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傅抱石风雨归舟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10-14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傅抱石风雨归舟图轴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傅抱石风雨归舟图轴
时代
门类 绘画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177676)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傅抱石风雨归舟图轴❖图片

傅抱石风雨归舟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傅抱石风雨归舟图轴❖简介

《风雨归舟图》轴,近现代,傅抱石绘,纸本,设色,纵60.8厘米,横52.8厘米。

本幅自题:“甲申又四月杪,于沙坪坝中央大学获观金冬心马和之笔法所写风雨归舟巨帧,心神为之一鬯。返乡来,每思写抚,未能也。今日略拾坠饰,涉笔为此,愧甚愧甚,古人之不可及也。甲申五月初九日,终日淋雨。新喻傅抱石并记。”钤“抱石大利”白文方印,“甲申”朱文圆印,“抱石斋”、“其命维新”朱文方印。

甲申为1944年。

傅抱石画雨的作品始于20世纪40年代,应该是蜀地山区多雨的气候给他带来创作的灵感。此后,无论是巴蜀的疾风暴雨还是江南的绵绵细雨,都被他再现于画幅,引人入胜,所以论者常常用“一半山川带雨痕”来形容其画作的特点。谈及画雨,他认为古代画家“不直接画雨,而能使人产生下雨的感觉。……到了清代的金冬心,开始摸索直接画雨的方法。我受了他的影响,也吸收了西洋水彩画的表现方法。但是,对我来说,最重要的老师是大自然本身。”自然界触发了他的灵感,为他提供了素材,在吸收中外绘雨技巧长处的基础上,傅抱石成功地表现出原本没有固定形状的雨水的气势,形成强烈的感染力,堪称一绝。

由图中题款可知此图系画家在中央大学观赏金农绘制的《风雨归舟图》时产生灵感,又经反复推敲,方才落笔,其审慎的态度可见一斑。只见一叶扁舟在暴雨狂风中前行,船夫用足力气猛摇船桨,主人撑起雨伞尽量躲避着倾盆而下的雨水。岸边的芦苇为狂风所折,远处的山峦也被风雨模糊成迷蒙的一片。逼真的风雨效果令人仿佛置身其间,似能听到风声、雨声、水声、雷声交织出一曲交响乐,荡人心脾。

此图为傅抱石夫人罗时慧捐献。


相关知识科普


金冬心

金冬心(1687—1764年),名金农,字寿门,号冬心先生,又号稽留山民、曲江外史、昔耶居士等。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流寓扬州。博学多才,精篆刻,工诗文,书法、绘画、治印、刻砚,无所不通。书法出入楷隶之间,所创“漆书”尤为奇古,颇具特色,富于金石意味。善山水、人物、花卉,画风古朴。秦祖永《桐荫论画》评其“涉笔即古,脱尽画家习气”。其画造意新颖,写形奇古,笔墨朴秀,极具个性。金农与郑燮、高翔、汪士慎等人并称为“扬州八怪”。

马和之

马和之,生于北宋,生卒年代均未见记载,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主要活动于北宋末至南宋初期。南宋高宗绍兴年间(1131—1162年)中进士第,官至工部侍郎。工画山水、人物、佛像,风格独特,笔法飘逸高古,迥异于南宋院体画法,时人目为“小吴生”。在表现山水、人物时,他更多地融入了一些书法的笔趣,古朴自然,务去华藻。 周密《武林旧事》卷六将马和之列于御前画院之首,然而,根据目前所知资料,两宋画院画家自有其品秩,而无进士及第任官后尚充任画院画家者。此外,马和之的画风与院画的总体面貌也有相当大的差距。马和之宗法北宋李公麟而有所变化,表现人物所用线条较为短促,运笔迅疾,兰叶描已变为后世所称之“蚂蝗描”。因此,马和之不是南宋画院的宫廷画家,清代《南宋院画录》中称其以“艺精一世,命之总摄画院事”是有一定可能性的,但却并非服务于宫廷的职业画家,而应与李公麟等文人画家并列。

山川

山川指山岳、河流和平野。方志类书中常将“山川”列为一目,用以记载某一地区的形胜,诸如:山脉、河流、湖泊、池沼、津梁,以及与山川有关的森林、矿藏、名胜、景观等。

金农

金农(1687—1763或1764年),字寿门,号冬心,又号稽留山民、曲江外史、昔耶居士等。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受业于何焯。乾隆元年以布衣被荐博学鸿词科,未中,遂游历四方,后居扬州,以卖书画为生。博学多才,工诗文,精篆刻。善山水、人物、花卉,画风古朴,造型新颖奇古,极具个性,秦祖永《桐荫论画》评其“涉笔即古,脱尽画家习气”。五十岁后开始绘画创作,与郑燮、高翔、汪士慎等人并称为“扬州八怪”。书法出入楷隶之间,所创“漆书”尤为奇古,颇具特色,富于金石意味,为时人所推重。

相关文章

  • 吴昌硕紫藤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吴昌硕紫藤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紫藤图》轴,清,吴昌硕绘,纸本,设色,纵132.5厘米,横41.2厘米。吴昌硕有着深厚的书法功底,因此他在绘画创作上能够以书入画,曾自言:“草书作葡萄,笔动走蛟龙”,又言:“临抚石鼓琅玡笔,戏为幽兰一写真。”此图便是他以狂草笔法创作的写意画佳作。其画意而不画形的洒脱笔墨,显现出书法中气贯神通的审美意趣,同时也生动地展现出紫藤沐浴春光的勃勃生机。...

    1044 吴昌硕 石鼓
  • 明光宗朱常洛像 - 故宫绘画藏品
    明光宗朱常洛像 - 故宫绘画藏品

    《明光宗朱常洛像》,明,绢本,设色,纵108.9厘米,横77厘米。本幅无作者款署,应为明代宫廷画家所作。画中人物取正面肖像,画法是线描和平涂上色。服饰突出了明代舆服制度的特征,上有十二章纹样,分别是:日、月、龙、星辰、山、华虫、火、宗彝、藻、粉米、黻、黼。明光宗朱常洛(1582-1620年),年号泰昌。泰昌皇帝登极之时,大明王朝面临严峻的形势,朝纲腐败,经济...

    1190 十二章 宗彝 粉米
  • 董其昌佘山游境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董其昌佘山游境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佘山游境图》轴,明,董其昌绘,纸本,墨笔,纵98.4厘米,横41厘米。本幅自题:“丙寅四月,舟行龙华道中,写佘山游境。先一日宿顽仙庐。十有四日识。思翁。”钤“玄宰”印。“丙寅”为明天启六年(1626年),董其昌时年72岁。这一年,董其昌辞官告归,乘船畅游江南,寄情于山水书画。据自题可知,四月之时,正值其舟行至龙华镇。此镇位于今上海西南,镇中有龙华寺,周围遍...

    310 董其昌 陈继儒
  • 林良芦雁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林良芦雁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芦雁图》轴,明,林良绘,绢本,墨笔,纵138厘米,横69.8厘米。款署:“林良”。钤一印不辨。此幅《芦雁图》画一双大雁飞降池塘,扇动的翅膀引得水面波纹荡漾、芦草摇曳。作者纯用水墨,以块面的笔触塑造物象,笔墨简练而形态准确,体现了画家高度成熟的水墨写意技法。明代姜绍书著《无声诗史》中称林良“画著色花果、翎毛极其精巧。取水墨为烟波出没凫雁嚵唼容与之态颇见清远。...

    1641 林良
  • 倪瓒幽涧寒松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倪瓒幽涧寒松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幽涧寒松图轴》,元,倪瓒作,纸本,水墨,纵59.7厘米,横50.4厘米。此幅是为友人周逊学所作,并题五言诗:“秋暑多病暍,征夫怨行路。瑟瑟幽澗松,清蔭滿庭戶。寒泉溜崖石,白雲集朝暮。懷哉如金玉,周子美無度。息景以橋對,笑言思與晤。”倪瓒清高持节,一生不仕,他“白眼视俗物,清言屈时英。富贵乌足道,所思垂今名。”(《述怀诗》)不仅自己抱守出世的生活态度,而且对...

    751 倪瓒 平远 两段式 渴笔 折带皴 大夫
  • 禹之鼎修竹幽居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禹之鼎修竹幽居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修竹幽居图》轴,清,禹之鼎绘,纸本,设色,纵26.4厘米,横30.9厘米。本幅右上题“高宗修竹幽居图”,左上款署:“己卯长夏敬绘,十二家恭颂师保相国王老大人千秋,后学禹之鼎。”钤“禹之鼎”、“慎斋”印二方。己卯为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禹之鼎时年53岁。画面上水天空旷,岸边修竹成林,桃花掩映,奇石兀立。围栏中建一亭轩,主人慵懒地斜倚在亭内竹椅之上,桌...

    909 禹之鼎
  • 吴伟渔乐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吴伟渔乐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渔乐图》轴,明,吴伟作,绢本,设色,纵270厘米,横174.4厘米。本幅自识“小仙”,钤印“江夏吳偉”,无年款。此图又名《溪山渔艇图》,渔乐图是吴伟经常描绘的题材,他浪迹江湖为职业画家时,“独乐与山人野夫厚”,熟悉下层人民,所绘渔乐、栖憩、耕读等内容,亦多取自现实生活,形象质朴,环境真实,境界自然,极少文人稳逸画中的理想化色彩,此图即为一例。图绘湖山相接渔...

    1513 吴伟 江湖 马远 夏圭 戴进
  • 吴彬柳溪钓艇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吴彬柳溪钓艇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柳溪钓艇图》扇页,明,吴彬绘,金笺,设色,纵17.7厘米,横50厘米。扇页有自题:“一叶扁舟泛五湖,鸱夷妙策实呑吴。黄金铸像今何在,美我重摸此画图。吴文中。”钤“文中子”朱文印、“吴彬之印”白文印。图绘树木茂密成荫、水草随风摇曳的江南湖景。明朱谋垔《画史会要》称吴彬:“善山水,布置绝不摹古,皆对真景描写。”此作正是一幅带有真实情节的写生图。图中的扁舟破水前...

    313 吴彬
  • 陈枚月曼清游图册 - 故宫绘画藏品
    陈枚月曼清游图册 - 故宫绘画藏品

    《月曼清游图》册,清,陈枚绘,绢本,设色,共12开,每开纵37厘米,横31.8厘米。此画册落款“臣陈枚恭画”,钤“臣枚”印1方。每开均配有清代梁诗正的行草体墨题,款“乾隆岁在戊午秋九月朔臣梁诗正敬题”, 戊午为乾隆三年(1738年)。钤清高宗弘历“乾隆御览之宝”、“古希天子”、“乐善堂图书记”等印共60方。《月曼清游图》册描绘的是宫廷嫔妃们一年12个月的深宫...

    608 陈枚 梁诗正 闲亭对弈 桐荫乞巧 乞巧 围炉博古 踏雪寻诗 典制
  • 黄易携琴访友卷 - 故宫绘画藏品
  • 任颐桃石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任颐桃石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桃石图》轴,清,任颐绘,纸本,设色,纵149.4厘米,横80.6厘米。据款题而知,此图是作者“祝树臣直刺舅兄大人五十寿”之作。图绘一篮鲜桃和方硬的顽石。桃和石以具有长寿的吉祥寓意而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祝寿画题材。图中的桃以红、绿两色晕染,于单纯中见华滋,具有鲜美之趣。石以墨笔勾线并以侧锋皴擦石面,古拙中不失雄健,颇得刚硬之气。桃篮与石的布局是彼此依托的关系,...

    1836 任颐
  • 雍亲王题书堂深居图屏·博古幽思轴 - 故宫绘画藏品
    雍亲王题书堂深居图屏·博古幽思轴 - 故宫绘画藏品

    《雍亲王题书堂深居图屏·博古幽思》轴,清,宫廷画师绘,绢本,设色,纵184厘米,横98厘米。 《雍亲王题书堂深居图》屏,原名为《胤禛妃行乐图》屏,共12幅,此为其中之一。此套图屏是胤禛命画家为其御苑圆明园定做的,原贴于圆明园“深柳读书堂”内的围屏上,雍正十年(1732年)八月才传旨将它们从屏风上拆下来入藏至紫禁城内。 此套图屏运用工笔重彩法,不仅...

    1780 圆明园 屏风 汝窑 郎窑红釉 黄花梨
  • 徐悲鸿奔马扬鬃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徐悲鸿奔马扬鬃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奔马扬鬃图》轴,近现代,徐悲鸿绘,纸本,设色,纵41.4厘米,横52.3厘米。自题:“菊生世仁兄、女士嘉礼。卅七年八月悲鸿写贺。”钤“江南布衣”朱文方印、“秀才人情”白文方印。卅七年即指民国卅七年(1948年),徐悲鸿时年53岁。由题款而知,此图是徐悲鸿先生赠菊生与某女士结婚的贺礼。由于他对女方不了解,未能题上女士的姓名。图绘一匹骏马精神抖擞,在辽阔的天地...

    1561 徐悲鸿 九方皋 鞍鞯
  • 石涛陶渊明诗意图册 - 故宫绘画藏品
    石涛陶渊明诗意图册 - 故宫绘画藏品

    《陶渊明诗意图》册,清,石涛绘,纸本,设色,每开纵27厘米,横21.3厘米。本图册是作者根据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诗句而创作。陶渊明是中国田园诗的创始者,他的诗不仅反映出田园生活的美好与自然,更流露出他徘徊于出仕与归隐之间的矛盾。绘画者显然非常赞赏这种避身独处、与世无争、乐天安命的人生哲学,通过描绘回归自然、淡于荣禄、不与统治者合作的隐士陶渊明来表现自己美好的理...

    1148 陶渊明 石涛
  • 张槃双蟹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张槃双蟹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双蟹图》扇页,清,张槃绘,纸本,设色,横51厘米,纵17.7厘米。本幅自识:“耳是高阳旧饮徒,酒边胸次有江湖。不知嚼雪咀霜后,还采寒花洗手无。己丑夏六月廿三日竹窗雨滴写,以此应莜梧老弟大雅之属。七十八老人槃作于历下。”钤“张叟”白文印。“己丑”为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作者时年78岁。 此扇绘两只螃蟹在草地上攀爬,形象生动,富有生活气息。螃蟹采用没骨法...

    1617 张槃 没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