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宫旧藏唱片 - 故宫音乐戏曲类藏品
- 《探母》取材于《杨家将演义》,又名《四郎探母》。《落马湖》,又名《拿李佩》《望江居》。黄天霸系列剧之一。《鱼肠剑》讲述的是春秋时期勇士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故事。...
-
- 藤杆缠蓝带红缨双面戟 - 故宫音乐戏曲类藏品
- 藤杆缠蓝带红缨双面戟,清光绪。长83.5厘米,宽15厘米。为戏曲表演中武将所用兵器。...
-
- 黄马褂戴红风帽的老生泥人 - 故宫音乐戏曲类藏品
- 黄马褂戴红风帽的老生泥人,清晚期,高13厘米,宽7厘米。此泥塑戏人红脸凤眼,美髯及胸,手持红马鞭,着黄绿蟒袍,威风凛凛。从服装和动作来看,类似于《四郎探母》中的杨延辉。泥人整体构造比例协调,颜色搭配合理,人物表情生动自然,意...
-
- 笙 - 故宫音乐戏曲类藏品
- 笙,清,高50厘米,宽12厘米。笙,又称芦笙,是簧片与竹管耦合共振而发声的吹奏乐器。此笙木制笙斗,上面列植十七根竹管笙苗,右口稍缺,左右分列,中管最长,两旁渐短,形如凤翼。每根竹管下端嵌紫檀木笙脚,笙脚末端镶接薄铜页簧片。笙苗外...
-
- 铜镀金镈钟 - 故宫音乐戏曲类藏品
- 镈钟,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通高49.4厘米。...
-
- 《庆顶珠》 - 故宫音乐戏曲类藏品
- 《庆顶珠》,清晚期,绢本,设色,纵56厘米,横56厘米。梁山好汉萧恩与女儿萧桂英以打鱼为生,遭丁自燮欺压。萧恩以献“庆顶珠”为由进入丁府,杀丁自燮一家,随后自刎,其女流落江湖。《庆顶珠》又名《打渔杀家》。...
-
- 大锣 - 故宫音乐戏曲类藏品
- 大锣,清,径41.5厘米。大铜锣,以铜铸成,边沿穿孔系绳和竹质提手。锣内墨印“姑苏阊门内,祁尔昌字号,炼选自造水磨大锣,发客”、“响器锣鼓,当面挑选,概不退换”。演奏一手提锣,一手以槌击之。大锣在戏曲中专为节舞之用,各脚色上下...
-
- 木口风琴 - 故宫音乐戏曲类藏品
- 木口风琴,清,长49厘米,宽9厘米,高6厘米。口风琴是一种键盘式吹奏乐器。主体为长方形琴盘,一端留吹口。嘴对吹口吹时,手指按动键盘,键盘的簧片在气流的振动下发出响声,从而奏出乐曲。由于简单易学且容易吹出简单的旋律,口风琴成...
-
- 红漆墨书状元及第字斗 - 故宫音乐戏曲类藏品
- 清,通高11cm,口见方22.8cm,底见方11.4cm斗为木制,四方形,上阔下狭,带有提手,通体髹红漆,四面依次墨书“状元及第”字,为清宫演剧中魁星角色所使用的道具,《劝善金科》《天官赐福》等戏目均有魁星出场。在民间信仰中,魁星为北斗七...
-
- 红漆彩绘云蝠短把涂金狼牙棒 - 故宫音乐戏曲类藏品
- 红漆彩绘云蝠短把涂金狼牙棒,清光绪。长59厘米,宽4.5厘米。为戏曲表演中武将所用兵器。...
-
- 红漆戗金缠枝莲纹杆笔 - 故宫音乐戏曲类藏品
- 清,通长31cm笔用木旋削、雕刻、套合而成,作为清宫戏曲演出所使用的道具,与实用毛笔十分相像。笔杆通体髹红漆地,再填金描绘缠枝莲纹,做工精致,给人以富丽奢华之感。在“跳魁星”戏曲表演中,魁星执笔起舞,时而于斗中蘸墨,时而于...
-
- 木制彩绘虎头纹枷 - 故宫音乐戏曲类藏品
- 木制彩绘虎头纹枷,清,通长73.2厘米。清宫旧藏。枷是一种刑具,用以束缚犯人的颈部而使其无法挣脱。此枷为清代宫廷戏剧演出中的道具,适用于犯罪之贵族或武将。如《夜奔》中之林冲,发配途中即戴此类枷。若女性犯人则戴鱼形枷...
-
- 圆笼 - 故宫音乐戏曲类藏品
- 圆笼,清光绪。高37厘米,直径47厘米。圆笼亦称盔头箱,存放盔头,即戏中人物所戴的各种帽子,如夫子盔、帅盔、草王盔、凤冠、七星额子等。...
-
- 红漆木手指枷 - 故宫音乐戏曲类藏品
- 红漆木手指枷,清光绪。棍长18.5厘米,宽20厘米。为戏曲表演中所用刑具。...
-
- 黑漆彩绘云蝠杆雕金龙首板斧 - 故宫音乐戏曲类藏品
- 黑漆彩绘云蝠杆雕金龙首板斧,清光绪。长60厘米,宽16.5厘米。为戏曲表演中武将所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