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陈卓天坛勒骑图、冶麓幽栖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10-01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陈卓天坛勒骑图、冶麓幽栖图卷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陈卓天坛勒骑图、冶麓幽栖图卷
时代
门类 绘画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069006)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陈卓天坛勒骑图、冶麓幽栖图卷❖图片

陈卓天坛勒骑图、冶麓幽栖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陈卓天坛勒骑图、冶麓幽栖图卷❖简介

《天坛勒骑图、冶麓幽栖图》卷,清,陈卓绘,纸本,设色,纵30.5厘米,横147.5厘米,154.3厘米。

“天坛勒骑图”本幅自题:“陈卓画。”钤“陈卓”印1方。“冶麓幽栖图”本幅自题:“丁卯仲春画于东山草堂。陈卓。”钤“中立”印1方。尾纸有王楫、柳堉题跋。收藏印有“海梯手定”、“海梯珍藏”、“海梯审定真迹”、“长平祝氏之镠叔和父鉴藏金石书画记”、“毕氏家藏”、“古香楼藏宝”印6方。

陈卓的楼阁画作品有青绿与浅绛两种风格,前者用于描绘仙山楼阁,后者多写实景。此卷描绘前朝旧都,一幅表现明代天坛,一幅绘从清凉山鸟瞰金陵城,画作题材表达了画家对故国的思念之情。全图将楼阁绘画与文人浅绛山水有机地结合,意境清幽冷寂。建筑形象基本为徒手绘制,既不失界笔楼阁的准确细腻,又兼有文人的意笔之气,表现了画家高超的写实能力。这幅画是研究天坛建筑的原始形态和清初金陵城貌的实证。


相关知识科普


陈卓

陈卓(生卒年不详,约活跃于17世纪),字中立,北京人。明亡后,久寓金陵。工山水、人物,画风工整精细。画史评其有宋人精密之体,惜无元人灵秀之格。

尾纸

又名“拖尾”,是书画手卷的一部分,位于后隔水之后。用镶料纸接成,主要用以加大手卷的轴心圆周,以适于在手中把玩并起到保护画心的作用,同时可供鉴赏者题写跋语。

浅绛

即浅绛山水,山水画的一种。在水墨勾勒皴染的基础上敷染以赭石为主色的淡彩山水画。可能始于五代董源,盛于元代黄公望,亦称“吴装”山水。

界笔

界笔是中国古代建筑、家具、舟车画中描绘直线的工具。是一个圆形笔套,作画时将毛笔放在套里,只露出毫尖,然后将其靠在直尺上移动,毫尖露出的长短决定线条的粗细,这样画出的墨线就又匀又直了。

相关文章

  • 程正揆江山卧游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程正揆江山卧游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江山卧游图》卷,清,程正揆绘,纸本,墨笔,纵26厘米,横205厘米。自题款:“江山卧游图,庚戌第二。青溪道人。”钤白文印二方:“青谿旧史”、“程正揆”。鉴藏印有“王竹溪家藏真迹”、“真赏”等,共10方。款识中的“庚戌”是指清康熙九年(1670年),作者时年66岁。程正揆仿南朝刘宋时期(420-479)画家宗炳,将自己的游历处绘成图,统称为《江山卧游图》,并...

    394 卧游 程正揆 宗炳
  • 莲塘泛舟图页 - 故宫绘画藏品
    莲塘泛舟图页 - 故宫绘画藏品

    《莲塘泛舟图》页,宋,绢本,设色,纵24.3厘米,横25.8厘米。本幅无款印。收藏印钤“庞莱臣珍藏宋元真迹”一方。庞元济《虚斋名画录》著录。画面长松密林,坡陀水阁。水阁内二女子,一执扇闲坐,一凭栏眺望,坡下莲塘,一女泛舟而来。图页中的水阁以细笔勾勒,刻画精微,设色淡雅,虽大不盈尺却美轮美奂。此图高度写实的绘画风格继承了北宋画院的传统,而莲塘的迷濛与空灵增添了...

    2000 庞莱臣 庞元济 画院
  • 邵弥贻鹤寄书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邵弥贻鹤寄书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贻鹤寄书图》轴,明崇祯十年(1637年),邵弥绘,纸本,设色,纵87.3厘米,横51厘米。画上自题:“崇祯岁丁丑六月,偶吟‘却怪居山尤自浅,有人贻鹤寄书来’之句,苍书词兄叹有同心,嘱余图此。时在法水寺清荫堂,凉风时至,喜而记之。弟邵弥。”下钤“邵弥之印”朱文、“僧弥”朱文、“世表之交”朱文印。另有庞元济“虚斋审定”白文等收藏印,以及金俊明、陆世廉、陈尊、郑...

    425 邵弥 庞元济 金俊明 平远
  • 张远刘景荣三生图像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张远刘景荣三生图像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刘景荣三生图像》轴,清,张远绘,绢本,设色,纵169.3厘米,横61.7厘米。画面左下角款署:“张远谨写。”下钤2印。这是一幅颇具趣味性的人物肖像画作品。画面表现了刘景荣三世的生活情景。在竖条形的画面上,中部是一组着清代服饰的人物,当中一人头戴冠,身着官服,双手抱腕于胸前。前方的两位仆从手持节旄,身后的两位仆从手捧印、剑相随,俨然封疆大吏在道路上行进,表现...

    821 刘景荣 张远 肖像画 波臣派
  • 萧云从梅花图册 - 故宫绘画藏品
    萧云从梅花图册 - 故宫绘画藏品

    纸本,墨笔。纵25厘米,横31.5厘米。本套册页共八开,其中七开钤“钟山老人”朱文长方印、“尺木”朱文长方印、“从”朱文圆印、“萧云从”白文长方印,末开自题“己酉冬日,七十四翁,云从”,钤“钟山老人”朱文长方印,“萧云从”白文长方印。中国古代将梅、兰、竹、菊并称“四君子”,用来表现人物的优雅性情与高洁品质,故而常常以之入画,此图便是其中佳作。整套图册绘写出凌...

    1856 萧云从
  • 徐悲鸿柳鹊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徐悲鸿柳鹊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柳鹊图》轴,近现代,徐悲鸿绘,纸本,设色,纵100厘米,横61.5厘米。自题:“卅三年春悲鸿,力行中学华琚仁弟新居落成,写此申贺。”下钤“悲”朱文印。鉴藏印一方,模糊不辨。卅三年即指民国卅三年(1944年),徐悲鸿时年49岁。1944年,徐悲鸿因患高血压与肾炎在重庆住医院半年,医嘱不得动笔做画。因此,这一年其创作数量锐减。本幅是他在年初应朋友之邀所绘,十分...

    597 徐悲鸿
  • 朱耷枯木寒鸦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朱耷枯木寒鸦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枯木寒鸦图》轴,清,朱耷作,纸本,墨笔,纵178.5厘米,横91.5厘米。本幅表现隆冬时节,4只落寞的寒鸦在残石败枝上栖息的情景。寒鸦的羽毛先以淡墨晕染,趁湿在淡墨上罩以浓墨,浓淡墨交融处显现出羽毛柔软、细密的质感。鸟的眼眶为一笔圈成的椭圆形,靠近上眼眶处以重墨点睛,一付“白眼向人”的神色顿现笔底。鸟儿孤傲不驯的神态最能体现作者坚韧倔强、磊落不羁的个性。本...

    584 朱耷 八大山人
  • 商喜明宣宗行乐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商喜明宣宗行乐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明宣宗行乐图》轴,明,绢本,设色,纵211厘米,横353厘米。本幅无款印。此图表现了明宣德皇帝出行游猎的场面,人物众多,描绘细致。画中一队人马出宫苑入林郊,浩浩荡荡。坡岗上树茂花繁,溪水潺潺,林木间飞鸟走兽成双成对。宣宗居队伍之首,身材魁梧,体态雍容,头戴黑色尖顶圆帽,身着红色窄袖衣,外罩黄色长褂。据文献记载,明初皇帝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骑射出行时的冠服仍保...

    1896 胡服
  • 沈周江亭避暑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沈周江亭避暑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江亭避暑图》扇页,明,沈周绘,金笺,设色,纵18厘米,横46厘米。扇页有自题:“池上一亭好,夕阳松影中。正无避暑地,认是水晶宫。沈周。”钤“启南”朱文印。此图是幅笔笔紧贴诗意的画作。图绘夕阳下,高士策杖至江亭避暑的小景。扇面构图为左右开合式,设色以绿色为主,其青翠明洁的色调与简约的景致相呼应。清爽、平淡的审美意趣与消除烦躁求得清凉的避暑主题相契合,烘托出远...

    1661 沈周
  • 朱耷秋林独钓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朱耷秋林独钓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秋林独钓图》轴,清,朱耷绘,纸本,墨笔,纵197.5厘米,横57.3厘米。款署:“驴”。钤白文印二方:“一字年”、“技止此身”。图绘凋零的树木被笼罩在深秋的寒意中,一湖静水之上只见高士孤身垂钓,空旷荒寂的意境中孕含着作者对明朝故土的无限怀念。此图无年款,根据署款“驴”字,推断此幅为朱耷57岁(1682年)左右的作品。这时期其山水画还深受元人倪瓒、黄公望,明...

    416 朱耷 倪瓒 黄公望 董其昌
  • 谢彬探梅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谢彬探梅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探梅图》扇页,清,谢彬绘,金笺,墨笔,纵18.5厘米,横55厘米。扇页有自题:“康熙乙卯画于止园之玉树堂。古香谢彬时年七十有四。”钤“彬”白文印、“文侯”朱文印。“乙卯”是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图绘高士寄情于山水、郊外寻梅的场景。近景的山石采用富有力度的斧劈皴,以侧锋行笔皴擦石面,有宋人画苍劲的笔意。人物刻画生动传神,通过简约的勾染,便将人物“探梅”...

    673 谢彬 斧劈皴
  • 朱德润秀野轩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朱德润秀野轩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秀野轩图》卷,元,朱德润作,纸本,水墨淡设色,纵28.3厘米,横210厘米。该图末有朱德润自识:“至正二十四年歲甲辰(1364年)四月十日,睢陽山人時年七十一歲。朱德潤並肩。”后钤私印两方。系朱氏临终前的极晚之作。是图画江南山川的平远之景,山林间有文人对坐于书斋中,笔法粗放纵逸,墨色简洁,有苍茫之意。画家大胆地将北宋李成、郭熙描绘北方山水的笔墨转化为表现江...

    1005 朱德润 平远 李成 郭熙 早期吴派
  • 高凤翰雪景竹石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高凤翰雪景竹石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雪景竹石图》轴,清,高凤翰绘,纸本,设色,纵140厘米,横62厘米。图绘湖石耸立,秀竹盈雪,寒草委地,意境萧散。淡墨染就阴沉天气,冬日清冷跃然纸端。画石以染代皴,尤富质感,写竹则行笔快捷,浓淡相映,妙趣横生。古人常藉兰竹以寓文人高洁脱俗的性格,此图借幽篁凌寒傲雪之姿,将其耐寒燠、抗冰雪的坚贞性格刻画得淋漓尽致,堪为佳作。自题:“高节凌寒,偶为卯君先生写意,...

    259 高凤翰
  • 陈宗渊洪崖山房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陈宗渊洪崖山房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洪崖山房图》卷,明,陈宗渊绘,纸本,墨笔,纵27.1厘米,横106.2厘米。本幅无款。钤“陈宗渊氏”、“游戏翰墨”印2方。引首篆书“洪崖山房”四字出自明书法家陈登之手。卷后有明初胡俨书《洪崖山房记》,梁潜诗序及当时名宦杨荣、李时勉、王直、陈敬宗等人所书和诗多首。《洪崖山房图》是陈宗渊唯一的传世作品,为其受友人胡俨之请按实景创作的。胡俨怀着还乡归隐之情,在家...

    349 陈宗渊 引首 胡俨 杨荣 李时勉 王直 陈敬宗 王绂
  • 雍亲王题书堂深居图屏·裘装对镜轴 - 故宫绘画藏品
    雍亲王题书堂深居图屏·裘装对镜轴 - 故宫绘画藏品

    《雍亲王题书堂深居图屏·裘装对镜》轴,清,宫廷画师绘,绢本,设色,纵184厘米,横98厘米。 《雍亲王题书堂深居图屏》共12幅,此为其中之一。 画面上仕女身着裘装,一手搭于暖炉上御寒,一手持铜镜,神情专注地对镜自赏,“但惜流光暗烛房”的无奈之情溢于眉间。画中背景是一幅墨迹酣畅的行草体七言诗挂轴,落款为“破尘居士题”。“破尘居士”是雍正皇帝为雍亲王...

    1758 亲王 仕女 院体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