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大画师与大画家

时间 : 12-25 投稿人 : 小拇指 点击 :

数小时才读完《东方早报·艺术评论》第16期刊发的专稿《张大千批判》长文。作者汤哲明为张大千的地位辩护,铿锵有声。本来学问与艺术,观点与评论容许各有所见;只要信而有据,言之成理,便成一家言。我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发愿写“近代中国画家论”,八十年代写作并发表,二十世纪末出版了《大师的心灵》一书(台北“立绪”,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我认为在近代中国,自鸦片战争以降,可称第一流画家者自任伯年起有八人,其中没列入张大千,许多人大惑不解。我在书中早有一番评说。

我也欣赏张大千,认为张大千不但画得好,其技巧精通历代主要各家各派:文人与院画、工笔与写意、水墨与重彩、南宗与北派、山水人物花鸟……都极精通而且万能。论传统之技法,不只是五百年,简直史上无能可与比匹。尽管如此,但他不是第一流艺术家。我主要的论点是第一流画家要有个人对时代与人生独特的看法与感受,鲜明的人格精神,表现为独特的,不可取代,难以模仿的个人风格。技巧的广博与精妙,不是第一流艺术家唯一重要的因素。并以时代精神、民族文化、个人独特创造三要素来衡量,张大千最缺时代精神,最富传统修养,而第三项也有欠缺。我常说,近代若少了吴昌硕与傅抱石等人,美术史有大损失;缺张大千则不然。因为他所模仿的王蒙、八大、石涛以至敦煌……是传统的宝库早已有的成就。所以我认为张大千不管如何技高艺精,还只是大画师而已,与史上大画家如徐渭、八大、孟克、凡·高等大不相类。

汤哲明先生的论述多半我都同意,所不同者,在对艺术价值的判断,在认知上与我有差异。用汤先生的说法:成功不同于成就,则张大千的“成功”,超过他人,“成就”则大不如石涛、八大、吴昌硕、齐白石、傅抱石、徐悲鸿等人。中国文化中人,对艺术太看重师承有绪、传统功力、画技三昧、无所不能、雍容华贵、装饰美感等等。这些不是没有价值,而且也要有不凡的天分与努力才可能获得。但近代以降,个人觉醒,艺术不再为权贵的贡品,而要表现个人独特的人格,发表独特的思想感情,以独特的表现风格,建立他不可取代的成就。张大千还是今之古人,独缺这一觉悟。

秀美与雄强,可以各有品味,不能作艺术价值评价的依据。画家衰年不必勉强求变,“人书俱老”也是滥调。汤先生的这些见解,非常深刻、平正。但有些我有质疑。如汤先生说张大千山水用笔,灵动圆厚不如陆俨少;用墨浑厚不如吴湖帆;优美文秀不如谢稚柳。我觉得这三人还是不如张大千。蒋夫人因不愿行跪拜礼而不从张大千而从黄君璧学画,似乎误传。不是张大千而是溥心畬。这是台湾画坛皆知的故事。当时或因张大千不在台湾的缘故。设想若张大千在台湾,以他与权贵的良好关系,以他的江湖与圆融,他也没有溥心畬的倔强脾气,怎么会拒当“国师”?至于徐悲鸿“兼济天下的入世品格,他的艺术从主张到实践,都体现著鲜明的‘为人’特色。张大千则‘为我’,比较出世。……”我以为张大千一样有“为人”的一面。从港台达官贵户很少没有张大千题字赠送的大幅作品可知:张大千绝不“出世”,他重食色享受,善于交游,有杜月笙江湖作风。汤先生说张大千“精明过人,情商极高,晓谙处世的机巧”完全正确。至于张大千早岁即蓄长髯,后来穿长袍,执龙杖,戴东坡帽,主动求见毕加索,一向懂得引人注目的噱头,攀附名人以成“东张西毕”的“美言”,托何香凝向毛泽东赠画等行径,都可见何等“机巧”。张大千一生是识时务的俊杰,这些精明与机巧,正反映在他的画的格调上。尽管汤哲明先生说傅雷认为张大千不懂唐画故对张有误解,而傅评张大千画“俗不可耐,趣味低级,仕女画尤其如此”,虽然其中不无傅雷个人品位,对甜美有偏见,但张大千画格调不高,比较媚俗迎人,仕女画中女性脂粉气与因袭古画,很少有个人创造,是多数有品位的人所共感。正因为精明机巧,识时务,攀显贵这些人格特质,反映在艺术中而有傅雷之言。不过,第一流艺术家不必是道德家与大善人。想到卓别林、托尔斯泰、鲁迅、胡适等大名家也不是完人,但其人格精神有其崇高的一面,这是无法抹煞的。

大艺术家的画不必刻意表现“爱国”,但张大千自外于近代中国的苦难,飘然远引,他的画没有表达一点时代精神,这是古今举世中外大文豪与大艺术家所不可能的事。想想屈原、杜甫、陀思妥耶夫斯基与海明威,张大千的艺术于时代感应是麻木的。在我严格挑选的近代八大家中,他也无法并列。不是他画技不如人,其实张大千的技巧之广之精,令人叹为观止,但他承袭古人的成就,没有独创的个人风格。画师与画家之别,正近似产婆与产妇之别罢。

相关文章

  • 徐渭晚年高傲孤僻 《水仙图》缺乏豁达感[图文]
    徐渭晚年高傲孤僻 《水仙图》缺乏豁达感[图文]

    徐渭《水仙图》“悲壮淋漓,文如其人,且令天下后世负才不遇者读之,一齐下泪。”清代林云铭如是评价袁宏道的《徐文长传》,我在看此文时也欲哭欲愤,我虽不才但也经历过许多生存的艰辛,故掩卷而悲尤甚。生死有命天注定,这“天”就是一个人生活在现实的特定生存时段中的诸多因素,还有与自己秉性、追求的矛盾反差。人常说“生不逢时”可能就有点...

    1620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美女人体画混搭名画引质疑[图文]
    美女人体画混搭名画引质疑[图文]

    魏光庆《红墙系列》之一(布面油画)最近,某油画家的一批美女人体画混搭中国古典名画的作品,特别是其中一张裸体美女嫁接宋徽宗《瑞鹤图》,在网上引起了强烈吐槽:有人说不伦不类,是对宋徽宗作品的肆意糟蹋;有人说是哗众取宠,有炒作嫌疑;有人甚至大喊“罪过”……其实,这种混搭现象近年来在美术界已屡见不鲜。理性分析,这种“画不惊人誓不休&rd...

    1902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胡德夫:一次精神碰撞音乐之旅[图文]
    胡德夫:一次精神碰撞音乐之旅[图文]

    胡德夫2005年,55岁的胡德夫出了自己平生的第一张专辑《匆匆》,满头的白发告诉人们,这位歌坛新人一定有一个不一样的故事。上世纪70年代台湾民歌运动,奠定了后来台湾流行音乐甚至整个大陆流行音乐的基调,胡德夫就是这场民歌运动的重要人物之一,作为卑南族歌手,胡德夫在当时更大的兴趣不是唱歌,而是参与到更多社会活动和民主运动之中,一直为台湾少数民族争取权益,直到录制《匆匆》。单纯从流行音乐这个角度来讲...

    1919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冯小刚:当年拍电影为过好日子,现在想继续画画[图文]
    冯小刚:当年拍电影为过好日子,现在想继续画画[图文]

    3日,导演冯小刚在微博上传了4幅画作,引起网友热议。无论是知晓冯导有这一特长的粉丝,还是不明就里的网友都来凑热闹,打趣说:“导演,您画的是谁啊?”从8月底与画家曾梵志合作创作出一幅《一念》后,自称20年没摸画笔的冯小刚又重新画了起来。于是,在他的微博上,除了发布新片《一九四二》的消息外,时不时就会出现他的练笔画作,或是山水,或是雪景,或是人物。一幅画作网友讨论,既像徐...

    1203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颜文樑:苏州的油画艺术先声[图文]
    颜文樑:苏州的油画艺术先声[图文]

    印度洋夜航 油画 纸板 18x26.2cm 1928年 苏州美术馆藏2014年金秋的苏州城。沧浪亭畔的颜文樑纪念馆内,沧浪之水——苏州美术馆馆藏颜文樑作品特展亮相;不久,拙政园旁的苏州博物馆内,静物——陈丹青画册写生1998-2014特展开幕。与晚年颜文樑有着特别交集的陈丹青在颜文樑作品特展开幕式上,直呼颜文樑是二十世纪中国现代美术的奠基人,是我们现在这批画油画的祖宗!”“西风东渐背景下的油画...

    833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范曾回应质疑:妒恼怨恨构成污泥浊水[图文]
    范曾回应质疑:妒恼怨恨构成污泥浊水[图文]

    范曾5月15日,风景如画的北京大学弥漫着春天的气息,一场别开生面的对话正在进行——科学与文学双峰并峻,试图分享各自的奥秘,构架严谨和浪漫之间的彩虹桥。这一天,91岁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58岁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与数百名莘莘学子聚首燕园,探讨梦想和奋斗,探讨如何看待“诚”与“信”,探讨对美、哲学、信仰、价值的认识。...

    1227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罗中立访谈:因材施教的马先生[图文]
    罗中立访谈:因材施教的马先生[图文]

    教学中访谈:王鹭被访:罗中立文字整理:颜宗忠、唐书婷王鹭(以下简称王):今天很高兴能够采访著名艺术家、四川美术学院院长罗中立老师,罗老师,您好!罗中立(以下简称罗):你好。王:感谢罗老师在百忙之中能够抽出时间接受我们采访。马一平老师的展览将在本月底举办,您还记得第一次见到马一平老师是什么时候吗?罗:我考附中的那一年遇上三年自然灾害,附中停办了四年以后第一次恢复考试,我刚好赶上了,马...

    391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顾一指:给刘小东提一言[图文]
    顾一指:给刘小东提一言[图文]

    刘小东即使当代艺术在一些地方的民间艺术机构已经发展得风生水起,但是,如果它进入不了中国公立美术馆(含博物馆,下同)的收藏序列,一些艺术家自我感觉多少有点散仙的意思,仿佛一支游击队哪怕战绩再好也没能成为正规军,总有几分自卑在内。这很可能是当代艺术家刘小东在本届两会上提案《支持公立美术馆收藏当代艺术》的精神初衷,当然,这只是猜测。当代艺术在中国,是缺乏传统传承根源的。可以这么说,当代艺术是横切进...

    551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汪观清:每个线条都有感情[图文]
    汪观清:每个线条都有感情[图文]

    汪观清从事连环画创作30余年,如今年逾八旬的汪观清先生谈起连环画创作时,认为:“我们这代人是以画画作为职业生存,是爱好画画的,有了激情,画出来的线条才不至于歪歪扭扭,才有感情啊。我们画不动了,也要寻找一个题材表达出个意思,画出来看看究竟怎样。”汪观清《十二把椅子》随着老一辈画过连环画的画家们渐渐步入暮年,连环画的创作于那一辈人来说,已然高峰不再,从画连环画者的收入、地...

    1180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刘玉来:齐白石心理三探[图文]
    刘玉来:齐白石心理三探[图文]

    刘玉来作品人们在谈到齐白石作品时往往认为他的一些作品表现了一种童趣。什么叫童趣呢?顾名思义,就是少年儿童的兴趣。对待客观世界,成年人与少年儿童不同,在成年人看似无聊或以功力主义眼光面对的事物,少年儿童往往单纯的从趣味出发,觉得非常有意思、好玩儿。当我们褒义的说成年人有童趣时,一般就是夸赞他年纪虽然超于儿童但心地依然似儿童般单纯。这里对齐白石作品的形容就是这个意思。如果我们承认了这种观点,那么...

    1044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林文月:中文像钢琴日文像小提琴[图文]
    林文月:中文像钢琴日文像小提琴[图文]

    林文月(1933年-),台湾彰化县人,作家、学者、翻译家。曾任台湾大学中文系讲师、副教授、美国华盛顿大学中文系客座教授等。林文月身兼研究者、文学创作者、翻译者三种身份,并于这三个领域中都交出亮丽的成绩单。曾译有如《源氏物语》、《枕草子》、《和泉式部日记》等日本文学名著。著有《京都一年》、《读中文系的人》、《午后书房》等散文集。前些日,她受邀到北大演讲,无论介绍者还是簇拥者,都喜欢把她称作传奇,...

    891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张德林:期待人书俱老的那一天[图文]
    张德林:期待人书俱老的那一天[图文]

    张德林作品对张德林老师的采访,在国家大剧院后一座安静的四合院里展开。我面前的这位中年书法家,神清气朗,谈起书法艺术时眼中便瞬间流露出喜悦的目光。半天的交谈后,我清楚地感知到,这是一位真正把书法融入了生命和生活的艺术家。与许多书香门第、家有师承的书画家不同,张德林出身于安徽来安的一个农民家庭,祖辈几代都没有人与书法艺术有过任何渊源。但就是这样一位农民子弟,凭借着对于书法的赤诚与热爱,一步步开拓...

    1253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功甫帖》争论促进书法艺术价值回归[图文]
    《功甫帖》争论促进书法艺术价值回归[图文]

    《安素轩石刻》中的《功甫帖》拓本(黑底图)对比《功甫帖》钩摹本(白底图)中国文物网讯2013年9月,收藏家刘益谦在纽约苏富比拍卖行以822.9万美元(约合5037万元人民币)拍得苏轼的《功甫帖》,计划于2014年在即将开馆的龙美术馆中展出。但随后,《功甫帖》却被上海博物馆3位研究员公开质疑为伪本,引发热议。近日来,随着刘益谦三次公开声明的发表、上海博物馆3位专家“打假”...

    305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论中国国画发展与传统文化[图文]
    论中国国画发展与传统文化[图文]

    传统国画是文化人抒发情感的载体,它不是单纯的图象,要能传达、表现作者的情感,即画不单纯是一张无意味的图案,它他要承载一定的社会责任。但是在近百年来中国画这一传统的美学观念却受到外来文化、工业革命、社会政治革新巨大的冲击。。一自上世纪辛亥革命到现在将近一百年了。随着中国最后封建王国的覆灭,我国基本开始了从一个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型过渡。在此前后我国的传统文化便随着这种转型和政治斗争的展开越来越式微...

    1334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中国人为何谈性色变?[图文]
    中国人为何谈性色变?[图文]

    孟子说:食色,性也。但是直到改革开放很久以后,提到“性”这个词,中国人仍是“谈性色变”。性话题在中国文化里一直是一个禁区,长久以来,谈性色变的恐慌让国人对性讳莫如深。面对孩子“我从哪里来”的疑问,家长大多会以“街上捡来的,山上刨来”等方式转移话题。而学校虽然开设了生理卫生课,但是授业方面孜孜不倦的老师...

    769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