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青花鱼莲纹罐 |
---|---|
外文名 | |
创作者 | |
别名 | 青花鱼莲纹罐 |
时代 | |
门类 | 陶瓷 |
出土 | |
备注 | 文物号(资陶瓷00010774) |
文保级别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青花鱼莲纹罐❖图片
青花鱼莲纹罐❖简介
青花鱼莲纹罐,元,高31厘米,口径21厘米,足径20.3厘米。
罐唇口,短颈,溜肩,鼓腹,浅宽圈足。砂底上有不规则的 釉斑。通体青花装饰。颈部绘海水浪花纹,肩部绘缠枝牡丹纹,腹部绘莲池鱼藻纹,近足处绘卷草纹和仰莲瓣纹。
此青花罐以写实手法描绘鲭、鲌、鲤、鳜四条鱼游弋在莲花水池中,青花发色浓艳,使人赏心悦目。绘有鱼莲纹的元代青花罐,在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日本出光美术馆、土耳其托普卡匹•撒莱博物馆等单位均有收藏。
相关知识科普
青花
瓷器釉彩之一,被用作白地蓝花瓷的专称。因蓝花在釉下,所以青花属釉下彩。其原料为含氧化钴的钴土矿,以蓝青色料在瓷胎上描绘纹饰,然后施透明釉,在高温还原焰中一次烧成。元代景德镇已能烧制成熟的青花瓷器。青花瓷器的盛行改变了青瓷为主的局面,成为明、清两代中国瓷器生产的主流。
缠枝
中国传统装饰花纹之一。所绘花朵系以植物的枝干或蔓藤作骨架,枝叶相互缠绕,构成四方连续或二方连续的图案,统一中寓变化。有缠枝莲、缠枝菊、缠枝牡丹和缠枝宝相花等多种纹样。
鱼藻纹
在陶瓷发展史上,鱼纹出现较早,新石器时期陶器上已有发现,以后历代沿袭。“鱼”、“余”同音,具有“富贵有余”、“连年有余”的含义。鱼藻纹成为各个时期瓷器装饰的传统题材,在明清两代尤为常见。
卷草纹
瓷器纹饰,又称卷叶纹或卷枝纹,宜于作各种器物的辅助纹饰。
卷草
17、18世纪传入中国的一种装饰花纹。俗称西蕃莲,如果没有花朵,则称为卷草。
莲瓣纹
莲花俗称“佛花”,莲瓣纹是佛教文化影响下流行的纹饰。南北朝时期由于佛教文化盛行,瓷器上常用莲瓣纹做装饰。隋初瓷器装饰也受此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