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戊辰翰林”寿山石章 - 故宫玺印类藏品

12-13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戊辰翰林”寿山石章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戊辰翰林”寿山石章
时代
门类 玺印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129943)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戊辰翰林”寿山石章❖图片

“戊辰翰林”寿山石章 | 故宫玺印类藏品

“戊辰翰林”寿山石章 | 故宫玺印类藏品

“戊辰翰林”寿山石章❖简介

“戊辰翰林”寿山石章,清,印面2.1x2.1cm,高3.9cm

寿山石质,印随形,雕山水树木纹,方形印面,白文“戊辰翰林”印文。此印为清代金石收藏家陈介祺自用印之一。戊辰年是清嘉庆十三年(1808)。陈介祺之父陈官俊于该年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陈官俊深受道光帝赏识,恩礼始终不衰。


相关知识科普


相关文章

  • 铜瓦纽“『0116』邑尉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瓦纽“『0116』邑尉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瓦纽“『0116』邑尉印”,通高1.3厘米,印面2.1×2.2厘米。印铜铸,方形,瓦纽,双层印台。印面有阴线十字界格及边栏。印文为秦篆字体,白文,右上起交叉读“『0116』邑尉印”四字。尉为秦代县佐官。《汉书·百官公卿表》记:“县令长皆秦官,掌治其县……皆有丞尉。”掌县中军事。此为秦王朝官印。...

    1419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藏品 故宫玺印类藏品
  • 铜瓦纽“武陵尉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瓦纽“武陵尉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瓦纽“武陵尉印”,印面2.3×2.3厘米,通高2.1厘米。印铜铸,方形,瓦纽。印文为汉篆字体,白文,两竖行排列,右上起顺读“武陵尉印”四字。尉系指郡尉。《汉书·百官公卿表》载“郡尉,秦官,掌佐守,典武职甲卒,秩比二千石。景帝中元二年,更名都尉”。此印为汉景帝中元二年(公元前148年)前郡都尉之印。...

    964 武陵
  • 竹根雕夔纹纽仿刻“乾隆御赏”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竹根雕夔纹纽仿刻“乾隆御赏”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乾隆御赏”印,近现代,竹根质,仿刻,长2.1厘米,宽2.1厘米,高1.7厘米。...

    1853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玺印类藏品
  • 白玉龟钮“太原王玺”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白玉龟钮“太原王玺”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白玉龟钮“太原王玺”,明,印面2.25×2.25厘米,通高1.95厘米。清宫旧藏。印白玉质地,龟钮,印文字体为篆书,白文,右上起顺读“太原王玺”四字。此印为明代托名汉代封王玺印之作。印文所谓“太原王”本为汉文帝时的封王,名刘参,汉文帝刘恒之子。汉文帝三年(公元前177年)三月,有司请立皇子为诸侯王,于是当时诸子皆立为王。其中刘参被立为太原王,刘恒另一子刘武被...

    1440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玺印类藏品
  • 青玉鼻钮“尹让”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玉鼻钮“尹让”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玉鼻钮“尹让”印,东汉,印面2.1×2.1厘米,通高1.4厘米。此为东汉私印,青玉质,琢造,鼻钮。印文字体为汉篆,白文,右起横读“尹让”二字,两字并列。“尹”字上部紧凑,曳笔垂长;“让”字笔画较繁,笔道等距排列,印面布局舒展精神。此印玉色淡青发白,如春水初漾,清莹可观,部分质地微微闪黄,黄如淡色豌豆泥,又如水浅见底,玉色天成,不可多得。...

    1408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玺印类藏品
  • 白玉螭纽“落花满地皆文章”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白玉螭纽“落花满地皆文章”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落花满地皆文章”印,清雍正(乾隆为宝亲王时期),白玉质,螭纽长方形玺。篆书。面宽1.7厘米,长1.9厘米,通高1.4厘米,纽高0.8厘米。...

    1356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玺印类藏品
  • 铜龟钮“鹰扬将军章”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龟钮“鹰扬将军章”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龟钮“鹰扬将军章”,东晋,印面2.3×2.3厘米,通高2.9厘米。印铜铸,龟钮,印文为汉篆字体,白文,右上起顺读。此印铸造较厚重,龟身两侧平齐,与魏晋早期之印有别。印文的凿刻风格与十六国、南朝印类似,应是东晋官印之一,皆属于急就章一类。鹰扬将军,武官名,始见于三国魏。《三国志·魏书二十八》注引《魏书》说文钦“转为庐江太守、鹰扬将军”。两晋南北朝多设此官,晋...

    1449 鹰扬 十六国 司马 加官 散官
  • “乐琴书以消忧”青田石章 - 故宫玺印类藏品
    “乐琴书以消忧”青田石章 - 故宫玺印类藏品

    清,印面见方3.7厘米,通高7.1厘米。青田石质,方形印面,阳文“乐琴书以消忧”印文,边款刻“既望日偶作于修竹山房。乐琴书以消忧。文彭”。乾隆帝对此印颇为欣赏,为之赋诗数首,并添配了精致的紫檀木匣。匣上镌刻其中一首:“冻石年陈如汉玉,琴书足以乐消忧。当年五柳先生者,抑埴曾经识此不。”诗中表达了乾隆帝对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归隐田园弹琴读书自娱的赞赏。...

    519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玺印类藏品
  • 紫砂覆斗纽“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传国玺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紫砂覆斗纽“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传国玺 - 故宫玺印类藏品

    清乾隆,6.8X6.8厘米。乾隆三年(1738年),民夫在江苏宝应县界首疏通河道时,挖得一方玉玺,立即引起地方官的高度重视,由原任直隶延庆州知州郭浩,呈送江南河道总督高斌,高斌进献给乾隆帝。乾隆帝由材质确定这方传国玺并非玉质,进而确认这方玉玺并非传说中的传国玺。因认为该玺“古泽可爱,其文‘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其篆法又与《》所摹蔡仲平本颇合,而视为完好旧器,...

    1452 总督 乾清宫 暖阁
  • 铜柄钮“秦成阶文等第弎指挥诸军都虞侯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柄钮“秦成阶文等第弎指挥诸军都虞侯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柄钮“秦成阶文等第弎指挥诸军都虞侯印”,五代,印面6.4×5.8厘米,通高4.1厘米。印铜铸,柄钮,印文似唐印字体,朱文,右上起顺读。印背以楷书体刻款“秦成阶文等州第三指挥诸军都虞候”。“第弎”为指挥的编号。印文“秦成阶文”实即四州的省文,此四州位于陇西南北一线,为边陲要地。此印从印文的前称看应是五代时期秦、成、阶、文四州第弎指挥中掌管诸军军法的都虞侯之印...

    528 指挥 军都
  • 白玉龟钮“辽东王玺”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白玉龟钮“辽东王玺”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白玉龟钮“辽东王玺”,明,印面2.3×2.3厘米,通高2.0厘米。清宫旧藏。印白玉质地,龟钮,印文字体为篆书,白文,右上起顺读“辽东王玺”四字。龟钮背上饰环纹,极规整有致。龟扭首侧视,神态惕惕。印材质清透亮,灿烂光辉。此印为明代托名楚汉之际封王玺印之作。印文中的“辽东王”本为楚汉之际封王,名韩广。秦末天下纷纷义举,赵地故上谷卒史韩广将兵北徇燕地,得到燕地贵族...

    1405 项羽
  • 青玉辟邪钮“中山王宝”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玉辟邪钮“中山王宝”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玉辟邪钮“中山王宝”印,明,印面1.4×1.4厘米,通高1.5厘米。清宫旧藏。印青玉质,辟邪钮。印文字体为篆书,白文,右上起顺读“中山王宝”四字。此印为明代托名汉代封王玺印之作。印文中的“中山王”本为汉代封王,名刘胜。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御史大夫晁错建议“削藩”,吴王濞、胶西王卬、楚王戊、赵王遂、济南王辟光、菑川王贤、胶东王雄渠遂以“清君侧”的名...

    1228 辟邪 中山王 大夫 削藩 太尉 内府
  • 碧玉交龙纽“古稀天子之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碧玉交龙纽“古稀天子之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古稀天子之宝”,清乾隆,碧玉质,方形玺,汉文篆书。面12.9厘米见方,通高10.8厘米,纽高5.2厘米。宝四周填金乾隆帝御制《古稀说》。此玺制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是年乾隆七十万寿。稽诸史籍,“自三代以下帝王年逾七十者:汉武帝、梁高祖、唐明皇、宋高宗、元世祖、明太祖凡六帝” 。但在乾隆帝看来,其中前面四君均是不足为法的,余下的元世祖和明太祖虽为创业之...

    717 天子之宝 碧玉 交龙纽 阴刻 三代 忽必烈 朱元璋 杜甫
  • 白玉羊钮“应衢”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白玉羊钮“应衢”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白玉羊钮“应衢”印,汉,印面1.4×1.4厘米,通高2.0厘米。汉代私印,白玉琢造,羊钮,印文字体为汉篆,白文,右起横读“应衢”二字。印文满格,位置匀称,笔道不深而精神十足。印台方正,上立一羊,玉羊大角下盘,线条优美,通体洁白无瑕,神态可爱。 此印玉色纯净,通体一色,光亮莹润,托于掌中,似有丝丝凉意沁入,令人爱不释手。以牧畜作为印钮的印章基本上是新莽政权到西...

    640 十六国 鎏金 驼钮
  • 寿山石童子牧牛纽“白发向人羞折腰”章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寿山石童子牧牛纽“白发向人羞折腰”章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石章白寿山石制,长方形,童子牧牛纽,侧款。印文篆体,白文,右上起顺读“白发向人羞折腰”7字。印面有阴线边栏。边款阴刻隶书体“天启四年十月二十有五日。宏度。”此印印文出自宋代陆游《剑南诗稿·卷九·醉中出西门偶书》诗句。此印相对汪泓早期的篆刻灵动略逊,而以规整风貌示人。文字笔势硬折,中含险峭,略有凿刻之意。整体布局均匀,印文力求对称,密而不繁。...

    869 寿山石 阴刻 陆游 印相 汪泓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