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尹连城:吸取他人之长方能创新[图文]

时间 : 12-12 投稿人 : 鲁鲁 点击 :

尹连城:吸取他人之长方能创新 | 艺术杂谈

尹连城,字璧予,1947年2月生,1967年拜吴玉如先生为师系统学习传统文化,几十年来情系翰墨,执毫勤耕,既承师法,又不为其所囿,书风自成一家。20世纪八十年代加入中国书协。1987年游学日本,曾受聘于日本现代书道研究所,研究日本书道,对中日书法的比较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参加东京国立美术馆举办的“第十一届日本书法展”,获得“国际美术审议会奖”。

9月25日至10月25日,“尹连城书法艺术展”将在位于河北区地纬路的鸿德艺术馆举办,津城著名书法家尹连城的80多幅书法作品将以条屏、手卷、中堂、手札等形式一一展出。

作为当代著名学者、书法大师吴玉如先生的得意门生,尹连城是众多“吴门”弟子中惟一公认的在“吴字”基础上形成自家风格的书法家。采访过程中,笑称自己为“另类”的尹连城认为,独特的经历和不愿墨守成规的思想,对其创建自家书风有很大的影响。

出名甚早隐遁最急

张爱玲曾经说过“出名要趁早”,这句话放在尹连城身上再合适不过。20世纪七十年代,30多岁的他已在天津书画界成名,并在天津各大专院校、文化单位及茂林书法学院从事书法教学,是“文革”后最早从事书法教学的书法家之一。20世纪八十年代,尹连城加入了中国书法家协会,天津惟一一家对内经营书画的杨柳青画店开始收购他的扇面作品,他也因此成为了当时进入市场最年轻的书法家。1987年,人到中年的尹连城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前往日本留学开拓眼界。

很多人都认为,尹连城是吴玉如先生所有学生中比较能够形成自家书风面目的,正是这些常人难及的经历,成为了尹连城区别于其他书法家的思想基础。尹连城自己也感叹说:“没有这些思想基础,我的书风不可能发生变化,可能现在仍旧墨守成规,因为那样最简单、最实际,也最讨巧。”

出名甚早的尹连城隐遁得也最早,五六十岁正是书法家名利双收的时期,“另类”的他又一次展现出了与他人不同的想法——2003年以后,他谢绝了大量的社会活动,除了在家练字外,便是游览名山大川。一年的时间里,他有半年都行走在游历的路上,外界信息的大量冲击让他的思想、眼界以及对美的认识都发生了改变,对书道也产生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每个书法家都有自己习惯的创作方式,如果在家中固步自封,不会产生想法,只能沿袭原来的创作方式。近十年的行走改变了我原先的固有创作模式,我在行走的过程中经常受到各类艺术创作的冲击,当心灵受到冲击后,现有的创作方法就会变淡,从而产生新的变化。流于程式是艺术家的大忌,艺术最大的精髓在于变化,它的格调不应该是千篇一律。”

跳出“吴字”自立书风

尹连城跳出“吴字”基础自立书风得从1979年说起。那时天津市和平区文化馆组织了吴玉如及学生书法展,以前尹连城从来没比较过自己和其他师兄弟的书法。当所有人的书法都挂在同一间屋子内展示时,尹连城惊呆了:所有人的作品都长得“一个样儿”。当时,他脑海中闪现的第一个想法就是——分不出你我的艺术没有出路。从那时开始,尹连城决定写出和老师不一样的作品。

尹连城有一本吴老各个时期书法作品的册页,他发现其中一两页作品虽然只相隔三年,但笔法却大相迳庭。根据尹连城对吴老的研究,吴老的书法在30岁初期已经定型,那么老师是如何在两三年内书风大变,形成自家书法面貌的呢?对于尹连城的疑问,吴老提笔在册页上题了一行字:“辰、巳以次,笔意不一,自亦不知所以然,是可谓之天禀邪?”虽然这个问题没有得到吴老的正面回答,但是尹连城一直围绕着这个问题在探索,后来他终于领悟到每一位书法家在改变自己的书风和面目的时候必定有借鉴、有吸取。

明白了这个道理后,尹连城开始寻找突破口,涉猎很多其他学生很少临习的作品,比如李瑞清、翁同龢、傅山、黄庭坚的书法,而吴老的书法则被他暂时放在了箱中。“越是好东西,看进去之后越不能自拔,正是因为吴老的作品太棒了,所以要想写出区别于老师的作品,我才不能光捧着老师的书法看。”尹连城说,“我一直在考虑在哪些方面借鉴其他书法家的长处。吴老是文人,文人最擅长的是手札和小楷,因此吴老的大字仍不脱江南娟秀之气。我的性格比较粗犷,在艺术上更追求大气磅礴之势。特别是近几年游览了名川大山后,我开始意识到大美未必要追求细节,在一幅大气磅礴的作品上,小瑕疵根本不足为奇。我现在写字几乎很少安排、琢磨布局,在下笔的过程中不会过多考虑这一笔、一道放在哪里合适,更多是在行笔时思考如果不合适,怎么让它合适了,把瑕疵变成意趣。”

宠辱不惊保持自我

关于书法家在艺术修养之外的修炼,尹连城认为书法家保持宠辱不惊的心态最重要。“书法家不必要强求所有人的想法和自己一样,由于每个人对书法的理解不同,不可能所有的评价都是正面的,所以不要因为他人的评价对自己的创作方式产生影响。”“坚持自己不迎合别人对艺术家来说太难了,因为迎合别人会获得利益。”尹连城说,艺术家最重要的气质是保持自我,这也是他能形成自家书风的关键所在,“不保持自我,不尊重自己,他人也不会尊敬你。”

相关文章

  • 还原好莱坞的异类传奇[图文]
    还原好莱坞的异类传奇[图文]

    画家JonathanMeese为偶像库布里克所绘的画像。库布里克在世的时候,一直以离群索居而出名,并以我行我素的性格著称。在所有人的印象里,他并不属于好莱坞,是一个异类。但正是这个异类,连续创作出了《2001太空漫游》、《洛丽塔》、《全金属外壳》、《发条橙》等等经典之作。虽然就数量而言,他并非高产,但若论成就,他足可以媲美费德里科-费里尼这样的顶级大师。好莱坞的异类天才导演库布里克。本书从开...

    676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杨佴旻:面具背后的大千世界(组图)
    杨佴旻:面具背后的大千世界(组图)

    《脸》艺术项目作者:夏可君中国文化是一个“面子”文化,总是在表面上做文章,情本体的文化一切都要看脸面行事,这缘情于表面的感知方式,看似表浅,却总是能够把表面打开得别有生面,不是宗教摩耶的面纱那般诡异神秘,也非西方戏剧的面具那般悲惨惊惧,而是在日常平淡之中有着鬼魂一般萦绕的妩媚,即便妖魅也是一种冷诱惑,只是世界侧面的惊鸿一瞥。因此,即便鲁迅先生在去世前想到女吊时,面容之&...

    1922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杨先让:鬼斧神工黄永玉[图文]
    杨先让:鬼斧神工黄永玉[图文]

    黄永玉真是神了—14大本《黄永玉全集》出版十分堂皇,国家博物馆五个展厅“九十画展”十分精彩。黄永玉著了一本《比我老的老头》,最后列写了我,其实他比我大五六岁。那是他一贯的幽默调侃,也说明他对我在为中国民间美术上流的汗水的同情、鼓励和肯定,更说明我们之间的友谊。我和黄永玉在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风风雨雨相处几十年,应该说知根知底。细想不然,他总有让你刮目相看、让你惊...

    365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彩笔描绘好河山[图文]
    彩笔描绘好河山[图文]

    前年初春,停产后的首钢北京厂区没有了往日的喧嚣,贯穿厂区的铁路线上不再有火车的轰鸣,平坦的马路上少了往日的车流,偶尔能看到几个行人匆匆走过,曾经沸腾的钢城宁静着。宁静的钢城在迎接着春天的到来——月季园的小草悄悄地拱出地面,垂柳泛出淡淡的新绿,朵朵玉兰含苞待放,在碧波涟涟的群明湖上,不时有鸟儿从水面上飞过……曾经迷人的钢城依然美丽。迷恋这美丽钢...

    1167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韩美林对中华文化的爱之切[图文]
    韩美林对中华文化的爱之切[图文]

    韩美林艺术大展2011年12月26日至2012年2月8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这是国家博物馆历史上首次艺术家个展,展出了韩美林绘画、书法、雕塑、陶瓷、设计等门类的新作3200余件,吸引了观众近50万人次。此次展览距离韩美林2001年12月31日在中国美术馆举行的第五次个人艺术展恰好10年,其间韩美林在北京和杭州分别建立了韩美林艺术馆,并将自己创作的几千件作品捐给了国家。韩美林1936年生于山...

    1173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陈丹青以文作画的艺术[图文]
    陈丹青以文作画的艺术[图文]

    陈丹青奥林匹亚与娅里克姗德拉陈丹青善于观察生活,眼光敏锐,借助光影、节奏和窥视等手法再现生活场景,刻画景致,摹绘物象,这是诗画互通的表现。画须突破简单的形象再现,诗须超越单纯的情感表达,诗画之间有共同的规律和原则,它们之间互相融汇,可以达到出神入化的创新境界。经过苏轼的有力阐发,“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遂为中国艺术至尊的审美原则。与此相似,西方也有这种观念,古希腊诗人西摩...

    1768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饶宗颐总结学术成就因长寿 信奉“做人当平和”[图文]
    饶宗颐总结学术成就因长寿 信奉“做人当平和”[图文]

    近日,95岁高龄的饶宗颐接过聘书,正式成为出缺6年之久的西泠印社社长。深孚众望的学术宗师,于“天下第一名社”领袖群伦,成为文坛一时佳话。2003年大病愈后,饶宗颐很少出现在公共场合,更极少出任社会职务。这次接任西泠印社社长,出人意料。幼承家学的饶宗颐,从事学术研究与教学已超过70年,研究范围极广博——涵盖上古史、甲骨学、经学、宗教学、史学、敦...

    1665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痴迷是一种乐趣 执著是一种追求[图文]
    痴迷是一种乐趣 执著是一种追求[图文]

    金耀耿作品(一)人是文化的存在物。人的兴趣就是一种文化现象的反映。我们这一代人,那时并不认为兴趣也是文化,也并没有太大的抱负,纯粹是喜欢,是爱好。金耀耿作品(二)就拿写字来说,小的时候,就觉得当个学生首先是把字写好,写得漂亮些,于是就开始有意识地习字,写着写着就发生了兴趣,于是在课余时间练得乐此不疲。金耀耿作品(三)书画相通。有了写字的基础,就开始学画画。最初的画画是从小人书画起,画那些电影战斗...

    1081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雅克•朗西埃:当代艺术就是一般艺术[图文]
    雅克•朗西埃:当代艺术就是一般艺术[图文]

    雅克•朗西埃雅克•朗西埃你常说自己不是哲学家,那如何定位自己?我不是哲学家,不是历史学家,不是电影理论家,也不是当代艺术理论家,我只是在使用人人平等共享的人类智力,是在用脑工作。我认为,哲学、历史和电影研究都不是一种社会分工,人人都可以去做,它没有固定的方法,“做”的本身,才是方法。我很强调必须不断打破哲学里面所讲的专业分工、专家之间的领域划分,...

    366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齐白石《锦鸡图》真伪鉴别[图文]
    齐白石《锦鸡图》真伪鉴别[图文]

    齐白石《锦鸡图》真伪鉴别李海峰身为北京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市东城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北京湖社画会副秘书长、白石轩首席艺术顾问、北京电视台主持人及制片人;师从齐白石得意门生、国画巨匠娄师白,同时修业于中国国家画院花鸟画高研班吴悦石导师工作室。出版有《齐派工笔草虫图集》、《齐派传人李海峰百扇画集》、《齐白石作品真伪鉴别》、《齐白石密码》。我们在《玉兰蜜蜂》的对比案例中讲过,两幅作品构图很相似的...

    806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孙振华:中国当代具象雕塑概观[图文]
    孙振华:中国当代具象雕塑概观[图文]

    引言:世界上并不存在一种可以统一定义的具象雕塑。拿福柯的话说,类似具象雕塑的说法可以看做是一种“回顾性的假设”。意思是,当人们有了具象雕塑这个概念之后,会用自己所理解的具象雕塑的观念和看法,采用形式类比的方法,将过往历史上有着某种相似性的雕塑,归并到这个概念中。这是一种倒着看历史的方法,是站在此时的立场对过去事物的一种追认和赋予。学术界对具象艺术的一般理解,是指艺术形象与...

    1219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误读“程式化”[图文]
    误读“程式化”[图文]

    贾廷峰中国画根植于民族文化土壤,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不仅承载着数千年来中国文化的精神特质与审美内核,更承载着中国历代文人修内质、养德操、怡性情的精神托付。世间万象,物态物情,山水之跌宕,草木之枯荣,日月之盈亏,皆赖笔墨得以外现。囿于封建帝制的思想束缚,古代社会很少出现对个人风格的极端推崇,加之师徒承传的教育模式,以致程式化难以避免。古人讲求“师自然,师造化”,强调绘...

    1693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范迪安:美术馆体现着一个国家的文化自信[图文]
    范迪安:美术馆体现着一个国家的文化自信[图文]

    ▲范迪安说,我们要走出去,但关键是要走到人家的主平台上去。新华每日电讯记者田朝晖摄一下午的采访,范迪安馆长几次说到美术馆的展览,“你们没去看看展览?”“我们的展览还是挺好看的”;采访结束时,他看了下时间,“你看你看,展厅都关门了,你们本来可以看看展览的”;我们离开前,他又叮嘱“以后有好的书法美术展览,一定要来看...

    1597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亦戏亦画——孙吉祥京剧人物画[图文]
    亦戏亦画——孙吉祥京剧人物画[图文]

    画家孙吉祥认识孙吉祥老师一段时间了,发现他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天才,有着令人羡慕的看家本领。自创的“梦荷”油画系列,潇洒雅致、美轮美奂的书法作品,都已被国内外多家画廊、美术馆,以及追随他的粉丝们收藏。同时他多年来还潜心研究、创作的油画京剧人物,也正在酝酿发酵中,并被越来越多的爱好者视为新宠。30x30mm女起解我涉足画坛不算长,对于油画京剧人物是个门外汉。但受吉祥老师的人...

    266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张瑞田:诗情缭绕笔锋呼啸[图文]
    张瑞田:诗情缭绕笔锋呼啸[图文]

    李一诗跋释文齐白石长枪大戟世同惊,满纸天机逸态成。却笑老翁无计较,自高诗册掩书名。白石翁身世寒微,少以木作自给,初不甚识字。后得胡沁园识拔,始稍稍解书。晚岁自谓诗第一,其次则印,则书,则画,世不之信。观其自传,于毕生绘事、篆籀、诗文之嬗变记述綦详,独不及书,亦事之不可解者。察其书跡,从心之年面目方具,与暮齿尽变画法,同一机杼。白石之书固难胜其画其印,然情自心出,态随逸成,掇俗入古,以欹为正,...

    1862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