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秦国铜鼻钮“工师之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12-13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秦国铜鼻钮“工师之印”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秦国铜鼻钮“工师之印”
时代
门类 玺印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032262)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秦国铜鼻钮“工师之印”❖图片

秦国铜鼻钮“工师之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工师之印”印

秦国铜鼻钮“工师之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工师之印”印印面

秦国铜鼻钮“工师之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工师之印”印钤本

秦国铜鼻钮“工师之印”❖简介

铜鼻钮“工师之印”,战国·秦,印面2.1×2.1厘米,通高0.7厘米。

印铜铸,鼻钮。印文为秦篆字体,白文,右上起顺读。秦国文字特征明显,印文圆转流畅,凡纵向笔画皆下垂感十足。尤其是“印”字末笔半行横折下曳更是秦印文的特征。秦国地处关西,与东方诸国相比经济文化发展较慢,其文字沿袭了周的正体文字,少有创新。秦统一后颁行的小篆字体,其基础就是秦的正体字。秦国官印称“印”也是其特异之处。此为秦国工匠之长的官印。


相关知识科普


工师

职官称谓,为工匠之长。《吕氏春秋·季春纪》载:“命工师,令百工,审五库之量,金铁、皮革、筋、角齿、羽箭干、脂胶、丹漆,无或不良。”

相关文章

  • 白玉质兽钮“望诸君”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白玉质兽钮“望诸君”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白玉质兽钮“望诸君”印,明,印面2.05×2.1厘米,通高1.9厘米。清宫旧藏。印白玉质地,兽钮,印面有阴线边栏,印文字体为篆书,白文,右上起顺读“望诸君”三字。印钮为一正面圆头神兽,脊背平展,四足撑地,欲前行状。印材白润,皎洁无瑕。此印为明代托名战国封君玺印之作。印文中的“望诸君”本为战国时期的赵国封君,名乐毅。《史记·乐毅列传》载:“其先祖曰乐羊。乐羊为...

    748 封君
  • 青玉交龙纽“纪恩堂”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玉交龙纽“纪恩堂”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纪恩堂”宝,清乾隆,青玉质,交龙纽方形玺,汉文篆书。面11.9厘米见方,长6.5厘米,通高9.4厘米,纽高4.5厘米。此玺质地温润,雕刻精细。印台四周浅刻填金乾隆御制《避暑山庄纪恩堂记》,配紫檀木雕龙宝匣,匣四周亦阴刻填金同一篇御制文,落款为“乾隆三十八年岁在癸巳仲夏月御制”,可知此玺制作是在1773年。按:纪恩堂共有两处,一处在避暑山庄,一处在圆明园,是...

    827 交龙纽 避暑山庄 紫檀木 阴刻 圆明园 万壑松风
  • 铜鱼鹤图案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鱼鹤图案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鱼鹤图案印,西汉,印面1.5×1.5厘米,印厚0.6厘米。印铜铸,双面皆凹铸图文,一面为双鹤挺胸仰项对立,争衔一条大鱼,形态生动,另一面铸“曹亭耳”三字。汉代鱼鹤图案的印章存世较多,有双鹤背向而立争鱼者,有双鹤相对而立争鱼者,也有一鹤衔鱼者。有的铸成凸起的图案,有的在印面凹刻线条。山川产物,鱼盐之属,在汉代是国利之所在,民生之仰仗。民食稻鱼,无凶年之忧。“...

    884 山川
  • 白玉龟钮“辽东王玺”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白玉龟钮“辽东王玺”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白玉龟钮“辽东王玺”,明,印面2.3×2.3厘米,通高2.0厘米。清宫旧藏。印白玉质地,龟钮,印文字体为篆书,白文,右上起顺读“辽东王玺”四字。龟钮背上饰环纹,极规整有致。龟扭首侧视,神态惕惕。印材质清透亮,灿烂光辉。此印为明代托名楚汉之际封王玺印之作。印文中的“辽东王”本为楚汉之际封王,名韩广。秦末天下纷纷义举,赵地故上谷卒史韩广将兵北徇燕地,得到燕地贵族...

    1405 项羽
  • 寿山石光素“同道堂”、“御赏”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寿山石光素“同道堂”、“御赏”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同道堂、御赏”印,清咸丰,二方一组,共装于一黑漆盒内。其中“同道堂”印,寿山石质,光素,篆书。面2厘米见方,通高8厘米。“御赏”印,田黄石质,光素,篆书。面宽1厘米,长2厘米,通高5厘米。两玺原是咸丰帝奕詝所用的闲章。咸丰十一年(1861)七月,咸丰帝病逝于热河避暑山庄,临终前遗诏立六岁的载淳为皇太子,任命载垣、端华、肃顺等8人为赞襄政务大臣,辅佐嗣皇帝处...

    411 同道堂 田黄石 闲章 避暑山庄 遗诏 载垣 端华 肃顺
  • 铜瓦钮“立义行事”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瓦钮“立义行事”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瓦钮“立义行事”印,魏晋南北朝·三国,印面2.3×2.3厘米,通高2.2厘米。印铜铸,瓦钮,印文为汉篆字体,白文,右上起顺读。此为三国时期的官印。立义行事为武官名。魏晋南北朝时期,武职常见“立义”名号。行事一职的等级高低按所加名号的不同而区别。按照汉印制度,此印的形制表明印主的职事较为低下,应与县令长品级相近。...

    1099 立义
  • 铜鼻纽“薛令之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鼻纽“薛令之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鼻纽“薛令之印”,印面2.2×2.2厘米,通高2.4厘米。印铜铸,方形,鼻纽。印文为汉篆字体,白文,两竖行排列,右上起顺读“薛令之印”四字。薛为县名,《汉书·地理志·鲁国下》:“薛,夏车正奚仲所国,后迁于邳,汤相仲虺居之。”又《续汉书·郡国志·鲁国下》:“薛,本国,六国时曰徐州。”此为东汉时官印。...

    701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玺印类藏品
  • 铜神虎逐鬼图案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神虎逐鬼图案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神虎逐鬼图案印,西汉, 印面1.4×1.4厘米,印体厚0.7厘米。印铜铸,双面,一面并列铸吉语“长年”两字,另一面凹铸图案,表现一只威猛的大虎人立而吼,张牙舞爪,居高下扑,一个小鬼在下面仰头抬臂,显然被震慑住了,本想到人家中作祟,却被门口的虎神发现,相拒非敌,逃跑无路。古代人将虎看作一种神兽,认为猛虎属阳刚勇猛之生物,为百兽之长,能搏击凶恶的怪鸟,性喜食鬼...

    979 路寝
  • 兔纹印押 - 故宫玺印类藏品
  • 白寿山石双狮纽“所其无逸”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白寿山石双狮纽“所其无逸”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白寿山石双狮纽“所其无逸”玺,清末,通高8.7厘米,纽高3.1厘米,印面3.2×3.2厘米。清宫旧藏。印为白寿山石,双狮纽,为溥仪闲章之一。印文典出《尚书•大禹谟》:“周公曰:呜呼!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则知小人之依。”遵照旧例,朝廷所颁谕旨必须用皇帝特殊指定的印章方能生效。此印为溥仪退位后在天津时用于其“谕旨”上的玺印。...

    1119 寿山石 所其无逸 闲章 尚书
  • 寿山石雕夔龙瓦纽“雍正御笔之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寿山石雕夔龙瓦纽“雍正御笔之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雍正御笔之宝”,清雍正,质,雕夔龙瓦纽,汉文篆书。面13.2厘米见方,通高15厘米,纽高6.5厘米。此宝体量硕大,瓦纽上雕出没于云间的九条夔龙,形态各异,宝周边浅博古夔龙纹饰,古朴典雅,做工精细,为典型的清早期寿山石雕作品。《活计档》详细记载了此宝的制作过程:雍正元年(1736)“正月十七日,懋勤殿首领太监苏培盛交出寿山石夔龙钮宝一方,上书朱字‘雍正御笔之...

    1031 寿山石 夔龙 浮雕 龙纹 清宫内务府造办处 内务府 张照 亲王
  • 碧玉交龙纽“奉天法祖亲贤爱民”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碧玉交龙纽“奉天法祖亲贤爱民”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奉天法祖亲贤爱民”玺,清早期,碧玉质,交龙纽方形玺,汉文篆书满文玺书体。面15.6厘米见方,通高9.8厘米,纽高4.9厘米。附系黄色绶带及牙牌,牙牌两面分书满汉字“奉天法祖亲贤爱民宝匮”。“盛京十宝”之一。据成书于康熙二十九年(1690)的《钦定大清会典》记载,当时共有御宝二十九方,其中内宫收储六方,内库收储二十三方。此方“奉天法祖亲贤爱民”宝即为内库收储...

    1670 交龙纽 盛京十宝 盛京 钦定 会典
  • 铜柱纽“广储司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柱纽“广储司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广储司印”,铜质,柱纽,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七月制,印面长7.15厘米,宽7.15厘米。...

    1914 广储司
  • 寿山石“避盛名求实事”章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寿山石“避盛名求实事”章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寿山石“避盛名求实事”章,近代,吴隐篆刻,印面边长3.4厘米,通高6.2厘米。印寿山石制,方形,素面侧款。印文篆体,白文,右上起顺读“避盛名求实事”6字。边款阴刻楷书体“己亥二月仿曼生司马意,吴隐石潜甫作于海上。”“盛名”即“大名”,名实不副者为徒有虚名,《吕氏春秋·审应》:“兼爱天下,不可以虚名为也,必有其实。”故作者刻此印以自警。此印印文章法妥帖,凝重而...

    1900 寿山石 吴隐 素面 阴刻 司马 吕氏春秋
  • 铜鼻钮吐火魔术图案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鼻钮吐火魔术图案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鼻钮吐火魔术图案印,西汉,印面1.3×1.3厘米,通高0.7厘米。印铜铸,印台3层,向上渐敛,鼻钮。印面凹铸图案,表现两人背向而坐,小臂弯曲,状似接物,各自鼓腮吹气,面前有一簇跳动的火焰。吐火是魔术之一种,最初由国外传入。《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中载:“永宁元年,掸国王雍由调谴使者诣阙朝贺,献乐及幻人,能变化、吐火、自支解。”《西域传》引《魏略》:“大秦...

    1613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玺印类藏品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