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兽面纹铜斝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01-20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兽面纹铜斝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兽面纹铜斝
时代
门类 青铜器
出土
备注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河南博物院

兽面纹铜斝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商代(公元前1600-前1046 年)

高28.5厘米,口径17.2 厘米

1954年郑州市白家庄出土 

斝为酒器,用于受热温酒,形同于爵而无流尾。斝、爵类酒器口沿处一般都有双柱,有专家认为其与滤酒有关。先秦时期的酒多为醪酒,非蒸馏酒,较为粘稠浑浊,祭祀时需以苞茅缩酒,滤去酒渣,宴饮时则以柱系纱过滤酒液。又有认为其用于保持饮酒仪态,或者温酒时方便提拉,皆不如滤酒说可信。

相关文章

  • 蟠螭纹编镈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蟠螭纹编镈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蟠螭纹编镈春秋 通高33-27厘米 1993年河南省新郑市郑韩故城窖藏出土 编镈一组4件,形制、纹饰相同,大小依次递减。镈腔呈合瓦形,舞上有双龙连体形钮,钲部有乳状枚36颗,分两组排列于正背两面,口部平直。舞部与鼓部饰蟠螭纹,篆间则用无目窃曲纹装饰。 (文字内容源自于《群雄逐鹿——两周中原列国文物瑰宝》,河南博物院等编,郑州:大象出版社,2003年4月,IS...

    1463 青铜器 蟠螭纹编镈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镂空铜俎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镂空铜俎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镂空铜俎春秋(前770-前476年) 通高22厘米,长35.5厘米,宽21厘米 1978年河南淅川下寺2号楚墓出土 俎面呈长方形,中部略窄切下凹,其下焊接四个凹槽形扁足。俎面与足均有矩尺形镂孔,其间填饰蟠虺纹与云雷纹,面上还有一周窃曲纹。 俎,是古代进餐时切肉的案子。鸿门宴中有“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之言。目前发掘及传世的青铜俎极为少见。铜俎器身布满玲珑剔透的...

    275 青铜器 镂空铜俎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蔡子匜 - 故宫青铜器藏品
    蔡子匜 - 故宫青铜器藏品

    蔡子匜,春秋后期,通高11.9厘米,宽27.3厘米,重1.1kg。匜曲缘,浅腹,短槽流,小圆钮形鋬,平底。口外饰雷纹和蟠虺纹。器内底有铭文2行7字:蔡子佗自作会曳(匜)。大意是蔡国的公子佗自做盛盥洗用水的匜。...

    1174 雷纹 蟠虺纹
  • 陈子匜 - 故宫青铜器藏品
    陈子匜 - 故宫青铜器藏品

    陈子匜,高16.7厘米,宽29.8厘米,重2.09kg。匜口缘曲,流槽不太长,腹较浅,龙形鋬,下具四只扁兽足。以蟠螭纹为主体纹饰。器内有铭文5行30字:唯正月初吉丁亥,陈子子作孟妫『0029』女媵匜。用祈眉寿万年无疆,永寿用之。铭文大意:在正月第一个吉日丁亥这一天,陈子之子为他的女儿『0030』孟妫『0029』女做陪嫁用的匜,并祈求长寿,永远保用此器。...

    549 蟠螭纹 螭纹 在正月 孟妫女
  • “昶伯庸”铜罍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昶伯庸”铜罍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昶伯庸”铜罍春秋 高18.5厘米,口径14.9厘米,腹径23.8厘米 1952年河南省桐柏县左庄村出土 敛口,斜沿外折,折肩,收腹,平底。肩上饰有蟠龙纹带一周。沿内有铭文:“昶伯庸”3字。 (文字内容源自于《群雄逐鹿——两周中原列国文物瑰宝》,河南博物院等编,郑州:大象出版社,2003年4月,ISBN 7-5347-3058-9。)...

    401 青铜器 昶伯庸铜罍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三足分体铜甗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三足分体铜甗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三足分体铜甗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 高43厘米,口径22.5厘米 河南三门峡上村岭出土 由甑、釜两部分组成。甑为敞口,下束腰,有两个对称兽面活环耳。釜为圆球形,有两个对称活环耳,三蹄形足。通体素面。 (以上文字内容源自《大象中原:河南古代文明之光=Plentiful Central Plains——Henan's Resplendent  Anti...

    224 青铜器 三足分体铜甗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轮内戈 - 故宫青铜器藏品
    轮内戈 - 故宫青铜器藏品

    轮内戈,战国前期,长37厘米,宽12.2厘米,重0.5kg。此戈曲首,内后有轮,轮前有一圆孔,圆孔上下一面饰一龙一虎,另一面饰二蛇,近轮处饰一龟纹。此戈造型别致,工艺考究,它不是一件普通的兵器,而是象征物主身份和地位的仪仗用兵器。...

    743
  • 铜奔羊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铜奔羊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汉代长7厘米,高7.2厘米 河南偃师寇店出土...

    475 青铜器 铜奔羊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汉作佳镜 - 故宫青铜器藏品
    汉作佳镜 - 故宫青铜器藏品

    直径21.1厘米此镜属于典型的博局镜式,圆钮,钮外为四瓣柿蒂纹,单线方格与双线方格间排列十二支铭文,并间以乳钉。方框外有博局纹,间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及乳钉,外圈为铭文38字:"作佳镜哉真大好,上有仙人不知老,渴饮泉饥食枣,浮游天下敖四海,左龙右虎辟陈道,寿如金石。"铭文外为横纹及锯齿纹装饰各一周,最外为简化云纹。博局镜,又称规矩镜,因纹饰中有TLV...

    535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青铜器藏品
  • 虢叔旅钟 - 故宫青铜器藏品
    虢叔旅钟 - 故宫青铜器藏品

    虢叔旅钟,通高65.4厘米,铣距36厘米,鼓距26.6厘米,重34.6kg。此钟体呈合瓦形,桥形口,长乳,甬饰环带纹。钟钲部有铭文4行,左鼓有铭文6行,共计91字。从钲部开始顺读:虢叔旅曰:“丕显皇考惠叔穆穆秉元明德,御于厥辟,得纯亡愍。旅敢肇师型皇考威仪,淄御于天子。迺天子多赐旅休。”旅对天子鲁休扬,用作朕皇考惠叔大林和钟。皇考严上,異在下。『0046』『...

    1055 环带纹
  • "黄君孟"铜鼎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黄君孟"铜鼎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黄君孟”铜鼎春秋 通高27厘米,口径29.5厘米 1983年河南省光山县宝相寺出土 鼎口微内敛,宽沿外折,沿上有立耳一对,浅腹,圜底,蹄状三足。形制规整,装饰简洁,腹部仅有凸弦纹一周。沿下与弦纹之间的外壁有铭文1行14字:“黄君孟自作行器□子孙则永宝宝”。 (文字内容源自于《群雄逐鹿——两周中原列国文物瑰宝》,河南博物院等编,郑州:大象出版社,2003年4...

    1907 青铜器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北流型六蛙铜鼓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北流型六蛙铜鼓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北流型六蛙铜鼓,通高54.7厘米,面径98厘米,足径99.4厘米。此鼓体形厚重硕大,鼓面伸出鼓颈外,面沿下折成“垂檐”,属北流型铜鼓。此鼓通体饰花纹。鼓面,3弦分晕,18晕,1晕纹饰已模糊不清,2、9、11、16、18晕饰席纹,3、8、14晕饰四出钱纹,4、7、10、13、15晕饰云纹,6、12、17晕饰圆钱纹,5晕饰半圆填线纹;鼓面边缘塑6蛙,其中一对累蹲...

    1382 北流型铜鼓 四出钱纹 累蹲蛙 雷纹
  • 『0548』勺 - 故宫青铜器藏品
    『0548』勺 - 故宫青铜器藏品

    『0548』勺,口径7.8厘米,长12.3厘米,重0.32kg。勺直口,圜底,腹侧有一柄,柄中空,其近勺端处上下穿孔,另一端铸铭文“『0548』”。“『0548』”为勺之所属者的族徽。...

    1891
  • 龙耳簋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龙耳簋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龙耳簋春秋 通高28厘米,口径26.5厘米 1978年河南省淅川下寺1号墓出土 有盖,敛口,鼓腹,平底,喇叭形圈足。腹侧饰一对龙形而,器盖与器身分别铸有四个夔龙状扉棱,扉棱两侧饰以瓦纹、蟠螭纹及重环纹带,圈足上饰蟠虺纹和四个凸起的兽首。 (文字内容源自于《群雄逐鹿——两周中原列国文物瑰宝》,河南博物院等编,郑州:大象出版社,2003年4月,ISBN 7-53...

    541 青铜器 龙耳簋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薛晋侯百子大镜 - 故宫青铜器藏品
    薛晋侯百子大镜 - 故宫青铜器藏品

    薛晋侯百子大镜,清,面径42厘米。镜圆形,平钮,钮上铸有“湖州薛晋侯自造”款。内区饰童子百戏图,有人物46位,其中老者2人,一袒胸露腹,一肩背花篮。童子共44人,或抓周,或骑竹马,或执弹弓,有展纸握笔而书者,亦有憨态可掬凝眸而视者,生动自然,宛如一幅社会风情画。整体图案均为凸起之单线铸成,边缘作双弦纹。此镜形体巨大,铸工精湛,是目前所见“薛晋侯”款铜镜中最为...

    1340 抓周 弦纹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