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董诰山水景致并书御制文津阁作歌扇 - 故宫绘画藏品

10-01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董诰山水景致并书御制文津阁作歌扇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董诰山水景致并书御制文津阁作歌扇
时代
门类 绘画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故00007656)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董诰山水景致并书御制文津阁作歌扇❖图片

董诰山水景致并书御制文津阁作歌扇 | 故宫绘画藏品

山水景致并书御制文津阁作歌扇(书面)

董诰山水景致并书御制文津阁作歌扇 | 故宫绘画藏品

山水景致并书御制文津阁作歌扇(画面)

董诰山水景致并书御制文津阁作歌扇❖简介

《山水景致并书御制文津阁作歌》扇,清,董诰绘、书,纵17.2厘米,横53厘米。

此扇扇骨为黑硬木

其一面为素纸面,绘设色山水小景。款识:“臣董诰敬绘”,下钤“臣”白文方印、“诰”朱文方印。

山水景致以草绿色调为主,充满诗意和活力。画作具有清初盛行的“四王”笔墨特点,构图以视野开阔的平远法取势,远处重峦叠嶂,松木成荫;近景平湖碧水,荷花绽放。在水际、山坳处亭台楼阁、板桥水榭穿插隐现,俨然人间仙境,深得文人画淡泊清幽的审美意趣。图中景致繁多,但疏密相间,高低错落,于严谨的章法中不失生动活泼的趣味。山石的苔点多为侧锋卧笔横点,既得石体坚硬的质感,又不失山峦葱郁深秀的气韵,代表了董诰小青绿山水的典型风貌。

另一面为泥金笺,书御制《文津阁作歌》。款识:“臣董诰敬书”,下钤“臣”白文方印、“诰”朱文方印。

文津阁是北四阁文渊阁、文源阁、文溯阁、文津阁)中最早兴建完成、但最晚庋置《四库全书》的藏书阁。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春,第四部《四库全书》誊录完毕,于次年春先后四批运抵该阁内。乾隆帝闻之十分高兴,挥毫写下《文津阁作歌》。此歌为七言诗,点明文渊、文源、文溯、文津北四阁得名的缘由以及《四库全书》经、史、子、集依春夏秋冬而装潢的根据。此歌作成后,由大学士董诰以工整的行楷体抄录于该扇上,以示君臣共庆文津阁入藏之喜。诗文曰:“四库全书胥告成,如种树以十年计。自渊而溯复至源,兹乃于津覩厥萃。循名前后似不伦,七字长歌阐其义。渊海资溯乃得源,得源方可知津谓。循环徃复沃于心,内圣外王枕葄备。浩如虑其迷五色,挈领提纲分四季。经诚元矣标以青,史则亨哉赤之类。子肖秋收白也宜,集乃冬藏黑其位。如乾四德岁四时,各以方色标同异。议如是耳贵躬行,讵在侈谈夸博记。”


相关知识科普


董诰

董诰(1740—1818年),字西京,号蔗林,清浙江富阳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进士,官至内阁学士,充四库馆副总裁。甚得高宗、仁宗宠遇。朝廷编修,多有由其主持者。善画。谥文恭。著有《满洲源流考》、《高宗实录》等。

硬木

中国传统习惯中将明清以来用于制作高档家具的木材统称为硬木,包括紫檀、黄花梨、红木、鸡翅木、铁梨、乌木等,硬木以外可做家具的木材则称为柴木。

“四王”

王时敏、王鉴、王翬、王原祁的合称。他们在绘画风尚和艺术思想上承明末董其昌之遗绪,画风崇尚摹古,讲求笔墨韵味,于清初画坛居“正统”地位。“四王”对清及近代的山水画创作趋向有着重要影响。

平远

山水画技法名,“三远”之一。出自北宋郭熙《林泉高致》之说:“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

文人画

亦称“士夫画”,泛指中国古代社会中文人、士大夫创作的绘画,以区别于民间和宫廷绘画,在北宋经苏轼、文同等人倡导,遂大行其道。文人画多取材于山水、花鸟,标举“士气”,讲求笔墨情趣,强调神韵,并重视文学修养,对绘画中意境的表达以及水墨写意等技法的发展有相当大的影响。

小青绿

青绿山水画的一种,用矿物质石青、石绿为主色。在水墨淡彩的基础上薄罩青绿,相对于着色浓重的“大青绿”山水,显得更为淡雅。

青绿山水

山水画的一种。用矿物质石青、石绿作主色的山水画。其特点是着色浓重,装饰性强。存世最早的作品是传为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卷(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唐代的李思训、李昭道,宋代的赵伯驹、赵伯骕等画家均以青绿山水画而名闻于世。

泥金

一种用金箔和胶水制成的金色颜料,用于书画、髹漆等方面。

北四阁

即紫禁城内的文渊阁、北京圆明园的文源阁、承德避暑山庄的文津阁、沈阳故宫的文溯阁,均为乾隆年专贮《四库全书》而建。

文渊阁

《四库全书》

我国古代最大的丛书,清代乾隆皇帝敕辑。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诏开“四库全书馆”,裒辑《永乐大典》之散篇,并收罗天下之遗书,参其事者4400余人,历时10年完成。《四库全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共3400余种,79300卷,凡6114函,36381册,约9亿9千7百万字。内容涉及广泛,对整理保存古代文献起了极大作用。
《四库全书》以丝绢作书皮,其中经部书用褐色绢,史部书用红色绢,子部书用黄色绢,集部书用灰色绢,分别贮于楠木书匣中,再放置在书架上,十分考究。《四库全书》前后共抄录七部,其中以文渊、文源、文津三阁藏本最为精致,疏漏较少;文宗、文汇、文源各本已亡失。现存四部中,文渊阁本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文津阁本现藏北京图书馆;文溯阁本现藏甘肃省图书馆;文澜阁本散佚后补抄复原现藏浙江省图书馆。

大学士

官名,唐始设,宋设置渐广。明太祖废丞相,以大学士充顾问,至明中叶遂以大学士为内阁长官,起草政令,批答奏章,官品虽低却握宰相之权。清代大学士的品级提高了,职任反而不重要了。乾隆十年(1745年)后大学士专以三殿(保和、文华、武英)三阁(文渊、体仁、东阁)入衔,满汉各二人,协办大学士满汉各一名,均为文臣最高的官位。

相关文章

  • 丁观鹏乾隆皇帝不二图像轴 - 故宫绘画藏品
    丁观鹏乾隆皇帝不二图像轴 - 故宫绘画藏品

    《乾隆皇帝不二图像》轴,清乾隆,丁观鹏绘,纸本,设色,纵118厘米,横61.2厘米。...

    982 丁观鹏
  • 陈师曾秋园冷艳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陈师曾秋园冷艳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秋园冷艳图》轴,近现代,陈师曾绘,纸本,设色,纵138.4厘米,横34.5厘米。 画幅左上方自题:“秋园冷艳。义宁陈衡恪。”钤“师曾”印。 图中绘秋葵、雁来红等秋季花卉。本图较为注重色彩的搭配运用,鲜黄色的秋葵花配以花青色的枝叶,成为画面的中心。下方穿插雁来红,设色浅淡,整体色彩淡雅和谐。陈师曾的花鸟画虽然受吴昌硕影响较大,但他同时博习诸家,尤...

    967 陈师曾 吴昌硕
  • 崇庆皇太后万寿庆典 - 故宫绘画藏品
    崇庆皇太后万寿庆典 - 故宫绘画藏品

    《崇庆皇太后万寿庆典》,清,张廷彦等绘,绢本,设色,纵64.5厘米,横2994厘米。清代乾隆时期戏曲十分繁荣。乾隆十六年(1751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是清高宗弘历生母崇庆皇太后六十岁寿辰,乾隆为此举行盛大的庆寿活动。文武群臣聚集北京,从西华门到西直门外的高粱桥,十余里路张灯结彩,戏曲、杂技、舞蹈等各种文艺节目纷然杂陈,令人目不暇接。此四卷万寿图真实地再现了当时...

    957 崇庆皇太后 张廷彦 西华门
  • 梅清高山流水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梅清高山流水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高山流水图》轴,清,梅清绘,纸本,墨笔,纵249.5厘米,横121厘米。图绘景象奇伟的山川之貌,陡峭的山石于群峰中傲然而立,如练的瀑布从山壁上飞流而下。瀑布与山峦点明高山流水的主题,亦营造出清幽疏旷的意境。款题虽言系仿“石田老人笔意”(沈周)之作,但体现出的完全是梅氏晚年粗笔皴擦、焦墨点苔、笔力老健的画风特点。款署:“高山流水。仿石田老人笔意。甲戌中秋前一...

    1816 高山流水 梅清 山川 沈周
  • 喻兰仕女清娱图册 - 故宫绘画藏品
    喻兰仕女清娱图册 - 故宫绘画藏品

    《仕女清娱图》册,清,喻兰绘,纸本,设色,每开纵17厘米,横22.7厘米。署款:“臣喻兰恭绘。”下钤2朱文方印,印文模糊不辨。此图册共8幅。从精美的器皿、工巧的家具、华丽的服饰可知作者表现的是富贵人家的女子。通过女子在室内品茗、吹箫、梳妆、投壶、阅书、舞剑、观鹤、自弈等行乐活动,说明了优越的生活环境不仅保障了她们衣食无忧,亦为她们提供了种种休闲条件,从而令她...

    378 仕女 喻兰 浙派
  • 傅抱石山水清音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傅抱石山水清音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山水清音图》轴,近现代,傅抱石绘,纸本,设色,纵98厘米,横45.3厘米。本幅自题:“山水有清音。乙酉三月抱石作。”钤“抱石私印”白文方印、“往往醉后”朱文长方印。乙酉为1945年。图写山中暮秋景色,树木的叶子已为秋风吹尽,散落林间,一片萧索孤寒之气。远处一线瀑布自天而降,轰然有声,近处水流淙淙,泊泊不息。水阁中,文士凭栏站立,似在聆听由远及近的水声与林梢...

    1665 抱石皴 辛弃疾
  • 顾铭允禧训经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顾铭允禧训经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允禧训经图》轴,清,顾铭绘,绢本,设色,纵71.8厘米,横63厘米。本幅右款署:“顾铭敬画。”钤“顾铭之印”白文印。图绘清康熙皇帝之子允禧课子经书情景。允禧(1711—1758年),字谦斋,号紫琼道人,是清圣祖玄烨笫二十一子,爵至慎郡王。他为人好客,礼贤下士,亦擅长书画。山水宗“元四家”之一倪瓒,兼工水墨花卉。画面中允禧手拿书卷,正在教习。福晋携子坐在一侧...

    492 郡王 倪瓒 福晋
  • 吴历柳村秋思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吴历柳村秋思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柳村秋思图》轴,清,吴历绘,纸本,墨笔,纵67.7厘米,横26.5厘米。本幅自题:“昔予写柳村秋思,留别于友人者,民誉得而藏之。予谓其柳叶翩翻,尚有未尽,故复写此。或以为不然,然民誉善画之善鉴者,定有以教我。壬午年暑月,墨井道人。”钤印“墨井”、“吴历之印”。鉴藏印“保三鉴藏”一方。“壬午”为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吴历时年71岁。此图是吴历晚年的代...

    1380 吴历
  • 马麟橘绿图页 - 故宫绘画藏品
    马麟橘绿图页 - 故宫绘画藏品

    《橘绿图》页,宋,马麟绘,纨扇页,绢本,设色,纵23厘米,横23.5厘米。本幅款识“马麟”。钤明代项子京朱文鉴藏印4方:“项子京家珍藏”、“墨林秘玩”、“神”、“品”。裱边题签:“南宋马麟橘绿图”。图中橘子由绿转黄,满压枝头。画家以粗细匀整的用笔流畅地勾画出橘叶的外形轮廓,并以黄绿色填涂叶面,叶片虽然不多,但其充满生命力的色彩为画面增添了几许活力,而侧、转、...

    1518 马麟 纨扇 项子京 南宋画院 画院 林椿
  • 和素像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和素像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和素像》轴,清,绢本,设色,纵159.2厘米,横115厘米。本幅无作者款识。上诗堂有张英、励杜讷、孙宝宪及和素本人题记。和素题曰:“四十有五,年尚未老。缅想从前,遏多功少。尔形方健,尽可自好。无忝所生,敬奉斯道。康熙三十四年仲冬吉日。和素自题。”图绘和素45岁时的坐像,身穿朝服,项挂朝珠。其面容具有典型的满族特征,面色微赤,高颧,留须,神态蔼然,目光沉静,...

    1859 和素 满族 内阁
  • 陈洪绶听琴轴 - 故宫绘画藏品
    陈洪绶听琴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听琴图》轴,明,陈洪绶绘,绫本,设色, 纵112.5厘米,横49.5厘米。款署:“枫溪弗迟老人陈洪绶写于定香桥畔。”钤“字章侯”白文印。图绘一端庄文弱的女子在专心抚琴的场景。其优美的琴音吸引了周围的人,侍女驻足恭听,不愿打扰动听的旋律;男子侧耳静听,不愿落掉每一个音符。“弹”与“听”构成了画作的主题。此幅所绘人物形象古拙,造型准确传神,显现出作者深厚的艺术...

    440 陈洪绶 仕女
  • 宋旭武陵仙境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宋旭武陵仙境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武陵仙境图》扇页,明,宋旭绘,纸本,设色,纵17.5厘米,横53.5厘米。扇页有自题:“武陵仙境。万历癸未秋九月,为桃源兄制。檇李宋旭。”钤 “石”、“门”朱文联珠印。“癸未”是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宋旭时年58岁。此图是作者送给友人“桃源”的画作,故特选绘晋代武陵人陶渊明 《桃花源记》的场景,以示美意。图绘“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

    1807 武陵 宋旭 陶渊明 桃花源记
  • 高克恭墨竹坡石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高克恭墨竹坡石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墨竹坡石图》轴,元,高克恭作,纸本,水墨,纵121.6厘米,横42.1厘米。这是一幅典型的文人墨竹画,是元代画家高克恭的代表作。图绘秀石一块,竹二株生于石后,一浓一淡,笔法沉厚挺劲,墨气清润,结构谨严。竹叶自然下垂,生动地写出了竹子在烟雨中挺秀潇洒的姿态。本幅左下方高氏自识:“克恭为子敬作。”钤“彦敬”印。右侧钤“清父之印”、“顾氏珍玩”、“吴景旭印”、“...

    992 高克恭 龚璛 赵孟頫 大观录 式古堂书画汇考
  • 程正揆山水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程正揆山水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山水图》轴,清康熙十年(1671年),程正揆绘,纸本,墨笔,纵104.8厘米,横40.6厘米。本幅自题:“青溪道人画于沚园旧居。”下书一押,难以辨识。钤“风雨两山堂”、“程正揆字端伯”。髡残题:“书家之折钗股,屋漏痕,锥画沙,印印泥,飞鸟出林,惊蛇入草,银钩蚕尾,同是一笔,与画家皴法同一关纽。观者雷同赏之,是安知老斵轮有不传之妙耶!青溪翁曰:饶舌饶舌。辛亥...

    1662 程正揆 髡残 龚贤 庞元济
  • 董其昌佘山游境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董其昌佘山游境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佘山游境图》轴,明,董其昌绘,纸本,墨笔,纵98.4厘米,横41厘米。本幅自题:“丙寅四月,舟行龙华道中,写佘山游境。先一日宿顽仙庐。十有四日识。思翁。”钤“玄宰”印。“丙寅”为明天启六年(1626年),董其昌时年72岁。这一年,董其昌辞官告归,乘船畅游江南,寄情于山水书画。据自题可知,四月之时,正值其舟行至龙华镇。此镇位于今上海西南,镇中有龙华寺,周围遍...

    310 董其昌 陈继儒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