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虢季”鼎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01-16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虢季”鼎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虢季”鼎
时代 西周
门类 青铜器
出土 1990年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地2001号墓出土
备注 通高39厘米,口径45.5厘米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河南博物院

“虢季”鼎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虢季”鼎

西周

通高39厘米,口径45.5厘米

1990年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地2001号墓出土

列鼎一组共七件,形制、纹饰与铭文均相同,大小依次递减。此为其中的一件,侈口,沿向外斜折,微束颈,颈下有附耳一对,浅鼓腹,圜底,三蹄状足。颈与腹饰窃曲纹与垂麟纹。鼎的内壁有铭文4行18字:“虢季作宝鼎,季氏其万年,子子孙孙永保用享。”

鼎不仅是饪食器,亦是重要的礼器。西周时期,周王朝有严格的用鼎制度,虢季所用七鼎陪葬,表明他为诸侯身份的虢国之君。

(文字内容源自于《群雄逐鹿——两周中原列国文物瑰宝》,河南博物院等编,郑州:大象出版社,2003年4月,ISBN 7-5347-3058-9。)

相关文章

  • 铜蚰龙耳圈足炉 - 故宫青铜器藏品
    铜蚰龙耳圈足炉 - 故宫青铜器藏品

    铜蚰龙耳圈足炉,清乾隆,高9.2厘米,口径13.7厘米。清宫旧藏。铜炉圆形,似簋。平口外侈,收颈,鼓腹下垂,圈足外撇。双环耳起自颈部,收于腹鼓处。器外底有减地阳文3行6字楷书:“大清乾隆年制”。炉造型规整,线条顺畅,小巧中透出大气,古意盎然。此炉经反复冶炼,质地细腻,由于从未过用,皮壳至今丝毫未损。...

    982 阳文
  • 二年相邦春平侯铍 - 故宫青铜器藏品
    二年相邦春平侯铍 - 故宫青铜器藏品

    二年相邦春平侯铍,长33厘米,宽3.5厘米,重0.34kg。铍,长锋,脊扁平,茎上有一圆穿。一面脊上刻铭文2行19字:二年相邦春平侯、邦左库工师赵瘠、冶事开执剂。铭文大意:记在二年,宰相春平侯监造,邦左库工师赵瘠主造,冶事开铸造。...

    420 工师
  • 云龙纹博山炉 - 故宫青铜器藏品
    云龙纹博山炉 - 故宫青铜器藏品

    云龙纹 博山炉,清乾隆,通高21.8厘米,盘口径10.9厘米。此器通体为暗黄色,由盖、炉、盘三部分组成。炉盖为镂空的山峦形,其上有图案化的流云纹。炉身豆形,腹中部饰三道弦纹,外撇圈足上铸乾隆时期流行的云龙纹。柄部和圈足系套接而成。柄底有阳文“乾隆年制”篆书款。盘为平折沿,浅折腹,底内凹,中心有一圆孔,与炉身的细柄套接。该炉仿汉代博山炉制作,做工精细,形制规整...

    631 龙纹 博山炉 镂空 弦纹 阳文
  • 十二生肖压胜钱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十二生肖压胜钱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宋,直径7.5厘米钱圆形,中心有一圆孔,围孔一周分布十二地支字,外层饰对应的十二生肖,中间以回纹相隔。压胜钱的另一面正上方有一长方形匾,上写“张天师”三字,下为张天师捉鬼图。压胜钱是置于墓中镇墓驱邪用的。...

    1104 地支 十二生肖 回纹 压胜钱
  • “祖辛”铜卣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祖辛”铜卣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祖辛”铜卣商代后期(公元前1600-前1046年) 通高25.7厘米,口长10.3厘米,口宽9.1厘米 1965年河南辉县褚丘出土 卣大体呈椭圆形,有盖,盖隆起,上有瓜棱状纽,沿下折。器身子口,鼓腹,圜底,圈足,并有提梁。整器分段饰有夔龙纹、凤鸟纹、瓦棱纹等,并有突起的扉棱。器盖对铭“祖辛”二字。这件铜卣造型典雅、纹饰清晰,是典型的三层纹饰结构,体现了商代...

    750 青铜器 祖辛铜卣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鎏金团兽形节约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鎏金团兽形节约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西汉直径4.1厘米,厚2.6厘米河南永城梁孝王后墓出土...

    526 青铜器 鎏金团兽形节约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蟠螭纹编镈 - 故宫青铜器藏品
    蟠螭纹编镈 - 故宫青铜器藏品

    蟠螭纹编镈(3件),春秋后期,通高61.4厘米,宽41.3厘米,重34kg;通高61厘米,宽39.5厘米,重31kg;通高56.3厘米,宽36.3厘米,重30kg。三器均为阔腔平口,截面呈椭圆形。钮为镂空的蟠螭形,舞、篆、隧等处饰蟠虺纹,有36个乳丁枚。此套编镈形体巨大而不笨拙,厚重中寓精巧,威严中寓柔美,是铜镈中组合完美之器。...

    261 蟠螭纹 螭纹 镂空 蟠虺纹
  • 中爯父簋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中爯父簋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中爯父簋西周 通高26.5厘米,口径21.5厘米 1981年河南省南阳市郊区砖瓦厂出土 上有盖,盖隆起,顶部有圆形捉手;器身子口微内敛,鼓腹,兽形双耳且带垂珥,微圜底,圈足外侈,下有三虎头状矮足。通体用瓦纹、窃曲纹及垂鳞纹等装饰。器与盖对铭,铭文44字,系申国之相中爯父为祭祀其祖、父两代人所作。 对于古代申国的地理位置,史书上有不同的记载。《汉书•地理志》等...

    280 青铜器 中爯父簋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铜台几式炉 - 故宫青铜器藏品
    铜台几式炉 - 故宫青铜器藏品

    铜台几式炉,清雍正,通座高11.2厘米,口径9.6×4.2厘米,足距10厘米。清宫旧藏。此炉器形状似台几案,平口,方足,不施金彩。器外底有减地阳文1行6字楷书“大清雍正年制”。炉附铜座,配黄绢面木匣。木匣外有受赏人的签题“世宗御赐”。据《宣德彝器图谱》所载,当年的台几炉是仿照宋定窑瓷器款式铸造的。而雍正器又是按《图谱》所载样式仿造,甚至连款识位置和书写格式都...

    777 阳文 定窑
  • 错金嵌松石带钩 - 故宫青铜器藏品
    错金嵌松石带钩 - 故宫青铜器藏品

    错金嵌松石带钩,战国后期,通长20.3厘米,宽1.5厘米,重0.04kg。此带钩呈细长弧形,末端作兽首。钩面饰错金几何形云纹,空隙处嵌绿松石。带钩作为贵族服饰用具,依主人身份地位的不同,其制作和装饰工艺也有所区别。此带钩不仅作工精湛,而且运用了复杂的错金嵌松石工艺进行装饰,堪称精品。...

    1854 错金 带钩
  • 楚王酓璋剑 - 故宫青铜器藏品
    楚王酓璋剑 - 故宫青铜器藏品

    楚王酓璋剑,长50.5厘米,宽4.5厘米,重0.82kg。剑长体,宽刃,有格,圆柱柄,有镡。剑身上刻有铭文15字: 楚王酓璋为从囗士,铸用剑囗用征囗。铭文记楚王酓璋为从征将士铸剑,作为征伐之用。   此剑为1933年安徽寿县朱家集出土。...

    1259
  • 郑义伯『0023』 - 故宫青铜器藏品
    郑义伯『0023』 - 故宫青铜器藏品

    郑义伯『0023』,春秋前期,通高45.5厘米,口径14.7厘米,重9.66kg。『0023』侈口,细颈,硕腹,附兽耳。有盖,盖口纳于颈中,盖钮如绳,盖顶面及边均饰一道重环纹。器口下饰回纹,颈饰窃曲纹,腹饰鳞纹,鳞纹上下各饰一道相向的瓦纹。盖口外沿有8行33字,器颈部有32字,盖、器铭文大意相同。器颈部铭文为环行排列:郑义伯作尊『0023』,以行,以顺我郑囗...

    722 重环纹 回纹 窃曲纹 鳞纹
  • 亚鸟宁盉 - 故宫青铜器藏品
    亚鸟宁盉 - 故宫青铜器藏品

    亚鸟宁盉,通高31厘米,口径12.5厘米,重3.86kg。盉圆口,深腹,下有三袋形足。盉盖与颈有链相连,盖顶有一菌形钮。器身前有一管状流,后有兽首鋬。盖、颈部饰兽面纹一周,流饰蝉纹,钮上饰火纹。鋬内有铭文6字“亚鸟宁从 父丁”。“亚”为官名;“鸟”、“宁”、“从”均为族徽;“父丁”指死去的父亲名“父丁”者。铭文记载有“亚”这个职官身份的“鸟”、“宁”、“从”...

    387 兽面纹 父丁
  • 蟠虺纹三鸟盖豆 - 故宫青铜器藏品
    蟠虺纹三鸟盖豆 - 故宫青铜器藏品

    蟠虺纹三鸟盖豆,高21.5厘米,口径18.6厘米,重1.92kg。豆大腹,高足,有盖。盖上饰三立鸟及蟠虺纹、綯纹等三道纹饰,器身上饰蟠虺纹、綯纹等二道纹饰。此豆花纹精巧,所饰蟠虺纹为春秋时铜器上盛行的纹饰,其造型新颖,全器风格突破了商周以来凝重奇诡的传统。...

    1915 蟠虺纹
  • 铸客缶 - 故宫青铜器藏品
    铸客缶 - 故宫青铜器藏品

    铸客 缶,战国后期,通高46.9厘米,宽46厘米,口径18.4厘米,重16.22kg。缶小口,短颈,大腹,肩部铸有四环,圈足。器口外有刻划铭文9字:“铸客为王后六室为之”。记外方冶铸匠人(铸客)为王后六室作此缶。缶是一种盛酒的器物。《说文》:“缶,瓦器。所以盛酒浆”把这一点讲得很清楚。缶流行于战国时期。早期的缶体形接近滚圆,圈足低矮,没有伸起的颈部,小口加盖...

    1283 铸客 六室 却置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