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周昉挥扇仕女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10-05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周昉挥扇仕女图卷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周昉挥扇仕女图卷
时代
门类 绘画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147478)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周昉挥扇仕女图卷❖图片

周昉挥扇仕女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周昉挥扇仕女图卷❖简介

《挥扇仕女图》卷,传为唐周昉绘,绢本,设色,纵33.7厘米,横204.8厘米。

无作者款印。引首清高宗弘历题“猗兰清画”四字。钤明韩世能 “韩世能印”、“韩仲子氏”、“世能”,清梁清标“蕉林书屋”、“蕉林居士”、“蕉林考藏”,清高宗弘历“古希天子”、“乾隆御览之宝”、“石渠宝笈”、“乾隆鉴赏”等鉴藏印,共31方。

此图描绘了13位头挽高髻、细目圆面、长裙曳地的妃嫔和宫女形象。全幅以横向排列的形式展示了人物的各种活动:执扇慵坐、解囊抽琴、对镜理妆、绣案做工、挥扇闲憩等。作者注意画面横向疏密、松紧的韵律变化,纵向高低错落的层次变化,从而使得画面结构井然有序,并避免了构图上的单调呆板。图中色彩丰富,以红色为主,兼有青、灰、紫、绿等各色。冷暖色调相互映衬,显现出人物肌肤的细嫩和衣料的华贵。衣纹线条近铁线描,圆润秀劲,富有力度和柔韧性,较准确地勾画出了人物的种种体态。

画家周昉出身于豪门显宦,因此,他对于贵族阶层绮靡奢华的生活非常熟悉。其仕女画不以烈女、贤妇、仙女等为表现对象,而是取材于现实生活中贵族妇女的行乐活动,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从而迎合了中晚唐时期大官僚贵族们的审美意趣。其作品在张扬唐王朝繁华兴盛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亦揭示了贵妇们极度贫乏的精神世界。此图中嫔妃们体貌丰腴,衣饰华丽,但她们面含幽怨,举止慵倦,毫无生气。

明张丑《清河书画舫》,清内府 《石渠宝笈续编》,清阮元 《石渠随笔》著录。


相关知识科普


仕女

“仕女”始称“士女”,其原义泛指男女。(“士女”一词最早出现在《管子》卷第十九,“五臭所校,寡疾难老,士女皆好”。其意指男女,并未指向未婚之男女。《楚辞》中亦为男女通称。)至汉刘向《列女传》中《启母涂山》“厘尔士女,从以孙子”之义,此时专指女性。其后,经陆善经补注的南北朝《古今同姓名录》中记有二高云,“一西秦,时僭改元正始。一唐人,画仕女,上品”。其后,朱景玄在《唐朝名画录》中记周昉“画士女为古今冠绝”,称其为神品,同书亦记陈闳、张萱、王定、王 、萧溱、张涉、张容等均画士女,或入妙品、能品,专指以描绘古代贵族妇女为题材的中国画。宋代以后,“士女”与“仕女”并用,而“仕女”一词渐为流行,其义指相貌秀丽的女子。

周昉

周昉(生卒年不详),字仲朗,又字景玄,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唐代画家,出身于官宦之家,曾任越州、宣州长史。擅绘佛道图像,因创制具典雅华丽特色的“水月观音”而被称为“周家样”。亦工人物肖像和仕女画,以画风写实、形神兼备而令世人瞩目。

引首

中国书画手卷的专业术语。指在本幅前面所留的空白纸方,一般用以题写书画名称或高度概括的品评,多为四字,与画心之间有隔水分开。因开卷时首先见其,故称“引首”,最早在明初出现。

梁清标

梁清标(1620—1691年),字玉立,号棠村、蕉林,别号苍岩子,斋号秋碧堂,河北正定人。中国清代书画鉴藏家。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进士。清顺治元年(1644年)授编修。官至户部尚书、保和殿大学士。精鉴赏,享誉一时。其蕉林书屋,贮图书、书画之属,有富甲海内之誉。刻《秋碧堂法帖》。另有《蕉林诗集》《蕉林文稿》《棠村词》等行世。

石渠宝笈

清乾隆、嘉庆间宫廷书画著录书,共有三编,初编成书于乾隆十年(1745年),共四十四卷;续编成书于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共四十卷;三编成书于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共二十八函,一百二十册。书中收录了清朝宫廷所藏五帝御笔、历朝书画、本朝书画以及少量的碑帖和织绣作品近万件。

高髻

唐代妇女发髻十分丰富,有十几种之多。这件女陶俑发髻象单刀一样高高耸起,略微偏梳一侧,大概是文献中提到的偏梳髻。

铁线描

中国古代绘画的技法之一。线条用中锋圆劲之笔描写,没有丝毫柔弱之迹,外形状如铁丝,故名。

《清河书画舫》

十二卷,明代张丑撰。张丑(1577—1643年),字叔益、青父,号米庵,昆山(今属江苏)人。精鉴赏,富收藏。书名“清河”取自张丑的郡望所在地清河(今属江苏);“书画舫”取自宋代黄庭坚诗“米家书画船”一句。此书成书于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体例仿唐代张彦远的《法书要录》,以朝代为序编排,朝代之下列书、画家人名,人名下列其作品名。书中记述了张丑所藏、所见三国至明中期的书法49件、绘画115幅,抄录了有关这些书画藏品的诗文、题跋、印记等。同时,附有作者公正严谨的点评论证,是明代重要的美术史著作之一。

内府

职官名,见《周礼·天官》,执掌贡赋货藏,以供邦国之用。后泛指皇家府库或宫廷。

《石渠宝笈续编》

记录清内府收藏的绘画、书法之著录书。清王杰、董诰、金士松、沈初、彭元瑞、阮元等奉敕纂辑。续编八十八卷,目录三卷。清内府所贮书画自乾隆十年(1745年)十月完成《石渠宝笈》初编,迄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已历40余年,其间收藏更趋宏富。为宝典藏,以免舛伪错失,乾隆帝敕谕王杰等人重加荟辑。是书于乾隆五十六年始辑,迄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成书。体例依初编以书画作品的贮存处所(如乾清宫、养心殿、三希堂、重华宫、御书房等)分辑,以备点查。其叙述书画按照书册、画册、书画合册、书卷、画卷、书画合卷、书轴、画轴、书画合轴九类区分。文字分划段落,标界朱栏,以清眉目。书首列有总目,以便查稽。

阮元

阮元(1764—1849年),江苏仪征人,字伯元,号芸台。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进士,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善书,精研金石,参与编纂《石渠宝笈·续编》《钦定全唐文》等书。有《研经室集》《积古斋钟鼎款识》《两浙金石志》《汉延熹西岳华山碑考》四卷等多种著述。

《石渠随笔》

八卷,清代阮元撰。阮元,字伯元,号芸台,江苏仪征人。清乾隆朝进士,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太傅。工诗文,精鉴赏,学通百家。曾奉乾隆皇帝敕命与王杰、董诰、金士松等人编纂《石渠宝笈》续编,将所见书画的题跋、真赝之别等随手记下,著成此书。

相关文章

  • 宋旭茅屋话旧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宋旭茅屋话旧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茅屋话旧图》轴,明万历七年(1579年),宋旭绘,纸本,墨笔,纵66.8厘米,横32厘米。本幅有长题,落款“万历己卯十月廿檇李宋旭”,钤“初阳”朱文、“檇李宋旭”白、朱文、“石门山人”白文印。“己卯”为明万历七年(1579年),宋旭时年55岁。此轴绘篱墙茅屋,修竹嘉木,陂陀巨石,二雅士对坐攀谈。画风清朗,构图简练,笔墨苍润,意境高远。题记中流露出对昔日在孙...

    1805 宋旭 孙克弘
  • 王翚秋树昏鸦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王翚秋树昏鸦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秋树昏鸦图》轴,清,王翚绘,纸本,设色,纵118厘米,横74厘米。本幅自题七言诗一首并款署:“小阁临溪晚更嘉,绕檐秋树集昏鸦。何时再借西窗榻,相对寒灯细品茶。补唐解元诗。壬辰正月望前二日,耕烟学人王翚。”钤“王翚之印”、“澄怀”、“不二法”、“来青阁”朱文印,“清晖老人时年八十有一” 白文印。“壬辰”是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作者时年81岁。此图曾被...

    840 王翚 庞莱臣 唐寅 文人画
  • 丝路山水地图 - 故宫绘画藏品
    丝路山水地图 - 故宫绘画藏品

    明代, 佚名作 ,绢本设色,纵59cm,横3012cm 这幅地图负载了大量原始的地理信息,它的出现以实物证明了在西方地图传入中国之前中国对世界地理,特别是对于丝绸之路沿线已有清晰的认识。全卷共画出了211个地理坐标,许多丝路上的重要城市,如中国的敦煌、乌兹别克斯坦的撒马尔罕、阿富汗的赫拉特、伊朗的伊斯法罕、叙利亚的大马士革等都有清晰的标注。蜿蜒两万公里的丝绸...

    1605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绘画作品藏品
  • 金廷标岩居罗汉像轴 - 故宫绘画藏品
    金廷标岩居罗汉像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岩居罗汉像轴,清,金廷标绘,纸本,设色,纵99.5厘米,横53.2厘米。图中罗汉眉目清秀,披发,戴耳环,臂腕佩钏、镯,着袒右式袈裟,自在坐,手捧如意,系模仿了菩萨的形象。罗汉、童子衣纹分别运用了蚯蚓纹、钉头鼠尾描,造型工整,设色清雅。《秘殿珠林三编》著录。...

    1158 罗汉 金廷标 菩萨
  • 丁云鹏玉川煮茶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丁云鹏玉川煮茶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玉川煮茶图》,明,丁云鹏绘,纸本设色,纵137.3厘米,横64.4厘米。款署“玉川煮茶图。壬子冬日为逊之先生写于虎丘僧寮,丁云鹏”,钤“云鹏”朱文印,“南羽”朱文印。另钤“三天子都外臣”白文印,“沈树镛印”白文印,“韵初审定”朱文印。壬子为万历四十年(1612)。图中描绘出唐代名士卢仝煮茶的情景,是丁云鹏晚年创作的工笔精细画作。卢仝(约796—835年),...

    1734 丁云鹏 沈树镛 卢仝 范阳 韩愈 游丝描 游丝 铁线描
  • 马远水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马远水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水图》卷,南宋,马远绘,绢本,淡设色,共十二段,每段纵26.8厘米,横41.6厘米。《水图》共有十二段。除第一段因残缺半幅而无图名外,其余图名分别是:“洞庭风细”、“层波叠浪”、“寒塘清浅”、“长江万顷”、“黄河逆流”、“秋水回波”、“云生沧海”、“湖光潋滟”、“云舒浪卷”、“晓日烘山”、“细浪漂漂”。这十二段作品,专门画水,除个别幅有极少岩岸之外,其它没...

    910 马远 长江 黄河
  • 徐霖菊石野兔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徐霖菊石野兔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菊石野兔图》轴,明,徐霖绘,绢本,设色,纵160厘米,横52厘米。...

    744 徐霖
  • 郑燮墨兰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郑燮墨兰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墨兰图》扇页,清,郑燮绘,金笺,墨笔,纵16.8厘米,横53厘米。扇页有自题:“古人云:寒花余几箭。板桥云:一枝也可入东风。故拈笔作此。”“寒字下落‘尽蕙’二字。板桥又记。”钤“克柔”朱文印、“郑燮之印”白文印。...

    1185 郑燮
  • 朱瞻基斗鹌鹑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朱瞻基斗鹌鹑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朱瞻基斗鹌鹑图》轴,明,绢本,设色,纵67厘米,横71 厘米。本幅无款署。图中所绘为明宣宗朱瞻基在御园观看斗鹌鹑的场景。画面上朱瞻基居中端坐,周围有宦官、侍从和童仆侍奉。方桌上置一圆形围挡,两名宦官正在斗弄圈中的鹌鹑,旁边的侍从捧着笼子,其中是备用的鹌鹑。民间游戏以“斗蟋蟀”、“斗鸡”比较常见,此图别开生面地让后人见识了明代“斗鹌鹑”的情景。实际上朱瞻基最...

    1611 朱瞻基
  • 朱绍宗菊丛飞蝶图页 - 故宫绘画藏品
    朱绍宗菊丛飞蝶图页 - 故宫绘画藏品

    《菊丛飞蝶图》页,宋,朱绍宗绘,纨扇页,绢本,设色,纵23.7厘米,横24.4厘米。本幅款识:“朱”。钤鉴藏印2方,印文模糊,唯可辨一“璘”字。裱边题签:“朱绍宗菊丛飞蝶”。图绘丛菊盛开。花分黄、白、蓝、紫四色,构图繁复,灿若文锦。虽是篱边野景,却饶富贵典雅气象。蜜蜂逐花而至,蛱蝶上下翻飞,为画面增添了动感。花瓣、叶片的勾染皆极为精工,花心用白粉点染,立体感...

    901 朱绍宗 纨扇 石渠宝笈续编 石渠宝笈
  • 李世倬皋涂精舍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李世倬皋涂精舍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皋涂精舍图》轴,清,绘,纸本,淡设色,纵110.5厘米,横37厘米。本幅款署:“臣李世倬恭绘。”钤“李”、“世倬”连珠印。另有“乾隆御览之宝”、“所藏”、“宝笈三编”、“宣统御览之宝”等鉴藏印。静宜园二十八景中有一处名为玉华岫,岫中有玉华寺,寺里皇帝的书屋取名“皋涂精舍”。此图以俯瞰角度画此景,建筑地处半山,四周群山环伺,气势非凡。画家用墨简淡而不干涩,皴...

    1633 李世倬 石渠宝笈
  • 郁风山空秋色图 - 故宫绘画藏品
    郁风山空秋色图 - 故宫绘画藏品

    《山空秋色图》,当代(1988年),郁风作,纵60厘米,横60.5厘米。...

    1600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绘画作品藏品
  • 陆治《仿倪山水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陆治《仿倪山水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仿倪山水图》扇页,明,陆治绘,金笺,设色,纵17厘米,横49.2厘米。扇页款署:“霜落平川漾浅沙,丹枫虚映荻芦花。中天已彻三更月,江上偏宜八月槎。庚戌冬日陆治为思愚画并题。”钤“叔”、“平”朱文联珠印。“庚戌”是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陆治时年55岁。此图一河两岸式的构图仿自元人倪瓒。山石、树木的画法则完全是陆治绘画艺术成熟时期的风貌,其山石用笔秀挺...

    547 陆治 倪瓒
  • 写生草虫图页 - 故宫绘画藏品
    写生草虫图页 - 故宫绘画藏品

    《写生草虫图》页,宋,绢本,设色,纵25.9厘米,横26.9厘米。本幅无款。画面钤鉴藏印共计7方,分别为右上角 “项墨林鉴藏章”,右下角“毅崛眼福”,左下角“于腾私印”、“丁伯川鉴赏章”、“懋和真赏”、“吴氏珍藏”、“伸之”。画面右侧绘野生花草,狗尾、紫菀莛叶穿插。菜粉蝶落在花上吸取花蜜,蜻蜓徐徐低飞,蚱蜢跃跃欲跳,整幅画面充满动感。3只昆虫在画面上的等边三...

    1767 紫菀 没骨 兼工带写
  • 吴镇芦花寒雁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吴镇芦花寒雁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芦花寒雁图》轴,元,吴镇绘,绢本,墨笔,纵83.3厘米,横27.8厘米。本幅自题:“点点青山照水光,飞飞寒雁背人忙。冲小浦,转横塘,芦花两岸一朝霜。”钤印“梅花盦”、“嘉兴吴镇仲圭书画记”。钤鉴藏印“怡亲王宝”、“黄氏仲明”、“虚斋审定”等11方。以平远法绘秋日水滨景色,水面微波荡漾,蒹葭苍苍,一双芦雁振翅飞起,渔父于舟头仰首凝视。画面空灵寒寂,形成了平淡...

    789 吴镇 亲王 平远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