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思惟莲花手观音 |
---|---|
外文名 | |
创作者 | |
别名 | 思惟莲花手观音 |
时代 | |
门类 | 宫廷宗教 |
出土 | |
备注 | 文物号(故00187473) |
文保级别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思惟莲花手观音❖图片
思惟莲花手观音❖简介
高:17.4厘米,宽:9厘米,厚:5.1厘米
斯瓦特地区
观音菩萨头戴三叶冠,正中冠叶前有无量光佛小化佛(the effigy of Amitābha)形象。右手抬起,食指伸出,指向面颊,头略右侧,作思惟相。左手捧莲枝,靠于左臂。帔帛披在左肩和左臂,长裙裹住双腿,衣褶自然写实,胸肌与腹肌饱满。左舒坐姿坐于带垫台座上。台座是一种藤枝编成的坐具,正前方下面还有两个小莲台。此藤床可能是佛经所云苦修者所坐藤床,或藤椅的形式,是古代西北印度菩萨像坐具的特色之一。
思惟菩萨,特别是思惟观音像在犍陀罗艺术中可见到少数石造像实例。3-4世纪思惟菩萨像从印度传入中国,在汉传佛教造像中非常流行,后来又发展成为思惟观音像和思惟弥勒像;在古代西北印度斯瓦特造像中,思惟菩萨造像数量大为增长,而且几乎都是观音菩萨,但对于西藏没有产生过影响。
原清宫所系满、汉文黄纸签一条,汉文云:“大利益梵铜琍玛自在观世音菩萨。乾隆六十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796年2月3日)收,留保住进。”
参考文献:
罗文华:《故宫经典 藏传佛教造像》(Classics of the Forbidden City Tibetan Buddhist Sculptures),北京:故宫出版社,2020年,第181页,图97。
故宫博物院、止观美术馆编:《佛陀之光:故宫博物院止观美术馆佛教造像》(The Light of Buddha: Buddhist Sculptures of The Palace Museum and Zhiguan Museum of Fine Art),北京:故宫出版社,2019年,第80页,图7。
敦煌研究院:《平山郁夫的丝路世界-来自平山郁夫丝绸路美术馆的文物精品》,北京:朝华出版社,2018年,第225-224页。
Ulrich von Schroeder, Buddhist Sculptures in Tibet, Hong Kong: Visual Dharma Publication, 2001, vol. 1, pp. 42-43, pls. 7A-C.
Ulrich von Schroeder, Indo-Tibetan Bronzes, Hong Kong: Visual Dharma Publication, 1981, pp. 84-85, figs. 8G, 8I.
相关知识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