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栗宪庭:政治波普的中国式幽默

时间 : 12-15 投稿人 : 鹏鹏 点击 :

栗宪庭,当代艺术批评家、理论家及策展人,被西方媒体称作“中国当代艺术的教父”。他为“八五运动”的传播和组织工作做了大量工作,推出了“政治波普”、“玩世现实主义”、“艳俗艺术”等艺术流派。

波普艺术上世纪60年代起源于英国和美国,后来成为流行世界的艺术潮流,它产生于消费文化迎合大众审美趣味的背景中,而波普艺术的大众、通俗和流行性特征,正是从消费文化反讽模仿来的。对于欧美大众,如今的波普艺术已经是家喻户晓的艺术样式了。所谓政治波普,即政治的波普化,即毛泽东时代的神性政治形象,被变成一种通俗、流行、幽默的日常形象。《政治波普——意识形态的即时性“消费”》是我1991年到1993年陆续写的一些文章标题。作为一种艺术潮流,于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陆续并普遍出现在社会主义国家的一种艺术潮流,这个潮流借用波普样式,多在对西方商业符号与社会主义的政治形象的处理中,呈现某种幽默与滑稽的意味。它实质上可以作为冷战结束的一种心理象征,标志了由于西方强大的商业文化对社会主义阵营意识形态的渗透和重创,在艺术家的心理上产生的政治荒诞感。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捷克艺术家米兰·孔克(MilanKunc)、前苏联艺术家亚力山大·克索拉伯夫(AlexanderKosolapov)及列昂尼德·索诺夫(LeonidSohov)等,首开了政治波普的潮流,而且几乎都不约而同地使用了可口可乐等商业符号去调侃政治形象,如列宁、斯大林、镰刀加斧头的共产党徽标等。

政治波普出现在封闭更甚的中国,则是在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与前苏联和东欧发生的亵渎革命领袖的社会背景不同。在中国,政治波普作为前兆,是伴随着一场社会上的“毛泽东热”兴起的。1988年,著名的中国前卫艺术家王广义、余友涵、王子卫都开始了他们的毛系列作品。1991年、1992年两年间,大量昔日的“毛泽东歌曲”突然重新在社会上流行,各种版本介绍毛的书进入市场,毛像及语录被印在一些商品上和T恤上。它反映了一种比前苏联和东欧更复杂的社会心态,既是中国人难以摆脱的“毛时代情结”——即包含着一种对辉煌毛时代的怀旧心理,用以往的神去玩笑当下现实的意味,又表现出中国人的一种特有的反讽幽默。这是长期生存在禁锢的意识形态中形成的一种表达方式。这种方式即是一种语言的转换,使毛及其他政治形象具有了反讽意味。有人认为政治波普中大量使用的是特定历史阶段的政治形象,是没有时效的符号,只是一种文化记忆。其实艺术作为一种语言方式,重要的不是毛泽东和其他政治形象的本身,而是以什么方式来使用这些形象。这如现成品在艺术中改变了他本身的特性一样,因为“重要的是,他选择了它,他把一件日用品摆出来,赋予新的标题和观点,使其原本功能丧失,并发现新的思想”(杜尚1917年对《喷泉》的解释)。无论是政治波普,还是社会上的毛泽东热把毛泽东变成了波普符号,而长期被神化了的毛泽东,恰恰是由于这种波普符号化——即在商业和流行化中被消解了。只是对于艺术家,政治波普是个自觉的创造,而毛泽东热是商业大潮冲击下的不自觉行为而已。

波普在中国近十年现代艺术运动中的流行,已是第二次了。1985年美国波普艺术家劳申伯格(RobertRauschenberg)在北京开展后,中国各地的艺术界迅速掀起了波普热。但从作品看,当时的艺术家其实更热衷于从劳申伯格那里学习如何使用现成品,即波普热使中国艺术借鉴波普的过程中,实际上把它变成了一场达达运动。这种语言的误读或变异,是因为当时的社会和艺术背景的“革命情绪”造成的。美国波普早年也被称为“新达达”,作为达达的继承者,由于1960年代美国消费文化的高度发展,让美国艺术家不可能产生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那种革命心境,却能以一种轻松、幽默的方式继承了达达艺术现成品的语言方式,并创造了波普艺术。1980年代中期的中国,文化批判成为一种广泛的社会热潮,青年艺术家正处在革命的心境中,反而从劳申伯格的波普作品中挖掘出了达达,或者说从达达的角度接受了劳申伯格作品中沿用的现成品方式,而忽视了波普艺术倚重流行性和大众文化这个基本语言法则。1989年之后,消费文化席卷中国,带给社会尤其敏感的艺术家以流行、大众、通俗化和不确定性的新刺激,使他们自然选择了波普的语言方式。

政治波普明显受到美国波普尤其沃霍尔的影响。但其创造性在于:其一,美国波普的语言特征把流行形象强化乃至“神化”;而政治波普的创造性恰恰是把神性的形象俗化、幽默化。其二,美国波普关注的是当下的流行形象,而政治波普则多把文化记忆——最能代表革命时期的形象诸如列宁、毛泽东、共产党徽标、红五星的记忆,与当下流行形象混杂在一起。如亚力山大·克索拉伯夫的《列宁可口可乐》(LeninCocaCala);王广义的《大批判》中的“文革”工农兵大批判形象与商业标志,如可口可乐;张培力的《健美》中,革命时期的焰火与流行文化的健美形象。而且当时曾有一盒名为《红色摇滚》的歌带流行于世,其中不少歌曲的处理是把一些商业广告的曲调揉进革命歌曲中,与美术作品的处理手法有惊人的相似。其他政治波普画家亦多显示此种语言特征,或并置,或置换,或混杂。这个特征正是中国乃至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的当下文化情境所造成,即文化发展不均衡,使“文革”、“后文革”、农业社会乃至后工业社会的各种文化影响,几乎都并存于当今的文化时空里,而且价值观的流失,也造成各种文化记忆与现实印象的多元混杂和无法选择性,而被挤压于当今商业大潮中,政治情结亦即在这种“即时消费”中被消解。其三,美国波普把“俗”形象变成“雅”,作品呈现严肃和正经;中国是把“神”变“俗”,作品多呈现玩笑与幽默。

另一方面,波普也是一种中国艺术向欧美艺术在语言上借鉴的结果。中国的当代艺术是在中国对外开放的背景中开始和发展的,但是,从1970年代末期到1990年代中期,当代艺术所依赖的开放背景,不是今天全球化意义上的开放背景。一方面,中国当代艺术的发生和发展,始终与中国的文化、政治和社会环境变化有直接的关系。另一方面,中国当代艺术向西方的开放,不是指在世界范围与其他国家当代艺术的交流,而是向过去100年的欧美现代美术的历史学习,即它所借鉴的西方现代艺术语言的大致范围是:1979年-1984年,自印象派到抽象表现主义;1985年-1989年,超现实主义、达达、波普等等。不少艺术家在语言上几乎是一个潮流一个潮流的去试验。

如今,政治波普几乎成为中国大众尤其网络上调笑政治的最普遍方式,随时随地,我们都会看到听到那些文革乃至时下的政治口号或图像,被大众或网友以嘲讽甚至自嘲方式转变成一种幽默的形象或口头禅。在中国特殊的环境中,作为一种表达,除了愤青式的发泄,或许它已经成为人们最无奈也最轻松的自我宣泄。

相关文章

  • 人民公社运动宣传画中的艺术[图文]
    人民公社运动宣传画中的艺术[图文]

    钱大昕、杨文秀的《欢庆城市人民公社成立》(1960年)主题鲜明,以大红灯笼作为欢庆的重要表达手段,很有节庆的氛围。以“图史互证”的方式解读人民公社运动宣传画中的“红旗招展”,可以加深对此时期艺术与政治关系的认识。“红旗招展图式”与“三面红旗”的口号密切相关;而在这个口号的提炼过程中,也可以看到意识形...

    1763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王广义:创作是绝对自我的表达[图文]
    王广义:创作是绝对自我的表达[图文]

    《红色理性——偶像的修正》布面油画1987(局部)今日美术馆供图10月13日,“自在之物:乌托邦、波普与个人神学——王广义艺术回顾展”在今日美术馆开幕。展览由今日美术馆馆长张子康任总监,黄专任策划人。在展厅旁的德咖啡,艺术家王广义接受了《京华时报·艺术品投资周刊》专访。他表示,艺术创作是绝对自我的表达,艺术就是...

    845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吴学谦:无尽风光在晓峰[图文]
    吴学谦:无尽风光在晓峰[图文]

    王晓峰无尽江山画图中局部2012年10月,在上海举办的“华夏墨韵·中国画名家邀请展”上,王晓峰一幅高2.33米、长21.92米的巨大山水画《江山如此多娇》,引起了众多名家的赞许,轰动了整个展事,这幅历经数月的倾心之作,与其同展的20幅精美山水画,成为整个展览的重头戏,毫无夸张地说,这算得上王晓峰山水画的一个颠峰所在,杠鼎之作。全部展品悉数为宝龙集团收藏。意...

    251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马未都看《1942》:不要以为苦难离你会很远[图文]
    马未都看《1942》:不要以为苦难离你会很远[图文]

    【核心提示】:人们不能忘记历史,可是由于种种原因却又不能正视历史。我们似乎习惯了冯小刚的幽默路线,却不想他在2012年贺岁档带着我们严肃了一把。在影视剧极端娱乐化的今天,冯小刚拍这样一部超风险的电影,可见其人生态度执著。从刘震云的小说《温故一九四二》到电影拍成,已过去了二十个年头,创作者的沸腾血性早已凝固成岩石一样,支撑着从未泯灭的信念。看完电影《一九四二》我没站起来,调整了一会儿,几乎是最后...

    811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写生还原创作真实[图文]
    写生还原创作真实[图文]

    记者:胡兰杰上个月末,在美丽道开幕的冷军个展,除了《小姜》《小唐》两幅超写实油画,其余的都是冷军近年来的画室写生作品。首先不得不肯定冷军的超写实作品一定源于肉眼的真实观察,牛仔裤的每一个细缝,毛衣里的每一个纤维,这些精确到近乎微米的范围就连照相机都很难完成。我相信这与冷军的常年写生练习密切相关。正是写生锻炼了冷军极度敏锐的观察力。这一点从展览中冷军的画室写生系列作品中就能证明。冷军在写生创...

    1425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法西斯主义的政治审美的状态[图文]
    法西斯主义的政治审美的状态[图文]

    陈源初作品法西斯主义的政治审美的状态-用政治来代替艺术,正如流行的极左派理论偶尔所作出的解释那样。相反,本雅明自己的革命的政治在方式上完全是审美的——"具有韵味的"为革命传统提供某种模式的无意义记忆。从话语到感性形象的嬗变、身体语言的复兴、人性与它的世界的非支配关系的摹仿仪式等等。本雅明努力探索超现实主义的历史和政治,它们紧紧地附着于碎片和小型物之上,偏离引文,但是它们...

    1547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颜文樑:苏州的油画艺术先声[图文]
    颜文樑:苏州的油画艺术先声[图文]

    印度洋夜航 油画 纸板 18x26.2cm 1928年 苏州美术馆藏2014年金秋的苏州城。沧浪亭畔的颜文樑纪念馆内,沧浪之水——苏州美术馆馆藏颜文樑作品特展亮相;不久,拙政园旁的苏州博物馆内,静物——陈丹青画册写生1998-2014特展开幕。与晚年颜文樑有着特别交集的陈丹青在颜文樑作品特展开幕式上,直呼颜文樑是二十世纪中国现代美术的奠基人,是我们现在这批画油画的祖宗!”“西风东渐背景下的油画...

    842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中国画西化:是把马养好还是培育骡子[图文]
    中国画西化:是把马养好还是培育骡子[图文]

    中国画是在写意、传神中表现笔墨情趣并将诸多文化形态(诗、书、画、印)融为一体的独特画种。这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和重在写意的艺术表达,是中国画之所以为“中国”画的根本所在。目前,在一些受西画风格影响严重的“海归”画家中,很多人都在以西画的创作理念来营造画面。比如,有的运用“焦点透视法”并效仿水粉画和水彩画的画法,有的还效仿木炭画...

    497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吴洋:无关乎主张和权力的女性艺术创作[图文]
    吴洋:无关乎主张和权力的女性艺术创作[图文]

    吴洋吴洋十年来艺术创作的主题是石头,是什么让她和石头结下了不解之缘呢?在吴洋看来,画石头也是在画心,在她的创作中有很强的的视觉冲击力,这也和她的女性特质有着某种联系。“心裹霓裳•石沁花”吴洋个展将于2013年9月7日15:00在今日美术馆3号馆开幕,这是吴洋近10年来艺术创作的一次集中展示。展览由今日美术馆主办,中央美术学院余丁教授担任学术主持,青年批评家康...

    450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两岸共推“这世代”书系 毕飞宇等9位作家在列[图文]
    两岸共推“这世代”书系 毕飞宇等9位作家在列[图文]

    海峡两岸“这世代”书系新书发布会。海峡两岸“这世代”书系新书发布会9月2日在人民教育出版社进行。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孙寿山在会上表示,同时在大陆和台湾推出毕飞宇等新生代作家的作品,将极大促进这些优秀作家以及他们的作品在两岸民众中传播。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与重庆出版集团联合召开的海峡两岸“这世代”书系新书发布会当天举行。入选&l...

    342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张永和:我就是一个长僵了的文艺青年[图文]
    张永和:我就是一个长僵了的文艺青年[图文]

    张永和是中国建筑界的明星,第一个进入普利兹克奖评委团的中国人布展的时候,展厅被张永和弄成了一个建筑工地,泥沙进出,就地浇水泥,掀起的灰尘鼓鼓地往外冒,整个空间好像恢复了曾经作为工厂的前身。施工的工人说干这个活儿特别费劲,不像建筑不像装修也不像展览。直到开幕前半个小时,电钻还在响,师傅们拿着尺,四处找螺丝,调整模型的位置,还有人拖地、擦玻璃。正经的展品是张永和以及非常建筑事务所30多年来的设计...

    1036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诗人,用深邃的灰色眼睛说话[图文]
    诗人,用深邃的灰色眼睛说话[图文]

    ■在“莫言周”专访2011年诺奖得主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TomasTranstromer托马斯生于1931年,是当今瑞典最优秀的诗人之一,著有诗集十余卷,并曾被翻译成三十多国文字。他于1954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诗十七首》,在瑞典诗坛引起轰动。2011年,托马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理由是“他以凝练、简洁的形象,以...

    1609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评:“平尺论”要了中国画家的艺术生命[图文]
    评:“平尺论”要了中国画家的艺术生命[图文]

    《丹霞枫林》(国画)李可染从业20年来,做过几百位书画家的展览策划。有一个书画市场的怪诞现象始终令笔者如鲠在喉,不吐不快。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书画的交易价格不论品质优劣,单以尺寸大小而定?每一件艺术品,都承载着艺术家某一时间段的思想和情感,艺术的魅力很大程度上也源于它的原创和不可复制性,即便是出自同一位画家之手,在同一时间段里,也不可能画出两张完全同样的作品,更何况还有风格、题材、构图、笔墨,抑...

    1787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说说艺术这张牌[图文]
    说说艺术这张牌[图文]

    资料图片得到大量一线品牌垂青的英国新锐插画家JulieVerhoeven说:“艺术是完全的自我放纵,你不用为他人着想。时尚则不同,你不能完全地荒谬。”时装的实用性与艺术性几乎成为了一个悖论,此事古难全。尽管近年来T台之上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概念化时装,然而面对“市场”这个时装产业永久首要的生命力,大多数的设计师们必然会选择前赴后继的实用下去。而艺术品则...

    1305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陈履生:功甫帖争议反映中国书画鉴定窘境[图文]
    陈履生:功甫帖争议反映中国书画鉴定窘境[图文]

    陈履生2013年9月,上海藏家在纽约苏富比耗资约5037万元人民币购回宋代苏轼的《功甫帖》。虽然《功甫帖》不是中国书画史上的名帖,而且只有2行9个字,但是,因为与苏轼的关系,此次拍卖回流被认为是一件大事,甚至有人说“值得每一个中国人为之感到自豪”。从表面上看,能从纽约的拍卖会上拍得苏轼的书帖令人激动,在十年二十年前难以想象。可是,按照现行的中国法规,如果把它带回上海还要...

    300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