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青玉交龙纽“太上皇帝之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12-13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青玉交龙纽“太上皇帝之宝”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青玉交龙纽“太上皇帝之宝”
时代
门类 玺印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故00166726)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青玉交龙纽“太上皇帝之宝”❖图片

青玉交龙纽“太上皇帝之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白玉交龙纽“太上皇帝之宝”

青玉交龙纽“太上皇帝之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白玉交龙纽“太上皇帝之宝”钤本

青玉交龙纽“太上皇帝之宝”❖简介

太上皇帝之宝”,清乾隆,青玉质,交龙纽方形玺,汉文篆书。面12.1厘米见方,通高8.5厘米,纽高3.5厘米。

“太上皇”之称谓出现甚早,据《史记》记载,汉高祖刘邦称帝后便尊其父为太上皇,以示崇敬。历代皇帝传位于太子,亦自称太上皇。历史上为太上皇者因授受之际的情况不同而境遇各异,但多数是受形势所迫勉强让位。通观中国历史,名副其实既有尊位又有权势的太上皇,恐怕非清代乾隆帝莫属。

乾隆六十年(1795)九月初三日,八十五岁的乾隆帝召集皇子皇孙、王公大臣,宣布立皇十五子嘉亲王顒琰为皇太子,以明年为嗣皇帝嘉庆元年,届期归政。第二年新正,乾隆帝亲自举行授受大典,并下诏:“……皇太子于丙辰正月上日即皇帝位。朕亲御太和殿,躬授宝玺,可称朕为太上皇帝。”这样,乾隆帝结束了长达六十年之久的皇帝生涯,成为清代唯一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太上皇帝。

就在宣布传位顒琰之同时,乾隆帝也为即将到来的太上皇生活进行积极准备。同年九月二十八日他又传下谕旨:“朕归政后,应用喜字第一号玉宝,刻太上皇帝之宝,即将御制《十全老人之宝说》镌刻作为太上皇帝册,用彰熙朝盛瑞。”此后,在乾隆帝授意下,内府工匠用不同材质制作了多方“太上皇帝之宝”。

此宝四周阴刻乾隆帝御制《自题太上皇宝》诗。乾隆帝对此玺十分看重,成为太上皇帝身份的证物,是乾隆帝最为重要的宝玺之一,具有重大历史价值。


相关知识科普


太上皇

全称太上皇帝,即皇帝之上的皇帝,一般由在位皇帝的父亲充任,是皇权与父权相妥协的产物。在大多数情况下,做太上皇的人先做皇帝,然后将帝位让给儿子(当然也有例外)。此种让位,古代称为“内禅”,以示与因将帝位让于异姓(实际上是被武力篡夺)从而导致改朝换代的“禅让”不同。“太上皇”一词最早出现于秦代。秦王嬴政统一中国后,自号始皇帝,追封其父秦庄襄王异人为太上皇,实际上异人并未当过皇帝。第一个真正的太上皇是后凉太祖吕光,公元399年12月,吕光病重,于是将帝位让给儿子吕绍而自称太上皇。历史上最后一个太上皇是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即乾隆皇帝,他在位60年后,于1796年自愿传位于嘉庆皇帝。

皇帝之宝

二十五宝中共有两方皇帝之宝。 其一,通高9.5cm,印面12.5×12.5cm。青玉质,交龙纽,满文篆书。据乾隆十三年上谕:“青玉皇帝之宝本清字篆文,传自太宗文皇帝时。”则知此宝刻治于皇太极时。当时满文篆书初具雏形,到乾隆十三年创立成熟和规范化的满文篆书,并施之于宝玺,其生发之迹清晰可见。据《交泰殿宝谱》,此宝作“以布诏赦”之用。 其二,通高16.6cm,印面15.5×15.5cm。栴檀木质,盘龙纽。据《交泰殿宝谱》,此宝为作“以肃法驾”之用。但从清代档案考察,在二十五宝中,此宝的使用频率最高,钤用范围极广,其他诸宝实无以相比。

交龙纽

帝后宝印的纽制之一。其纽形为两条相向的龙躯体合二为一。

亲王

爵位名。其名始于南朝末期。隋代以皇帝的伯叔兄弟和皇子为亲王,唐代以皇帝的兄弟和皇子为亲王,宋明各代一般因袭不改。清代宗室封爵的第一级称为和硕亲王,主要用以封皇子,蒙古贵族亦有封亲王者。

丙辰

古代的干支记日法,以十个天干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配十二个地支字(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组合成六十个词组,如:甲子、乙丑、丙寅、丁卯……等,用以记日。

太和殿

十全老人之宝说

《十全纪》既成,因选和阗玉镌“十全老人之宝”,并为说。曰“十全”,本以纪武功,而“十全老人之宝”则不啻此也。何言之?武功不过为君之一事,幸赖天佑,劼劬蒇局。未加一赋,而赋乃蠲四,弗劳一民,而民收无万(今收伊犁及回疆户口岂止数千万),只或免穷黩之讥耳。若夫老人之十全,则尚未全也。 盖君人之职,岂止武功一事哉。朱子曰:一日立乎其位,则一日业乎其官,一日不得乎其官,则一日不敢立乎其位。官者,何职之谓也。君之职,不能尽言,况敢云尽其职乎。未尽其职,则“十全老人之宝”不亦涉自欺与夸而增惭愧乎! 然老人之十全,实更有奢望,不敢必以敬待天佑者。十全之武功,诚叨天佑矣。则十全之尽君职,或亦可以希天佑乎。夫适百里者,半九十里。予今三年归政之全人,不啻半九十,而且如三十年之久矣。是以逮七十,而系犹日孜孜以为箴。至八十,而系自强不息以为勉。则此可必不可必,三年中,敢不益励宵衣旰食之勤,益切敬天爱民之念,虔俟昊贶,或允臻十全之境,视三年诚如三十年之远。幸何如之!企何如之!惕何如之!是为说。

内府

职官名,见《周礼·天官》,执掌贡赋货藏,以供邦国之用。后泛指皇家府库或宫廷。

阴刻

阴刻:将图像、文字以凹陷形式雕刻。

相关文章

  • 青玉蹲龙纽“宝笈三编”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玉蹲龙纽“宝笈三编”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宝笈三编”印,清嘉庆,青玉质,蹲龙纽方形玺,汉文篆书。面3厘米见方,通高5厘米,纽高2.3厘米。“宝笈三编”即《石渠宝笈》三编的简称。此玺是《石渠宝笈》三编著录内府收藏书画作品必钤宝玺。《石渠宝笈》、《秘殿珠林》三编“凡例”规定:“恭遇列圣宸翰、皇上御书则用‘珠林三编’或曰‘宝笈三编’、‘秘殿珠林所藏’或曰‘石渠宝笈所藏’凡二玺。古今臣工书画则用‘嘉庆御览...

    1358 石渠宝笈 石渠 内府 宸翰 三希堂 三希
  • 青田石“陈介褀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田石“陈介褀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田石“陈介褀印”,清,翁大年篆刻,通高2.8厘米,印面1.5×1.4厘米。 石章青田石制,方形,素面侧款。印文篆体,朱白文相间,分上下行迴文式排列,右上起逆读“陈介褀印”4字。边款阴刻“翁大年”。此印布局篆法深得汉私印精髓,足见翁大年对汉印精神的领悟。...

    852 陈介褀 翁大年 素面 朱白文 迴文 阴刻
  • 寿山石雕云龙“政贵有恒”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寿山石雕云龙“政贵有恒”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政贵有恒”印,清道光,寿山石质,通体雕云龙纹方形玺,汉文篆书。面4.6厘米见方,通高9.9厘米。“政贵有恒”语出《尚书•毕命》周康王向毕公语:“政贵有恒,辞尚体要,不惟好异。”将“政贵有恒”刻成宝玺,表明道光帝继位后对国家政策保持持续性、连贯性和稳定性的基本看法,与清帝一贯遵循的“法祖”政纲正相一致。...

    1669 政贵有恒 寿山石 龙纹 尚书
  • 白玉螭纽“如如”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白玉螭纽“如如”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如如”印,清雍正(乾隆为宝亲王时期),白玉质,螭纽长方玺。篆书。面宽1.3厘米,长1.9厘米,通高1.2厘米,纽高0.5厘米。如如,佛语,指真如常住,圆满而不凝滞之境界。《金刚经》:“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乾隆三十三年(1768)御书《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即钤此玺。...

    302 真如 金刚经
  • 铜柄钮“移改达葛河谋克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柄钮“移改达葛河谋克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柄钮“移改达葛河谋克印”,金,印面6.3×6.2厘米,通高5.4厘米。印铜铸,柄钮,印文为叠篆字体,朱文,右上起顺读。印侧及背刻楷书体“移改达葛河谋克印 (大)定十九年八月 礼部造”款。公元1115年,女真族建立了金政权,后相继消灭了辽与北宋政权,统治黄河以北地区达百余年之久。为了统治原宋、辽文化高度发达的地区,其政治制度也仿照原宋、辽之制。女真族建国前没...

    430 谋克 女真族 女真 黄河 少府 文思署
  • “戊辰翰林”寿山石章 - 故宫玺印类藏品
    “戊辰翰林”寿山石章 - 故宫玺印类藏品

    “戊辰翰林”寿山石章,清,印面2.1x2.1cm,高3.9cm寿山石质,印随形,雕山水树木纹,方形印面,白文“戊辰翰林”印文。此印为清代金石收藏家陈介祺自用印之一。戊辰年是清嘉庆十三年(1808)。陈介祺之父陈官俊于该年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陈官俊深受道光帝赏识,恩礼始终不衰。...

    807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玺印类藏品
  • 白玉螭纽“宁寿宫续入石渠宝笈”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白玉螭纽“宁寿宫续入石渠宝笈”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宁寿宫续入石渠宝笈”印,清乾隆,白玉质,螭纽方形玺,汉文篆书。面3.4厘米见方,高6.1厘米,纽高3.7厘米。该玺置于紫檀木宝匣内,为《石渠宝笈》续编著录之部分书画作品上所钤盖的八玺之一,刻制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正月至乾隆五十八年(1793)五月《石渠宝笈》续编编纂期间。《石渠宝笈》续编“凡例”规定,凡收入《石渠宝笈》续编的古今臣工书画,除照例钤盖“...

    1648 宁寿宫 石渠宝笈 石渠 紫檀木 三希堂 三希 乾清宫 养心殿
  • 青田石“鄞马氏凡将斋藏书”章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田石“鄞马氏凡将斋藏书”章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田石“鄞马氏凡将斋藏书”章,近代,马衡篆刻,印面6.4×1.1厘米,通高4.9厘米。印青田石制,长方形,素面侧款。印文篆体,朱文,上起顺读“鄞马氏凡将斋藏书”8字,印面有阳线边栏。边款阴刻楷书体“此八年前作,以石有伤损,欲改作之而人事冗迫,至今不果,顷以书籍整理毕事,特检出复治之,时廿有一年一月十有三日也。马衡。”因材施以单行行文,是藏书印常用的布局方法之...

    1362 凡将斋 马衡 素面 阴刻
  • 青玉兽钮“刘先臣”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玉兽钮“刘先臣”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玉兽钮“刘先臣”印,汉,印面2.6×2.6厘米,通高2.4厘米。汉代私印,青玉琢造,兽钮,印文字体为汉篆,白文,右起顺读“刘先臣”三字。文字布局严谨,笔道粗细一致,文字清劲,骨架强硬。青玉散布黄褐色斑,片片如烟熏,似沉似浮,古雅可观。三字私印的文字布局为姓氏单占一侧,名字另列,此为汉印惯用通例,与入印文字的单字笔画繁简并无关联。在汉系印章中,早期动物题材的...

    1998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玺印类藏品
  • 寿山石“五福堂”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寿山石“五福堂”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五福堂”印,清雍正,寿山石质,随形雕荷叶椭圆形印,汉文篆书。面椭圆形,宽2.5厘米,长3.9厘米,通高6.1厘米。五福堂位于圆明园之“天然图画”景区内。“五福”语出《尚书•洪范》:“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是古代中国人对人生幸福追求的目标。清代皇帝对“五福”同样十分看重,康熙帝御题“五福堂”匾赐给雍正帝,雍正帝又敬摹此三字并悬于...

    339 寿山石 圆明园 尚书
  • 秦国铜鼻钮“工师之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秦国铜鼻钮“工师之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鼻钮“工师之印”,战国·秦,印面2.1×2.1厘米,通高0.7厘米。印铜铸,鼻钮。印文为秦篆字体,白文,右上起顺读。秦国文字特征明显,印文圆转流畅,凡纵向笔画皆下垂感十足。尤其是“印”字末笔半行横折下曳更是秦印文的特征。秦国地处关西,与东方诸国相比经济文化发展较慢,其文字沿袭了周的正体文字,少有创新。秦统一后颁行的小篆字体,其基础就是秦的正体字。秦国官印称...

    812 工师
  • 燕国铜鼻钮“广阴都左司马”鉨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燕国铜鼻钮“广阴都左司马”鉨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鼻钮“广阴都 左司马”鉨,战国·燕,印面2.1×2.1厘米,通高1.5厘米。鉨铜铸,鼻钮,印面有阴线边栏。鉨文为战国古文字体,白文,右上起顺读。 “广阴都”鉨文作“怳阴都”,“怳”可读作“广”。燕国有货币“怳昌”布币,其铭文“怳昌”即燕国的广昌。《水经·圣水注》:“圣水又东,广阳水注之,水出小广阳西山,东迳广阳县故城北。” 中国古代以山之南、水之北称阳,以...

    1679 广阴都 左司马 司马 南郊
  • 铜青金石柱纽“慈禧皇太后御笔之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青金石柱纽“慈禧皇太后御笔之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慈禧皇太后御笔之宝”,清晚期,铜质,青金石柱纽方形印,汉文篆书。面3.5厘米见方,通高11厘米,纽高10.7厘米。慈禧太后是清代后妃留有墨迹最多的一位。此宝常钤用于其御笔书画之上。慈禧太后御笔多为代笔,翰墨、匾联代笔者有潘祖荫、张仁黼等,绘画代笔者为缪嘉蕙及屈兆麟等。...

    1584 张仁黼 缪嘉蕙 屈兆麟
  • “壬辰进士”象牙章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壬辰进士”象牙章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壬辰进士”象牙章,清,印面1.9 x1.9cm,高2.9cm印光素。方形印面。朱文“壬辰进士”印文。...

    727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玺印类藏品
  • 玛瑙螭纽“随安室”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玛瑙螭纽“随安室”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随安室”印,清雍正(乾隆为宝亲王时期),玛瑙质,螭纽长方形玺。篆书。面宽1.3厘米,长2厘米,通高1.6厘米,纽高0.6厘米。...

    838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玺印类藏品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