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文徵明湘君湘夫人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10-01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文徵明湘君湘夫人图轴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文徵明湘君湘夫人图轴
时代
门类 绘画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145958)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文徵明湘君湘夫人图轴❖图片

文徵明湘君湘夫人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文徵明湘君湘夫人图轴❖简介

湘君湘夫人图》轴,明,文徵明作,纸本,淡设色,纵100.8厘米,横35.6厘米。

该图是文徵明早期仅存的人物画名作。此图根据屈原《九歌》中“湘君”、“湘夫人”两章而作。画面上湘君、湘夫人一前一后,前者手持羽扇,侧身后顾,似与后者对答,神情生动。人物造型来自晋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形象古雅,体态修长,长袖飘逸,衣裙曳地,用游丝描,施朱红及白粉,精工古雅。从文徵明和王稺登的题跋可知,文徵明曾请仇英以此题作画,但文氏看过后并不满意,自己又重新创作。可见,文氏是在刻意追求一种“古意”,与仇英有不同的审美趣好。画上方自书《湘君》、《湘夫人》两章,后署“正德十二年丁醜二月已未停雲館中書”。正德十二年(1517年),时文徵明48岁。本幅有文徵明、文嘉、王稺登题跋。

经清·耿昭忠等鉴藏。


相关知识科普


湘君

尧女,舜妻。《山海经·中次十二经》:“洞庭之山,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渊,漓沅之风,交潇湘之渊,是在九江之间,出入必以飘风暴雨。是多怪神,状如人而载蛇,左右手操蛇。”此为尧二女所居洞庭山(渊)之景象。汉刘向《列女传·有虞二妃》:“有虞二妃,帝之二女也,长娥皇(湘君)、次女英(湘夫人)。”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湘水》云:“大舜之陡方也,二妃从征,溺于湘江,神游洞庭之渊,出入潇湘之浦。”《楚词九歌》即以此二神为篇名。

文徵明

文徵明(1470—1559年),原名壁,字徵明,后以字行,改字徵仲,长洲(今江苏省苏州)人。家世武弁,自祖父起始以文显,父文林曾任温州永嘉知县。他幼习经籍诗文,喜爱书画,文师吴宽,书法学李应祯,绘画宗沈周。少时即享才名,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然在科举道路上却很坎坷,从弘治乙卯(1495年)26岁到嘉靖壬午(1522年)53岁,十次应举均落第,直至54岁才受荐以贡生进京,待诏翰林院。三年中目睹官场腐败,一再乞归,57岁回归故里,潜心诗文书画。绘画兼善山水、兰竹、人物、花卉,尤精山水。早年师事沈周,后致力于赵孟頫、王蒙、吴镇三家,自成一格。画风呈粗、细两种面貌。绘画上与沈周共创“吴门画派”,又与沈周、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书法上与祝允明、王宠并誉为“吴中三家”。 文徵明是继沈周之后的“吴门画派”和文坛的领袖,门人、弟子众多,对当时和后世影响巨大。

顾恺之

顾恺之(公元四世纪),字长康,小字虎头,晋陵无锡(今江苏无锡)人。义熙初官散骑常侍。博学多艺,工诗赋、书法,尤善绘画,凡人物、佛像、禽兽、山水皆能。时有“才绝、画绝、痴绝”之称。画师法卫贤,行笔细劲连绵,如春蚕吐丝,行云流水,出之自然。画人物尤善点睛,自云:“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六朝人口语“这个”,即指眼珠)之中。”唐张彦远评其画:“意存笔先,画尽意在”。精通画论,著有《论画》、《魏晋胜流画赞》、《画云台山记》等书行世。他提出的“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等著名论点,对中国绘画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女史箴

《女史箴》是西晋广武侯张华所写,文字内容是关于女子的德行操守,以教化训诫为目的。顾恺之将文中故事以图画的形式加以描绘,使之通俗易懂。现存《女史箴图》最早的画本是唐代摹本,原为清宫旧藏,现藏于大英博物馆。

游丝描

中国古代人物衣服褶纹的画法之一。因线条用中锋笔尖圆匀地细描,形似游丝,故名。《绘事雕虫》载:“游丝描者,笔尖遒劲,宛如曹衣,最高古也。”此描法适合表现丝绢衣纹圆润流畅之感,古人多用于描绘文人、学士、贵族以及仕女等的衣纹。

王稺登

王稺登(1535--1612年),字伯榖,也作百榖。长洲(江苏苏州)人。少有文名,善书法。嘉靖末入太学,万历时曾召修国史。继文徵明之后成为吴门地区文坛领袖。著有《吴郡丹青志》等。

仇英

仇英(约1505—1552年),字实父,号十洲,江苏太仓人,寓居苏州。初为漆工,后改学绘画。移居苏州后得识文徵明,并拜周臣为师,主宗南宋“院体”,形成以严谨劲利为主调的艺术风格。中年时画名渐起,经常接受富商和收藏家邀请,至其家中作画。嘉靖十六年(1537年)应昆山鉴藏家周凤来延聘居其家六年。尔后又至嘉兴大收藏家项元汴家作画,长达十余年,其间广泛接触、观摩和临摹古代名迹,技艺大进,尤其在继承唐宋传统的工笔重彩人物和青绿山水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晚年与文徵明父子及其门生交往密切,又吸取了“吴派”文人画之长,使作品增添了清雅的气息,其声誉与沈、文、唐相并埓,有“吴门四家”之称。 仇英的山水以青绿重色为主,主宗赵伯驹和南宋“院体”,写景真实又有所理想化,布局宏大繁复兼具明快清朗,绘建筑工致精确而不刻板,山石勾勒中兼施皴擦点染,规整中见放逸。画树则勾勒、渲染、夹叶、点缀并用,灵活多变,设色浓艳鲜丽,又注意色调的统一与柔和,显得艳而不媚。人物画亦以工笔重彩为主,尤善仕女,体态俊美,笔法细微,敷色妍柔,有“仇派”仕女之称。其作品雅俗共赏,对传统的青绿山水和工笔人物有重大的发展。

文嘉

文嘉(1501—1583年),字休承,号文水,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文徵明次子。初官乌程训导,后为和州学政。工诗文书画,王世贞评:“其书不能如兄,而画得待诏一体。“精于古书画鉴别,有《钤山堂书画记》一卷,乃严嵩家藏书画的清点记录。工篆刻,为明代之冠。著《和州诗》。

耿昭忠

耿昭忠(1640—1686年),字在良,号信公,汉军正黄旗人,原籍山东,迁居辽东盖州(今辽宁盖平)。能文擅画,工于书法、琴、箫之类。喜收藏,家中书画藏品甚丰,每每于其上钤耿氏藏印。谥勤僖。

相关文章

  • 唐寅沛台实景图页 - 故宫绘画藏品
    唐寅沛台实景图页 - 故宫绘画藏品

    《沛台实景图》页,明,唐寅作,绢本,水墨,纵26.2厘米,横23.9厘米。本幅作者自题并书七言律诗一首:“正德丙寅,奉陪大塚宰太原老先生登歌風台,謹和感古佳韻並圖其實景,呈茂化學士請教。唐寅。‘此地曾經王輦巡,比鄰爭睹帝王身。世隨邑改井猶存,碑勒風歌字失真。仗劍當時冀亡命,入關不意竟降秦。千年泗上荒台在,落日牛羊感路人。’”钤“唐居士”。另有安岐、吴璵等人收...

    375 沛台 唐寅 安岐 大学士 王鏊 茂化学士 透视 院体
  • 禹之鼎张鲁翁像卷 - 故宫绘画藏品
    禹之鼎张鲁翁像卷 - 故宫绘画藏品

    《张鲁翁像》卷,清,禹之鼎绘,绢本,设色,纵49.7厘米,横212.3厘米。画心款署:“方伯张公取‘了然潭上月,适我胸中机’之句为题,属补尊照于内,时庚辰春,广陵后学禹之鼎敬写。”钤“禹之鼎印”白文方印、“尚吉”朱文方印。庚辰为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禹之鼎时年54岁。画中主人公的五官轮廓用淡墨勾勒,又施墨略染后再赋色彩,衣纹用兰叶描,轻重变化有致,得惟...

    785 禹之鼎 画心 肖像画
  • 瓦雀栖枝图页 - 故宫绘画藏品
    瓦雀栖枝图页 - 故宫绘画藏品

    《瓦雀栖枝图》页,宋,绢本,设色,纵28.6厘米,横29.1厘米。本幅无款识。钤鉴藏印“宋荦审定”。裱边题签:“宋人画瓦雀栖枝”。麻雀常宿于檐瓦之间,故一名“瓦雀”。图中从左向右伸出海棠一枝,果实散挂枝头,树叶已染秋霜,间杂红、黄、绿色,斑斓可爱,惜叶、果有些已遭虫蚀。海棠枝头栖息着瓦雀5只,其中4只或缩颈养神,或整理羽毛,姿势各异,神态安适,唯中间一只发现...

    924 宋荦 海棠 石渠宝笈
  • 徐扬京师生春诗意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徐扬京师生春诗意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京师生春诗意图》轴,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徐扬绘,绢本,设色,纵256厘米,横233.5厘米。本幅自题:“乾隆三十二年冬,御制生春诗二十首,命小臣徐扬汇绘全图,庄诵之下,仰见我皇上敬天顺时,尊亲锡福,孕含万有,纲举百端,自朝廷以及闾阎上下,神情体察,咸周兴会所至,拈毫立就,无非太和洋溢,盛德充周,抒性灵而彰至治,诚与乾坤合撰万物同春矣。臣资质愚钝,...

    1322 徐扬 焦点透视 透视 散点透视 景山 西苑
  • 蒋嵩《旭日东升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蒋嵩《旭日东升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旭日东升图》扇页,明,蒋嵩绘,金笺,墨笔,纵17.4厘米,横48.4厘米。扇页款署:“三松。”钤“三松”朱文印。在中国古代绘画中,单纯表现海上日出的画作极少。此图以平实的章法表现了最令人心动的海上景观。全幅构思巧妙,以近景飞溅的浪花和中景汹涌的波涛,烘托出远景冉冉升起的旭日。旭日的四周以淡墨晕染云雾和水汽,将旭日映衬得光华四射,充满无限的魅力。...

    1570 蒋嵩
  • 任仁发张果老见明皇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任仁发张果老见明皇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张果老见明皇图》卷,元,任仁发作,绢本,设色,纵41.5厘米,横107.3厘米。此卷是元代画家任仁发人物故事画的代表作。图绘传说中的“八仙”之一张果老及其弟子谒见唐明皇的故事。画面截取张果老施法术于明皇前的片断。图右侧一老者坐绣墩上,着青衣,双掌向上,面带微笑作言语状。身前一小童于布袋中放出鞍辔皆全的小驴,驴作奔跑状。左侧一人着黄袍,戴幞头,坐于椅上,头略...

    1179 任仁发 八仙 绣墩 幞头 唐玄宗 内府 隔水 康里巎巎
  • 吕纪榴葵绶鸡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吕纪榴葵绶鸡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榴葵绶鸡图》轴,明,吕纪绘,绢本,设色。纵200.8厘米,横105.5厘米。本幅自识“吕纪”,后钤“四明吕廷振印”朱方印。外签有“盟鸥园藏”题图名。深秋时分,石榴树上硕果累累,引得各色禽鸟双双对对地聚于其前。绶带鸟停落在树枝上欢快地鸣叫。树下,丛生的秋葵与菊花五彩杂陈,雄鸡昂首前视,雌鸡匍匐于花间。整幅画表现出“院体”画工整富丽的特点,又稍加写意画的随意洒...

    1581 吕纪 五彩 院体 兼工带写 加官
  • 陆恢雄鸡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陆恢雄鸡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雄鸡图》轴,清,陆恢绘,绢本,设色。纵28.2厘米,横45.1厘米。本幅自识:“曾在井南寓舍时写此,后至湘中,得遍临古人名迹,然山水居多,而花鸟反不能如此肥润矣。丁酉十月恢记。”按“丁酉”为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时作者46岁。钤“癖于斯”朱方印。图中画白百合、紫菊花数枝,在花朵掩映的湖石上,一只雄鸡正侧首觅食。花石和雄鸡主要以“没骨法”绘出,渲染清...

    840 陆恢 没骨 渲染 吴大澂
  • 陈师曾竹桃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陈师曾竹桃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竹桃图》轴,近现代,陈师曾绘,纸本,设色,纵129.6厘米,横24.2厘米。 画幅左侧款署:“衡恪。”钤“陈朽”印。 图绘竹叶、桃花交相掩映,景物丰满,构图别致。陈师曾画竹多用狼毫尖笔,竹竿自下而上节节上耸,有直冲云霄之势,竹叶尖峭,挺拔锋利,既画出了竹子昂然潇洒的姿态,又有亭亭玉立、精巧细腻之韵致,不失自然本色。本图中画竹用墨,桃花则单纯用色...

    315 陈师曾 狼毫
  • 吴昌硕紫藤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吴昌硕紫藤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紫藤图》轴,清,吴昌硕绘,纸本,设色,纵132.5厘米,横41.2厘米。吴昌硕有着深厚的书法功底,因此他在绘画创作上能够以书入画,曾自言:“草书作葡萄,笔动走蛟龙”,又言:“临抚石鼓琅玡笔,戏为幽兰一写真。”此图便是他以狂草笔法创作的写意画佳作。其画意而不画形的洒脱笔墨,显现出书法中气贯神通的审美意趣,同时也生动地展现出紫藤沐浴春光的勃勃生机。...

    1044 吴昌硕 石鼓
  • 王诜渔村小雪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王诜渔村小雪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渔村小雪图》卷,北宋,王诜作,绢本,设色,纵44.5厘米,横219.5厘米。描写冬季小雪初霁的渔村山林景色。图中雪山奇松,溪岸渔艇,峰迴路转,步移景易,整个画面意境萧索,笼罩在一片空灵、静寂的氛围之中,虽有渔夫艰苦劳作,但反映的却是文人逸士向往山林隐逸生活的雅致情怀。此图是王诜师法李成而自成一家的作品。图中山石勾皴纯用侧锋短笔,边缘轮廓采用“破墨法”,在勾...

    926 王诜 李成 破墨法 文人画
  • 仇英临溪水阁图页 - 故宫绘画藏品
    仇英临溪水阁图页 - 故宫绘画藏品

    《临溪水阁图》页,明,仇英绘,绢本,设色,纵41.1厘米,横33.8厘米。本幅款署:“仇英实父制。”钤 “实父”印。收藏印钤“诚府珍赏”、“庞莱臣珍赏印”2方。仇英“初为漆工,兼为人彩绘栋宇,后徙而业画,工人物楼阁。”或许是出身的关系,其笔下的楼阁多用界笔,刻画精工,但与纯界画不同的是,仇英的绘画技艺同时受到职业画师和文人画家的双重影响。此幅亦是将文人山水与...

    755 仇英 庞莱臣 界笔 界画 文人画
  • 汤鋐柳燕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汤鋐柳燕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柳燕图》扇页,清,汤鋐绘,金笺,设色,横53厘米,纵17.6厘米。本幅自识:“新罗画法养珊大兄大人正之。东笙父汤鋐。”钤“东笙”朱文印。扇面上描绘一只燕子栖于柳枝上,注视着飞舞的红色蜻蜓。燕子身体前倾,蓄势待发,柳枝在春风的吹拂下轻轻飘动,和煦的春意扑面而来。画家捕捉到生活中富有情趣的瞬间细节,采用华嵒小写意花鸟画法,构图简洁疏朗,敷色淡雅清丽,笔法柔和率...

    847 汤鋐 华嵒
  • 刘珏夏云欲雨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刘珏夏云欲雨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夏云欲雨图》轴,明,刘珏绘,绢本,墨笔,纵165.7厘米,横95厘米。图绘夏日深山,层峦叠嶂,乌云滚滚,茅屋隐现,飞瀑直下,行人来往,意境深幽旷远。本幅无款,钤“刘氏廷美”朱文印。本幅布局饱满,山峦填满大半画面,气势逼人,山体几乎全用长披麻皴,增加了画面的动感。右侧的浓云以细笔勾轮廓,淡墨渲染,生动地刻画出云朵急速翻滚变化之态。蜿蜒的山体,盘旋的山径,翻转...

    511 刘珏 披麻皴 渲染 吴镇 沈周 毕泷
  • 任颐桃石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任颐桃石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桃石图》轴,清,任颐绘,纸本,设色,纵149.4厘米,横80.6厘米。据款题而知,此图是作者“祝树臣直刺舅兄大人五十寿”之作。图绘一篮鲜桃和方硬的顽石。桃和石以具有长寿的吉祥寓意而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祝寿画题材。图中的桃以红、绿两色晕染,于单纯中见华滋,具有鲜美之趣。石以墨笔勾线并以侧锋皴擦石面,古拙中不失雄健,颇得刚硬之气。桃篮与石的布局是彼此依托的关系,...

    1836 任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