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青玉蹲龙纽“宝笈三编”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12-13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青玉蹲龙纽“宝笈三编”印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青玉蹲龙纽“宝笈三编”印
时代
门类 玺印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故00166075)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青玉蹲龙纽“宝笈三编”印❖图片

青玉蹲龙纽“宝笈三编”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玉蹲龙纽“宝笈三编”玺

青玉蹲龙纽“宝笈三编”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玉蹲龙纽“宝笈三编”玺钤本

青玉蹲龙纽“宝笈三编”印❖简介

“宝笈三编”印,清嘉庆,青玉质,蹲龙纽方形玺,汉文篆书。面3厘米见方,通高5厘米,纽高2.3厘米。

“宝笈三编”即《石渠宝笈》三编的简称。此玺是《石渠宝笈》三编著录内府收藏书画作品必钤宝玺。《石渠宝笈》、《秘殿珠林》三编“凡例”规定:“恭遇列圣宸翰、皇上御书则用‘珠林三编’或曰‘宝笈三编’、‘秘殿珠林所藏’或曰‘石渠宝笈所藏’凡二玺。古今臣工书画则用‘嘉庆御览之宝’、‘嘉庆鉴赏’、‘三希精鉴玺’、‘宜子孙’,或曰‘秘殿珠林’、或曰‘石渠宝笈’,凡五玺。又加‘珠林三编’或曰‘宝笈三编’一玺,以示别于续编。”此为鉴别清宫书画收藏的标志性宝玺。


相关知识科普


石渠宝笈

清乾隆、嘉庆间宫廷书画著录书,共有三编,初编成书于乾隆十年(1745年),共四十四卷;续编成书于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共四十卷;三编成书于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共二十八函,一百二十册。书中收录了清朝宫廷所藏五帝御笔、历朝书画、本朝书画以及少量的碑帖和织绣作品近万件。

石渠

西汉高祖四年(前200年),萧何在未央宫正殿北(今西安市未央区柯家寨村西)建造国家藏书机构,以收藏入关所得秦之律令、图籍。其下砌石为渠以导水,因称“石渠阁”。宣帝甘露三年(前51年),诏太子太傅萧望之,诸儒韦玄成、施雠、梁丘临、戴圣、刘向等,于阁内讲五经异同,增立博士。至成帝时藏秘书于此。此后,“石渠”便成为皇家收藏图书典籍之所的专称。

内府

职官名,见《周礼·天官》,执掌贡赋货藏,以供邦国之用。后泛指皇家府库或宫廷。

宸翰

帝王的文章或手书。

三希堂

位于紫禁城西六宫之一养心殿内西暖阁,原为乾隆皇帝的书房,名温室。因内府收藏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乾隆皇帝视为稀世之宝,贮藏于此,并撰《三希堂记》,阐释“三希“之深意,遂易名为三希堂。至今仍保持原貌。

三希

清乾隆内府曾收藏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三件晋人书迹,高宗弘历视之为稀世珍宝,贮藏于养心殿西暖阁“温室”,颜曰“三希堂”。

相关文章

  • 碧玉交龙纽“奉天法祖亲贤爱民”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碧玉交龙纽“奉天法祖亲贤爱民”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奉天法祖亲贤爱民”玺,清早期,碧玉质,交龙纽方形玺,汉文篆书满文玺书体。面15.6厘米见方,通高9.8厘米,纽高4.9厘米。附系黄色绶带及牙牌,牙牌两面分书满汉字“奉天法祖亲贤爱民宝匮”。“盛京十宝”之一。据成书于康熙二十九年(1690)的《钦定大清会典》记载,当时共有御宝二十九方,其中内宫收储六方,内库收储二十三方。此方“奉天法祖亲贤爱民”宝即为内库收储...

    1670 交龙纽 盛京十宝 盛京 钦定 会典
  • 铜鼻钮张弘捕鱼图案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鼻钮张弘捕鱼图案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鼻钮张弘捕鱼图案印,西汉,印面1.6×1.6厘米,通高1.2厘米。印铜铸,印台三层上敛,鼻钮。印面凹铸图案,表现一人正在接过大鸟衔举过来的大鱼,鱼尾鳍整齐,表明鱼很新鲜。鱼大得需要人用两手提抓,正似《山海经·大荒南经》所载:“有人名曰张弘,在海上捕鱼,海中有张弘之国,食鱼,使四鸟。”...

    1310 鱼尾
  • 铜神虎逐鬼图案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神虎逐鬼图案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神虎逐鬼图案印,西汉, 印面1.4×1.4厘米,印体厚0.7厘米。印铜铸,双面,一面并列铸吉语“长年”两字,另一面凹铸图案,表现一只威猛的大虎人立而吼,张牙舞爪,居高下扑,一个小鬼在下面仰头抬臂,显然被震慑住了,本想到人家中作祟,却被门口的虎神发现,相拒非敌,逃跑无路。古代人将虎看作一种神兽,认为猛虎属阳刚勇猛之生物,为百兽之长,能搏击凶恶的怪鸟,性喜食鬼...

    979 路寝
  • 铜青金石柱纽“慈禧皇太后御笔之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青金石柱纽“慈禧皇太后御笔之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慈禧皇太后御笔之宝”,清晚期,铜质,青金石柱纽方形印,汉文篆书。面3.5厘米见方,通高11厘米,纽高10.7厘米。慈禧太后是清代后妃留有墨迹最多的一位。此宝常钤用于其御笔书画之上。慈禧太后御笔多为代笔,翰墨、匾联代笔者有潘祖荫、张仁黼等,绘画代笔者为缪嘉蕙及屈兆麟等。...

    1584 张仁黼 缪嘉蕙 屈兆麟
  • 黄铜柱纽“中正殿念经处图记”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黄铜柱纽“中正殿念经处图记”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长5.5厘米,宽5.5厘米满汉文篆刻。为方便使用,印钮顶部贴“正”,印台上亦刻“上”字样。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下旨中正殿供奉佛像和喇嘛念经,由扎萨克达喇嘛管理。清雍正元年(1723)专设“中正殿念经处”,由内务府管理。雍正元( 1729)开始为该处铸造图记,成为管理宫中佛教事务的机构。此方图记由礼部制造于乾隆十八年(1753)。...

    1838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玺印类藏品
  • 青玉交龙纽“归政仍训政”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玉交龙纽“归政仍训政”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归政仍训政”玺,清乾隆,青玉质,方形玺,汉文篆书。面6.3厘米见方,通高5.6厘米,纽高2.7厘米。附系黄色绶带。乾隆六十年(1795)九月,乾隆帝在宣布传位皇十五子颙琰,并于次年新正举行大典的同时,又颁布谕旨:“朕归政后,凡遇军国大事及用人行政诸大端,仍当躬亲指教。嗣皇帝朝夕敬聆训谕,将来知所秉承,不致错失。”此后,训政便作为乾隆帝的合法权利和施政方式,...

    569 交龙纽 禅位 丙辰 太上皇
  • 白玉龟钮“绩平”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白玉龟钮“绩平”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白玉龟钮“绩平”印,汉,印面1.2×1.2厘米,通高1.9厘米。汉代私印,白玉琢造,龟钮,印文字体为汉篆,白文,右起横读“绩平”二字。印文为典型的汉代私印印文。“绩”字右下两点笔画由窄变宽,撇向两边,底部横平加宽,恰如东汉铜铸私印同样的印文;“平”字上部紧凑,竖笔下行后再横拉,转成较大弧形后再曳向印面一角,这也正是东汉私印中印文末笔的典型处理方式。龟形印钮背...

    869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玺印类藏品
  • 寿山石龙凤瑞兽纽“慈禧皇太后御览之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寿山石龙凤瑞兽纽“慈禧皇太后御览之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慈禧皇太后御览之宝”,清晚期,寿山石质,随形雕龙凤瑞兽方形印,汉文篆书。面10.4厘米见方,通高12厘米,纽高9.9厘米。此印为慈禧太后的闲章。值得注意的是,其印体雕刻极为精微细腻,尤其是凤鸟占满印的顶端,似乎将其下的龙和麒麟揽于双翼之下,形成凤上龙下的态势,这与当时慈禧太后的权势相呼应。...

    1296 寿山石 闲章 麒麟
  • 铜鼻钮牛形象人图案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鼻钮牛形象人图案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鼻钮牛形象人图案印,西汉,印面2.1×1.5厘米,通高0.8厘米。印铜铸,鼻钮。印面凹铸图案,表现一头戴牛首假面具的舞蹈艺人手舞足蹈地在表演。这种头戴假面表演的艺人在汉代称为“象人”。《汉书·礼乐志》孟康注:“象人,若今戏鱼虾、狮子者也”,韦昭注:“著假面者也”。象人有定员,但表演时人数可能与具体节目有关,不一定是组舞。《礼乐志》载:“治竽员五人,楚鼓员六...

    845 少府
  • 碧玉交龙纽“古稀天子之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碧玉交龙纽“古稀天子之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古稀天子之宝”,清乾隆,碧玉质,方形玺,汉文篆书。面12.9厘米见方,通高10.8厘米,纽高5.2厘米。宝四周填金乾隆帝御制《古稀说》。此玺制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是年乾隆七十万寿。稽诸史籍,“自三代以下帝王年逾七十者:汉武帝、梁高祖、唐明皇、宋高宗、元世祖、明太祖凡六帝” 。但在乾隆帝看来,其中前面四君均是不足为法的,余下的元世祖和明太祖虽为创业之...

    717 天子之宝 碧玉 交龙纽 阴刻 三代 忽必烈 朱元璋 杜甫
  • 玛瑙龟纽“抑斋”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玛瑙龟纽“抑斋”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抑斋”印,清雍正(乾隆为宝亲王时期),玛瑙质,龟纽长方形玺。篆书。面宽1.3厘米,长1.6厘米,通高1.6厘米,纽高0.9厘米。...

    738 抑斋
  • 寿山石光素“同道堂”、“御赏”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寿山石光素“同道堂”、“御赏”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同道堂、御赏”印,清咸丰,二方一组,共装于一黑漆盒内。其中“同道堂”印,寿山石质,光素,篆书。面2厘米见方,通高8厘米。“御赏”印,田黄石质,光素,篆书。面宽1厘米,长2厘米,通高5厘米。两玺原是咸丰帝奕詝所用的闲章。咸丰十一年(1861)七月,咸丰帝病逝于热河避暑山庄,临终前遗诏立六岁的载淳为皇太子,任命载垣、端华、肃顺等8人为赞襄政务大臣,辅佐嗣皇帝处...

    411 同道堂 田黄石 闲章 避暑山庄 遗诏 载垣 端华 肃顺
  • 青玉交龙纽“太上皇帝之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玉交龙纽“太上皇帝之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太上皇帝之宝”,清乾隆,青玉质,交龙纽方形玺,汉文篆书。面12.1厘米见方,通高8.5厘米,纽高3.5厘米。“太上皇”之称谓出现甚早,据《史记》记载,汉高祖刘邦称帝后便尊其父为太上皇,以示崇敬。历代皇帝传位于太子,亦自称太上皇。历史上为太上皇者因授受之际的情况不同而境遇各异,但多数是受形势所迫勉强让位。通观中国历史,名副其实既有尊位又有权势的太上皇,恐怕非...

    1805 太上皇 皇帝之宝 交龙纽 亲王 丙辰 太和殿 十全老人之宝说 内府
  • 楚国铜柱钮“大府”鉨 - 故宫玺印类藏品
    楚国铜柱钮“大府”鉨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柱钮“大府”鉨,战国·楚,印面5.4×6.1厘米,通高11.7厘米。鉨铜铸,柱钮,鉨面有阴线界栏,印面中间有一纵向竖栏,使印之左、右字分开。印文为战国古文字体,白文,左起横读。印文笔道宽大,颇有书体之韵。印面虽大但布局不散,印文虽少而气韵充盈。印文的“府”字下部从“贝”,与“府”藏财货之意相合,颇有特色。此印形体之大在同时期的鉨印中较为罕见。与其它需穿印绶...

    207 大府
  • 紫晶螭纽“乐善堂”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紫晶螭纽“乐善堂”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乐善堂”印,清雍正(乾隆为宝亲王时期),紫晶质,螭纽椭圆形玺。篆书。短径1.6厘米,长径2.3厘米,通高1.5厘米,纽高0.8厘米。...

    459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玺印类藏品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