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青玉鼻钮“计官之鉩” - 故宫玺印类藏品

12-13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青玉鼻钮“计官之鉩”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青玉鼻钮“计官之鉩”
时代
门类 玺印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106504)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青玉鼻钮“计官之鉩”❖图片

青玉鼻钮“计官之鉩” | 故宫玺印类藏品

“计官之鉩” 玉印

青玉鼻钮“计官之鉩” | 故宫玺印类藏品

“计官之鉩” 玉印印面

青玉鼻钮“计官之鉩” | 故宫玺印类藏品

“计官之鉩” 玉印钤本

青玉鼻钮“计官之鉩”❖简介

青玉鼻钮“计官之鉩”,战国·楚,印面1.8×1.8厘米,通高1.35厘米。

此为战国时期楚国印,青玉琢造,鼻钮。印文字体为战国古文,白文,右上起顺读“计官之鉩”四字。“计官”为官名,掌管记书簿册事务。印文篆体笔画挺拔。印面有阴线边栏,与同时期铜印印面常见格式相同。此印玉色青灰,材质本身呈透明状,细观有天然斜纹,凝者如风吹斜柳,散者如烟云片片。

目前所见战国时期的官印实物大多为铜质。在中国古代印章史上,私人姓氏的印章生佩死殉乃是惯例。汉世以后因印章制度的严格规定,随殉官印多是实用印的复制品。对于战国时期各国的官印制度文献尚无记载。就各国官印实物的综合情况而言,均较严肃规整。

此件“计官之鉩”玉印可能是战国早期殉葬官印的代用品。战国时期的玉印目前所见以楚地为多。20世纪30年代末,乔友声从山东潍县藏家处得到此印,携至北平。几经磋商后,由倪玉书购得。倪玉书得此印后曾有心得笔记:“余不胜心慰。凡是闻而未见之物,或是见而不能购之物,皆不动于衷,处之亦很泰然。反之,得见是物,或能购而不决者,真使人精神痛苦,行动失常,其影响至大,此印之情何能例外。”珍爱之情溢于言表。但倪氏将此印识为“信官之鈢”并定为汉代初期印,有误。


相关知识科普


北平

即今北京。辽代称燕京,后称南京。金代亦称燕京,后称中都。元代亦称燕京,后称大都。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征虏大将军兼右丞相徐达入元都,诏改大都路为北平府。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改称北京。清代沿用。辛亥革命后,于1928年6月改称北平。1949年9月北平改称北京。

倪玉书

倪玉书(1903-1967年),河北武清县人。1918年在北京同益恒古玩铺学徒, 1939年同师弟陈鉴堂合作开设鉴宝古玩店,40年代初两人分手,自己在苏州胡同三元庵处独立经营鉴宝古玩店。对鉴别青铜器有独到见解,时人称之为鉴定铜器的“三杰”之一。但其师父曾在同行中揭徒弟的底,说他经营铜器常以赝品充当真品,珍品自藏。倪玉书善书法,常书写对联、扇面和匾额。“文革”初期被赶回武清县家乡,后溺水而亡。

相关文章

  • 青田石“鄞马氏凡将斋藏书”章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田石“鄞马氏凡将斋藏书”章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田石“鄞马氏凡将斋藏书”章,近代,马衡篆刻,印面6.4×1.1厘米,通高4.9厘米。印青田石制,长方形,素面侧款。印文篆体,朱文,上起顺读“鄞马氏凡将斋藏书”8字,印面有阳线边栏。边款阴刻楷书体“此八年前作,以石有伤损,欲改作之而人事冗迫,至今不果,顷以书籍整理毕事,特检出复治之,时廿有一年一月十有三日也。马衡。”因材施以单行行文,是藏书印常用的布局方法之...

    1362 凡将斋 马衡 素面 阴刻
  • 青玉鼻钮“苏意”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玉鼻钮“苏意”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玉鼻钮“苏意”印,汉,印面2.4×2.4厘米,通高1.8厘米。汉代私印,青玉琢造,鼻钮,印文字体为鸟虫书篆,白文,右起横读“苏意”二字。印文立体感颇强,钤盖后文字似凸起,白文跃于底色之上。印身之青玉色淡而光润,微有土沁如飞沙散布。...

    593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玺印类藏品
  • 铜鼻纽“军都左尉”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鼻纽“军都左尉”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鼻纽“军都 左尉”印,印面2.3×2.4厘米,通高2.4厘米。印铜铸,方形,鼻纽。印文为汉篆字体,白文,两竖行排列,右上起顺读“军都左尉”四字。此为东汉时官印。...

    391 军都 左尉
  • 白玉螭纽“味余书室”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白玉螭纽“味余书室”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味余书室”印,清嘉庆,白玉质,螭纽方形玺,汉文篆书。面4.3厘米见方,通高3厘米,纽高2厘米。味余书室为嘉庆帝皇子时期的书房名,嘉庆帝继位之前所作的《味余书室纪略》一文纪录了此书房命名的经过:“予居禁中,有室五楹,不雕不绘。公余绎昼所习书史,游艺于诗文,或临法帖一幅,怡然自得其趣也。欲题其楣端,请于石君先生,先生曰:‘勤学者有余,怠者不足,有余可味也,名之...

    856 味余书室 纪略 毓庆宫
  • 青玉鼻钮“尹让”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玉鼻钮“尹让”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玉鼻钮“尹让”印,东汉,印面2.1×2.1厘米,通高1.4厘米。此为东汉私印,青玉质,琢造,鼻钮。印文字体为汉篆,白文,右起横读“尹让”二字,两字并列。“尹”字上部紧凑,曳笔垂长;“让”字笔画较繁,笔道等距排列,印面布局舒展精神。此印玉色淡青发白,如春水初漾,清莹可观,部分质地微微闪黄,黄如淡色豌豆泥,又如水浅见底,玉色天成,不可多得。...

    1408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玺印类藏品
  • 齐国铜鼻钮“司马敀鉩”鉨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齐国铜鼻钮“司马敀鉩”鉨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鼻钮“司马敀鉩”鉨,战国·齐,印面2.3×2.2厘米,通高1.4厘米。鉨铜铸,鼻钮,鉨面有阴线边栏。鉨文为战国古文字体,白文,右上起顺读。此为战国时期齐国官鉨。“司马”为官名,《周礼·夏官》载:“立夏官司马,使帅其属而掌邦政,以佐王平邦国。”此鉨署文“司马敀”,当是司马职官属下的敀,较为特殊。...

    1614 司马
  • 乾隆帝“三希堂精鉴玺”组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乾隆帝“三希堂精鉴玺”组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精鉴玺”组玺,清乾隆,二方一组,其中“三希堂精鉴玺”,青玉质,螭纽长方形玺,汉文篆书。面宽2.2厘米,长4厘米,通高1.9厘米,纽高1厘米;“宜子孙”,汉玉质,瓦纽方形玺,汉文篆书。面2.5厘米见方,通高1.5厘米,纽高0.8厘米。此二玺是乾隆著帝名的鉴赏类印章,二玺相互配套使用,共贮于圭璧式匣内。匣盖两端圆双龙捧乾卦和方双龙捧“隆”字玺,四周浅“”图案,...

    1252 三希堂 三希 紫檀木 错金 浮雕 天保九如 养心殿 暖阁
  • 白玉螭纽“落花满地皆文章”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白玉螭纽“落花满地皆文章”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落花满地皆文章”印,清雍正(乾隆为宝亲王时期),白玉质,螭纽长方形玺。篆书。面宽1.7厘米,长1.9厘米,通高1.4厘米,纽高0.8厘米。...

    1356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玺印类藏品
  • 寿山石“嘉庆宸翰”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寿山石“嘉庆宸翰”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嘉庆宸翰”印,清嘉庆,寿山石质,通体浅浮雕松石小景。汉文篆书。面3.3厘米见方,通高7.5厘米。此宝质地一般,有微细裂痕,颜色深浅不一,但治印者因形就势,用浅浮雕技法雕出苍松、山石、亭榭,布局恰到好处,巧妙地掩盖了石材本身的瑕疵,堪称妙品。此宝在嘉庆帝御笔上钤用较多。...

    1058 宸翰 寿山石 浮雕
  • 青玉兽钮“安陵君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玉兽钮“安陵君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玉兽钮“安陵君印”,明,印面2.1×2.1厘米,通高1.55厘米。清宫旧藏。此印青玉质地,兽钮,印文字体为篆书,白文,右上起顺读“安陵君印”四字。印钮兽大头,巨口,盘卧,神态威慑。印材黄斑片片,与土沁不同,如变色飞云。此为明代托名琢制之印。印文中的“安陵君”伪托战国封君玺印。战国时期封“安陵”君者有两人,一为楚国封君,名“坛”,《战国策·楚策一》记楚宣王时...

    700 明代托名琢制之印 封君
  • 铜鼻纽“池阳家丞”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鼻纽“池阳家丞”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鼻纽“池阳 家丞”印,印面2.5×2.5厘米,通高2.5厘米。印铜铸,方形,鼻纽。印文为汉篆字体,白文,右上起顺读“池阳家丞”四字,印文方正挺拔,充满印面。此为东汉时侯国官印。...

    1634 池阳 家丞
  • 白玉龟钮“绩平”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白玉龟钮“绩平”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白玉龟钮“绩平”印,汉,印面1.2×1.2厘米,通高1.9厘米。汉代私印,白玉琢造,龟钮,印文字体为汉篆,白文,右起横读“绩平”二字。印文为典型的汉代私印印文。“绩”字右下两点笔画由窄变宽,撇向两边,底部横平加宽,恰如东汉铜铸私印同样的印文;“平”字上部紧凑,竖笔下行后再横拉,转成较大弧形后再曳向印面一角,这也正是东汉私印中印文末笔的典型处理方式。龟形印钮背...

    869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玺印类藏品
  • 寿山石雕山水人物“万国咸宁”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寿山石雕山水人物“万国咸宁”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万国咸宁”玺,清雍正,质,随形雕山水人物方形玺,汉文篆书。面3.3厘米见方,通高7厘米。“万国咸宁”语出《•乾卦》:“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又出《•周官》:“唐虞,建官惟百,内有百揆四岳,外有洲牧侯伯。庶政惟和,万国咸宁。”盖言万民当有君主,立百官,以明统绪,以分尊卑,则天下安宁,万民安生。康熙帝时将“首出庶物,万国咸宁”镌于御座后的之上,雍正帝则更将“万...

    1562 寿山石 周易 尚书 稽古 乾清宫 屏风
  • 铜驼钮“晋蛮夷率善仟长”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驼钮“晋蛮夷率善仟长”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驼钮“晋蛮夷 率善 仟长”印,晋,印面2.3×2.3厘米,通高2.3厘米。印铜铸,驼钮。印文为汉篆字体,白文,右上起顺读。从此印钮的驼首与驼胸细部仍可看出是简略的驼钮,驼背简化为平背,无驼峰,驼首回视。古代官印被简略处理多为两种情况,一是用于殉葬的印,一是由于事出仓促临时铸刻的印。此印殆属后者,或许同东晋朝廷的飘摇有关,工艺未能尽美。晋政权颁给各少数民族的...

    570 驼钮 蛮夷 率善 仟长
  • 寿山石鼍龙纽“敬天尊祖”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寿山石鼍龙纽“敬天尊祖”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敬天尊祖”玺,清雍正,寿山石质,鼍龙纽方形玺,篆书。面6.6厘米见方,通高9.5厘米,纽高4.5厘米。《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活计档》记载:雍正元年(1723)“正月二十三日,怡亲王交红色寿山石鼍龙钮图书一方,奉旨:镌‘敬天尊祖’。钦此。于四月初八日红色寿山石鼍龙钮图书一方,镌‘敬天尊祖’字样完,配做锦匣,怡亲王呈进。”据此,知此宝刻于雍正元年。乾隆皇帝上雍正尊...

    989 寿山石 鼍龙 清宫内务府造办处 内务府 亲王 大行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