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累
采访、文:司马琳娜
徐累是那种不紧不慢的人,如同植物一般站在原地,守着一份淡定与娴雅,颇有一份得自古都金陵的贵逸之气。他不追摹古人,也不追随潮流,他为自己量身定做了一个追忆和思考的舞台空间,以心造境,在画作之上营造了一份诗意、一分神秘和一份虚无主义的情境。
徐累曾说,“和同时代的艺术家相比,我不是游猎的动物,我的存在方式也许是植物的方式,在此地猜想,在此地嘹望。我的身上落了一些灰尘,它是从古代飘来的,从异域飘来的,从水星上飘来的,所以我看上去不是那么鲜亮,不合时宜。但是,不要试图挪走我,如果这样做了,就找不到另一棵树取代这个景致了,你会看到地上留下的那个丑陋的坑,那该是多么地无趣啊。“
正是这种高度的自我认同感和植物般的韧性,让徐累能够在自我的艺术道路上坚守着,不在乎别人称他是“时代背面的人”,也不介意独行时的孤寂,他就那么静静地在扎根在泥土里生长着,兀自芬芳。
徐累说自己是“笔墨不随时代”,生活在这个时代,却呼吸着另外的空气。
不同于其它的观念艺术家,徐累的作品中没有太多花里胡哨的视觉元素,没有强烈的色彩和造型冲击,它是静观而内收的,或者可以说是美的,可以让人停驻的。他在自己的作品中搭台建景,营造出一幕幕神秘的、如同先锋派诗歌般带有隐喻意象的画面,充满戏剧式的张力。
现实中的徐累却是含蓄、谦谨,甚至自称完全理性的一个人。他喜欢琢磨事物的表象和本质的差异,喜欢用修辞学的手法进行创作。“说实话,我不是对绘画本身那么刻骨铭心的人,真正吸引我的不是如何去画,而是如何调弄图像之间的思维关系,修辞关系。”这是一个脑袋里充满着各种奇思异想的艺术家。
徐累不是那种将艺术穿戴在身的人,“你把我扔在人堆儿里去,没人会说这人是画画的。”打趣他说,“但也能够一眼将您辨认出来”。“那是因为我这一头白发吧。”这大概是徐累无心为之的艺术范儿,“三十几岁的时候开始有白头发,慢慢就全白了,可能是思虑过多?”
在艺术圈独行多年,徐累却也不觉得孤独,甚至不像其它艺术家一样,强调孤独感对于创作如何如何重要。徐累用理性表达感性,然而在作品严丝合缝的布局构思下,却小心的潜藏着一份虚无的忧伤。他说,“我最难过的是一天中黄昏的时候,因为小时候父母参加政治学习,我没有钥匙,常常回不了家,总有被遗弃的感觉。到现在,特别是阴天、冬天的时候,还有这样的感觉。”或许这也多少解释了徐累作品中的虚幻主义和现实的疏离感。
从质疑传统到回归传统
徐累学国画出身,在南京艺术学院时期,陈大羽是系主任,刘海粟在系里讲大课。毕业时,陈大羽先生还送给徐累一幅"名副其实,何虑无闻"的篆联,他珍藏至今。徐累回忆说,“大羽老师那时候年龄也大了,他的教学方法是现场作画,让我们看。他的画也不难临摹,有时候,他会误把学生画的当成是自己画的,就拿走了。他不只花鸟画得好,山水画得也很好,是那种霸气外露的人。“
学生时期的徐累喜欢写意甚于工笔。“当时临摹过沈周、黄公望《富春山居图》、《永乐宫》等,基本都是写意的,觉得画写意比较潇洒,工笔太刻板。原来有种说法“黄家富贵,徐熙野意”,认为写意是比较高段位的嘛,正好当时我们班上有一个同学姓黄,我姓徐,就常常互相打趣。“
“现在完全不这么说,现在应该反过来说。那时候,我画写意是有感觉的,画工笔是没感觉的,心里有和没有是不一样的。“
如今精于工笔的徐累,颇有感慨的说,“人在每一个阶段的学习和兴趣点不同,但每一个阶段的学习,对你未来的能力锻炼都是有用的,你不会学一个东西是浪费的,它会在某一个阶段显现出来。但工夫还是要早作,你现在再去学,只是说补充一点,跟那种童子功的东西是不一样的。你到后来的时候,很多营养不良的部分,一看就看得出来。你像很多老先生啊,到后来的时候反而是开始画古画。“
南京艺术学院毕业后,徐累进入了江苏画院,并做为一名年轻艺术激进分子,以实验绘画《心肺正常》参加了“89现代艺术”大展,“我那时候认为国画是脱离时代的东西。”《心肺正常》中,徐累把一只蝴蝶同肺部的阴影叠合起来,蝴蝶越是美丽,肺上的病变就越厉害。“这是一个悖论,表像是美丽的,本质却是残酷的,这是一种修辞学的手法,我当时就对这个比较感兴趣,我在学校的时候对于文学、戏剧、诗歌的兴趣便要远大于绘画。“
这也难怪在徐累的绘画中,随处可见诗歌惯用的修辞学、隐喻等手法。“我那时候看威廉·卡洛斯·威廉斯、托马斯·艾略特等,包括台湾的现代主义诗歌。那时候学校图书馆早上发20个牌子,你可以进去抄书,抄完后可以带回来。当时流沙河有一本书《台湾中年诗人十二家》,介绍了十二位台湾诗人,每一位诗人用一个动物来命名,在当时的《诗刊》杂志上有刊登。”
多年后,徐累同好友、著名编剧邹静之提及此事,“他说你看得早,他以前是诗刊杂志的编辑。”
说到这里,徐累突然起身,因为家里的一只小猫突然窜向楼上卧房。“这是一只野猫生的,因为长得好看,就养在了家里,院子里还有二十多只野猫。“
随后徐累回座,慢慢点起一支雪茄,继续我们的聊天。“台湾的语言文脉没有断,它的诗歌语言是现代的,但内容却是非常古意的,这个就有点像我现在的画,结构是西方的,内核还是东方美学的东西。你不能说它写得多好,但这中间有一个现代性和传统性之间的平衡。”
说着,徐累吟咏起台湾诗人郑愁予的《错误》中的句子来,“踏踏的马蹄是个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这声音穿过烟尘、穿过傍晚的阳光,穿越而来,目光扫过墙上徐累的画作,仿若置身于另一个时空,连谈话的氛围也多少带上了点诗意。
“我一开始是对传统质疑的,后来发现自己是很渺小的。85学潮的时候讲全盘西化,后来发现自己没有着落,慢慢地你看到传统里面很多东西跟现代性是不矛盾的。”因而《心肺正常》之后,徐累开始隐退回归,潜心变古,在中国古典写实绘画和西方现代艺术之间找到了自己独特的视觉语言和精神维度。
三十岁开始,踏实的去做一件事儿。
“我三十岁之前,尽可能在玩儿,我做国画、做现代主义。到三十岁的时候,前面该放下的要放下了。我在三十岁之前还想做导演呢,但是你没有机会了。为了理想,通过绘画也可以实现嘛,在画面上自己主导,布置场景、人物、灯光等。
“一件事情,你必须要做十年,最后才能有结果。三十岁的时候觉得不能耽误了,该剪剪枝的,要剪剪枝。三十岁开始,一定要踏实的去做一件事儿啦。”徐累不无感慨地说。
三十岁是徐累绘画的一个分水岭。25岁之前,学习传统绘画;25岁之后,投身现代主义;三十岁之后,他开始从现代主义往回走,开始回望传统。“我那时候有一种感觉,全盘西化让我很惶恐,这个是不靠谱的事儿。”
有人称徐累的绘画是“始于愉悦,综于智性”的,大凡用修辞学来做艺术的艺术家多是比较聪明的,“例如徐冰、王鲁炎”。然而,徐累的聪明不是那种写于脸上的、张扬的聪明,他的聪明都暗藏在作品中,场景的微妙玄机、精心布局的机巧、动物性的隐喻等。
从“旧宫”系列开始,到“迷宫”主题再到《绣履之往》、《青花》、《世界观》、《世界池》等,徐累的作品风格日渐成熟。他的作品材料传统,形制现代;远离时代的“意识形态”,却反映了普遍的人性困境;以现代“观念”命题,看上去又符合传统艺术的精致样式。
不曾存在过的青花马、不指涉任何真实地域的地图,仿佛还留有人的体温的空椅子,以及重叠着的似真似幻的屏风,徐累将古典文人画意象和各种现代视觉意象并置,所有图像都在新的结构中丧失了原本的属性。
“我以前也画过人,但画人就有一种针对性的东西,这个人的身份、符号、社会属性,人们习惯于讨论这些东西,这不是我的愿意。但人是可以用其它东西比拟的,画动物便可以规避掉一些关于人的东西。中国画有以花、鸟等动物为意象的传统,只是我的画作中,这些动物的自然属性没有了,它是一个人格的替代品。“
在徐累看来动物同人有着某种隐秘性的联系,说到这里,他提起之前曾在台湾张大千故居,看到里面有一只猿。“那是他过去养的,传说他母亲在他降生之前,夜里梦到一位老翁送一只小猿入宅,所以在他二十一岁的时候,改名为猨。他还养过仙鹤,据说他过世的时候,一只仙鹤死掉了,另一只仙鹤飞走了。“
“之前人们常常问我为什么回马?我没想说画马是为什么啊?”在徐累看来,以动物作为隐喻,并非一开始设计的,而是边画边总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它是慢慢生长出来的一个东西。”
问他青花马的灵感来自哪里,徐累自己也不甚清楚,“我也不知道我是怎么想到的,我的很多画呢,有时候跟记忆有关系。记忆怎么体现出来呢,有时候可能通过这种虚像的东西体现,有时候也会通过记忆的符号体现。我把这种青花的东西放在马身上,它就相当于是人的一种刺青,刺青是跟记忆有关系的,是一种归属的象征,或者是一种纪念。“
在徐累的作品中,另外一个重要的手法是屏风的运用,重叠着的似真似幻的屏风延展了画面的空间,将时空悄悄转换。“我一直对戏剧有兴趣,屏风就像是舞台的幕布。你看到的并不是最能说明问题的,隐藏的部分可能才是真像。画面中最重要的是屏风后面的东西,是人眼晴看不到的部分,被遮挡的恰恰是让你思维最活跃的部分。这个间离的效果,是一种停顿。”
聊到这时,顺手指着墙上的一幅徐累作品求教。画面上一匹马隐藏在屏风后面探出脑袋,屏风上面是一条龙的半个身体,当两个画面重合,却形成一个充满灵性的神幻的画面。徐累解释说,“艺术有时候是你精神多余的那一面,艺术不是反映论这么简单。在艺术里面,唯物主义是一个特别制约思维的东西,我一直在抵抗唯物主义的东西,并不是说我信仰转世这样的东西,而是从一种艺术的意识形态的角度来讲。我经常在画出一幅好画的时候,绝对怀疑这是我画的,好像是有一种无尚的力量在操纵我,做完这件事情。这就是为什么会有灵感,为什么会有神来之笔。“在徐累的画作中,随处可见这种神来之笔。
以不断回望的方式前进
在徐累的作品中处处流露着东方美学的韵味,总结起来便是“以心造境、润物细无声、顺其自然、自然而然。”他将东方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艺术的手法巧妙融合,达到了统一和谐、身心一体。
2006年,在南京经历了多年积淀的徐累,离开南京来到北京发展。2008年,徐累成为享誉世界的顶级酒庄——法国五大名庄之一的木桐*罗斯柴尔德酒庄的2008年份木桐酒标的人选,这是继毕加索、达利、米罗等大师之后,第二位中国当代画家在这个特殊的艺术史长廊中获得的极高荣誉。
今年中国嘉德(微博)春拍首次推出的新水墨专场“水墨新世界”中,徐累《夜中昼》以149.5万折桂。虽说成绩斐然,却也远未达到应有价值。在徐累看来,“中国传统绘画里面可用的资源真是太多了,若仅仅限定在某几位大家、某一类风格的东西,视觉的思维就完全被限定了。当下,我们完全可以多样化的把传统的丰富性的东西提取出来,让传统复活,中国画的未来尚有无限的可能性。“
在徐累看来,“中国艺术发展的模式是插秧的方式,它倒退是一种前进。”徐累自身的艺术历程也多少印证了这一点。这不禁让人想起布袋和尚的一首诗,“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原来退步是向前。“
“西方艺术的发展是进化论的、线性前进的,中国艺术的发展却是以一种不断回望的方式前进。比如说,中国人怀古,在董其昌的时候,常说仿某某,那时候仿是一种创作。”
说到这里,徐累开始正本清源的讲起中国的文艺复兴来。“中国的文艺复兴是明代,全面恢复宋人的传统。你看同时期的东西,中国唐宋时期的写实能力,比西方要好很多。中国画家观察生活的能力、以物相形的能力是很强的。元代开始不讲究以物相形,那时候是中国最早进入现代主义体验性美学。从元代以后,开始归纳语言,比如皴法,开始了语言学的革命。
明代绘画开始,有大量仿宋人的无款的东西出现。“
“元代绘画将中国画带入了形式主义语言的坑里,忘掉了艺术要怎么去表达的事情。我一直特别努力想把这一块儿给掰回来。“前阵子,徐累到英国去演讲,专门讲了《春屏绘戏图》,在他看来”这个比凡·艾克的《婚礼》、委拉斯凯兹的《宫娥》,早太多了。“
在徐累的作品中,也时常有一些性隐喻的内容。向他提及,他便起身拿出一卷《春宫图》给我们看,这是他从美国买回的复制品,原作在佳士得拍卖了,八幅画组成的绢本,画工细腻,极具工笔实力和文化画的特质。徐累爱收藏,家中有不少他四处收来的孤品画作,如杉本博司的摄影原作,连故宫(微博)都没有收藏的工笔画孤本、各种各样的椅子等。
徐累作品
徐累作品
徐累是个有趣的人,这种有趣不仅体现在他的画作里,体现在他各样的收藏,体现在他曾经担任主编的《经典》系列杂志里,还体现在他不同常人的爱好上。他说自己平生三个去处是:书店、菜场、奇异事物博物馆。
“我去菜场的时候,脑子就在构思怎么搭配,青椒跟什么放在一起从色彩学上是好看的。这同绘画是一样的,绘画就是素材跟原料的一个搭配组合,这是后现代的方法。我到书店也挑挑捡捡,看什么是你要的。我去看奇异博物馆,这比看纯粹的绘画博物馆还要让我兴奋。”
“比如在布拉格,它在15世纪的时候,是整个欧洲的中心。布拉格的阿道夫二世曾有个理想,要用娱乐精神来统一欧洲。他做了很多奇怪的事情,比如建造一个大钟时间一到,叮咚叮咚,小人就出来报时。比如寺山修司《幻想图书馆》,里面写了各种各样的收集癖。比如本雅明的《论教育》,“说着徐累立马翻出这本书来给我们看,“你看他里面的内容就知道他的趣味,一个艺术家如果没有童心就不能把握艺术的最本质的东西,对吧。”诸如此类纯真的爱好,常常让徐累乐在其中,也让他在自己的画作中继续肆意畅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