式排列,两字者上下对应,四字者均分,六字者左右两列对分。印字结构是经过改造的篆文,...

    719 西夏 西夏文
  • 玛瑙螭纽“随安室”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玛瑙螭纽“随安室”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随安室”印,清雍正(乾隆为宝亲王时期),玛瑙质,螭纽长方形玺。篆书。面宽1.3厘米,长2厘米,通高1.6厘米,纽高0.6厘米。...

    838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玺印类藏品
  • 铜铸柄钮“秃都河卫指挥使司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铸柄钮“秃都河卫指挥使司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铸柄钮“秃都河卫指挥使司印”,印面7.3×7.2厘米,通高8.9厘米。印铜铸,柄钮。印面阳线宽边框内铸阳文叠篆书体印文,右上起顺读。印台有楷书刻款“秃都河卫指挥使司印。礼部造。永乐六年正月□日。义字八十一号”。明代卫所有京卫和外卫之分。此印为外卫中的秃都河卫指挥使司官署印。秃都河卫属奴尔干都指挥使司,为永乐六年(1408年)设立,治所在今吉林省蛟河市东北屯...

    1721 指挥 指挥使司 阳文 卫所 京卫 外卫 官署印
  • 寿山石龙凤瑞兽纽“慈禧皇太后御览之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寿山石龙凤瑞兽纽“慈禧皇太后御览之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慈禧皇太后御览之宝”,清晚期,寿山石质,随形雕龙凤瑞兽方形印,汉文篆书。面10.4厘米见方,通高12厘米,纽高9.9厘米。此印为慈禧太后的闲章。值得注意的是,其印体雕刻极为精微细腻,尤其是凤鸟占满印的顶端,似乎将其下的龙和麒麟揽于双翼之下,形成凤上龙下的态势,这与当时慈禧太后的权势相呼应。...

    1296 寿山石 闲章 麒麟
  • 铜龟纽“长水校尉丞”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龟纽“长水校尉丞”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龟纽“长水校尉丞”印,印面2.3×2.3厘米,通高1.8厘米。印铜铸,方形,龟纽。印文为汉篆字体,五字三竖行排列,右上起顺读“长水校尉丞”。此为新莽时官印。...

    1369 长水校尉 尉丞
  • 楚国铜鼻钮“埶关”鉨 - 故宫玺印类藏品
    楚国铜鼻钮“埶关”鉨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鼻钮“埶关”鉨,战国·楚,直径3.3厘米,通高1.1厘米。鉨铜铸,鼻钮,鉨面圆形,有阴线边栏。鉨文为战国古文字体,白文,右起横读。鉨文字形线条流畅,结体秀逸,颇有后世毛笔书写之意韵,突出显示了楚鉨的地域特色。此鉨为战国时期楚国掌管某一关的官鉨。战国时期各国于关阻之地、国门、城内之市设守征税。《周礼·地官·司门》记其“掌授管键,以启闭国门,几出入不物者,正其...

    1222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玺印类藏品
  • 铜鼻钮吐火魔术图案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鼻钮吐火魔术图案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鼻钮吐火魔术图案印,西汉,印面1.3×1.3厘米,通高0.7厘米。印铜铸,印台3层,向上渐敛,鼻钮。印面凹铸图案,表现两人背向而坐,小臂弯曲,状似接物,各自鼓腮吹气,面前有一簇跳动的火焰。吐火是魔术之一种,最初由国外传入。《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中载:“永宁元年,掸国王雍由调谴使者诣阙朝贺,献乐及幻人,能变化、吐火、自支解。”《西域传》引《魏略》:“大秦...

    1613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玺印类藏品
  • 青玉辟邪钮“安武君”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玉辟邪钮“安武君”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玉辟邪钮“安武君”印,明,白文印印面2.8×2.7厘米,通高3.4厘米。朱文印印面2.5×2.5厘米,通高2.1厘米。清宫旧藏。“安武君”玉印有两方。其中白文印青玉质地,辟邪钮,印面有阴线边栏,印文字体为篆书,右上起顺读“安武君”三字。印钮为神兽辟邪,瞠目呲口,踞地扭身,动感强烈,印材色青有斑。另一方朱文玉印青玉质地,鼻钮,印文字体为篆书,印身琢有美丽的勾...

    1658 辟邪 勾莲 勾莲纹 封君 赵高 本纪
  • 青田石“马衡”章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田石“马衡”章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田石“马衡”章,近代,马衡篆刻,印面边长4.9厘米,通高4.9厘米。印青田石制,方形,素面顶款。印文篆体,白文,右起横读“马衡”二字,印面有阴线界栏。顶款阴刻楷书体“余于印石中最爱青田,见即收之,朋好中亦有效尤者,因之年来石愈少而直愈昂,此诚庸人自扰也。此石为八年前所买,亦百年以上物,以有人属题榜,无适当之印,遂仓卒成此,叔平。廿年十月。”马衡先生的名印、...

    460 马衡 素面 阴刻
  • 寿山石双螭纽“圆明园”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寿山石双螭纽“圆明园”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圆明园”印,清雍正,寿山石质,双螭纽方形印,汉文篆书。面3.6厘米见方,通高7厘米,纽高2.5厘米。圆明园位于北京西郊海淀,最初是康熙帝赐给皇四子胤禛的花园,后经过雍正、乾隆、嘉庆三朝近百年的经营,成为一座集宫廷建筑的雍容华贵和江南园林的委婉多姿于一体,多种形式、不同风格造园艺术有机融合的大型皇家园林,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和“万园之园”。雍正、乾隆...

    310 圆明园 寿山石
  • 青玉兽纽“千潭月印”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玉兽纽“千潭月印”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千潭月印”印,清雍正(乾隆为宝亲王时期),青玉质,兽纽长方玺。篆书。面宽1.4厘米,长1.6厘米,通高1.3厘米,纽高0.6厘米。...

    1594 亲王
  • 兰亭序印章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兰亭序印章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兰亭序印章,明,各长4.1厘米,宽3.4厘米,高6.2厘米不等。《兰亭序》篆刻组章,青田石质,印文内容取材晋王羲之《兰亭序》,逐句篆刻成套章,印面文字篆书体,或朱文,或白文,文字布局疏朗少变,篆刻追求工整,为案间雅器。“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契事也”作为首枚边款,“群贤毕至”始作为首枚印面,此后逐句连贯。各枚边款“三桥”均是托仿明代篆刻...

    1576 兰亭序 王羲之 文彭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