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禹之鼎恽寿平汪懋麟像卷 |
---|---|
外文名 | |
创作者 | |
别名 | 禹之鼎恽寿平汪懋麟像卷 |
时代 | |
门类 | 绘画 |
出土 | |
备注 | 文物号(新00107823) |
文保级别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禹之鼎恽寿平汪懋麟像卷❖图片
禹之鼎恽寿平汪懋麟像卷❖简介
《汪懋麟像》卷,清,禹之鼎、恽寿平绘,纸本,设色,纵30.8厘米,横185.6厘米。
《汪懋麟像》由禹之鼎绘制人物,恽寿平补绘背景。卷首淡淡云烟弥漫,汪氏席地而坐,把玩自己所藏的砚台珍品,旁有图书相伴,显示出高雅脱俗的文人趣味。山间遍铺青草,碧松苍翠,丛竹散布石间,远处溪水潺湲,清音入耳。画家描绘了一个清幽宜人的隐居所在,烘托出像主心仪山林、寄情诗文的出尘心境。
清朝初年,修纂《明史》是一件大事,参与其中的皆为饱学之士,康熙年间的汪懋麟恭列当中,堪称佼佼者。汪氏自幼潜心诗文,笃志经史,最初从学于宿儒王岩,顺治末年从时任扬州推官的王士禛执弟子礼学诗。康熙八年(1669年)进京,被选授内阁中书舍人,遂与聚集京师的文人名士往来频繁,学识、诗文随之深博精进,声名益著。康熙十八年(1679年),左都御史 徐元文奉旨监修《明史》,特荐汪懋麟等7人参加编写。在充任史馆纂修官期间,懋麟撰写传记若干篇,又为《崇祯实录》补入若干卷,因记述清晰明了,讨论精当严密,受到众人称许。他专职编写《明史》的时间不长,由于被调任刑部主事而只能兼及纂修事宜,不免遗憾。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秋,他因事革职,返回乡里,就此结束了《明史》的编写工作。
懋麟才气过人,在史学之外,诗、文、词、书俱佳。诗出入唐宋之间,兼取众长,自成一格;古文由王安石而达于韩愈,以气势浑厚见长。其诗作隽雅,与同里的汪楫并称“二汪”,享誉一时。
相关知识科普
汪懋麟
汪懋麟(1640—1688年),字季甪,号蛟门,晚年更号觉堂,扬州府江都(今江苏扬州)人。幼年专心读书,以求闻达。清康熙六年(1667年)进士。曾任内阁中书舍人,刑部主事,居官时办事认真,不徇私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被人构陷,夺官归里。自此,闭门论文著书,潜心学问。有《百尺梧桐阁诗集》、《百尺梧桐阁遗稿》、《百尺梧桐阁文集》行世。
禹之鼎
禹之鼎(1647—1716年),字尚吉、尚基、上吉等,号慎斋,江都(今江苏扬州)人。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官鸿胪寺序班,以画供奉入畅春园。善画人物、山水,尤精写真。初师蓝瑛,兼学宋元诸家。肖像画面貌多样,对白描法、墨骨法、江南法都有研究,所绘人物形神兼备,独具一格,一时名公小像多出其手,其肖像画在清代中期有“当代第一”之誉。
恽寿平
恽寿平(1633—1690年),又名格,字正叔,号南田、白云外史等,武进(今江苏常州)人。早年工绘山水,宗元人王蒙画风,笔墨清灵秀洁,意境萧散幽淡。后改绘花鸟,远师宋徐崇嗣,近学明人,注重写生,更发展了没骨技法。所画花鸟禽鱼很少用笔勾线,主要以水墨直接点染,追求天机物趣,一洗前习的画法而对后世花鸟画的创作影响极大,开创了 “常州画派”。他与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吴历并称“四王吴恽”,亦称“清六家”。
王士禛
王士禛(1634—1711年),字子真、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新城(今山东桓台)人。22岁中进士,官至刑部尚书。在职期间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成绩斐然,颇有政声。以诗蜚声海内,文坛人士备加推崇,尊为一代诗宗,领袖文坛数十年,与浙江朱彝尊齐名,时有“南朱北王”之称。他吸取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和南宋严羽《沧浪诗话》的理论,加以充实和发挥,创立“神韵说”。其诗大多境界缥缈淡远,意味含蓄,早期亦有气势豪壮、格调苍劲、关心时局、同情百姓之作。他的散文也非常出色,包括序、跋、传、铭、书札、游记、随笔、小说等,都有独到之处。主要作品有《渔洋诗集》、《渔洋文略》、《池北偶谈》、《蚕尾集》、《香祖笔记》、《居易录》、《渔阳诗话》、《感旧集》等。当时的著名文人钱谦益称赞其云:“贻上之诗,文繁理富,衔华佩实。感时之作。测恰于杜陵;缘情这仁缠绵于义山”,“宗盟海内五十年,时人尊仰如泰山北斗。”
内阁
明代始设的中央机关。清代内阁系由关外时期的内三院所改,至康熙九年(1670年)始成定制,名义上是最高的权力机关,赞襄庶政,办理章疏等,但由于清代先后设立了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军机处等权力机关,大大削弱了其实际预政的功能。
左都御史
官名,又称总宪。明清时期都察院主管,掌院事。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设左、右各1人,正三品。十七年升正二品。洪熙元年(1425年)南京都察院设都御史1人。清顺治五年(1648年)定制,满、汉各1人。初制满员一品,汉员二品。十六年(1659年)改并二品。雍正八年(1730年)俱升为从一品。其右都御史为总督之兼衔,不设专员。
徐元文
徐元文(1634—1691年),字公肃,号立斋,昆山(今属江苏)人。清顺治时期状元,授修撰。江南奏销案起,名列逋赋册中,降銮仪卫经历,四年后始复官。康熙十四年(1675年)充翰林院掌院学士,后招为《明史》监修总裁官。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拜文华殿大学士。次年,为两江总督傅拉塔疏劾纵容子侄收受贿赂等,休致回籍。与兄乾学、秉义并称“昆山三徐”。著有《含经堂集》。
实录
古代编年体文献之一。记述方式以时间先后为序,以最高统治者——皇帝为中心,既记其言行动止,还兼记一朝国政大事。实录的史料来源主要是时政记、起居注和日录。 实录最早产生于南朝萧梁时期。自唐代开始,前朝皇帝去世,后嗣之君即诏令史官为先君撰修实录。此后,历代皆视实录为必备之作。清代专设有实录馆,不仅由大臣主持纂修,还要由皇帝御审“钦定”。
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抚州)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庆历时期进士。初知鄞县,颇有政绩。神宗继位,王安石上书陈述各项制度的弊端,阐明改革主张。熙宁二年(1069年)为参知政事,次年拜相,开始推行青苗、均输、市易等新法,史称“王安石变法”。由于保守派强烈反对,新政屡遭阻碍。熙宁七年(1074年)、九年(1076年)先后两次罢相,后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元丰三年(1080年)封荆国公,世称“荆公”。 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或阐述政治见解与主张,或评价人物,或寄情山水,皆雄健简练,奇崛峭拔,富有感情色彩,既使抽象的道理生动形象,又使具体的记事增加了思想深度,布局灵活而又曲折多变。前期的诗歌长于说理,涉及许多重大而尖锐的社会问题,注意到下层人民的痛苦,替他们发出了不平之声。后期多写景诗、咏物诗,抒发一种恬逸的情趣,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有《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集》行世。
韩愈
韩愈(768—824年),字退之,鄧州南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因其郡望为昌黎,世称韩昌黎。25岁登进士第。仕途坎坷,屡遭贬谪,官至吏部侍郎,卒谥“文”,又称韩文公。唐代中期的文学家,继承儒家道统思想,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对后来的宋明理学有重要影响。被誉为“文起八代之衰”,列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其代表作有《原道》、《师说》、《马说》、《送李愿归盘古序》、《进学解》等,均收入《昌黎先生集》。
汪楫
汪楫(1636—1699年),字舟次,号悔斋,安徽休宁人。为人刚直,意气伟然,力学不倦。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博学鸿词科,授翰林院检讨,任《明史》编纂官。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作为清朝正使赴琉球册封国王,离开时不受当地按例馈赠,琉球人建“却金亭”纪念。归国之后,撰写《中山沿革志》二卷,论述中山的地理沿革,又《使琉球杂录》四卷,记述所见的琉球风俗。后任河南府知府、福建布政使。著有《悔斋正续集》、《观海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