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艺术批评频遭质疑:收费写作类似小姐“出台”

时间 : 12-25 投稿人 : 元元 点击 :

当今“艺术批评”遭遇越来越多的质疑,或认为其中充斥吹捧虚夸气息,或讥讽批评言论和艺术实践脱节,无法对艺术创作、艺术市场产生正面引导作用,进而,连艺术批评存在的意义也变得可疑起来。在艺术资本和大众媒体崛起的当今,艺术批评影响力式微,而艺术家们将作品安置在拍卖会拍出高价,在美术馆举行大展,在大众传媒和时尚杂志闪耀出场,其“定位效果”来得更为醒目和实惠。于是,许多批评文章仅仅成为展览运作中的一个组成项目,习惯性地填满画册前几页的版面,顺带着出现在各种艺术杂志上作为宣传资料的一部分。

戏剧性的是,单纯就批评文字的产量而言,随着中国艺术市场的繁荣,展览画册和艺术媒体的爆发式膨胀,近年来的年均批评文字产量远远高于十年、二十年前。在这样生产繁荣的时代,艺术批评的“质”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有多少文章真正具有批判性和反思精神呢?这值得美术理论界认真思考。

批评家群体的演化

从大背景来说,艺术批评对艺术创作、艺术市场的影响力在降低,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中国的艺术从业者都在专业体制内生存,评论家们在很有限的几种刊物上发表的言论,在艺术圈、文化圈能产生很大影响,这无疑和当时相关信息的传播方式直接有关——数量有限的发表平台,相应的形成了当时依赖于专业媒体的批评体系。而在新的社会环境和传播环境下,一方面出现了多种市场化的艺术媒体以及关注艺术话题的时尚、大众类媒体,而且艺术生态中的各种角色都可以通过不同渠道、资源影响艺术批评的生产和传播;另一方面,艺术评论原来依仗的“意义平台”业已分解,书面文字已经不是独霸性的传播介质,各种影像、图片充斥在观者的眼前,书面语、学术性的艺术批评面临迅速增多的艺术新闻通讯语体、对话语体、特写语体的竞争。

更重要的是,艺术圈的外延也在过去十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之前的艺术圈主要由艺术家和批评家、美术馆员和各类文化观者构成,现在越来越多的艺术经纪人、收藏和投资者加入了这个行列。艺术批评家的社会地位乃至收入一度曾与艺术家、美术馆管理者等基本平行,可随着艺术市场的勃兴,艺术家、画廊主和收藏家们似乎成为更大的得益者,而且随着大众媒体和时尚媒体的兴起,批评家们的影响力似乎已经转入收藏家、画廊主、美术馆馆长和时尚杂志主编手中,这让批评家们自己也开始焦虑:在今天的艺术世界中批评存在的意义何在?

甚至,这也不仅仅是中国艺术界的特殊问题,欧美艺术界也有类似的趋势,媒体评选的艺术界权力榜、影响力榜单上,占据主要位置的也是艺术家和艺术经纪人、收藏家、美术馆馆长,批评家们则少的可怜。

批评家群体近年来主要沿着两个方向分化,部分主要从事策展乃至开设画廊,于是他们的批评文章的产量就大大下降;另一些在教育、研究机构或企业任职的同时兼职从事艺术批评写作,因为写作批评文字收入颇微,所以目前的批评家普遍都是兼职状态。

“写作”成为“项目”

在当前越来越商业化的艺术生产机制中,对艺术家或其背后的投资人来说直接凭借资金进行拍卖、展览、媒体宣传的市场操作是更有效率的选择,如此批评文章就成为展览或宣传运作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很多批评家也适应运作方式,依附于展览、画册前言这类“批评项目”之下。

尽管有人讽刺这类批评家收费写作类似小姐“出台”,可是这种“批评项目”在今天的商业化时代无可厚非。对批评家来说写作这种“订购文章”是项高难度的语言游戏,批评家需要拼凑作品呈现的形式、艺术家的只言片语和各种理论的耀眼词句形成文章,并以毫不犹豫的华丽语调抹平所有的裂痕。而从传统角色上看批评家们应该公正的进行评判,他们的角色具有某种道德色彩。

今天面对“批评项目”中产生的文章,读者和批评家都需要调整自己的认知:对读者来说,可以参照批评文字的逻辑、呼唤、预感来判断论及的作品、人物的价值,作为形成自我观点的参考项之一,不必把批评家当做全知全能的艺术法官并托付所有的信任;而对批评家来说,历史上主动或被动赋予的道德角色和当代商业化的“批评项目运作”的“共生关系”或许给很多人带来内在和外在的道德压力,导致他们某些时候的言辞、举动有点小丑化。我以为批评家群体与其承受这种暧昧的压力,不如将这种收费项目正常化、公开化,就像艺术家也接受订购生产一样,收费写作文章并非没有道德标准。

交互式批评的可能性

商业化公关宣传操作盛行的今天,从事相对独立、严肃的艺术批评的确像是进入了夕阳行业,这或许也和中国缺乏非营利基金会、学院、学术组织给予支撑有关,在没有经济资源挹注的情况下,各类学术协会、专业组织本身嗷嗷待哺,于是严肃的批评往往只能成为某些艺术批评家个人对于学术理想的坚持。

不过也应该看到新的媒体和社会环境也激发了新的批评空间,比如最近十年来,随着大众媒体、时尚媒体和商业化艺术媒体的发展而出现的媒体批评群体,他们依托商业化媒体的平台进行批评,因此语言适应大众读者的角度、长度和趣味。同时,更业余的批评写作则在网络展开,这是透过个人博客、微博和社交网站进行的评论,以短小的文字为特点,发散式进行,但有些网站持续推出时效性较强的评论。

新的批评家群体和媒体环境也推动了艺术评论的新动向,如原来占很大份额的形式批评大大减少,更多的是倾向解读艺术家及其作品,以及艺术界最新的流行风尚,艺术与社会事件的关联等,这更容易吸引专业圈以外观众的眼球,也更受市场化媒体的欢迎。

实际上新的媒体空间提供的可能性并未得到批评家群体的充分重视,比如很多批评家仍然侧重写作长文发表在刊物的形式,而对互联网、社交媒体的勃兴缺乏敏感,实际上若充分利用多种新媒体完全可以形成新的批评交互环境,比如通过微博、博客即时发布对展览、时间的论点,不论质量如何,至少可以更快速、大量的生产批评话语,这是进一步对话和产生影响的基础。同时,艺术出版物的线上发展也可以对批评文章有更大的容量,同时降低传播成本,并且可以在全球性的平台上进行传播。商业化的介入新媒体进行艺术批评是新的发展趋势,目前国内的艺术刊物还存在缺乏前期投入和有效的策划执行等现象。

相关文章

  • 导演田沁鑫:我的灵魂是个种菜浇水的和尚[图文]
    导演田沁鑫:我的灵魂是个种菜浇水的和尚[图文]

    1992年,田沁鑫在韩国首尔。□专题撰文信息时报记者谢奕娟当刘晓庆领衔的话剧《风华绝代》激发的余响还未消,话剧《青蛇》又刷新了人们对女导演田沁鑫的印象,而广州观众从6月27日~30日也有机会在友谊剧院欣赏到田沁鑫执导的《青蛇》。对于田沁鑫而言,不论是颠覆改编张爱玲的《红玫瑰与白玫瑰》,还是早年让她拿奖拿到手软的《生死场》,这位满腹经纶的女导演总能带给人们一波接一波的惊喜和感动。生活中的田沁...

    1847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燃烧的艺术,不朽的烙画--记著名烙画大师姜云祥[图文]
    燃烧的艺术,不朽的烙画--记著名烙画大师姜云祥[图文]

    他,一个艺术奇葩,烙铁做笔,可以在木板上画出各种名山秀水、动物、花卉、生物;他,一个绘画奇才,通过烙铁的勾、勒、点、染、擦、白描等手法,烙出具有丰富层次的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人物肖像;他,用烙画的形式所创作的《春牧》、《湍》、《张伯苓》、《钟馗》等作品被天津市国礼委员会选定为外交礼物;他,为原文化部部长高占祥、著名作家冯骥才、著名香港影视演员洪金宝绘制的肖像画,受到高度的赞誉,尤其他最近为香港著名...

    684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朱万章谈美育:意在山水诗画间[图文]
    朱万章谈美育:意在山水诗画间[图文]

    朱万章在接受访谈。主持人:各位,欢迎收看由金羊网独家策划的《名师说家教》系列节目,今天是我们节目的第33期,我们今天来谈一谈孩子的审美教育,也就是“美育”。今天光临到我们节目的嘉宾是广东省博物馆研究员朱万章博士。朱老师,欢迎您光临我们的节目,跟我们的观众打声招呼吧。朱万章:大家好。审美能力与生俱来主持人:朱老师主要从事的是明清以来的书画鉴藏与研究,可谓每天都是与历...

    1058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诚信的力量——当下展览断想[图文]
    诚信的力量——当下展览断想[图文]

    有这样的一个寓言,一个年轻人跋涉在漫长的人生路上,到了一个渡口的时候,他已经拥有了“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7个背囊。渡船出发时风平浪静,说不清过了多久,风起浪涌,小船上下颠簸,险象环生。梢...

    930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颜长江:当代艺术应着重于现实问题[图文]
    颜长江:当代艺术应着重于现实问题[图文]

    李宇宁作品王淋作品。余华写过他唯一一篇武侠小说,名为《鲜血梅花》。这名字很有意思,如同莫言的《檀香刑》,将美与惨痛奇异地并置,产生一种残酷美。这也是中国最高级小说的一个秘方吧。“鲜血梅花”这四个字,让我突然想到,在很多人那里,可以对鲜血打坐,渐渐地竟看出它原来是梅花;如同,将解剖的血腥味闻多了,再闻到的就是檀香味了。前几天,新华社副总编夏林披露,2003年10月16...

    301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赵本山:跟王家卫拍戏很累 下半辈子做里子[图文]
    赵本山:跟王家卫拍戏很累 下半辈子做里子[图文]

    赵本山和王家卫在片场电影《一代宗师》正在热映,只有两场戏的赵本山再次成了焦点。1月10日,正在忙于筹备央视春晚小品的赵本山接受了记者采访,他巧妙地借用戏中角色的台词披露此刻的心情,“我这个人啊,当了半辈子‘面子’了,金钱名利都有了,剩下的半辈子就做‘里子’吧!”和王家卫拍戏是个累活儿记者:您和张艺谋等多位一线导演都有过合...

    1579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与日韩相比中国主流雕塑美学表现较羞涩[图文]
    与日韩相比中国主流雕塑美学表现较羞涩[图文]

    韩国·KimJungHee作品《SPACE2013-Dalhangari》。南都讯记者陈晓勤在刚刚结束的广州艺术博览会上,重头戏“2013亚洲现代雕塑家协会第22届作品年展”吸引不少市民的关注。这个堪称迄今亚洲最大雕塑展的年度盛会,22年来首次落户中国大陆,集结了153位活跃在亚洲雕塑界的艺术家的作品,百花齐放。因为首次落户中国,自然让人思考中国雕塑与其...

    1687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张凡凡:清新女王的清新之梦[图文]
    张凡凡:清新女王的清新之梦[图文]

    张凡凡近些年来,在中国文化界崛起了一个流派--清新文化。清新文化倡导人们无论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思想认识上都要秉持"清新"二字,激扬正气,清除污垢。所以,这个文化导向不仅适用于文化领域,更适用于社会和人们的日常生活范畴。这个文化主题的提出,在中国文化界和社会各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掀起了中国"清新文化"的浪潮。出人意料的是,"清新文化"的创始人竟然是一个30多岁的美丽女孩--张凡凡。张凡凡,系...

    1543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刘玉来:我与启功先生的交往一[图文]
    刘玉来:我与启功先生的交往一[图文]

    那是70年代的事了,具体日子是在74年。那时我与我的一位中学老师申学敬先生关系很是莫逆,有一次他对我说:“我在辅仁大学有个老师叫启功,字元白,我们关系很好。你喜好文学绘画,嘿,他在这两方面都是专家,哪天咱们上他那儿去一躺,我把你介绍给他。”我一听特别高兴,说:“太好了,启先生住哪儿啊?”申先生说:“过去在师大内,现在就在小乘巷里,和他的内...

    1128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当今艺术为何难觅大思想[图文]
    当今艺术为何难觅大思想[图文]

    中国当代艺术作品我们总是比较善于理解中国画家害怕线条和具象的当代心理,这是中国艺术家的基本功底留下的一长串阴影,这一长串阴影深刻影响并左右画家的初期打功底阶段、探寻发现阶段、功利阶段、升华阶段,在无法与自然接近的画笔下,无法与真实重合的线条下,不实的基本功底造成的一串长长的阴影,总是在帮助中国画家涂改并遮掩事物的真相,更遑论画出对事物的认识了。受功底影响的不仅限于形式,最深重的影响则是画的内...

    443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学书断想[图文]
    学书断想[图文]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王云翔王云翔因受家学熏陶,我自幼就痴迷上书画。几十年来,尽管职业更替频繁,环境反复变迁,但学习书法始终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书法艺术是中国的国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已有数千年历史的书法艺术发展至今应该是高雅的艺术,它应具备精美的技巧、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符合民族审美特征的独特艺术。所以书法艺术需要传统文化的依托,需要技术书理的支撑。没有传统的根基,缺乏历史的积淀,...

    1767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壁挂艺术溯源[图文]
    壁挂艺术溯源[图文]

    欧洲传统的编织艺术Tapisserie(法语),翻成中文被译为壁挂,意指以挂毯的形式来展示的织物艺术品。壁挂通常是指有图案纹样和人物形象的绘画性挂毯。据推测,其称谓Tapisserie(法语)和Tapestry(英文)的词源是来自波斯语。另有称壁挂为高布林(专有名词Gobelin)、阿拉茨(产地名Arazzi)、墙毯和画毯(德语Wandteppich和Bildteppich)。其中高布林几乎是绘...

    1013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陈连富雕塑漫谈:展现中国的人体美[图文]
    陈连富雕塑漫谈:展现中国的人体美[图文]

    睡莲(雕塑)陈连富孙振华陈连富作品的意义在于对身体的发现,他让人们发现了中国的身体。他的雕塑展现的是一种中国的人体美。这个工作过去我们一直没有做到家。而陈连富则一直坚持在做。在艺术史上,我们看到了无数优美的西方女人体;那么,站在中国体质人类学的角度看,有哪些中国女人的身体可堪与之比肩?往深处说,这是一个“未完成的现代性”。在人体的问题上,中国还需要启蒙,还需要解放,还...

    693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邵宏庚:色聚中的草间弥生[图文]
    邵宏庚:色聚中的草间弥生[图文]

    草间弥生“草间弥生——我的一个梦”亚洲巡展,目前在上海当代艺术馆举行,这位享有国际声誉的日本艺术家在中国的首次大型个展,受到了一定关注。应朋友邀请,今日我带着好奇心,以观赏者的角度,走进这位被誉为“圆点女王”的绘画艺术世界,同时,也为您作一解读。穿行于“真实与虚幻世界”的草间弥生,她拥有超越世间的...

    1906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中国书画中的多子多福图鉴赏[图文]
    中国书画中的多子多福图鉴赏[图文]

    刘海粟《石榴图》(中国画)文/图钟葵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重视家族传承的民族。在古代,早生子、多生子、生贵子是每个中国家庭的梦想和为之奋斗的目标。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产生了许多象征多子多孙的吉祥物。这些吉祥物既有神兽和鱼、青蛙、蟾蜍、老鼠等动物,也包括石榴、莲蓬、枣、栗、荔枝、萱草等植物,“榴开百子”、“早立子”、“早生贵子”、...

    1388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