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小臣『0011』方鼎 - 故宫青铜器藏品

12-08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小臣『0011』方鼎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小臣『0011』方鼎
时代
门类 青铜器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故00077377)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小臣『0011』方鼎❖图片

小臣『0011』方鼎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小臣『0011』方鼎

小臣『0011』方鼎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小臣『0011』方鼎铭文

小臣『0011』方鼎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小臣『0011』方鼎铭文拓片

小臣『0011』方鼎❖简介

小臣 『0011』, 高29.6厘米,口径22.5×17厘米,重6.18kg。

方唇,二直耳,长方形腹,四柱足。颈饰,以雷纹为底饰,腹饰大兽面纹,每面两侧下部均饰一倒夔纹。

器内壁铸铭文4行22字:

王赐小臣『0011』(音午)

积五年,『0011』用

作享太子乙家

『0012』父乙。

大意是:商王赏赐其近臣『0011』渪地五年的积贮。『0011』因此作了这件鼎,置于家庙,用来祭享死去的父亲太子乙。

这件铜器铭文中的小臣『0011』、太子乙与王族之间的关系值得注意,铭文说明小臣『0011』和太子乙是父子关系,他们的族名是『0012』。如果太子乙可以理解为王太子的话,则说明『0012』即商王族的名号。享,是一种祭祀名称,指供奉食品给死去的父祖。


相关知识科普


小臣

在殷及西周早期是一较高的官职,此官名后常随以私名。西周中期后此官职地位下降。

『0011』

作器者的名字。

商周时期青铜器的一种,原为食器,用以烹煮或盛放肉食,后逐渐成为祭祀、征伐、丧葬等活动中陈设的一种礼器。同时,鼎也是贵族进行宴飨、祭祀等礼制活动时最重要的礼器之一,所谓“钟鸣鼎食”,即指代贵族。此外,鼎也被作为王权的象征,《左传》宣公三年记楚庄王问鼎中原,即窥视中原王权之意。鼎数目的多寡有着严格的等级区别。即: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

夔纹

我国传统的装饰纹样之一。夔,神话中形似龙的兽名。《庄子·秋水》中言:“夔怜蚿,蚿怜风。”释文:“夔,一足兽也。……其状如牛,苍色无角,一足能走,出入水即风雨,目光如日月,其音如雷,名曰夔。”

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爬行动物,只有一足。青铜器上经常以夔作主题纹饰。

云雷纹

青铜器上的典型纹饰。是以连续的回旋形线条构成几何图纹,圆形为云纹,方形为雷纹。在后代的其他工艺品装饰中也有使用。

雷纹

由近似“丁”字形的线条互相勾连组成。此种纹饰盛行于晚商至周初,战国时再度流行。

兽面纹

兽面是古代人们想象中的怪兽的面部,将其刻画在器物上所形成的纹饰称兽面纹。宋代的学者把兽面纹称为饕餮纹。

地名。

1.盛酒器。作为随葬礼器往往与卣或方彝相配,流行于商代至西周中期。 2.陶瓷器品种之一。一般指形体高大的大口器。但有时人们也称一些明显为瓶或罐的器物为尊,一是其用来盛酒,而尊的本意就是盛酒器;二是以尊称谓更显文雅。

『0012』

家族名号。

相关文章

  • 饕餮纹钺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饕餮纹钺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商代(约公前17世纪——前11世纪)       通长17厘米 宽15厘米       1954年河南省郑州人民公园出土        钺前有弧形刀,两角外侈,身内缩,平肩,内扁宽,肩下两侧各有一长条形穿。钺中部铸一饕餮,双耳外耸,圆目突起,镂空的大嘴中兽牙交错,甚为狞厉。...

    902 青铜器 饕餮纹钺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奔马纹小壶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奔马纹小壶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奔马纹小壶,汉,高9.6厘米,口径4厘米。小壶圆口,肩部有规矩的双系,扁圆形腹,足呈梯形,形如覆斗。小壶整体线条流畅,小巧精致。纹饰丰富细腻:颈部有锯齿纹,下方刻画一匹生动的花斑奔马,四蹄腾跃,鬃尾飘逸,形神毕肖,表现出汉代器物雄浑大气的时代风格。腹部主体纹饰的排列方式作鱼鳞状上下重叠交错,细部花纹带有明显的异域风格,是一件研究汉代北方各民族文化交流的具有特...

    1823 双系
  • 豆闭簋 - 故宫青铜器藏品
    豆闭簋 - 故宫青铜器藏品

    豆闭簋,高15.1厘米,宽32.5厘米,重5.06kg。簋弇口,圆鼓腹,圈足,腹两侧有兽首衔环耳.器身自上而下满饰平行的瓦棱纹。簋内底铸铭文9行92字:唯王二月既生霸辰在戊寅,王格于师戏大室。邢伯入佑豆闭,王呼内史册命豆闭。王曰:“闭,赐汝戠衣、『0113』『0053』、鑾、旂。用『0089』乃祖考事,『0051』『0090』俞邦君『0051』马弓矢。”闭拜...

    537 兽首衔环耳 司马
  • 魏公扁壶 - 故宫青铜器藏品
    魏公扁壶 - 故宫青铜器藏品

    魏公扁壶,通高31.7厘米,宽30.5厘米,重3.96kg。壶扁体,长方足,肩部饰双兽首衔环耳。通身饰方格纹,方格内饰羽状纹。器足外测有刻画铭文8字:魏公三斗二升取。铭文记魏公之扁壶,容积为三斗二升。...

    788 兽首衔环耳
  • 番君鬲 - 故宫青铜器藏品
    番君鬲 - 故宫青铜器藏品

    番君鬲,高11.8厘米,宽16厘米,重1.46kg。鬲口沿宽且外折,束颈,突肩,有凸棱,裆部趋平,足呈兽蹄形。肩饰变形窃曲纹。口沿有铭文17字:唯番君『0031』伯自作宝鼎,万年无疆,子孙永用。铭文意为:番君『0031』伯自作宝鼎,祈望万年无疆,子孙永用。西周晚期,束颈鬲开始逐渐消失。春秋早期的鬲多沿袭西周晚期的式样,此器是当时尚遗存的一件典型的束颈鬲。又由...

    262 窃曲纹
  • 四季平安铃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四季平安铃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四季平安铃,唐代,青铜器。铃平口,半环形纽。铃身上部两侧饰兽面纹,间隔有楷书四字铭文“四季平安”。铃身下部饰缠枝花纹,一侧中央有楷书“曹造”二字铭文。...

    1561 兽面纹 缠枝
  • 亚鸟宁盉 - 故宫青铜器藏品
    亚鸟宁盉 - 故宫青铜器藏品

    亚鸟宁盉,通高31厘米,口径12.5厘米,重3.86kg。盉圆口,深腹,下有三袋形足。盉盖与颈有链相连,盖顶有一菌形钮。器身前有一管状流,后有兽首鋬。盖、颈部饰兽面纹一周,流饰蝉纹,钮上饰火纹。鋬内有铭文6字“亚鸟宁从 父丁”。“亚”为官名;“鸟”、“宁”、“从”均为族徽;“父丁”指死去的父亲名“父丁”者。铭文记载有“亚”这个职官身份的“鸟”、“宁”、“从”...

    387 兽面纹 父丁
  • “祖辛”铜卣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祖辛”铜卣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祖辛”铜卣商代后期(公元前1600-前1046年) 通高25.7厘米,口长10.3厘米,口宽9.1厘米 1965年河南辉县褚丘出土 卣大体呈椭圆形,有盖,盖隆起,上有瓜棱状纽,沿下折。器身子口,鼓腹,圜底,圈足,并有提梁。整器分段饰有夔龙纹、凤鸟纹、瓦棱纹等,并有突起的扉棱。器盖对铭“祖辛”二字。这件铜卣造型典雅、纹饰清晰,是典型的三层纹饰结构,体现了商代...

    750 青铜器 祖辛铜卣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几何纹豆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几何纹豆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几何纹 豆,高21.5厘米,口径18.6厘米,重1.92kg。豆大腹,高柄,圈足。腹饰对称的环耳。盖、器纹饰相同,均以细密清晰的雷纹衬地,上饰以嵌红铜的斜格纹。...

    434 几何纹 雷纹 嵌红铜
  • 格伯簋 - 故宫青铜器藏品
    格伯簋 - 故宫青铜器藏品

    格伯簋,高23.5厘米,宽30.8厘米,重7.58kg。簋圆腹,圈足,下有方座。二兽头耳,耳下端似象鼻卷曲。器颈前后正中各铸一凸起的兽头,兽头两侧饰夔纹和圆涡纹。腹部和方座四壁中心饰竖直纹,圈足饰连续的四瓣花和圆涡纹带,方座四壁边缘饰圆涡纹和窃曲纹,方座顶部四角饰兽面纹。簋内底铸有铭文9行83字:唯正月初吉癸巳,王在成周。格伯爰良马乘于倗生,厥贮三十田,则析...

    742 夔纹 涡纹 窃曲纹 兽面纹
  • 鎏金铜牛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鎏金铜牛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东汉(公元25-220年)高4.8、长7、宽3.5 厘米1974 年偃师市寇店乡李家村窖藏出土...

    1371 青铜器 鎏金铜牛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荆公孙敦 - 故宫青铜器藏品
    荆公孙敦 - 故宫青铜器藏品

    荆公孙敦,高17厘米,宽25.2厘米,重1.58kg。敦侈口,束颈,耳作环形,圜底下具三个兽蹄足。盖与器不完全对称,盖低于器高,无耳,上有三个兽蹄形钮,可却置。盖、器通饰乳丁纹。盖内有铭文3行15字:荆公孙铸其膳敦,老寿用之,『0027』宝无期。铭文大意为荆公孙自铸食敦,长寿用它,连宝无期。敦为盛黍、稷、稻、粱之器。最大的特点是盖与器能合成球形或椭圆球形,因...

    1046 却置
  • 莲鹤方壶 - 故宫青铜器藏品
    莲鹤方壶 - 故宫青铜器藏品

    莲鹤方壶,高122厘米,宽54厘米,重64kg。方壶形体巨大。双层镂雕莲瓣盖上立有一只展翅欲飞、引颈高吭的仙鹤。镂空的双龙耳较大,上出器口,下及器腹。壶体四面以蟠龙纹为主体纹饰,并在腹部四角各铸一飞龙。圈足下以两只伏虎承器。春秋时期,青铜器的铸造工艺有了飞速发展,如“失蜡法”的发明等。但这一阶段青铜器的铸造工艺的成就并不仅仅体现在创新上,对于一些优秀的传统工...

    1387 镂雕 分铸法
  • 四山纹镜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四山纹镜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四山纹镜,战国后期,面径13.9厘米,重127g。铜镜细卷缘,弦钮,方钮座。钮座四角各伸出一片桃形叶子,相对应的近边缘处各饰四瓣花一朵,将镜面分成四等分,“山”字均匀地分布在每一等分内,山字右上侧靠近镜缘处各饰一片桃形叶子。以细小的蟠螭纹与羽状纹为地。山字纹是战国铜镜的特色纹饰,除四山字纹镜外,还出土有三山、五山、六山字纹镜,以湖南出土为多。...

    574 蟠螭纹 螭纹
  • 铸客缶 - 故宫青铜器藏品
    铸客缶 - 故宫青铜器藏品

    铸客 缶,战国后期,通高46.9厘米,宽46厘米,口径18.4厘米,重16.22kg。缶小口,短颈,大腹,肩部铸有四环,圈足。器口外有刻划铭文9字:“铸客为王后六室为之”。记外方冶铸匠人(铸客)为王后六室作此缶。缶是一种盛酒的器物。《说文》:“缶,瓦器。所以盛酒浆”把这一点讲得很清楚。缶流行于战国时期。早期的缶体形接近滚圆,圈足低矮,没有伸起的颈部,小口加盖...

    1283 铸客 六室 却置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