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月明沧海”琴 |
---|---|
外文名 | |
创作者 | |
别名 | “月明沧海”琴 |
时代 | |
门类 | 音乐戏曲 |
出土 | |
备注 | 文物号(故00169237) |
文保级别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月明沧海”琴❖图片
“月明沧海”琴正面全形
“月明沧海”琴底面全形
“月明沧海”琴底面琴名
“月明沧海”琴底面池下刻诗
“月明沧海”琴❖简介
“月明沧海”琴,明中期,落霞式,通长124.1厘米,隐间116.3厘米,额宽18.7厘米,肩宽21.3厘米,尾宽14.6厘米,厚6.7厘米。清宫旧藏。
琴为桐木斫成,黑漆上罩朱漆发紫色,瓦灰胎,发大蛇腹断纹。金徽缺一,青白玉轸足,缺轸一,碧玉岳尾,焦尾缺一。
琴底龙池上方刻行楷“月明沧海”琴名。池下方刻楷书:
七弦齐鸣月未残,
潮音乍泛天风寒。
闻思大士自在观,
清净道场来珊珊。
乌皮欲横寻古欢,
颖师往矣谁复弹。
并“乐天”双龙纹小圆印。
相关知识科普
落霞式
在明初永乐十一年刊印的《太音大全集》的历代琴式之后,列“有说无样琴”,其中有“落霞·汉武内传,庄女从东方来弹落霞之琴”。康熙三十年刊印的《德音堂琴谱》中,始画出落霞琴式,不分项腰,自头至尾宽窄一致,作大小相似的内收一四连弧形。传世落霞琴,多为明代嘉靖年间制品,其头尾较狭,中间较阔,由头到肩作内收稍短之四连弧,中部作稍长之五连弧,腰下至尾作稍短之三连弧,共作十二连弧形。
蛇腹断
漆器表面出现的断裂,据南宋赵希鹄《洞天清录集》记载,漆器断纹有梅花断、牛毛断、蛇腹断、冰裂断等多种,其中蛇腹断最为常见,其特征为“断纹较长,节节相似,如蛇腹下纹”,故名。
碧玉
碧玉是新疆和阗软玉中的一个品种,软玉主要有白玉、青玉、碧玉、墨玉、黄玉等品种。其中碧玉色如菠菜叶,略有透明感,呈油脂或蜡状光泽。由于所含成分不同,颜色和结构均不如其它软玉均一,色彩淡的呈菜色,色彩深的呈墨绿色,还有斑杂的大环斑状。
龙池
位于琴底上方的出音孔称“龙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