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当中,我们会发现,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木桶的盛水量不是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木板。也可称为短板效应。
当代书法经历了新时期以来30多年的发展之后,尽管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但依然存在着致命的弱点,那就是书法人由于综合素养的普遍低下而导致的作品文化内涵的严重缺乏。这种现象也可称之为是当代书法的“短板效应”。
自民国废除科举制度之后,书法的社会基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随着硬笔、电脑的引入和广泛普及,书法的日常书写功能逐渐消退,群众基础日趋薄弱。“汉字消亡论”和“汉字拉丁化”的呼声尽管最终没有对书法产生太大的影响,但自展览文化盛行以来,书法人的知识结构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科的进一步分家,书法实用功能的消减,使得书法成为一门专业,欣赏审美功能的强化外加建筑物的改变,书法作品开始越来越注重视觉冲击力。于是,形式构成迅速走上了书法历史的舞台,成为当代书法人解决新问题的“救命稻草”。
在书法的技法技巧方面,从“书法热”复苏期对古人作品的初级模仿到后来的“流行书风”的泛滥,再到对传统经典的回归,走过了一段艰难而迂回曲折的历程。在第一阶段亦即复苏期,能够进入“道”的层面的书法作品尚无从谈起,即便是很多老一辈书法家,也还没有很好地解决最根本的技术问题。当时的书法作品还基本停留在对唐楷和汉隶以及帖学一脉行草书的简单粗疏的追摹层面上。当人们还没来得及进一步向传统经典继续深入的时候,西方文艺思潮便风起云涌,在中国文化界迅速蔓延开来。各种书法主义、流派观念如同雨后春笋,纷纷破土而出。伴随着各种书法报刊的相继创刊,各种书法展赛一时之间如洪流涌动,大有席卷天下之势!书法人几乎到了一种无比狂热的程度。在一片不乏“艺术革命”色彩的“大胆创新”的口号声中,“流行书风”、“现代书法”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蔓延开来,乃至泛滥至极。集团军式的创作模式导致千人一面,千作一同,人人追求个性反而变得越来越失去个性。很多创新的探索从一开始的新鲜、刺激到后来的麻木、平庸,一些有识之士开始了新一轮的反思。于是“回归传统”成为了这一时期的主要话题,甚至延续至今。
但这个“回归传统”的实质还仅仅停留在技术锤炼的层面上,远没有达到对“文化传统”的全面而深刻的回归与观照。
特定意义上的“流行书风”时代唯一保留下来的就是对作品形式追求的讲求,而且在当下全国上下盛行的对二王书风的一片顶礼膜拜为主要向传统回归的过程中,形式制作不仅没有减弱之势,反而进一步强化,甚至和二王书风一道成为一种新的流行,目前已呈泛滥之势。花花绿绿的色宣外加无所不用其极的裁剪拼贴,以至于近十数年以来的书法展览“满庭尽带黄金甲”,“伪二王”成风,已经到了令人头晕目眩的地步!
但不可否认的是,如果把书写技术的日益精湛和形式美感的日益强化看作是当代书法这个“大水桶”的“长板”的话,书法人文化修为的普遍低下则始终是一块“短板”。而看似轰轰烈烈的群众书法运动和貌似繁荣昌盛的当代书法,却存在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文化内涵的严重缺失。高大宽阔而制作繁琐的作品幅式和密密麻麻的行款布白,并没有呈现出多少文化含量,透过短暂的感官刺激,依然是一副苍白无力的面孔,“展览体”所能获得的只是“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无情诟病。
中国书法历来讲究“文墨并重”,“先文后墨”,“先器识而后文艺”,失去了“文气”的滋养和“器识”的支撑,所谓的书法就会沦为浅薄稚嫩的笔墨游戏。对于当代书法人而言,加强国学修养是那么的勉为其难,而行吟咏唱就更是高不可攀了。能有旧学修养和可以作诗赋文,固然可贵而求之不得,但在现实情况之下,能耐住寂寞,静下心来,认真读几本好书的书法人又有几何呢?
当下书法人如果执迷不悟,认为书法与读书、做学问关系不大,觉得只要练就了好的技术就可以比肩古人,我敢肯定,无论过上多少年,当代书法这个“大水桶”依然存在一个令人揪心的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