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非遗:要做活物不做文物

时间 : 12-25 投稿人 : 球球 点击 : 616 次

近年来,济宁“非遗”保护与传承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不仅打出了楷雕、鲁锦等品牌,更使微山端公腔、邹城阴阳板等几近消亡的项目重新焕发生机。然而,一些深层次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如何攻坚克难为“非遗”传承与保护铺平道路,成了相关部门、专家乃至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课题。

与时间赛跑的“非遗”抢救战

为全面、有效地推动全市“非遗”保护工作,济宁市于2006年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展开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非遗”项目“抢救战”。保护中心才刚成立就展开了“不留死角”的“非遗”普查,历时三年多,先后搜集到线索一万两千余条。

“说‘抢救’一点都不夸张,我们必须要跟时间赛跑。”济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樊云松说,“抢时间搜集信息只是保护和传承‘非遗’资源的第一步,后续的建档、保护、政策资金同步扶持才是工作的重点、难点。”

此后,相关部门对济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保护现状与存在问题进行了记录分析,创建起了文献和影像资料库。

樊云松介绍,“普查工作完成后,济宁文化部门又抓紧编纂了《济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集粹》系列丛书,详细记录了传统戏剧、民俗、传说等100余项‘非遗’项目。”据了解,济宁的保护传承工作还不只停留在市级层面,考虑到“非遗”项目多、分布广,各县市区又分别成立了县级保护中心,实行市级督导、属地管理。

“济宁的‘非遗’工作虽然做得很细致,但项目间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一直存在。”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成积春说,“再加上相关法律的缺位,专业人员匮乏等问题,济宁‘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切不可盲目乐观,而应居安思危地稳步前行。”

“两条腿走路”找出路

“兖州花棍舞是济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曾在兖州农村广泛流行。”兖州市文化馆馆长李丹介绍,此后很长一段时间,花棍舞传承濒临消亡边缘。“我们通过项目传承人挑选出一套简单易学的动作传授给群众,传播载体就逐步扩大了。”如今,在兖州有群众花棍队伍一百余支,“非遗项目”逐渐成为喜闻乐见的健身方式。

对此,有专家在兖州探寻花棍舞本源时表示:这种转变虽扩大了影响面,但如果连原有的表演形式都找不到了,那保护和传承又从何谈起呢?

同样的问题,广西师范学院文化学者谢晖教授表达了截然不同的看法,“什么才是最好、最有效的保护形式?首先是发展的保护,求变是为适应社会需要。其次则是融入性保护,如果百姓愿意参与其中,保护和传承才能获得坚实保障。”

业内人士对“非遗”保护和传承的探讨一直呈两派激辩之势:一派强调最大限度地保持项目原貌,抵制生产化运作;另一派则提倡求变创新,提倡进行生产性保护,参与市场运作。

“现在就是在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条是加大宣传力度和适度产业化运作,让百姓先和身边的‘非遗’项目‘混个脸熟’;另一方面则是保证项目的原汁原味,不盲目地搞产业化。”樊云松说。

坚持“活体性”保护

“非遗保护与传承是流态和具有‘活体性’的,不能将其局限在特定环境中分析。”曲阜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胡勇告诉记者,“‘活体性’保护包含两层面意思。一是‘非遗’工作可借助传媒力量将静态保护与动态传承相结合;二是文化保护方式的动态衍进,既要变革认知,又要更新方法,让‘非遗’更符合时代发展需求。”

针对尼山砚、楷木雕等市场状况较好的项目,曲阜经过细致调研决定开展了生产性保护,不仅将他们打造成收藏和馈赠佳品,点亮了曲阜“非遗”的金字招牌,更有效带动了金龙阁、御书房、春秋阁等一大批优秀文化产品加工销售龙头企业,并逐渐衍化为文化产业建设中的重要力量。

“‘非遗’是活的,不能将‘保护’单纯地理解为放进博物馆或剧团。”樊云松对记者说,“如果‘非遗’项目都进了研究机构或博物馆,让普通百姓望尘莫及,不利于文化回流到社会的文脉之中。”

为使“非遗”保护传承的活体性需求转化为文化部门的活体性管理,下一步,济宁将完善传承人保护措施,保护项目最自然的状态。今年,济宁还将参加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让本地代表性的“非遗”项目走出去。

“济宁‘非遗’项目点多面广,希望它们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不要成为文物被搬进博物馆,而是适应社会需求,尽可能地在新时期依然发光发热。”成积春表示。

相关文章

  • 关于章草学习的对话
    关于章草学习的对话

    李舟2012年参加盘山笔会2013年9月26日晚上20:33:48,忽然在我的邮箱中收到一份陌生邮件,阅后,我才想起那是大约在2007年前后,时在北京市丰台区程庄解放军总后某部供职的书友倪进祥带我去拜访的一个当年已八十高龄的老书家李舟先生。因没有收到李老快递给我的资料,故没有及时回复。9月29日我终于收到李老快递的一份由解放军总后勤部老年书画研究会主办的内部资料《书画研究通讯》2013年第2期...

    335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气势恢宏 格调高逸——刘国权的书法艺术[图文]
    气势恢宏 格调高逸——刘国权的书法艺术[图文]

    刘国权,归侨,中共党员,1941年7月生于新加坡,现定居北京。是著名的书法家、美术评论家、诗人、编辑出版家。现任世界书画家协会名誉会长、世界科教文卫组织专家、中国人才研究中心研究员、香港东方文化研究中心理事、北京国艺东方书画院名誉院长。兼任中国书法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文艺家联合会顾问、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理事、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新华网艺术委员会副主席、世界刘氏联谊总会创始人、永久名誉会长等职...

    219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文物私生子亟待合法化[图文]
    文物私生子亟待合法化[图文]

    文物“家底”仍是糊涂账对于藏家来说,要合法“收养”文物的成本不菲,途径也很少,而相反,文物“私生子”则很容易获得,价格也便宜,而法律惩治力度却很弱。恶性循环之下,藏家收藏“私生子”越来越多,盗墓、盗捞、盗窃猖獗。曾向全国两会倡导创办“中国文物产权交易所”的彭中天博士告诉羊城...

    1071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人像摄影的本质在于传递情感[图文]
    人像摄影的本质在于传递情感[图文]

    漆器大师肖与王耘农摄人像摄影的本质是什么?当然不是“一二三茄子……”也不是“背直点,把手放腿上,注意我要拍了啊……”人像摄影的本质在于传递情感。情感表达对于一张好的人像作品至关重要,这不是套用拍摄技巧以及方法就可以复制出来。若我们无法体会这件事,也只能原地踏步拍些糖水片。在某一个瞬间抓...

    1138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实验水墨:重估隐藏的价值[图文]
    实验水墨:重估隐藏的价值[图文]

    谷文达遗失的王朝96×180厘米2005年2012年伊始,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和朱屺瞻艺术馆共同发起“上海新水墨大展”,该展与30年前批评家黄专与时任广东美术馆馆长的王璜生第一次提出“实验水墨”遥相呼应,实验水墨再次走进人们的视野。近30年来,虽然业界对此概念还存在分歧,但实验无疑是最能体现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水墨画演变的重要特征。...

    1630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传统文化复兴:李文培以水墨抒京剧魂[图文]
    传统文化复兴:李文培以水墨抒京剧魂[图文]

    李文培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水墨与京剧热成为传统精神还魂的两大艺术形势。京剧是融唱、念、做、打于一体的戏剧表演形式,唱腔优美、抑扬顿挫、角色众多,有生旦净丑四种角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作为国粹之一,吸引了不少画家为之梦牵魂绕,从清朝中叶画师贺世魁的《京腔十三绝》开始,在中国历经一百多年时间,“京剧”和“水墨”两大国粹,随着时间的沉淀而碰撞出中国...

    537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刘默:吴昌硕不断重复自己[图文]
    刘默:吴昌硕不断重复自己[图文]

    吴昌硕吴昌硕是当之无愧的大师,无论从哪方面来说,在20世纪,他都是不可超越的。他的篆刻开宗立派,书法开宗立派,绘画也开宗立派———在中国艺术史上,像他这样开宗立派的人物,还是不多的。评论家刘墨对于吴昌硕的“不可超越”深表赞同,不过,他亦点出这位大师的硬伤———题材方面没有多少开拓,画面俗气未尽,艺...

    1332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崔岫闻:大于艺术的是什么[图文]
    崔岫闻:大于艺术的是什么[图文]

    崔岫闻作品生命的刻度及其精微,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这也构成了大千世界中人的个性区别,也是每个个体存在的根据,更是本源自我原发能量源!有多精微?其实不多,数得过来!70亿分之一便是每一个不同的自己,也即是人类的一份子!人和人之间的差别构成了人存在的根据!对于每一个个体用精微的尺度回放人生便回到了那个在母体腹中的本我;对于每一个个体用谬以千里距离找出差别的精微并努力放大,便是每一个个体存在的...

    1991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参观者是博物馆的一部分[图文]
    参观者是博物馆的一部分[图文]

    ■台湾成功大学建筑学博士林蕙玟谈博物馆场域空间与展示诠释位于柏林的欧洲犹太人受难纪念地是一个位于地底下的博物馆,地面上是由一块块棺木状大理石组成的场域。从中华艺术宫到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地标性的博物馆怎样代表这座城市?从提篮桥监狱博物馆到淞沪抗战纪念馆,博物馆对历史的展示与诠释如何做到客观公允?近日,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邀请台湾成功大学建筑学博士、创意产业设计研究院助理教授林蕙玟主持讲座&l...

    608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睡着比醒来更让人迷醉[图文]
    睡着比醒来更让人迷醉[图文]

    睡着的维纳斯乔尔乔内是十六世纪意大利威尼斯画派的著名画家,他来到这个世界,只度过了三十二年的短暂光阴,不幸死于鼠疫。乔尔乔内留下的作品不多,可以肯定为真迹的只有六件。然而,对威尼斯画派,对世界美术史而言,乔尔乔内的名字是辉煌的、不朽的代称!《睡着的维纳斯》是乔尔乔内的巅峰之作,但这幅画没有完成他就过世了,背景的风景部分是另一位大师,也就是乔尔乔内的师弟提香续完的。或许受了这幅画的影响,提香后...

    1934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钟锦沛:布面的表情[图文]
    钟锦沛:布面的表情[图文]

    《愉悦后的安静20110719》钟锦沛的“绘画”是对日常生活的重新审视,无论是从其最早的作品“都市系列”还是现在进行中的“愉悦后的安静”系列都是如此。正如他所说,很难说自己是在绘画还是在构建一个空间,我们看上去的抽象线条与图案呈现在凹凸不平的画布上,他却解释说这是写实作品。如此,我们眼中的“生活”已...

    1565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诗人,用深邃的灰色眼睛说话[图文]
    诗人,用深邃的灰色眼睛说话[图文]

    ■在“莫言周”专访2011年诺奖得主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TomasTranstromer托马斯生于1931年,是当今瑞典最优秀的诗人之一,著有诗集十余卷,并曾被翻译成三十多国文字。他于1954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诗十七首》,在瑞典诗坛引起轰动。2011年,托马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理由是“他以凝练、简洁的形象,以...

    1609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海派艺术家如何走出上海[图文]
    海派艺术家如何走出上海[图文]

    在山东博物馆展出的任伯年花鸟作品顾村言近期,上海艺术界“走出上海”已成热点,继“知一知二之间:卢甫圣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肖谷作品在北京画院展出后,上周,由上海书画院与山东博物馆、山东银座美术馆联合举办的“海上生明月——海派艺术进齐鲁”大展又在山东博物馆揭幕。知名书画家萧海春年底前还将在南京艺术学...

    1796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无意插柳柳成荫[图文]
    无意插柳柳成荫[图文]

    1500年前,一对“天之娇女”双胞胎在齐鲁大地诞生,她就是《郑文公碑》上、下碑。《郑文公碑》现存两处石刻。一处立于山东省平度县城北大泽山的天柱峰,因刻制在前,称上碑。碑高3.5米,宽1.5米,碑文19行,每行50字,共881字。另一处立于山东省掖县东南8公里处的云封山,因刻制于后,称下碑(以下简称《郑文公碑》或《郑碑》)碑文刻在一块孤立的半圆形巨石上,碑高3.4米,宽4....

    1440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门罗:不会把现实人物直接写进书中[图文]
    门罗:不会把现实人物直接写进书中[图文]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加拿大著名小说家、诗人、文学评论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甚为低调的加拿大女作家门罗,当地时间1月22日,通过网络视频直播的方式,与另一位女作家阿特伍德展开对话,吸引了很多粉丝在线观看。在这场关于文学的对话中,谈及笔下的人物,门罗说从没听过读者指责她书中的角色不够好,但阿特伍德则说的确会有人抱怨她笔下的人物不够善良。【阅读】门罗推荐《大湖国家的曾经和未来》获...

    709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