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蓝瑛澄观图册 |
---|---|
外文名 | |
创作者 | |
别名 | 蓝瑛澄观图册 |
时代 | |
门类 | 绘画 |
出土 | |
备注 | 文物号(新00180888) |
文保级别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蓝瑛澄观图册❖图片
《澄观图》册之一
《澄观图》册之二
《澄观图》册之三
《澄观图》册之四
《澄观图》册之五
《澄观图》册之六
《澄观图》册之七
《澄观图》册之八
《澄观图》册之九
《澄观图》册之十
《澄观图》册之十一
《澄观图》册之十二
蓝瑛澄观图册❖简介
《澄观图》册,明,蓝瑛绘,纸本,设色,8开,纵42.5厘米,横23.2厘米。
第1开款署“癸巳清和画呈介翁老祖台玄粲治研民蓝瑛顿首”,钤“蓝”、“瑛”印。此幅采取寓平于险的构图,在画面右侧绘陡峭的山石与披靡的苍松,左下角处绘一独坐舟头的渔翁;
第2开款署“云树归雅瑛画”,钤“田叔”印。图绘落日黄昏中寒鸦归巢的情景;
第3开款署“西湖研民蓝瑛”,钤“蓝瑛”、“田叔氏”印。此图笔墨仿南北朝张僧繇的没骨法,亮丽的色彩点染出自然界欣欣向荣的斑斓景致;
第4开款署“蓝瑛画”,钤“蓝”、“瑛”印。此图表现的是白雪皑皑的严冬景致;
第5开款署“蓝瑛画”,钤“蓝瑛”印。图绘深秋时节,高士策杖寻幽;
第6开款署“癸巳清和蓝瑛画于云洞之丽秋堂”,钤“蓝”、“瑛”印。此图笔墨师仿南宋马远,尽现北方峰峦嵯峨峥嵘之美;
第7开款署“西湖蓝瑛”,钤“田叔”印。图绘高士放舟漫游,似在吮吸着山雨初霁的清新空气;
第8开款署“研民蓝瑛画拟介翁赵老公祖霜台玄粲”,钤“蓝”、“瑛”印。图绘峰峦、彩云、桃花,冷暖色在景致变幻中相映生辉;
第9开款署“湖山清峙蓝瑛”,钤“田叔氏”印。全图描绘出湖光山色、林木葱郁的水乡夏日风情;
第10开款署“蓝瑛画”,钤“蓝”、“瑛”印。本幅生动地表现出北方冬季山岳嶙峋的外形及坚硬的石质;
第11开款署“研民瑛”,钤“蓝瑛”印。此幅设景布势为蓝瑛晚年擅用的S形构图,繁杂的山石、林木、房舍有条不紊;
第12开款署“夏木垂阴蓝瑛画”,钤“蓝”、“瑛”印。本幅展现了江南溪山湿润华滋、沉郁深秀的自然景观。
“澄观”一语出自六朝山水画家、画论家宗炳《画山水叙》。宗炳认为山水画的功用在于“澄怀观道”,即通过欣赏山水画以滌除心胸之垢,进入平和无我的高尚境界,这也是蓝瑛69岁时精绘此册的初衷。
蓝瑛一生游历甚广,明代韩昂在《图绘宝鉴续纂》中记载他到过福建、广东、湖北、陕西、河南等地,对长江南北的名山大川有着细致的观察和深切的感悟。因此,在这本图册中,他凭藉深厚的艺术功底准确地表现出江南水乡的秀美和北方山岳的壮丽。由于画家遵循“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作原则,在创作过程中达到“澄观”的目的,所以在此图册中无法找到任何与自然界相对应的具体景观。蓝瑛在师法自然的基础上又对自然山水的某些形式结构及色彩等进行了分解和重新组合,使之化作自己的“胸中丘壑”再加以表现。这种典型的文人山水画创作方法与西方注重写实的风景画迥异其趣。
相关知识科普
蓝瑛
蓝瑛(1585—约1666年),字田叔,号蜨叟、石头陀、西湖山民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擅画山水,早年以摹古为主,宗法唐宋元诸家,尤以习元黄公望、明沈周最有心得,笔致工整细润,墨色清淡妍静。中年于传统的绘画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绘画面貌,笔墨苍劲雄浑,于疏简粗犷的线条组合中表现高峻突兀的江南葱郁之景。钱塘又称武林,后人将蓝瑛和从其学画的刘度、蓝孟、蓝深等合称“武林画派”。
张僧繇
张僧繇(生卒年不详),吴中(今江苏苏州)人,南朝时期画家。天监(502-518年)中为武陵王侍郎,直秘阁,知画事。历右军将军、吴兴太守。善画道释人物、写真、山水、花鸟等。文献记载他画寺庙壁画的佛像善凹凸法。所作人物“笔才一二,像已应焉”,“骨气奇伟,规模弘逸”。山水画直接用青绿重色画峰峦泉石等,而不以笔墨勾勒,称为“没骨法”。张僧繇对隋唐时代的画风有着一定的影响。
没骨
中国画技法名。不用墨笔为骨,直接以彩色描绘物象。相传为南朝梁张僧繇所创,唐代杨昇擅此法。明代董其昌、蓝瑛等仿之。
马远
马远(生卒年不详,南宋宁宗时期人,大约活跃于13世纪初期),字遥父,号钦山,祖籍河中(今山西永济),生于钱塘(今浙江杭州)。其曾祖、祖父、伯、兄及本人均为画院待诏。从北宋一直延续到南宋。“靖康之变”北宋灭亡后,马远的祖父随着高宗赵构南渡,所以马远是在南宋的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出生长大的。他大致的活动时间在南宋光宗、宁宗年间。擅画人物、山水、花鸟。山水始承家学,后学李唐而自出新意,构图多用边角形式,有“马一角”之称,是南宋“翰林图画院”中的佼佼者。与另外三位画院画家李唐、刘松年、夏圭在画史上合称为“南宋四家”。
宗炳
宗炳(375-443年),字少文,南阳涅阳(今河南镇平)人,寓居江陵(今属湖北)。精书画,妙琴理,极赋才气。自东晋末至南朝宋元嘉中期,朝廷屡次委任官职,俱辞不就。一生唯好观山游水,陶冶性情,时称高士。晚年因病居于江陵,自恨不能再涉足山水,遂将平生所游之地绘于居室之壁,自称:“澄怀观道,卧以游之”。著有《画山水序》,是早期山水画论的重要文献。
长江
长江,中国第一大河,发源于青海省,流至上海入东海,全长6,300公里,流域面积180万平方公里。因江上风帆及众多名胜古迹点缀其间,故有“历史画廊”之称,为诗人和画家们常用的创作题材。
外师造化
唐代画家张躁著画学专著《绘境》,“外师造化”语出于此,与“中得心源”相对应。它表明的是绘画中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根本原则。“造化”即指自然的创造化育。全句意在要求绘画者认真地观察自然,深入地了解自然,以师法客观事物作为创作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