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当代中国油画创作技巧与观念[图文]

时间 : 12-18 投稿人 : 蜜柚 点击 :

当代中国油画创作技巧与观念 | 美术文摘

张晓刚作品赏析:《血缘大家庭系列》

从第一代出国留学的油画家画油画到现在的百余年间,中国油画历经坎坷发展已成今天的多元格局。其间技巧与思想(观念)在创作中呈现出的代与代之间的差异及由此引发的争鸣不断地促使着中国油画从单一走向多样,从幼稚迈向成熟。“代沟”的存在是文化的历史阶段性标志,不同的历史时期每一代艺术家必然面对着与上一代和下一代不同的成长背景与社会需求,这是导致观念差异的直接原因。当然,每个时代往往老、中、青三代画家同处,因此我们在分析其代沟时必然不能忽略其相互间的联系。约翰·拉塞尔认为:“凡是质量高的作品,往往都与过去有某种隐密的联系。”尤其是进入90年代以来,中国油画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多元并存的时代,艺术市场的遂渐形成和成熟更为老中青三代画家提供了各种契机和平台,画坛已不再是第三第四代画家一统江山的格局,在70后相对势微地登坛后,80后、90后正悄然崛起。纵观其规模的成形,观念技巧的差异性带来的新鲜感仍是艺术研究中无法回避的现实,要么热衷于观念翻新,要么追求技巧的深入仍是新老画家各自的追求,这里有成长背景和思想基础等原因。以89思潮作为其分水岭我们可以推断出代沟的成因。

当代中国油画创作技巧与观念 | 美术文摘

石冲作品

此前的50年代60年度中期,中国美术由此前的宣传美术变成了融合延安模式、徐悲鸿模式、前苏联模式于一体的正统模式,内容的意识形态性、形式的通俗性和描绘的具体性决定了中国油画缺乏技巧与观念的多样性。殷双喜认为“忽略技术语言,过分关注情节和主题,是中国油画一个时期的普遍现象,这使得中国油画在很长时间里以一种博物馆解说图,书籍彩色插图及宣传画的面貌出现。”文革期间人们更不关注绘画的本体。油画的写实与写意、西洋风与民族性是70年代未到80年代画坛探讨的问题,吴冠中50年代横遭打压的形式探索在80年代也跟内容一起成为热议的话题。毫无疑问,80年代前在材质媒介和语言形式方面是单调贫乏的,因此对绘画本体语言的研究成为第二第三代画家的共同追求。他们更强调中国油画的时代性、现代感和中国气派,既重学术性也重精神性,在学术上深化油画的语言技巧,在精神上则深挖油画的文化内涵与艺术品格。对西方油画追本溯源的重新认识与学习使老一辈画家不同程度地吸取了文艺复兴大师作品的浑然、印象派的色彩、表现主义的笔势以及现代美术中的形式语汇,一部分在中西绘画中进进出出的画家更融入了中国画的骨气神韵等写意精神,虽然不太理性但其精神表达与情感指向直观畅达、真诚炽烈,技法上则赋予中国油画一种注重主观色彩,讲究“笔随心运”,强调鲜活灵动,追求意境气韵的东方格调。稍年轻的第三第四代画家则有部分转入所谓“功夫派”即欧洲的古典风格。但按陈丹青新世纪初的说法:“因国内难有西方原作的视觉感应,又兼普遍参照照片作画,即便效果细致,仍欠古典油画的品相与修养,难免陷入困境。”“20多年来,写实油画的技术其实颇有进益,而‘写实’作为‘主义’的文化价值,却分明失落了。”程美信在《何谓“中国油画”?》一文中也批评道:“总结中国油画百年,是技术上的理性进步,给本土绘画图式带来一种艺术丰富性,但在文化价值创造上却相当有限,因为中国油画是在洋传统、土传统和土洋杂交三条道路上徘徊,没有突破性的原创价值。”而在《论“中国化”绘画以及其他》一文中他尖锐地批评写意性的中国化油画是没有未来意识与当代意义的、狭隘民族主义的、创造力枯竭的、纯趣味性审美的油画。虽然在西方以技巧评判艺术的高下早已不合时宜,绘画性已不再成为油画作品优劣的依据。但80年代以来,西方出现了一个“架上绘画的复兴”期,这种复兴不是简单的重复过去而是在西方观念艺术发展盛期的重新崛起,其新的生长点是对观念形态的借鉴。

当代中国油画创作技巧与观念 | 美术文摘

靳尚谊作品

在中国,随着80年代文化批判意识的确立及西方文化思潮的大量拥入,原有的一切艺术模式开始崩溃,艺术工具论、题材决定论被年轻一代断然抛弃。如果40多年前“决澜社”、“中华独立美术协会”对西方现代艺术的实践主要是一种语言形式的外模仿,那么85新潮美术却是对文革的文化反省和伴随改革开放与社会文化转型而产生的心理反映,是一种内心渴求。年青画家凭直觉与经验感受自然、社会、人生,反思传统,在叛离教条僵死的艺术模式的同时,对后现代艺术的借鉴带来了材质和形式语言的巨变,这为观念绘画在中国的兴起作了技术及社会心理接受上的铺垫。后现代艺术是信息时代的产物,信息时代注重的是数量、可接受性、重要性、交流性等,观念艺术对观念形态的注重与此相合。观念艺术具有强调思想性与批判性,艺术的当下性;反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哲学以来对世界的对象化观照;反对收藏和审美中心主义及绘画的风格化,崇尚智性因素等特征。中国油画在89现代艺术大展谢幕后从文化批判转入了90年代的社会批判时期,然而艺术商品化的浪潮也开始悄然而至。1990年10月在杭州举办的:“中国油画首届精品大赛”的奖金设置与台湾画廊的涉足激起了美术界的广泛关注,也推动了中国油画风格化的市场趋势。1991年的“新生代画展”标志着“新写实”倾向成为潮流。1992年的广州双年展主办者则将建立中国自已的艺术市场视为宗旨,同年中国波普艺术以批判姿态出现,部分前卫艺术家首次进入国际展(卡塞尔文献展外围展),大陆出现艺术品拍卖,部分前卫艺术家被海内外画廊代理。93年中国艺术家首次进入威尼斯双年展,政治波普和玩世现实主义得到西方强势文化认同,同年中国艺术博览会的顺利举办标志着政府对艺术市场活动的认可和参与。这一系列重大事件在各种新增办的美术报刊的不断宣传之下增强了众多油画家对现状的了解,也使他们在创作中对观念性和绘画性的选择更具目的性。

观念对绘画的介入主要表现在具象绘画中,以石冲、冷军为代表的一路走向了对技术的残酷要求上,而以张晓刚[微博]为代表的一路则走向了图像挪用的乖巧,他们代表了观念介入绘画的两个极端,也有很大一部分艺术家既追求观念性也不放弃绘画性,比如早期的王兴伟、唐志冈等人和稍后的青春残酷画派、张晓涛等人。机械复制、数码技术、网络信息等带来了艺术想象力和生产力的解放,助长了当代油画创作队伍的商品意识和作品的批量生产,图像性绘画成为艺术家的主要选择。从60年代画家到80后,对图像资源的借鉴在当代艺术中主要有以下几大趋势,即影像、各类现存公共图像、卡通网络与电脑游戏资源、传统民间的图像等。一些艺术家则在古今中外、现实与非现实的图像间广采博收,将各种图像资源混搭使用。

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当代中国油画从引入观念的第一批创作到今天的20多年中一直在追求一种图式语言的新异性和陌生感,不断在画面上制造一种“假象”或“拟象“,在造型和色彩上有意识地与真实的自然和现实拉开距离。如果上一代当代艺术家的作品中还保存着大量与历史和现实关联的严肃、深刻、认真的批判精神,稍年轻的一代虽然较少社会批判但还不忘呈现个体生活中孤独、迷茫、压抑、空虚的日常状态和对消费时代进行反讽,那么更年轻一代对物质时代持认同态度的同时对绘画则在追求一种轻松、谐趣、夸张与调侃的游戏和无厘头状态,按粟宪庭的观点这是知识分子型艺术家与非知识分子型艺术家的明显区别。近期年轻人作品更与魔幻影视及文学作品中的玄幻色彩相互呼应,越来越朝向虚拟和玄幻的方面发展,对基因变异科学成果的戏拟则使当代艺术越来越呈现妖魔化倾向,单从审美的角度看毫无疑问是越来越庸俗浅薄了。而在绘画性方面,随着对观念与图像的过分依赖和强调,绘画本体被削弱,哲学式的释义取代了视觉阅读,风格摹仿掩盖了技巧贫血,造型花样遮蔽了色彩的单调与艳俗,大众化的娱乐性取代了精英文化传统的深刻内涵。批评界认为当代艺术中的“术”长期匮乏,它使拒绝手工的创作者凭借科技实现其“当代”与“艺”。于是绘画成了观念的附庸和媒介。在年轻一代超现实寓言式的虚拟性绘画中,我们看到了大众化消费时代精英文化的势微,理想主义的幻灭,价值信念在教育上的缺失以及年轻一代文化视野和世界观的局限性。任何艺术现象都不可能凭空出现,它是所处时代的一面镜子;当代油画中的虚拟经验是生存于这个乱哄哄的世界里并将灵魂放任于虚拟空间的年青一代无奈的选择。它与迎合和反叛无关,它不表态,它没有社会意义,它自娱自乐。

任何艺术家都无法摆脱历史和现实提供的经验,它要求我们只有了解过去才能更好地把握当下,没有技巧只有观念的画家只会留下苍白的概念,徒有技法而没有观念的艺术同样难以企及这个世界的真相。时代对艺术的要求不会是一成不变的,一个优秀的艺术家应该是有控制能力的,他清楚自己的选择和方向,能调节自己的呼吸与节奏,更重要的是他能平衡自己的心态,感受到现实的温度并积极地对身处其中的社会并作出自已的反应。(朱思睿)

相关文章

  • 朱非:内方外圆舞墨人[图文]
    朱非:内方外圆舞墨人[图文]

    笔者喜文好墨,更因职业原因在鲁中书画艺术圈浸润多年,见过些许名家大作,也追随过无数市井奇人,日久天长,渐渐熟稔了一句说辞:“全国书画看鲁中”。虽知其中多少有些地方主义,鉴于山东近几年书画行业的升温和市场的火爆,更有无数大师级人物或隐或市,也便接受了这种说法。直至近日,通过东方艺术媒体联盟偶得绍兴大家朱非先生一幅作品,才猛醒于井底之梦,自叹果然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艺术修为无...

    1090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功甫帖》争论促进书法艺术价值回归[图文]
    《功甫帖》争论促进书法艺术价值回归[图文]

    《安素轩石刻》中的《功甫帖》拓本(黑底图)对比《功甫帖》钩摹本(白底图)中国文物网讯2013年9月,收藏家刘益谦在纽约苏富比拍卖行以822.9万美元(约合5037万元人民币)拍得苏轼的《功甫帖》,计划于2014年在即将开馆的龙美术馆中展出。但随后,《功甫帖》却被上海博物馆3位研究员公开质疑为伪本,引发热议。近日来,随着刘益谦三次公开声明的发表、上海博物馆3位专家“打假”...

    305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雕塑家的艺术跨界实践[图文]
    雕塑家的艺术跨界实践[图文]

    小眯嘻系列·哇顾飚,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高级工艺美术师。1963年生于江苏无锡,一位从传统中来要到未来中去的崇尚跨界创作实践的艺术家。1980年入行,三年后,被首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柳家奎先生选为徒弟。1987年赴镇江师专美术系学习。上世纪九十年代前积极参加工艺美术行业大小会展,基本拿全工艺美术行业大小展会奖项,被戏称为三等奖专业户。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侧重于城市公共艺术的创作,在城...

    1095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师造化·得心源[图文]
    师造化·得心源[图文]

    解安宁禹门古渡唐张躁有名言曰“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言极简,意极深。“师造化”论可远溯至谢赫“六法”论中的“应物象形”、“随类赋彩”,以及五代姚最提出的“立万象于胸怀”及“心师造化”的理论。关于“心师造化,中得心源&r...

    1138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功甫帖》真伪之辩难画句号[图文]
    《功甫帖》真伪之辩难画句号[图文]

    第二看台17日,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介绍了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的最新情况。据介绍,去年4月开始,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目前,国有单位的可移动文物普查已基本完成,本月起正式开展文物采集认定,并对已有的资源进行导入审核。文化遗产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物质文化遗产又分为不可移动文物和可移动文物。不可移动文物包括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文化名城、村...

    1460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徐冰:我们用什么来做艺术?[图文]
    徐冰:我们用什么来做艺术?[图文]

    2013年11月19日下午六点半,由中央美术学院学生会,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主办,学习实践部承办的直面名师系列讲座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报告厅如期举行。本场讲座的主讲人是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徐冰先生。讲座主要是围绕徐冰先生个人的创作经历和具体作品展开。徐冰先生希望通过对自身艺术之路的剖析和思考,为青年艺术家在艺术创作方面所面临的问题提供一些有益的指导和借鉴。徐冰先生一如往常,开门见山地说道,题目可能...

    1476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鲁明军:许多批评家根本不懂艺术[图文]
    鲁明军:许多批评家根本不懂艺术[图文]

    鲁明军今天,视觉的生成机制不再是单一的道德训诫或政治宣传工具,也不再是纯粹的审美诉求或形式建构,而是一种多歧化的视角和进路。它可能源于对视觉性的探索和实验,可能源于某一社会政治事件,可能源于日常生活实践,可能源于对自然社会生态的反思,也可能源于对现代科技的好奇和迷恋,甚至源于某一具体的知识或理论等等。更多时候,我们习惯将这样一种艺术状况统称为“视觉文化”。它不仅改变了我...

    1347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评论:文化传播,要肯下笨工夫[图文]
    评论:文化传播,要肯下笨工夫[图文]

    漫画30多年前,海峡彼岸的乡愁,还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载不动的乡愁在两岸频繁的经贸和文化往来中逐渐舒解。这种客观的历史变化,是两岸有识之士持续努力的结果。这其中,承载民族历史信息的传统文化既是舒经活脉的元气,也是沟通交流的舟楫便道。文博界为两岸文化交流打出头炮之后,1993年国家京剧院袁世海、杜近芳等京剧名角组成的95人演出团分两批赴台...

    1484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杨先让:不感动我的事物我绝不画[图文]
    杨先让:不感动我的事物我绝不画[图文]

    杨先让本报记者续鸿明实习记者李亦奕人物名片杨先让,1930年生于山东牟平。195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历任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文化部研究室研究员、中央美术学院民间美术系主任。1993年退休后赴美国从事讲学、举办画展等文化交流活动。代表作品有:《晌午》、《渔村》、《出圈》、《纪念周总理》等。出版著作有:《杨先让木刻选集》、《黄河十四走》、《杨先让文集》、《中国乡土艺术》、《徐悲鸿:艺术...

    1924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如何让文物活起来[图文]
    如何让文物活起来[图文]

    第二看台17日,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介绍了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的最新情况。据介绍,去年4月开始,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目前,国有单位的可移动文物普查已基本完成,本月起正式开展文物采集认定,并对已有的资源进行导入审核。文化遗产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物质文化遗产又分为不可移动文物和可移动文物。不可移动文物包括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文化名城、村...

    1368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刘小东与贾樟柯的艺术立场[图文]
    刘小东与贾樟柯的艺术立场[图文]

    刘小东作品《三峡新移民》,贾樟柯用镜头拍摄下他的整个创作过程,成为其纪录片《东》的主要内容。而很多人知道刘小东恰恰是因为《东》和《三峡好人》这两部影片。刘小东影像展《儿时朋友都胖了》近日正在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举行,展出艺术家自1984年至今拍摄的千余幅摄影作品及其相关的纪录片与电影。展览期间,刘小东与贾樟柯以“艺术的立场”为题进行了一场对谈,在贾樟柯看来,刘小东绘画中&...

    216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傅雷:中国美术史需要重新写[图文]
    傅雷:中国美术史需要重新写[图文]

    张瑞田1963年生于吉林,作家、书法家。・书画畅游・那些无名作者才是真正的艺术家,活生生的,朝气蓬勃,观感和儿童一样天真朴实“霉宿”一词,是傅雷的发明。从字面看,与“没落”、“腐朽”同意。在他看来,具有“霉宿”的艺术作品,“偏于烦琐、拘谨、工整,没有蓬蓬勃勃的生气了”,自...

    828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李乃强创新中国水墨画:远看是油画近看是国画[图文]
    李乃强创新中国水墨画:远看是油画近看是国画[图文]

    李乃强创新中国水墨画:远看是油画近看是国画昨天上午9点,《李乃强画展》在江苏省美术馆一楼大厅隆重开幕,50余幅参展作品均为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会员、画家李乃强多年来的精品力作。作品中,浓丽而又不失雅致的色彩,三维立体空间和明暗的鲜明对比,都潜移默化地融合在了中国传统笔墨的线条中。所有作品,以类似油画的表现风貌,让前来观展的市民大开眼界。江南时报记者程岚岚文秦怀珠摄江南时...

    882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探究未来艺术走向[图文]
    探究未来艺术走向[图文]

    油画作品按照目前某些定义来说,只要是新鲜的,稀奇的,另类的,怪异的,看不明白的,看不懂的,或者传统遗留下来的一切,更或者世上所有的一切都得与艺术牵扯上关系的假大空了,这实在是这帮浑人又污又垢的产物了。他们从未理清过自己的思维,仅仅或者过分理性,或者过分感性的顺从着自己的情绪,犹如是靓女骂街,或者泼妇静坐,或者妓女站街的各显神通了,而且还名曰顺其自然的不可一世。当前社会运行的急躁,人们颠簸得晕...

    900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中国绘画:要写实主义还是现代主义[图文]
    中国绘画:要写实主义还是现代主义[图文]

    人体写实作品区础坚现代主义大师马蒂斯20世纪早期留洋学习美术的中国画人曾经遇到过的某些问题,在今天看来也仍然具有现实意义。例如,究竟什么是“真正的西方美术”?从古典写实主义、印象派到现代主义,各种思潮几乎同时出现在刚刚走出国门的先驱者们面前,这给他们带来了丰富的营养,但也引起了思想冲击与混乱。中国画家在如何看待西方现代绘画方面存在着矛盾。1929年初第一届全国美展期间...

    363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