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青玉鼻钮“元城王章”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12-14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青玉鼻钮“元城王章”印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青玉鼻钮“元城王章”印
时代
门类 玺印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001200)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青玉鼻钮“元城王章”印❖图片

青玉鼻钮“元城王章”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元城王章” 玉印

青玉鼻钮“元城王章”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元城王章” 玉印钤本

青玉鼻钮“元城王章”印❖简介

青玉鼻钮“元城王章”印,明,印面2.1×2.1厘米,通高1.8厘米。清宫旧藏。

印青玉质,鼻钮。印文字体为篆书,白文,右上起顺读“元城王章”四字。此印印体极为方正规整,印材绿黄相杂,青绿中黄斑点点成片,如秋雨中飘落的黄叶。

此印为明代托名三国时魏国封王玺印之作。印文中的“元城王”本为曹魏政权封王,名曹礼,曹操之子。公元220年,曹丕篡汉建立魏政权,建元黄初。黄初二年(221年),曹礼被封为秦公,以京兆郡为国,三年(222年)改封为京兆王,六年(225年)改封为元城王,太和三年(229年)薨。太和五年(231年),以任城王曹楷之子曹悌嗣曹礼之后,六年(232年)改封梁王。


相关知识科普


相关文章

  • 昌化石“乾隆宸翰”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昌化石“乾隆宸翰”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乾隆宸翰”宝,清乾隆,昌化石质,随形雕荷塘小景方形玺,汉文篆书。面8.4厘米见方,通高15.2厘米。此玺用昌化鸡血石刻制,印石鸡血虽然不多,只丝丝缕缕散布于顶端,但质地却极温润,近似于牛角冻。尤其是雕刻者依据材质表面不同的色彩巧妙构思,精心布局,使之成为一件难得的艺术佳作。如篷的荷叶密密而布,点点红蕊或含苞,或怒放;荷丛中双鹤漫步,悠闲自得;鸳鸯比肩而游,...

    381 宸翰 昌化石 鸡血石 牛角冻
  • 青玉蹲龙纽“宝笈三编”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玉蹲龙纽“宝笈三编”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宝笈三编”印,清嘉庆,青玉质,蹲龙纽方形玺,汉文篆书。面3厘米见方,通高5厘米,纽高2.3厘米。“宝笈三编”即《石渠宝笈》三编的简称。此玺是《石渠宝笈》三编著录内府收藏书画作品必钤宝玺。《石渠宝笈》、《秘殿珠林》三编“凡例”规定:“恭遇列圣宸翰、皇上御书则用‘珠林三编’或曰‘宝笈三编’、‘秘殿珠林所藏’或曰‘石渠宝笈所藏’凡二玺。古今臣工书画则用‘嘉庆御览...

    1358 石渠宝笈 石渠 内府 宸翰 三希堂 三希
  • 碧玉交龙纽“心愿符初”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碧玉交龙纽“心愿符初”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心愿符初”玺,清乾隆,碧玉质,方形玺,汉文篆书。面9.7厘米见方,通高10.3厘米,纽高5.2厘米。此为乾隆帝晚年所制宝玺。乾隆帝晚年,训政之暇,还经常沉浸在对自己一生辉煌历程的回味之中,津津乐道于“得遂初心”、“心愿符初”,在回味中得到了巨大的满足和精神寄托。乾隆帝晚年多次提到有关“心愿符初”的事情。比如:“朕自御宇初年,即焚香敬告上苍,若纪年周甲,当传...

    484 碧玉 交龙纽 太上皇 丙辰
  • “小红低唱我吹箫”象牙章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小红低唱我吹箫”象牙章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小红低唱我吹箫”象牙章,清,翁大年篆刻,印面边长1.8厘米,通高2.4厘米。印象牙制,方形,坛纽,纽顶施环链,侧款。印文篆体,朱文,右上起顺读“小红低唱我吹箫”7字,印面有阳线边栏。边款阴刻隶书体“叔均”。此印印文出自宋代姜夔的诗句:“自琢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里桥”,“小红”为姜夔的歌妓。象牙材质坚实细腻,作印耐磨。翁大年...

    1802 翁大年 阴刻
  • 田黄石“乾隆宸翰”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田黄石“乾隆宸翰”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乾隆宸翰”印,清乾隆,田黄石质,长3.6厘米,宽3.6厘米。...

    426 宸翰
  • 铜鼻纽“薛令之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鼻纽“薛令之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鼻纽“薛令之印”,印面2.2×2.2厘米,通高2.4厘米。印铜铸,方形,鼻纽。印文为汉篆字体,白文,两竖行排列,右上起顺读“薛令之印”四字。薛为县名,《汉书·地理志·鲁国下》:“薛,夏车正奚仲所国,后迁于邳,汤相仲虺居之。”又《续汉书·郡国志·鲁国下》:“薛,本国,六国时曰徐州。”此为东汉时官印。...

    701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玺印类藏品
  • 铜瓦纽“柜长之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瓦纽“柜长之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瓦纽“柜长之印”,印面2.2×2.3厘米,通高1.9厘米。印铜铸,方形,瓦纽。印文为汉篆字体,白文,两竖行排列,右上起顺读“柜长之印”四字。印文之“柜”系县名。《汉书·地理志》琅邪郡下载“柜,根艾水东入海,莽曰祓同”。《补注》引钱大昕曰:“根当为柜。”“长”即县主官。《汉书·百官公卿表》记“县令、长,皆秦官,掌治其县……减万户为长,秩五百至三百石”。此为西...

    1251 琅邪 钱大昕
  • “甲辰榜眼”寿山石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甲辰榜眼”寿山石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甲辰榜眼”寿山石印,清,通高6.9cm,纽高2.5cm,印面方2.6cm寿山石狮纽方形印,阳文篆书。此印为清末民初文学家朱汝珍所有。朱汝珍于光绪三十年(1904)殿试一甲第二名,成为中国科举史上最后一名榜眼。...

    1268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玺印类藏品
  • 铜鼻纽“灋丘左尉”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鼻纽“灋丘左尉”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鼻纽“灋丘 左尉”印,印面2.4×2.4厘米,通高1.1厘米。印铜铸,方形,鼻纽。印面有阴线十字界格及边栏。印文为秦篆字体,白文,两横行排列,右上起横读“灋丘左尉”四字。此为秦王朝官印。...

    259 灋丘 左尉
  • 白玉螭纽“落花满地皆文章”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白玉螭纽“落花满地皆文章”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落花满地皆文章”印,清雍正(乾隆为宝亲王时期),白玉质,螭纽长方形玺。篆书。面宽1.7厘米,长1.9厘米,通高1.4厘米,纽高0.8厘米。...

    1356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玺印类藏品
  • 黄玉鼻钮“乐成王玺”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黄玉鼻钮“乐成王玺”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黄玉鼻钮“乐成王玺”,明,印面2.1×2.1厘米,通高1.7厘米。清宫旧藏。印黄玉质,鼻钮。印文字体为篆书,白文,右上起顺读“乐成王玺”四字。印材色黄如蜡,晶莹不足而润泽细腻。此印为明代托名晋代封王玺印之作。印文中的“乐成王”本为晋代封王,有二人,一为司马融,一为司马融的侄子司马钦,后过继为司马融之嗣子。司马融之父彭城元王司马植是晋代开国皇帝晋武帝司马炎的堂...

    1676 黄玉 司马
  • 寿山石雕螭“为君难”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寿山石雕螭“为君难”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为君难”雕螭长方石印,清雍正,寿山石质。印面最宽5厘米,长8.5厘米;印体宽5.2厘米,长8.6厘米,通高4.5厘米,纽高0.2厘米。印为长方形,印文椭圆形,镌阳文“为君难”汉文篆字,双螭纽。这方“为君难”石印是雍正皇帝的宝玺,最能反映他在位期间的心态。雍正元年(1723年)正月二十二日,怡亲王允祥向宫中造办处交来雍正帝手书“为君难”匾字一张,御书“惟以一...

    1702 寿山石 阳文 亲王 养心殿 暖阁
  • 青玉鼻钮“尹让”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玉鼻钮“尹让”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玉鼻钮“尹让”印,东汉,印面2.1×2.1厘米,通高1.4厘米。此为东汉私印,青玉质,琢造,鼻钮。印文字体为汉篆,白文,右起横读“尹让”二字,两字并列。“尹”字上部紧凑,曳笔垂长;“让”字笔画较繁,笔道等距排列,印面布局舒展精神。此印玉色淡青发白,如春水初漾,清莹可观,部分质地微微闪黄,黄如淡色豌豆泥,又如水浅见底,玉色天成,不可多得。...

    1408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玺印类藏品
  • 白玉螭纽“学诗堂”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白玉螭纽“学诗堂”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学诗堂”印,清乾隆,白玉质,螭纽长方形玺,汉文篆书。面宽2厘米,长3.2厘米,通高6.7厘米,纽高2.6厘米。  “学诗堂”位于紫禁城东六宫之一的景阳宫的后殿,是清代宫中一处十分重要的收贮书画图籍的地方,“学诗堂”的得名便与殿内所收藏的书画名迹有密切的关系。“学诗堂”里的“诗”,是指中国儒家经典“四书 五经”中的《诗经》。南宋初,宋高宗命宫廷画家马和之,以汉...

    1955 景阳宫 四书 五经 诗经 马和之 内府 实录
  • 楚国铜柱钮“大府”鉨 - 故宫玺印类藏品
    楚国铜柱钮“大府”鉨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柱钮“大府”鉨,战国·楚,印面5.4×6.1厘米,通高11.7厘米。鉨铜铸,柱钮,鉨面有阴线界栏,印面中间有一纵向竖栏,使印之左、右字分开。印文为战国古文字体,白文,左起横读。印文笔道宽大,颇有书体之韵。印面虽大但布局不散,印文虽少而气韵充盈。印文的“府”字下部从“贝”,与“府”藏财货之意相合,颇有特色。此印形体之大在同时期的鉨印中较为罕见。与其它需穿印绶...

    207 大府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