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戏剧图册之《昭关》 - 故宫音乐戏曲类藏品

12-03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戏剧图册之《昭关》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戏剧图册之《昭关》
时代
门类 音乐戏曲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故00006360-34/80)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戏剧图册之《昭关》❖图片

戏剧图册之《昭关》 | 故宫音乐戏曲类藏品

戏剧图册之《昭关》❖简介

戏剧图册之《昭关》,晚清,纵57厘米,横57厘米。清宫旧藏。

此册为如意馆画师所绘,无署名年款,属写实画风。《昭关》也称《招关记》,又名《复仇记》,传奇,明代孙柚作,演春秋时期吴、楚相争时伍员的故事。伍员,字子胥,楚国大夫伍奢次子,因遭奸臣陷害逃奔吴国,行至昭关时,楚平王已命人画影图形,四处缉拿。伍员被隐士东皋公请至家中,七日七夜,一筹莫展,须发尽白。东皋公与好友皇甫讷设计,救伍员混出昭关。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刊印的龚正我编《新刊徽板合像滚调乐府官腔摘锦奇音》一书,收录有“伍子胥过招关”一出,曲白俱全,这是目前所见最早的《昭关》戏剧本子。清代有昆腔《昭关记》、皮簧腔《文昭关》。现今京剧又名《一夜白须》。


相关知识科普


如意馆

为宫中画师作画之处。原属造办处,郎世宁、艾启蒙等西洋画家都曾供职于此。同治年间迁至乾东五所之头所,仍隶属造办处,设画工,多为苏州人。所画有卷、轴、册页、贴落等,并设玉匠、刻字匠等。现建筑完好。

传奇

传奇:1.小说体裁之一。一般指唐宋人用文言写作的短篇小说。唐传奇多为后代说唱和戏剧所取材,故宋元戏文、诸宫调、元人杂剧等也有称为传奇的。2.指明清以唱南曲为主的长篇戏曲,以别于北杂剧,是宋元南戏的进一步发展。盛于明嘉靖到清乾隆年间。昆腔、弋阳腔、青阳腔等剧种,都以演唱传奇剧本为主。著名作品有《浣纱记》、《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等。

大夫

官名。春秋战国时期由诸侯分封的贵族为大夫,享有封地,并掌管封地内的行政。

昆腔

昆腔:又名昆山腔,是明代最重要的戏曲声腔。它是南戏流经江苏昆山一带,与当地语音及民间音乐相结合的产物,经过昆山音乐家顾坚的改进,至明初遂有昆山腔之称。明代著名的戏曲音乐家魏良辅对昆山腔发展和提高有过重大贡献,后人将其奉为“昆腔之祖”。魏良辅与志同道合的乐师、曲师合作,从清唱入手,吸收海盐、弋阳诸腔加以融化、发展,创出清柔婉折的水磨调。伴奏乐器兼用笛、管(箫)、笙、琵琶等。传奇作家梁辰鱼得到魏良辅的合作,用改革后的昆腔创作传奇《浣纱记》,推动了昆腔的传播。
昆腔在发展过程中与当地语言、音乐结合,成为地方化的昆腔,如北方的北昆;南方的苏昆、湘昆、川昆等,形成昆腔系统。此外,昆腔在近百年来又对京剧、川剧、婺剧、湘剧、祁剧、赣剧、桂剧、柳子戏、山西上党梆子和广东正字戏等剧种有过重大的影响,许多剧种至今仍保存着昆曲的剧目、唱腔和器乐曲牌。

京剧

京剧:京剧之名始见于清光绪二年(1876年)的《申报》,历史上曾有皮黄、二黄、黄腔、京调、京戏、平剧、国剧等称谓。京剧的形成大致经历了两次合流:秦徽合流与徽汉合流。徽班自乾隆年间进京后,以唱二黄调为主,时值京腔(高腔)、秦腔已先行流入北京,徽班在演唱二黄、昆曲、梆子、啰啰诸腔的基础上,兼容并蓄,秦腔班的演员有些加入徽班,形成徽、秦两腔合作的局面。道光年间,汉调(又称楚调)进京,汉调的西皮调与二黄调第二次合流。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京师梨园出现一番新的气象,领班的主要演员由旦角变为生角,剧目以老生为主,唱、做并重。

相关文章

  • 木彩画中和韶乐柷 - 故宫音乐戏曲类藏品
    木彩画中和韶乐柷 - 故宫音乐戏曲类藏品

    木彩画中和韶乐柷,通高59厘米,内深47.5厘米,上口边长82厘米,下底边长60厘米。柷(音住),木质,形如方斗,上广下狭,下承以须弥座形趺座。柷一面正中开圆孔,相对的一面内壁正中隆起同样大小的圆鼓形,是受击而发声的部位。柷的击具称为“止”,带长柄的八棱形木锤。柷内壁髹黑漆,外表边框髹金漆,四壁彩绘海屋添筹、麒麟等吉祥图案,华美富丽,富有皇家气派。明清时期,...

    1649 中和韶乐 须弥座 金漆 海屋添筹 麒麟 吉祥图案 尚书 指挥
  • 青色万字三元纹暗花绸富贵衣 - 故宫音乐戏曲类藏品
    青色万字三元纹暗花绸富贵衣 - 故宫音乐戏曲类藏品

    青色万字三元纹暗花绸富贵衣,清光绪。身长131.5厘米,两袖通长205厘米,下摆宽93厘米。富贵衣为衣箱内第一件行头。在青绸褶子上钉缀各色碎绸块,表示穷苦之意,专为贫寒才子所用,穿此衣将来必富贵,故名富贵衣。...

    1745 行头 褶子
  • 红漆戗金缠枝莲纹杆笔 - 故宫音乐戏曲类藏品
    红漆戗金缠枝莲纹杆笔 - 故宫音乐戏曲类藏品

    清,通长31cm笔用木旋削、雕刻、套合而成,作为清宫戏曲演出所使用的道具,与实用毛笔十分相像。笔杆通体髹红漆地,再填金描绘缠枝莲纹,做工精致,给人以富丽奢华之感。在“跳魁星”戏曲表演中,魁星执笔起舞,时而于斗中蘸墨,时而于空中挥毫,以示点中状元。...

    1371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音乐戏曲类藏品
  • 金编钟 - 故宫音乐戏曲类藏品
    金编钟 - 故宫音乐戏曲类藏品

    清乾隆,架高350厘米,宽340厘米,钟高23.8厘米,径16.1厘米。金编钟,以四成金铸造,双龙纽,表面镀金,成为货真价实的“金钟”(古人常称铜为金、吉金,金则称为黄金、真金,铜钟也习称金钟)。钟体呈浑圆的椭圆形,前面正中铸造年款“乾隆五十五年制”,背面则为各自的律名,饰以立体而精美的云龙纹。近口部六个凸起的圆唇,是受击而发声的部位。不同于先秦时期大小成列...

    1263 金钟 龙纹 簨簴 五彩 金漆 中和韶乐 乾清宫 西华门
  • 蓝色缎平金绣整枝松鹤纹老旦帔 - 故宫音乐戏曲类藏品
    蓝色缎平金绣整枝松鹤纹老旦帔 - 故宫音乐戏曲类藏品

    蓝色缎平金绣整枝松鹤纹老旦帔,清乾隆,身长117厘米,两袖通长223厘米,下摆宽104厘米。清宫旧藏。帔直领,对襟,阔袖,裾左右开,胸前钉蓝素缎带系两条,帔内衬白素绸里。帔在蓝色缎地上用双圆金线和孔雀羽线绣松鹤纹。前后身各绣一棵松树,树上栖有仙鹤,树下湖石旁有兰花、月季、丛竹等纹饰。鹤颈及湖石平台均以孔雀羽线绣制,主要针法为平金、钉针。此帔周身纹样布局疏朗有...

    1104 平金 老旦帔 对襟 圆金线 孔雀羽线 钉针
  • 红漆彩绘云蝠短把涂金狼牙棒 - 故宫音乐戏曲类藏品
    红漆彩绘云蝠短把涂金狼牙棒 - 故宫音乐戏曲类藏品

    红漆彩绘云蝠短把涂金狼牙棒,清光绪。长59厘米,宽4.5厘米。为戏曲表演中武将所用兵器。...

    465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音乐戏曲类藏品
  • 笙 - 故宫音乐戏曲类藏品
    笙 - 故宫音乐戏曲类藏品

    笙,清,高50厘米,宽12厘米。笙,又称芦笙,是簧片与竹管耦合共振而发声的吹奏乐器。此笙木制笙斗,上面列植十七根竹管笙苗,右口稍缺,左右分列,中管最长,两旁渐短,形如凤翼。每根竹管下端嵌紫檀木笙脚,笙脚末端镶接薄铜页簧片。笙苗外束以竹箍,笙嘴镶饰以牛骨。笙是中国源远流长的乐器,是世界上现存大多数簧片乐器的鼻祖。传说女娲发明了笙,甲骨文中“和”字即是当时小笙的...

    1050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音乐戏曲类藏品
  • 绿色缎平金绣十团鹤纹开氅 - 故宫音乐戏曲类藏品
    绿色缎平金绣十团鹤纹开氅 - 故宫音乐戏曲类藏品

    绿色缎平金绣十团鹤纹开氅,清光绪。身长139厘米,两袖通长206厘米,下摆107.5厘米。开氅属于军中官员之便服,没有铠靠庄重。其图案,文官为飞禽,武官为走兽。...

    977 平金 走兽
  • “飞泉”琴 - 故宫音乐戏曲类藏品
    “飞泉”琴 - 故宫音乐戏曲类藏品

    “飞泉”琴,唐,通长121.6厘米,隐间111.8厘米,额宽18.5厘米,肩宽20.1厘米,尾宽14.4厘米,厚5.5厘米。“飞泉”琴,连珠式,晚唐制作。据云“连珠式”系隋逸士李疑所创作。杉木斫,髹栗壳色漆,有大块朱漆修补,纯鹿角灰胎,蛇腹间冰纹断。蚌徽,紫檀岳尾,白玉轸润若凝脂,青玉足。面板弧度较“九霄环佩”琴、“大圣遗音”琴为小,因而项腰内收处厚度已不大...

    1930 隐间 大圣遗音 龙池 贴金 古琴
  • 木制彩绘虎头纹枷 - 故宫音乐戏曲类藏品
    木制彩绘虎头纹枷 - 故宫音乐戏曲类藏品

    木制彩绘虎头纹枷,清,通长73.2厘米。清宫旧藏。枷是一种刑具,用以束缚犯人的颈部而使其无法挣脱。此枷为清代宫廷戏剧演出中的道具,适用于犯罪之贵族或武将。如《夜奔》中之林冲,发配途中即戴此类枷。若女性犯人则戴鱼形枷,如《女起解》中之苏三。枷以木制,上阔下窄,左右单片通过两个宽约一寸的木楔子相合为一。枷身通体髹红漆,上端的正面与背面都彩绘虎头纹样。整体色彩凝重...

    1728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音乐戏曲类藏品
  • “金钟”琴 - 故宫音乐戏曲类藏品
    “金钟”琴 - 故宫音乐戏曲类藏品

    “金钟”琴,宋,通长115.7厘米,隐间107.9厘米,额宽16.4厘米,肩宽19.6厘米,尾宽13.6厘米,厚4.8厘米。清宫旧藏。“金钟”琴,仲尼式,通体黑漆,牛毛断,葛布地鹿角灰胎。胶合紧密,挖膛颇浅。长方池沼,凤舌镶嵌。蚌徽余四枚,护轸伤缺。紫檀岳尾,紫檀足粘实无法取下。琴扁薄,底板两边微向上稍有圆意,额底略有减薄。琴背铭刻,原均贴金,今脱落将尽。龙...

    252 隐间 镶嵌 贴金 龙池
  • 青色四季花折枝百花蝶纹妆花缎女帔 - 故宫音乐戏曲类藏品
    青色四季花折枝百花蝶纹妆花缎女帔 - 故宫音乐戏曲类藏品

    青色四季花折枝百花蝶纹妆花缎女帔,清康熙,身长121厘米,两袖通长231厘米,下摆宽109厘米。帔直领,对襟,左右开衩,领镶白色缠枝莲纹暗花绫,胸前钉黑素缎带一副,衬湖绿色云纹绫里。黑色妆花缎地为七枚缎纹组织,彩纬显花,采用挖梭技法。帔通身饰蝴蝶,姿态各异,翅膀用红、紫、宫黄、粉、蓝、草绿等色线和金线织成。蝴蝶间点缀梅花、桃花、梨花、牡丹、石榴花、菊花、月季...

    1959 折枝 花卉 妆花 对襟 缠枝 缠枝莲 挖梭 片金
  • 小锣 - 故宫音乐戏曲类藏品
    小锣 - 故宫音乐戏曲类藏品

    堂锣,清,径25厘米。小锣,以铜铸成,形如圆盘,径约七寸有余,中间凸起。锣内墨印一枚,已漫漶不清,依稀可见“自造真苏钲锣”字样,应为广告商标。又墨书 “杂箱”二字,表明该锣存放于杂箱中,应为当时宫廷戏班管箱人所书写。小锣演奏时,左手指支定锣内缘,右手持一薄木片敲击发声。在京剧中,小锣与大锣配合使用,可衬托和强化演员表演动作的效果,也可单独用于配合人物较为随意...

    853 漫漶 京剧
  • 红漆描金云龙纹中和韶乐埙 - 故宫音乐戏曲类藏品
    红漆描金云龙纹中和韶乐埙 - 故宫音乐戏曲类藏品

    红漆描金云龙纹 中和韶乐埙 清中期,通高8.5厘米,底径4.5厘米,吹口径0.8厘米,腰径6.5厘米,音孔径0.4厘米。陶质,中空,大如鹅卵,形如秤锤,底平上锐。上顶为吹孔,按音孔六个,前四后二。埙周身髹红漆,描金云龙纹,色彩艳丽,富有皇家气派。演奏时,双手捧埙,双手拇指分别按后面的两个按音孔,双手中指、食指分别按前面四个按音孔,手指间下垂五彩流苏。在明清宫...

    1074 描金 龙纹 中和韶乐 五彩 河姆渡文化
  • “玉壶冰”琴 - 故宫音乐戏曲类藏品
    “玉壶冰”琴 - 故宫音乐戏曲类藏品

    “玉壶冰”琴,南宋,通长119.1厘米,隐间110.3厘米,额宽17.8厘米,肩宽19.3厘米,尾宽13.3厘米,厚4.8厘米。清宫旧藏。“玉壶冰”琴,仲尼式,桐木斫,黑漆,鹿角灰胎,蛇腹间流水断。长方池沼,槽腹基本挖成方形。金徽,白玉足,檀木轸,檀木岳尾。琴背铭刻,龙池上方刻小篆“玉壶冰”琴名,池内左右朱漆径寸楷书“宋绍兴二年,公路金道制”。按绍兴二年即1...

    435 隐间 龙池 周密 陶宗仪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