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海兽葡萄纹镜 - 故宫青铜器藏品

12-06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海兽葡萄纹镜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海兽葡萄纹镜
时代
门类 青铜器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129634)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海兽葡萄纹镜❖图片

海兽葡萄纹镜 | 故宫青铜器藏品

海兽葡萄纹镜❖简介

海兽 葡萄纹镜,唐,面径11.9厘米。

铜镜圆形,厚重,质地泛白,以高浮雕葡萄纹为主题纹饰,间饰海兽、鸟雀、蜂蝶、花草等图案,华丽而繁缛。其构图方式分作内外两圈,由于葡萄及长瓣花之枝蔓由内圈连亘于外圈,甚至延及外缘,故世人亦称此种铜镜为“过梁葡萄纹镜”。此唐镜兽形,镜外缘为高直的窄线棱边。


相关知识科普


海兽

纹饰中的“海兽”虽然姿态各异,但均为头部大而圆的动物形象。据考证,海兽其实就是古代的狮子,古人称“狻猊”。《尔雅·释兽》:“狻猊如彪猫,食虎豹。”郭璞注:“即狮子也,出西域。”西汉武帝时期,张骞通西域后,将狮子等珍贵动物相继引进中国内地,并广设兽圈,供贵族享乐。唐镜图案中的狮子形象由于画域狭小不能细腻地描绘,便采用了粗略的浮雕手法,突出狮子的特点,夸张头部,造型生动。 纹饰中的狮子形象,古籍中在其名前冠以“海”字,其意义并非说它们是海中所产之物,这里的“海”字表达我国古代的一种地域观念,因为这些动物不是本国所有,而是传自西域,故在名称前加“海”字。

葡萄纹

葡萄本非中国内地所产,系由西域传来。《齐民要术》曰:“汉武帝使张骞到大宛,取葡萄实,如离宫别馆旁尽种之。” 葡萄纹在内地图案装饰艺术中最早见于东汉,到了唐代,葡萄纹在工艺美术领域里已普遍流行。葡萄蔓延的枝条和丰硕的果实象征着“富贵长寿”,深受人们的喜爱。

浮雕

在平面上雕出凸起的纹饰或物象的一种雕塑。按凸起高度的不同,可分为高浮雕、深浮雕、浅浮雕等,也有几种雕刻技法结合使用的形式,多见于高精繁杂的雕刻作品。

唐镜

唐代是中国古代铜镜制造的鼎盛时期,唐镜不仅继承了汉魏的文化传统,而且吸收了边疆民族的艺术成就,同时对外来(主要是波斯、印度)文化中的优秀部分也兼收并蓄,融汇一体,构图更加精细,使铜镜艺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铸镜业是唐代最精细的工艺,每逢八月五日(唐玄宗生日)人们都将铜镜作为礼品送人,祝福长寿,这一天被定名为“千秋金鉴节”(金鉴指铜镜)。

即铜镜背面中央的凸起部分,有穿,可系以丝带,便于把持和悬挂。

相关文章

  • 环耳蹄足铜敦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环耳蹄足铜敦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环耳蹄足铜敦春秋 通高20.3厘米,口径22.6厘米 1966年河南省潢川县高稻场出土 敦整体呈扁球形。盖隆起,顶部有环形六挡捉手,沿部有窄折边,且铸有三个小边卡,器身敞口,窄折沿,微束颈,折肩,深腹下收,圜底,下有三条带兽面的矮小蹄足。盖上与腹上部各有4个四棱环形钮,钮上饰几何纹。 (文字内容源自于《群雄逐鹿——两周中原列国文物瑰宝》,河南博物院等编,郑州...

    704 青铜器 环耳蹄足铜敦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兽面纹簋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兽面纹簋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兽面纹 簋,商代。侈口,束颈,鼓腹,圈足。腹两侧有一对兽形耳,其下各垂一小珥。腹饰兽面纹,颈、足饰夔纹。颈部两面各有一浮雕兽首。...

    561 兽面纹
  • 嵌红铜龙纹瓿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嵌红铜龙纹瓿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嵌红铜 龙纹 瓿,通高34.3厘米,宽44.5厘米,重10.72kg。瓿圆体,小口,大腹,肩上有二环,有盖,盖顶部正中有一环。盖、器肩及腹下部饰菱纹,腹部饰龙纹。纹饰均以红铜镶嵌。...

    1224 嵌红铜 龙纹 镶嵌
  • “连进三元”铜镜 - 故宫青铜器藏品
    “连进三元”铜镜 - 故宫青铜器藏品

    “连进三元”铜镜,清,直径5.3cm圆镜圆钮。环钮分列四字铭文,对读合为“连进三元”。铭文外是一周连珠纹,凸圈带外卷缘。古代科举制度称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为解元、会元、状元,合称“三元”。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中第一名,称“连中三元”或“连进三元”。作为铜镜的装饰内容,寓意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得中状元的美好愿望。...

    692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青铜器藏品
  • 应伯铜盨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应伯铜盨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应伯铜盨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年) 通高15厘米,口长18.8厘米,口宽12.3厘米 1990年河南平顶山应国墓地M95出土 器为椭方形。上有盖,盖隆起,盖顶有四个矩形支纽。器身有子口,壁微鼓,两短边各有一附耳,平底,圆角长方形圈足。盖与器身用瓦纹装饰。器盖对铭“应白乍旅盨”5字。 (以上文字内容源自《大象中原:河南古代文明之光=Plentiful ...

    410 青铜器 应伯铜盨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龙耳方壶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龙耳方壶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龙耳方壶春秋(前770-前476年) 通高79.2厘米,口纵18.8厘米,口横22.7厘米 1978年河南淅川下寺1号楚墓出土 侈口,长颈,龙形双耳,垂腹,方圈足,虎形器座。口上有中空冠盖,四壁镂空蟠虺纹。器身装饰蕉叶纹,腹部四壁起脊,上部装饰蟠虺纹,下部素面无纹。 该壶整体造型魁伟气派,为春秋青铜器之精品。龙、虎形象生动怪异,颈部双龙耳曲身卷尾作回首状,足...

    1913 青铜器 龙耳方壶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母亚”铜斝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母亚”铜斝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商代后期(公元前1300-前1046年)高30厘米,口径16.5厘米 河南安阳高楼出土 侈口,上立伞形柱两个,束颈,鼓腹,圜底,三棱锥足外撇,腹一侧有半环鋬。颈上饰蕉叶纹,腹饰兽面纹,器内底有铭文“母亚”二字。 (以上文字内容源自《大象中原:河南古代文明之光=Plentiful Central Plains——Henan's Resplendent  Ant...

    973 青铜器 母亚铜斝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蟠虺纹鉴 - 故宫青铜器藏品
    蟠虺纹鉴 - 故宫青铜器藏品

    蟠虺纹 鉴,春秋后期,通高34.3厘米,口径42.5厘米,重5.6kg。鉴窄口缘,束颈,短肩。四兽耳衔环,两两相对。腹部圜收,下有短圈足。鉴身的主体纹饰是相互缠绕、呈网格状布局的虺纹,在中部加饰两道凸起的三角云纹带。足饰两周横向排列的海贝纹。此鉴整体造型与装饰匀称谐调,是鉴中的佳品。...

    729 蟠虺纹 兽耳衔环
  • 『0018』钟 - 故宫青铜器藏品
    『0018』钟 - 故宫青铜器藏品

    『0018』钟,高35.9厘米,铣距18.8厘米,重8kg。钟甬后配,甬是钟顶上的筒形钟柄,用来悬挂钟体。钟体各部用小乳钉界隔。纹饰纤细,隧部有交叠式雷纹,“篆”间作云纹。“钲”间和鼓上铸铭文35字:唯正月初吉丁亥,『0018』(音祖)作宝钟。用追孝于已伯,用享大宗,用濼好賓。『0018』『0080』(音及)蔡姬永宝用邵大宗。其大意是:在正月的第一个吉日丁亥...

    1462 雷纹 在正月
  • 大府盏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大府盏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大府 盏,通高14.4厘米,口径23.3厘米,重3.24kg。盏作半圆形,三兽足,双圈耳,足作虺形,虺首着地。器口上有铭文5字:大府之馈盏。铭文记此器是大府所用。此盏造型及体积均与青铜敦近似,当为盛食器。此盏为1933年安徽寿县朱家集出土。...

    1982 大府
  • 宣德款栗褐色铜炉 - 故宫青铜器藏品
  • 师酉簋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师酉簋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师酉簋,高22.9厘米,宽32.8厘米,重4.94kg。簋圆形,敛口,鼓腹,有双耳,耳上端雕铸兽头,兽角呈螺旋状,圈足,圈足下为三兽形扁足。有盖,盖上有圆形捉手。盖顶与器腹饰瓦纹,盖沿、颈部和圈足上饰重环纹。盖器同铭,10行97字:唯王元年正月,王在吴,格吴大庙。公族『0085』『0004』入佑师酉立中廷。王呼史『0086』册命:“师酉,『0051』乃祖嫡官...

    681 重环纹
  • 叔卣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叔卣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叔卣,高19.3厘米,宽21.6厘米,重2.82kg。卣为椭方体,方口四角发圆,大腹,圈足,有盖,盖顶作喇叭形捉手。器颈与盖沿均四面铸有贯耳,两两相对,贯耳是穿系的地方。盖面与器颈部均饰兽面纹带,圈足饰细弦纹两道。卣盖内与器底有对铭,均5行32字:唯王『0098』宗周。王姜史叔使于太保,赏叔鬰鬯、白金、芻牛。叔对太保休,用作宝尊 彝。铭文大意:周王在宗周行『...

    714 兽面纹 弦纹 对铭 尊彝
  • 梁伯戈 - 故宫青铜器藏品
    梁伯戈 - 故宫青铜器藏品

    梁伯戈,长17.5厘米,宽9.4厘米,重0.28kg。戈为魏国的兵器。援的前锋呈圭 角状,上刃在援末扬起,与长栏的上端形成弧线,下刃与胡自然相接,内为长方形,有一长穿,栏上两面各饰一兽头,栏内侧有三长穿。穿旁正反两面共有铭文2行14字:抑鬼方『0026』,抑攻方。梁伯作宫行元用。铭文记述梁伯做的是近卫部队宫行使用的戈,用来对付攻方敌人。圭形援头流行于西周晚期...

    1006
  • 师趛鬲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师趛鬲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师趛鬲,高50.8厘米,口径47厘米,重48.8kg。此鬲是传世品,表面经打磨上腊,颜色黑中透亮,器极精致美观。本器侈口,折沿,束颈,附耳,分裆袋形腹,有扉棱,蹄形足。全器纹饰由三种纹样组成,腹部以回形纹为地,上以凸起的六只巨大的回首 夔龙纹为主体纹饰;颈部饰双首夔龙回曲纹带;附耳内外两侧均饰以重环纹。器内壁铸铭文5行29字:唯九月初吉庚 寅,师趛(音引)作...

    1781 夔龙 龙纹 重环纹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