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青田石“陈介褀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12-13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青田石“陈介褀印”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青田石“陈介褀印”
时代
门类 玺印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129982)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青田石“陈介褀印”❖图片

青田石“陈介褀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陈介褀印”石章

青田石“陈介褀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陈介褀印”石章印面

青田石“陈介褀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陈介褀印”石章钤本

青田石“陈介褀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陈介褀印”石章边款拓片

青田石“陈介褀印”❖简介

青田石“陈介褀印”,清,翁大年篆刻,通高2.8厘米,印面1.5×1.4厘米。

石章青田石制,方形,素面侧款。印文篆体,朱白文相间,分上下行迴文式排列,右上起逆读“陈介褀印”4字。边款阴刻“翁大年”。

此印布局篆法深得汉私印精髓,足见翁大年对汉印精神的领悟。


相关知识科普


陈介褀

陈介褀(1813-1884年),字寿卿,号簠斋,山东濰县人。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进士,改授编修。咸丰间,加侍读学士衔,咸丰四年(1854年)乞假归里。生平有古文字之好,与一时好古之士赏奇释疑,老而弥笃。因藏古玺印近八千方,又名其楼曰“万印楼”。书法笔意出入钟鼎文字,自成一家。

翁大年

翁大年(1811-1890年),字叔均,江苏吴江人。其父翁广平(字海琛)工绘山水,善隶书,博学嗜古。翁大年早承家学,笃嗜金石考据,精篆刻,尤擅治牙章,布局工整,印文挺拔,与曹世模所刻象牙印风格极相似。著述颇富,有《古官印志》八卷、《陶斋金石考》二卷、《旧馆坛碑考》二卷、《陶斋印谱》二卷、《瞿氏印考辨正》一卷等,1850年与陆元珪合摹刻印成《秦汉印型》二卷。见《广印人传》。

素面

印身侧面无雕琢,平面施刻印款或无款。

朱白文

朱文、白文同具印面的形式,有左右或交叉等几种排列形式,为东汉私印中所常见。

迴文

印面文字的一种排列形式。战国玺印中即有,秦汉时较多见,通常方形印面者4字,圆形印面者3字,印文作逆时针读法。

阴刻

阴刻:将图像、文字以凹陷形式雕刻。

相关文章

  • 青玉鼻钮“计官之鉩”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玉鼻钮“计官之鉩”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玉鼻钮“计官之鉩”,战国·楚,印面1.8×1.8厘米,通高1.35厘米。此为战国时期楚国印,青玉琢造,鼻钮。印文字体为战国古文,白文,右上起顺读“计官之鉩”四字。“计官”为官名,掌管记书簿册事务。印文篆体笔画挺拔。印面有阴线边栏,与同时期铜印印面常见格式相同。此印玉色青灰,材质本身呈透明状,细观有天然斜纹,凝者如风吹斜柳,散者如烟云片片。目前所见战国时期的...

    383 北平 倪玉书
  • 青玉质瑞兽纽“即事多所欣”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玉质瑞兽纽“即事多所欣”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即事多所欣”宝,清乾隆,青玉质,瑞兽纽方形玺,汉文篆书。面6.5厘米见方,通高7厘米,纽高3.9厘米。“即事多所欣”语出东晋陶渊明《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诗之二。原诗为:“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

    1552 陶渊明 重华宫 抑斋
  • 青玉鼻钮“西魏王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玉鼻钮“西魏王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玉鼻钮“西魏王宝”,明,印面2.1×2.1厘米,通高1.4厘米。清宫旧藏。此印青玉质地,鼻钮,印文字体为篆书,白文,右上起顺读“西魏王宝”四字。此为明代托名楚汉之际封王玺印之作。印文中的“西魏王”为楚汉之际封王,名魏豹,原是魏国公子,其兄名魏咎。陈胜起义反秦,派魏人周市徇魏地。攻下魏地后,周市认为应迎立魏国王室后人为魏王以赢得人心,于是陈胜以魏咎为魏王。秦...

    686 魏豹 千人 项羽
  • 铜鼻钮毕方图案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鼻钮毕方图案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鼻钮毕方图案印,东汉,印面直径2.0厘米,通高1.0厘米。印铜铸,鼻钮。印面凹铸鸟纹图案,鸟小首尖喙,长颈扭转,一足粗壮,双翅挥展,羽饰华丽,形状怪异。《山海经·西山经》记章莪之山不生草木,出产美玉,山中有一种鸟,“其状如鹤,一足,赤文青质而白喙,名曰毕方”,据说这种鸟的名字得于其鸣叫的声音“毕方”,它出现的地方会产生一种怪火。此印的印体铸造很特别,印台中...

    1792 镂空 黄帝 泰山 造工
  • 青玉鼻钮“异『0554』”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玉鼻钮“异『0554』”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玉鼻钮“异『0554』”印,汉,印面1.9×1.9厘米,通高1.4厘米。汉代私印,青玉琢造,鼻钮,印文字体为汉篆,白文,左起横读“异『0554』”二字。印文劲秀,印面布局和字体风格与东汉标准的铜铸两字私印风格一致。印身遍布土沁花纹,如黑绿大理石纹,青玉微露,原色虽被罩而并不伤其美,反而增其雅。...

    1972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玺印类藏品
  • 黄玉鼻钮“乐成王玺”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黄玉鼻钮“乐成王玺”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黄玉鼻钮“乐成王玺”,明,印面2.1×2.1厘米,通高1.7厘米。清宫旧藏。印黄玉质,鼻钮。印文字体为篆书,白文,右上起顺读“乐成王玺”四字。印材色黄如蜡,晶莹不足而润泽细腻。此印为明代托名晋代封王玺印之作。印文中的“乐成王”本为晋代封王,有二人,一为司马融,一为司马融的侄子司马钦,后过继为司马融之嗣子。司马融之父彭城元王司马植是晋代开国皇帝晋武帝司马炎的堂...

    1676 黄玉 司马
  • 齐国铜鼻钮“东武城攻师鈢”鉨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齐国铜鼻钮“东武城攻师鈢”鉨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鼻钮“东武城攻师鈢”鉨,战国·齐,印面2.3×2.3厘米,通高1.2厘米。鉨铜铸,鼻钮,印面有阴线界栏。鉨文为战国古文字体,白文,右上起顺读。此鉨造型与文字具有齐国官印的明显特征,鉨文“攻”作上下结构,“师”作“帀”,均是齐鉨文的特殊写法。《史记·平原君传》载:“平原君相惠文王及孝成王,三去相,三复位,封于东武城。”赵地东武城与齐国接境,可能此地一度属齐。...

    1985 工师
  • 寿山石“五福堂”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寿山石“五福堂”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五福堂”印,清雍正,寿山石质,随形雕荷叶椭圆形印,汉文篆书。面椭圆形,宽2.5厘米,长3.9厘米,通高6.1厘米。五福堂位于圆明园之“天然图画”景区内。“五福”语出《尚书•洪范》:“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是古代中国人对人生幸福追求的目标。清代皇帝对“五福”同样十分看重,康熙帝御题“五福堂”匾赐给雍正帝,雍正帝又敬摹此三字并悬于...

    339 寿山石 圆明园 尚书
  • 铜龟纽“文德左千人”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龟纽“文德左千人”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龟纽“文德左千人”印,印面2.2×2.3厘米,通高2.2厘米。印铜铸,方形,龟纽。印文为汉篆字体,白文,五字三竖行排列,右上起顺读“文德左千人”。此为新莽时官印。...

    477 文德 千人
  • 寿山石雕夔龙瓦纽“雍正御笔之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寿山石雕夔龙瓦纽“雍正御笔之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雍正御笔之宝”,清雍正,质,雕夔龙瓦纽,汉文篆书。面13.2厘米见方,通高15厘米,纽高6.5厘米。此宝体量硕大,瓦纽上雕出没于云间的九条夔龙,形态各异,宝周边浅博古夔龙纹饰,古朴典雅,做工精细,为典型的清早期寿山石雕作品。《活计档》详细记载了此宝的制作过程:雍正元年(1736)“正月十七日,懋勤殿首领太监苏培盛交出寿山石夔龙钮宝一方,上书朱字‘雍正御笔之...

    1031 寿山石 夔龙 浮雕 龙纹 清宫内务府造办处 内务府 张照 亲王
  • 青玉交龙纽“敬天勤民”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玉交龙纽“敬天勤民”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敬天勤民”玺,清乾隆,青玉质,交龙纽方形玺,汉文篆书。面9.6厘米见方,通高9.2厘米,纽高4.6厘米。附系黄色绶带。玺四周刻乾隆帝御制《敬天勤民宝四言诗》。按:清代皇帝制作“敬天勤民”宝始于康熙帝,是一方檀香木宝,一直存放于乾清宫中,质地虽不贵重,但却是反映康熙帝思想的重要实物。鉴于此,雍正帝继位后,便把一方原来刻有“万几余暇”四字的康熙白玉交龙纽宝上的...

    1292 交龙纽 乾清宫 义和
  • 青玉双螭纽“继德堂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玉双螭纽“继德堂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继德堂宝”,清嘉庆,青玉质,双螭纽,汉文篆书。面圆形,径6.8厘米,通高5.5厘米,纽高2.1厘米。宝用檀香木八方匣盛装。继德堂实际上是乾隆帝为将来的继位者准备的居所,最早是在热河内。按照乾隆帝的意愿,他归政后仍要继续训政,在避暑山庄的居所一如其旧,不做变更。故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开始为嗣皇帝另建新居,并命名为“继德堂”。乾隆帝对自己这样做的解释是:...

    1302 避暑山庄 大内 宁寿宫 毓庆宫
  • 寿山石“破尘居士”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寿山石“破尘居士”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破尘居士”印,清康熙(雍正为皇子时期),寿山石质,光素方形玺,汉文篆书。面1.7厘米见方,通高2.7 厘米。此玺为雍正帝皇子时期所制。此玺与“雍亲王宝”相配使用,钤于御笔书法之上。雍正自云少年时代既喜读佛家典籍,成年后更事研讨,与僧侣往来甚密。他自号“破尘居士”,表明其身不出家,却于家修佛。“破尘居士”之号至少在康熙五十五年(1716)即已使用,因其时书赠...

    1727 寿山石 亲王 都统
  • 银镀金蹲龙纽“贵妃之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银镀金蹲龙纽“贵妃之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贵妃之宝”,清晚期,银镀金质,蹲龙纽方形玺,满汉文篆书。面13.1厘米见方,通高9.8厘米,纽高5.9厘米,附系黄色绶带。此宝宝文为满文和汉文篆书“贵妃之宝”四字。贵妃之宝是册立贵妃时颁发的用以证明贵妃身份地位的信物,为宫廷重要的典章文物。关于贵妃金宝,《清史稿》记载:“皇贵妃金宝,清、汉文玉著篆,蹲龙纽,平台,方四寸,厚一寸二分。贵妃金宝,与皇贵妃同。”...

    1957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玺印类藏品
  • 黄玉鼻钮“信成君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黄玉鼻钮“信成君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黄玉鼻钮“信成君印”,明,印面1.9×1.9厘米,通高1.5厘米。清宫旧藏。印黄玉质地,鼻钮,印文字体为篆书,白文,右上起顺读“信成君印”四字。印台较高,小鼻钮,印材黄如覆尘,备显古雅。此印为明代托名秦汉封君玺印之作。印文中的“信成君”本为楚汉之际的封君,名郦商。《史记·樊郦滕灌列传》载“曲周侯郦商者,高阳人。陈胜起时,商聚少年东西略人,得数千。沛公略地至陈...

    1156 黄玉 封君 千人 项羽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