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黑色观世音菩萨唐卡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12-24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黑色观世音菩萨唐卡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黑色观世音菩萨唐卡
时代
门类 宫廷宗教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故00009088-3/9)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黑色观世音菩萨唐卡❖图片

黑色观世音菩萨唐卡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黑色观世音菩萨唐卡

黑色观世音菩萨唐卡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黑色观世音菩萨唐卡背面白绫签题记

黑色观世音菩萨唐卡❖简介

黑色观世音菩萨 唐卡,18世纪,西藏,布本,设色,通高125厘米,宽77厘米,画心纵66厘米,横45厘米。清宫旧藏。

此尊观世音菩萨的藏文名为“黑色观世音菩萨”。主尊黑色身,五面十二臂,头戴骷髅冠,火焰赤发,呈左展立姿站于太阳莲花宝座上。右手1持鼓,右手2持骷髅杖,右手3持金刚钩,右手4持绳,右手5持金刚杵,右手6持箭;左手1作期克印,左手2持嘎巴拉碗,左手3持莲花,左手4持摩尼珠,左手5持轮,左手6持弓。上界为金刚勇识和月幢菩萨,下界为佰格扎。唐卡背后有白绫签,上书汉满蒙藏四体文题记,汉文为:“乾隆四十五年八月初七日班禅额尔德尼进丹书克供奉利益画像观世音菩萨。右二”。 这一堂观世音菩萨唐卡由九轴组成,现存齐全。画面中每位神像下均标有藏文名称,背后白绫签上标明了时间及位置。


相关知识科普


菩萨

菩提萨埵之略称,为十界之一。即指以智上求无上菩提,以悲下化众生,修诸波罗密行,于未来成就佛果之修行者。亦即自利利他二行圆满、勇猛求菩提者。

唐卡

亦称布画,是西藏特有的艺术作品。可以彩画、刺绣、堆绫等多种艺术手法创作。彩画作品使用矿、植物颜料,调以动物胶、牛胆汁等,以保持色泽鲜艳,久不褪色。作品四周镶以锦边,上下贯以木轴,以便于悬挂供奉和宣讲。题材有佛、菩萨、佛母、护法金刚、高僧、祖师传记等,现代作品也有反映民间风俗者。其形式一般为方形,尺寸小至一尺,大至一丈或几丈见方。

画心

是书画装潢中对书法或绘画作品原件的称呼。

左展立

佛像站立姿势的一种,即左腿伸直,右腿弯曲。展立姿是呈忿怒相的神常用的一种站立姿势。

宝座

传统家具中一种体型宽大的坐具,亦称“御座”。明以后,随着皇权制度的强化,宝座成为帝王御用坐具的代名词,象征着帝王的权威。《明史》载,明神宗时,宦官冯保窃权,“帝御殿,保辄侍侧”。当时的吏部都给事中雒遵进言:“保一侍从之仆,乃敢立天子宝座,文武群工拜天子耶,抑拜见中官耶?”将宦官立于宝座之侧视为亵渎皇权的大不敬行为。 宝座大多摆放在宫廷正殿明间的中心或显要位置,单独陈设,极少成对。在宝座的背后还要放置一个较大的座屏,两边放置甪端、香筒、仙鹤、蜡钎等器物,格外尊贵、庄严。皇帝端坐在宝座之上,俯视群臣,“君临天下”,充分体现出帝王的权威,以达到“明制度,示等威”的目的。

金刚杵

原为古印度的一种兵器,佛教密宗中为摧毁妖魔的法器。

期克印

佛教密宗手印的一种,中指和无名指弯曲,余三指伸直,拇指压在弯曲的二指上。

嘎巴拉碗

嘎巴拉碗又称内供颅器,是藏传佛教的主要祭法器之一。嘎巴拉为梵语,意“护乐”,是大悲与空性的象征。在藏传佛教修密法或作密灌顶时,常用它盛祭品供于佛前。嘎巴拉碗一般选用生前许愿者之头盖骨制作而成。人死天葬后,须经大喇嘛严格审查、确定、认可后乃制成。

相关文章

  • 铁鎏金大黑天立像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铁鎏金大黑天立像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铁鎏金 大黑天立像,明永乐,通高21厘米,底宽15.5厘米。清宫旧藏。大黑天梵文音译为玛哈噶拉,起源于印度,原为财富之神、战神,传入西藏成为藏传佛教中护法大神,具有帐房保护神、战神的属性。此像为罕见的铁镏金像,裸露的肌肉呈铁黑色,以应大黑天的颜色。宝冠、璎珞、飘带、莲座等处局部镏金,色彩对比鲜明。大黑天三目圆睁,须眉立起,怒目而视。头戴五骷髅冠,发髻正中坐阿...

    1059 鎏金 大黑天 梵文 藏传佛教 璎珞 阿弥陀佛
  • 大威德金刚坛城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大威德金刚坛城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大威德金刚 坛城,清,高50厘米,径75厘米。清宫旧藏。这座坛城是以掐丝珐琅工艺制成,台座四面分别绘有青、黄、赤、白、绿五色,代表地、水、火、空、风。殿顶立一宝瓶,左、右各有一兽啣幡,环绕以吉祥草、幡、宝瓶及菩萨、护法。此坛城既是一种供器,也是一种法器。其体形庞大,色彩鲜艳丰富,反映了中国18世纪中叶掐丝珐琅工艺的高超水平。...

    1917 大威德金刚 坛城 掐丝珐琅 珐琅 菩萨 法器
  • 大持金刚唐卡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大持金刚唐卡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大持金刚 唐卡,西藏,17世纪,布本设色,通长120厘米,宽64厘米,画心纵60厘米,横42厘米。清宫旧藏。大持金刚被尊为显密八宗之祖。据说他是佛说密法的主要受听者和集结者,由此密法才得以传播于人间。画中大持金刚头戴菩萨冠,双手持铃杵,相交结金刚吽迦罗印,坐于祥云托起的莲花台上。在他周围环绕着印度八十四成就者中的29位尊者,左上起依次为:1俗装食果的莲花金刚...

    658 大持金刚 唐卡 画心 菩萨 弥勒 明妃 菩提
  • 毗卢遮那佛像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毗卢遮那佛像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毗卢遮那佛像,元,黄铜,通高36厘米。清宫旧藏。毗卢遮那佛,又称大日如来,为密宗金刚界五方如来之首,代表五佛五智中的法界体性智,也是三身佛中的法身佛,神性地位很高。此尊毗卢遮那佛像具有明显的藏西造像的风格特征。佛像全跏趺坐于莲台上,面部至颈涂泥金,双手当胸结智拳印,是为毗卢遮那佛的特有手印。佛像发髻高耸而扁平,头戴五佛冠,冠叶修长呈花枝状,并以铜铸线条连接,...

    781 五佛五智 法界体性智 法界 三身佛 造像 泥金 嵌红铜 白毫
  • 班禅喇嘛源流——香格里拉王唐卡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班禅喇嘛源流——香格里拉王唐卡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班禅喇嘛源流——香格里拉王唐卡,18世纪,西藏,布本,设色,通长122厘米,宽74厘米,画心纵70厘米,横42厘米。清宫旧藏。香格里拉又称为香巴拉,国名,意为“持安乐”,是佛教传说中的神话世界,后被认定为时轮教法的发源地。香巴拉国的首任法王为月贤,据说是日光和尊胜天女之子,曾在南印度的大佛塔前跟从佛听《时轮本续》一万二千颂,并撰写注疏六万颂。他曾在宫殿南面用...

    328 唐卡 画心 坛城 说法
  • 印度大成就者萨拉哈唐卡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印度大成就者萨拉哈唐卡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印度大成就者萨拉哈唐卡,17世纪,西藏,布本设色,通长120厘米,宽64厘米,画心纵60厘米,横42厘米。清宫旧藏。萨拉哈(约1世纪)为早期印度八十四大成就者之一,曾跟随婆薮迦波王学习集密法,后被西藏密教推奉为集密教法的主要传承人,是龙树的上师。他所传承的集密经典和教法最终成为格鲁派修行无上瑜伽品的重要经典和法门。画中萨拉哈裸上身,手持利箭,舒式坐于瑞兽背上...

    926 唐卡 画心 密教 龙树 格鲁派 明妃 琵琶 达摩
  • 威德吉祥天母唐卡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威德吉祥天母唐卡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威德吉祥天母唐卡,18世纪,北京,布本设色,通高151厘米,宽127厘米,画心纵96厘米,横64厘米。威德吉祥天母为三世章嘉国师按照经文所绘,吉祥天母位于画面中心,黑蓝色身体,呈忿怒相,火焰赤发,头戴五骷髅冠,啮牙卷舌,垂挂人头大璎珞,以蛇为胳腋。右手持金刚杵,左手托嘎巴拉碗。腰间有拘鬼牌,座下骡子挂病种口袋和一副骰子,驰于血海中。上界为格鲁派三大本尊神即大...

    744 唐卡 画心 三世章嘉 章嘉 璎珞 金刚杵 嘎巴拉碗 格鲁派
  • 班禅喇嘛源流——须菩提唐卡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班禅喇嘛源流——须菩提唐卡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班禅喇嘛源流——须菩提 唐卡,18世纪,西藏,布本,设色,通长122厘米,宽74厘米,画心纵70厘米,横42厘米。清宫旧藏。须菩提又称须扶提,意为“善现”,为佛陀十大弟子之一,获罗汉果位,以善解空理著称,大乘空宗的著名经典《金刚般若波罗密多经》便是佛陀因须菩提之问而阐述的,此经被视为集中反映大乘佛教般若性空思想的代表性经典,须菩提也因而享有“解空第一”的称誉...

    1442 菩提 唐卡 画心 佛陀 罗汉 大乘 释迦牟尼 四大天王
  • 释迦牟尼佛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释迦牟尼佛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高:19.5厘米,宽:10.6厘米,厚5.5厘米吉尔吉特释迦牟尼佛着通肩式袈裟,衣物紧贴全身,衣领和衣纹衣褶自然流畅。面庞丰满,双目大睁,鼻梁粗扁,眉间有错银白毫。右手施与愿印,左手握衣角。全跏趺坐于厚垫上,垫下为方形台座,是典型的斯瓦特的双狮垂帘式,方台正面前后均垂帘,联珠与长穗缀边,帘两边各蹲踞一狮子,相背而卧,回首向外,双眸嵌银,神态生动。莲坐下沿正面...

    1888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 绣像上乐金刚唐卡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绣像上乐金刚唐卡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绣像上乐金刚 唐卡,清,纵93厘米,横68.5厘米。上乐金刚,又称胜乐金刚,为藏传佛教中宁玛派、萨迦派、噶举派及格鲁派等教派共修之本尊。上乐金刚的形象有多种,此幅为常见的四面十二臂两足像。 上乐金刚四面颜色各异,居中面呈蓝色,左、右、后三面分别呈白色、红色和黄色,分别表示降服、息灾、敬爱、增益四种事业和功德。每面有三目,表示能观照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世。头戴骷...

    1880 上乐金刚 唐卡 藏传佛教 宁玛派 萨迦派 格鲁派 念珠 法器
  • 尊胜佛母唐卡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尊胜佛母唐卡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尊胜佛母 唐卡,18世纪,西藏,布本,彩绘,通高113厘米,宽71厘米,画心纵63厘米,横43厘米。清宫旧藏。画中尊胜佛母白色身,三面八臂,中间主面白色,右侧一面为黄色,左侧面为绿色,分别表示三种不同的事业和功德。头上梳高髻,戴红色五叶宝冠。主臂两手在胸前,左手持金刚索,右手托金刚交杵。其余各手伸向两侧,右侧手托小化佛、持箭、施与愿印,左侧手施无畏印、持弓、...

    1745 尊胜佛母 唐卡 画心 高髻 与愿印 施无畏印 无畏印 结跏趺坐
  • 天王与罗汉唐卡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天王与罗汉唐卡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天王与罗汉 唐卡,18世纪,西藏,布本,设色,通高139厘米,宽69厘米,画心纵63厘米,横42厘米。清宫旧藏。藏地传说画面中这位汉地罗汉是唐肃宗邀印度十六罗汉来中国时的信使,以侍从身份常出现在藏传佛教十六罗汉组画之中,成为所谓的十八罗汉的第十八位,俗称“布袋和尚”。“罗汉”即“阿罗汉果”,亦称“阿罗汉”,为小乘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汉地罗汉肤色深黝,大腹便便...

    299 罗汉 唐卡 画心 藏传佛教 十八罗汉 布袋和尚 半跏趺坐 念珠
  • 思惟莲花手观音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思惟莲花手观音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高:17.4厘米,宽:9厘米,厚:5.1厘米斯瓦特地区观音菩萨头戴三叶冠,正中冠叶前有无量光佛小化佛(the effigy of Amitābha)形象。右手抬起,食指伸出,指向面颊,头略右侧,作思惟相。左手捧莲枝,靠于左臂。帔帛披在左肩和左臂,长裙裹住双腿,衣褶自然写实,胸肌与腹肌饱满。左舒坐姿坐于带垫台座上。台座是一种藤枝编成的坐具,正前方下面还有两个小...

    981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 班禅喇嘛源流——阿跋迦罗唐卡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班禅喇嘛源流——阿跋迦罗唐卡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班禅喇嘛源流——阿跋迦罗唐卡,18世纪,西藏,布本,设色,通长122厘米,宽74厘米,画心纵70厘米,横42厘米。清宫旧藏。阿跋迦罗是印度八十四大成就者之一,戴萨迦派 班智达帽(班智达即智者之意),身披袈裟,有巨蟒缠绕,坐在金刚座上,右手结说法印,正为众人说法。画面左上方绘有空行母像,右上方绘一印度祖师像。左下角绘罪者堕入地狱受罚之图,右下绘大黑天之化身宝帐...

    762 唐卡 画心 萨迦派 班智达 说法 大黑天 宝生佛
  • 铜鎏金文殊像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铜鎏金文殊像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铜鎏金 文殊像,明永乐,高20.5厘米,宽14.5厘米。文殊头戴宝冠,绀发,宝缯在耳后扎花结,呈“U”字形。面庞方形,修眉细目,眼睛微闭,庄重中蕴含慈祥,鼻高直,耳饰珰。颈有三道,胸饰璎珞,著披帛,下身穿裙,双手持莲茎,两肩各有莲花一朵,莲花上放置经箧和宝剑。结跏趺坐,臂、腕、足有钏。仰覆莲花座上饰连珠纹,座上部錾刻楷书“大明永乐年施”。明朝永乐、宣德时期,...

    1665 鎏金 文殊 绀发 宝缯 璎珞 披帛 结跏趺坐 錾刻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