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邹德祥:你说谁是劣质名家

时间 : 12-18 投稿人 : 杭杭 点击 :

书法界、美术界“名家”吃香儿之后,同时就在一些书画官员中,伴生了“劣质名家”。个别的“劣质名家”有如寄生虫,不劳而获大益;个别的“劣质名家”则像江湖人士,醉心个人营谋,因此应该坚决抵制。最好的抵制之法,就是不买“劣质名家”的字画,给他们来个“釜底抽薪”。

确定谁是“劣质名家”其实并不难,只要循名而责实,看他的名气与作品之间是不是匹配,是不是相称,大致就能看个八九不离十。

举个例子来说。

比如启功先生,他是较高级别的书协主席、专家教授,德行人品没得说,书法水平也很高,他自然就有了名气,就成了“书法名家”。这样的人能够成名,那是瓜熟而蒂落、实至而名归,没人会怀疑这种“名家”的含金量和可信度。一句话,作品是名家的生命,作品上去了,名气也上去了,名与实两相匹配,那就是“优质名家”。这样的人,理应受到社会尊敬。

与“优质名家”不同的是,有些人官职也较高,名字也很响,在一定的圈子内,也算是“天下无人不识君”了。但要命的是,他的书、画水平不过关,全靠官职、“名气”一时支撑,这样的人一旦离职,肯定就要“人去名灭”。这样的人,说他是“名家”就不太可靠。他很有名,但作品很惭愧,说明他的名是浪得虚名,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没办法,只能归入名家的“下下流”,谓之“劣质名家”。

这就叫做“循名而责实”。

“劣质名家”当中,有那么一些个别人,心思很不端正,这里要专门说一说。

前不久听了几句民谚,说的是“空气洁净靠风,水质转好靠冲,垃圾处理靠坑,应对民众靠蒙”。这句“应对民众靠蒙”,说的就是一些个“劣质名家”。

据某报报道,某地搞了个“名家书画作品展”,按照这个展名,参加展览的应该都是“名家”,然而却是好几个省、部的新任主席、副主席在那里展出作品。参加了“名家展”,主席们名气更大了,人们更觉得他们是“书画名家”了,书画商也格外愿意买他们的“名家字画”了。尤其各家报纸还作了文字加图片详细报道,全中国无人不知他们是“书画名家”了。

那么在这些“名家”当中,有没有“劣质名家”厕身其间?有没有“劣质名家”趁机蒙人?这还真不好说。

“名家展”中挂了作品的人就是“名家”吗?如果挂了作品就算“名家”,那么这样的名家跟“蒙”人的注水猪肉有什么两样?书画商不明真相,出手就买这样的“名家书画”,你说被坑不被坑?

如今,很多的“名家展”中,大多是书画界的领导在自拉自唱,群众对此相当反感。书画官员是上级安排过来领导工作的,他却自我膨胀当起“名家”来,与上级精神大相违背。所以有位领导生气地说:“别说你不够名家水平,就算是水平够了,作为行业领导,也该有点姿态,把出名的机会让给无官职的普通会员。”的确,现在书画界的一些人是官也要争,名也要抢,形象丑恶,令人恶心。

书画官员的职责是工作出成绩,不该是自己捞虚名。作为领导,本职工作干好了,即使你写字、画画很不好,即使你在书画界默默无闻,你也是好领导。相反,你不择手段编织“名家”画皮,蒙骗书画商人,群众鄙视你。这就叫“人在做,天在看”。这个天,就是你手下千千万万的书画人群。

不必讳言,此种“名家展”中的高官作品,有些是十分糟糕的,有的甚至连县市级会员都不如,低俗恶心难以入目。这样的人,你叫他“书画名家”他能心安么?你把他归入“劣质名家”他敢反驳么?但他硬是厚着脸皮在“名家展”上招摇,不是恶意坑人又是什么?他们就是要坑骗那些倒卖“名家字画”但又缺乏艺术鉴别能力的人。

在书画界,理应形成这样一种局面:书画官努力做好自己的领导工作,书画官以外的人努力争当“书画名家”,各行各道,互不掺和。书画官如果觉得不当“书画名家”是委屈了自己,那你辞了官职去当“书画官以外的人”好了。锅里的,碗里的,盆里的,全都是你的,你这样的人品素质,就不配给别人当“书画官”。

为了书法、美术事业健康发展,我们把那些“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人叫做“劣质名家”,在当前具有现实意义。

怕了“劣质名家”之名,任何人都得谨慎参加“名家”活动,都得苦练书画真功,想方设法提升自身素质……这样,人人脚踏实地,人人奋勇精进,书法、美术事业才会前景光明。省如此,市如此,县如此,全国都如此了,那是一种多么美好的情形!

怕了“劣质名家”之名,还会减少书协、美协换届时的困难。换届时局面混乱,皆因“名家”头衔易得,大家都来争当书法官、美术官。“名家”头衔易得,有关系的人谁不抢着“成名成家”发大财?现在设一道“劣质名家”门槛,加大“成名”难度,过滤掉某些“其‘实’难副”者,有助于一些顽疾性问题的解决。

我们不妨现在就想想,在你知道的众多“名家”当中,谁该列入“劣质名家”?众多“书画名家”也不妨想一想,自己到底是“优质名家”,还是“劣质名家”?

相关文章

  • 森达达谈中国第一件行为艺术[图文]
    森达达谈中国第一件行为艺术[图文]

    中国第一件行为艺术2013年2月10日,春节。(下午2:30分左右)我(森达达)去老栗(栗宪庭)家看望老栗,提及已知的中国艺术史上的第一件行为艺术《挖掘》(1982)。我说历史需要恢复本真,老栗说历史在于不断挖掘。1982年10月的一天,我正在家整理一组新冲印出的照片,徐一晖来找我说他发现了一大片沙漠,我吃了一惊,难道你去了内蒙或新疆了?他说不是,这沙漠就在连云港市境内的锦屏磷矿(1953-...

    1531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身在书生壮士间[图文]
    身在书生壮士间[图文]

    钱玉清戴古诗江村晚眺草书不知曾几何时,书法真正走进了我的生活。也许受父亲的影响,我从小对写字兴趣浓厚,不管是硬笔字、毛笔字、美术字、标语字都能有出色的表现。老师的褒奖、亲友的表扬使我把写字作为学业之外的另一种使命,同时也慢慢领悟了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书法,以至于走上社会后也从没放弃,痴心不改。书法也渐渐成为我生命意义的另一张名片,为挑战人生体验的多元化,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大化找到了支点。任何伟大的...

    1802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影像批评:顾铮——为了一张更大的照片[图文]
    影像批评:顾铮——为了一张更大的照片[图文]

    BottegaVeneta艺术空间“鸟头”个展(2014年1月-3月)现场,姚瑶摄双人艺术小组“鸟头”形成于2004年,其成员是宋涛与季炜煜,两人现在生活、工作于上海。这两位以摄影为工作媒介的艺术家所产制的作品,在近年主要以两种不同的展现方式出现在众人面前。一是以大量的手工印放的快照拼贴一起而成大幅壁面,通过这样的方式把众多照片所积聚起来的能量,...

    1950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当代艺术品被保安当做垃圾扔掉引争论[图文]
    当代艺术品被保安当做垃圾扔掉引争论[图文]

    被扔掉的当代艺术品。劳动节假日的最后一天,这场“物质内外的当代艺术开放展”在时尚天河商业城如此喧哗的展场开幕。开展日期和展场都可以用“热闹”二字来形容。这样的展示形式与展览策划的本意正好相得益彰,丰富的物质世界在开展时刻呈现出另一种能量,从而更加反衬出对精神世界的反思诉求。在展览中发生一件有趣的事情,据策展人世宾透露:27日下午布展,约3点多钟...

    1839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书画家,您还磨墨吗?
    书画家,您还磨墨吗?

    磨墨本期主持:续鸿明本期嘉宾:李燕(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苏士澍(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全国政协书画室副主任)刘传铭(美术史论家、北京大学中国文化书院导师)宋万新(北京一得阁墨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1墨是文房四宝之一,在现成的墨汁出现以前,写字作画都是需要研墨的。今天的书画家们对墨的使用普遍不如老一辈人讲究,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想在“茶座&rdqu...

    1885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中国当代艺术为什么不受待见[图文]
    中国当代艺术为什么不受待见[图文]

    德国艺术家西格玛尔·波尔克的绘画《抄写者》。作品创作于1982年,在画布上使用清漆呈现出分光效果。本报记者范昕中国当代艺术甚至是全球的当代艺术都面临这样的尴尬:名声并不怎么好。一提当代艺术,直言“看不懂”的人算是客气的,更有人认为它们“乱来”得“招人厌”。这年头,当代艺术简直泛滥成灾,确有相当一部分作品充满...

    886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从一次美术评奖谈起[图文]
    从一次美术评奖谈起[图文]

    宋永进美术评奖,大多难以十全十美。是因为众口难调?是因为评审缺乏公平性和公正性?是因为评审导向偏离了学术的轨道?是因为某些评委根本不具备学术的资格?还是……不过,今年由浙江省油画家协会举办的“视域江南——浙江省油画作品展”,却在圈内产生了良好的反响。意外的获奖喜讯不久前,几位毕业多年的学生打来电话,兴奋地传报油画作品...

    1903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澄波与决澜:陈澄波与1930年代上海新派洋画[图文]
    澄波与决澜:陈澄波与1930年代上海新派洋画[图文]

    陈澄波《清流》(1929年)1947年3月,陈澄波因“二二八事件”不幸罹难后,1949年年中,同为“决澜社”成员的李仲生(1912-1984),随军赴台,成为战后推动“现代绘画”的重要推手,“东方画会”正是由他在台北安东街画室教导的一批学生组成;“现代”取代了“新...

    2000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两岸共推“这世代”书系 毕飞宇等9位作家在列[图文]
    两岸共推“这世代”书系 毕飞宇等9位作家在列[图文]

    海峡两岸“这世代”书系新书发布会。海峡两岸“这世代”书系新书发布会9月2日在人民教育出版社进行。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孙寿山在会上表示,同时在大陆和台湾推出毕飞宇等新生代作家的作品,将极大促进这些优秀作家以及他们的作品在两岸民众中传播。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与重庆出版集团联合召开的海峡两岸“这世代”书系新书发布会当天举行。入选&l...

    342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唐伯虎为何大量创作春宫图?原因系生计需要[图文]
    唐伯虎为何大量创作春宫图?原因系生计需要[图文]

    明中叶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社会的繁荣,同时也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绘画交易现象由此开始普遍,方式亦多样,艺术市场得以逐步繁荣,使得大多数画家不可避免地参与到市场中来。作为苏州地区的画家唐寅,自然也加入了这一行列。他的卖画方式也多种多样,主要有友情赠送、订购、延请、直接现金交易等。唐寅与师友朋辈间的交往异常密切,因此少不了以画作为祝寿的礼物而友情赠送。张丑《清河书画舫·亥...

    995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宋至元代画坛变革 文人画家内心世界代替客观[图文]
    宋至元代画坛变革 文人画家内心世界代替客观[图文]

    北宋赵佶《五色鹦鹉图卷》宋画注重“物的外形”、重写实,元画不求“形似”、重写意,是在明代董其昌建立的绘画理论基础上简单得出的划分模式,也就是说,人们从宋代以后开始不追求“画得像”,或者说是追求“画得不像”,进而由于董其昌和他的信服者逐渐主宰了绘画的讨论,其观点几百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今天即使...

    785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肖恩·斯库利:灵魂的瓦工[图文]
    肖恩·斯库利:灵魂的瓦工[图文]

    肖恩·斯库利:灵魂的瓦工肖恩·斯库利(SeanScully)用花来比喻自己,作为70岁的老人,尤其是被称为“战后抽象主义绘画中最重要的大师之一”,在旁观者看来,乍看显然有些不合适的。“你想做一朵花还是蜜蜂,如果想做蜜蜂你就来错地方了。如果你做一朵花虽然不能够飞翔,但是你有一种吸引力,而且能够引发其他人很强烈的需求,这就是花的本质...

    454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许江:要让艺术家甲和艺术家乙拍桌子[图文]
    许江:要让艺术家甲和艺术家乙拍桌子[图文]

    许江与自己画笔下的《葵园》。作为中国美院院长,他能够“招安”体制外的人,允许学生在“试错”中进步,却始终为“体制”感到头疼。(许江供图/图)王澍的界面有挑战性,我觉得王澍真正的价值在这里。尽管王澍说自己是传统的守卫者,但我觉得这是王澍今天重新包装自己。他骨子里其实有一种反叛的精神。——许江许江是中...

    906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执着,褪去繁华显本色——记津门山水画名家于立[图文]
    执着,褪去繁华显本色——记津门山水画名家于立[图文]

    山水画家于立于立,号云石轩主,天津美术家协会会员。自幼酷爱书画,1983年就读于夭津市茂林书画学院主攻山水,同年在天津第一工人文化宫山水创作组跟随著名画家陶家元习画。并一同从事山水画创作,后得著名画家梁琦大师及孙克刚指教,并得到李长友、赵松涛,孟寒松等名师教授。擅长人物、花鸟、山水。尤以山水见长。于立山水画作品和于立相识并相交在十年前,朋友刘宝刚知道我喜好收藏字画,便将于立介绍给我,第一次见...

    1423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中国雕塑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图文]
    中国雕塑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图文]

    图为曾成钢的雕塑作品《月光》。图片为受访者提供。7月至12月,“国博百年·中国雕塑百年作品展”在京展出。此次雕塑展汇聚了中国百年来190多位艺术家共计223件雕塑作品,其丰富性、系统性堪称空前。记者就此专访了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雕塑学会会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曾成钢。目前中国雕塑的特点记者:此次雕塑展的主题是“融汇与屹立&rd...

    1035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