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莫言:没有文学艺术生活就没什么意思[图文]

时间 : 12-15 投稿人 : 聪聪 点击 :

莫言:没有文学艺术生活就没什么意思 | 美术知识

雷嘉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前天揭牌,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毕业于该校鲁迅文学院创作研究生班的莫言出任中心主任。莫言向国内外优秀作家、诗人、翻译家、汉学家、学者发出邀请:“欢迎你到北师大的校园里走来走去。”

没有文学艺术生活就没什么意思

据了解,北师大国际写作中心将定期邀请国际著名作家、诗人、汉学家、翻译家来中心交流、创作和讲学;定期邀请国内重要作家或诗人作为“北师大驻校作家”来中心写作与交流;设立“中外作家讲坛”等。莫言说:“文学艺术既不能充饥,也不能御寒,但如果没有文学艺术,生活也就没什么意思。中心既是一个写作场所,也是一个研究机构,更是一个交流平台。”

莫言还用他擅长的讲故事的口气说:过去中国作家常被国外的写作中心请去,他们付给旅费、管吃住,还给一点讲课的零花钱。“我常常惶恐,为表达感谢之意,经常会很早起来把他们的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尽量减少对主人的麻烦,对主人提出的要求也会尽量满足。现在国内这种机构越来越多,我们也开始邀请外国同行来讲学交流,也付差旅费,由此可见中国的进步。进步的原因并不只是我们经济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我们观念的变化。”

写作中心将招文学创作研究生

据写作中心执行主任、鲁迅文学院副院长张清华介绍,中心还将招收“文学创作研究”方向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发现与培育文学新人,打造文学教育、作家培养的基地。现在先期计划每年招收10名硕士生,实行双导师制,明年就有望开始招生。张清华表示,招考不会脱离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的框架,但会在面试环节强调考生创作方面的优势和能力,“就是要看作品”。至于招收博士生后,莫言教授身为主任是否亲自带几名博士生,莫言说还要再考虑一下。

对于“作家能否教出来”这个话题,莫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几年情况发生了变化,很多活跃的作家都出身大学中文系。“我觉得随着时代的发展,写作变得不像过去有那么高的门槛,很多人在学习期间开始写作,而且有好的成绩,这个应该鼓励。我个人认为写作和上学不矛盾,而且是相得益彰的……我鼓励在校的学生拿起笔来写作。”

诺奖奖金还囤着没花

虽然从瑞典领奖回国后刻意低调,身为政协委员在全国“两会”上也惜字如金,但前天莫言却显得轻松健谈。“(获诺奖后)变化是外部的,内心没有变化。”他这样评价自己。记者注意到,无论走到哪里,他总被年轻学子们团团簇拥,面对拿着各种笔记本求签名的手,他秉承文学圈“老好人”的一贯作风,对大学生们来者不拒,一一满足。对于外界好奇的“诺奖奖金花了没、怎么花”的问题,莫言也“老实”地笑着承认:“还囤着没花呢。(在京买房的计划)还没实行,还在看。”

相关文章

  • 明代才子文徵明的低调与奢华[图文]
    明代才子文徵明的低调与奢华[图文]

    文徵明《湘君夫人图》作者:孟晖一直以为,文徵明其人其画都无秘密可言。到苏州博物馆看《衡山仰止:吴门画派之文徵明特展》时,观画体验却十分意外,让我突然明白自己对这位大师远谈不上理解。站在展柜前,我发现,眼前的画面居然不携带任何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愤怒,没有悲伤,没有狂喜,没有宗教情绪,也没有哲学思索,当然更没有性欲的暗示。唯一表达出来的心理状态就是——闲适。用今天的网...

    785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涂鸦艺术的流行是偶然也是必然[图文]
    涂鸦艺术的流行是偶然也是必然[图文]

    校园涂鸦近日涂鸦艺术在各大校园创新、漫延,甚至向世人发出一种声音:涂鸦也是一种艺术!据说各大校园涂鸦的起因是,因为两位同学在校园合影,其背景是三得利沁柠水部分海报。第二天他走过拍照的地方,发现海报上被涂成复仇者联盟的形象。于是他拿来自己前一晚的合影VS涂鸦海报,并传到社交网站上。没多久又有大学生在自己的校园里发现了,被涂鸦成柠檬家族并带有会话的三得利沁柠水海报。一下子各大校园以及社区出现了涂...

    1775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亦戏亦画——孙吉祥京剧人物画[图文]
    亦戏亦画——孙吉祥京剧人物画[图文]

    画家孙吉祥认识孙吉祥老师一段时间了,发现他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天才,有着令人羡慕的看家本领。自创的“梦荷”油画系列,潇洒雅致、美轮美奂的书法作品,都已被国内外多家画廊、美术馆,以及追随他的粉丝们收藏。同时他多年来还潜心研究、创作的油画京剧人物,也正在酝酿发酵中,并被越来越多的爱好者视为新宠。30x30mm女起解我涉足画坛不算长,对于油画京剧人物是个门外汉。但受吉祥老师的人...

    266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从李如《马克思与马克思的一次约会》谈起[图文]
    从李如《马克思与马克思的一次约会》谈起[图文]

    《马克思与马克思的一次约会》李如作品画面尺寸2米*2米,创作于2008年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具有独特气质和特殊意义的油画,画的题目是《马克思与马克思的一次约会》,作者是历史画家李如。画面中出现的两位马克思,一位身着中山装,脚上穿着中国人当年崇尚的三接头式皮鞋,就像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结合(“中马”);另一位则身着西装,手中端着一杯红酒,代表着原来的马克思(“...

    1381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让优秀的印论遗产不再流失[图文]
    让优秀的印论遗产不再流失[图文]

    图片资料“当我1980年代开始涉足历代印论这一领域进行考察时,展现在眼前的竟是一片荒芜的田园,许多重要的印论著作,已有孤本之势。资料的缺乏和混乱为研究带来了障碍。于是笔者以为澄清这混乱、整理和研究古代优秀的印论遗产,是当代印章艺术理论研究者的重大课题。”印论,即关于印章艺术的理论,如同绘画之画论、书法之书论、文之文论、诗之诗论、乐之乐论、琴之琴论…&he...

    968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比尔兹利的艺术:维多利亚时代世纪末式风格[图文]
    比尔兹利的艺术:维多利亚时代世纪末式风格[图文]

    比尔兹利的作品比尔兹利的作品变革的时代维多利亚时代后期,很多英国人开始质疑这种快速改变的生活和日益工业化的社会所带来的好处。因此,与工业化资本主义十分合拍的维多利亚社会价值体系和社会规则自然也受到攻击。在英国19世纪80年代后期,主流派文学艺术维护着这一价值体系和社会规则,针对现状,一些艺术家和作家发起了批评和讽刺它的前卫运动。奥布里·比尔兹利(AubreyBeardsley)...

    1893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罗斯科:绘画当为奇迹[图文]
    罗斯科:绘画当为奇迹[图文]

    1964年罗斯科在画室1969年冬天,作家伯纳德。马拉默德要出租在纽约的公寓,他顺路去东69街马克。罗斯科的画室。两个人在巨大的房间里听了会莫扎特。咖啡桌子上有本翻开的书,关于莎士比亚的。马拉默德想看看罗斯科夏天的新作。罗斯科把十来张画摊在地上:“你要哪张都成,除了有一张不能给你。”两人认识已有九年。1961年,肯尼迪就职典礼,一些艺术家应邀去华盛顿玩。坐了两辆大巴,车...

    425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梓印墨韵两相宜[图文]
    梓印墨韵两相宜[图文]

    田宇原柳永词《望海潮》印刷术是中国引以为豪的“四大发明”之一,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居功至伟。然而,历来人们关注的重点,可能容易偏向于“术”,也即印刷术作为一项技术成果的本身,重点自然是毕昇的活字印刷。在激光照排诞生之后,活字的“铅与火”成为历史,活字之“术”自然也成为历史。这一伟大发明的光环,是否会渐渐...

    1067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北京晚报》封面力推“清华简”断想[图文]
    《北京晚报》封面力推“清华简”断想[图文]

    2014年1月7日北京晚报第1版清华简介绍一超摄作为中国古文字学四大分支学科之一的简帛文字学,目前相对于比较成熟甲骨文字学、金文学、战国文字学要滞后一些。但近年来“清华简”的发掘整理工作频出战果,据今天(1月7日)的《北京晚报》封面头条用粗黑主标题“最早算具重现真容”,副标题“清华大学从战国竹简中发现《算表》,可做乘除法和开方&rdq...

    215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再谈剪纸类别的划分[图文]
    再谈剪纸类别的划分[图文]

    李宝凤(吉林)火红的季节编者按:2月8日评论版刊登了乔晓光先生《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剪纸艺术》和陈巨中先生《剪纸类别划分的设想》两篇文章,讨论了当今剪纸艺术在传承发展等方面面临的有关问题。中华文化促进会剪纸艺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张树贤先生看过文章后即撰文,认为根据《中华剪纸》杂志自去年开展的这方面问题的讨论中,陈巨中先生提出的“西洋剪纸”、“民族剪纸&rdquo...

    1700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马赛克君:你为何蹦出来掩盖艺术本体[图文]
    马赛克君:你为何蹦出来掩盖艺术本体[图文]

    周洁行为艺术现场马赛克(mosaic)原义为:镶嵌,镶嵌图案,镶嵌工艺。发源于古希腊。早期希腊人的大理石马赛克最常用黑色与白色来相互搭配。只有权威的统治者及有钱的富人才请得起工匠、购得起材料来表现此奢侈的艺术。发展到晚期的希腊马赛克时,艺术家为了更多元化地丰富起作品,他们开始需要更小的碎石片,并自己切割小石头来完成一幅马赛克。而今,马赛克拥有了另一种含义:一种图像(视频)处理手段,使其局部模...

    1589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陈履生:中国国家博物馆已跻身于世界大馆行列[图文]
    陈履生:中国国家博物馆已跻身于世界大馆行列[图文]

    自从去年4月1日,与德国三大博物馆合作举办《启蒙艺术》展览以来,我馆在欧洲各个媒体上得到了广泛的报道。可以这么说:国家博物馆目前已经跻身于世界大馆的行列当中。我们的各项工作都是走在世界前列的。比如去年试运行期间开展了潘天寿、李可染和黄胄大型艺术展,同时我们做了三个大型国际学术研讨会,我们通过网络进行了全面直播,这在全世界的博物馆中也是没有先例的。今年,我们与英国大英博物馆、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

    1160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林风眠的风景与花鸟题材画:墨色的和声(图)
    林风眠的风景与花鸟题材画:墨色的和声(图)

    林风眠作品《猫头鹰》(1960年代),现藏于中华艺术宫李明娜说起林风眠,自然会联想他的仕女画,很多人喜欢,我也是。来到中华艺术宫,面对林风眠专馆里的作品,我会更多地流连在他的风景和鸟类作品前。一幅“江舟”,画于抗战时期的重庆山水,作为校长的林风眠率师生迁徙途中,方构图,一排高山扑面而来,把水面压得很低,一叶小舟驶过窄窄的江面,雾中可见远山。用色少许,粗笔勾勒,以墨扫...

    996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俞强水墨:超以象外 得其圜中[图文]
    俞强水墨:超以象外 得其圜中[图文]

    俞强作品当微风掠过之时,枝叶纷披,竹竿挺拔,枯笔淡墨更显阳光。从而有机地将笔墨饱满、参差错落的画面与兰花紧紧呼应着春风的韵味,逸枝横出的兰叶,蕴逸出疏朗有致、灵活巧偃的天姿国香,具有极强的艺术性,而作者的自题,又赋予出作者的休闲人生和深刻思想性。题曰“清竹一竿立乾坤,千枝万叶分浅深。枝须浓淡相衬托,叶宜疏密来呼应。顽石添势恰有度,幽兰烘景应无痕。一笔一划气贯注,神思妙构出奇品&rd...

    1830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徐累《舞步》赏析[图文]
    徐累《舞步》赏析[图文]

    2014西泠春拍徐累舞步纸本彩墨86×65cm文、图/西泠拍卖冷峻、沉静、超逸,是徐累呈现给他人的样子,一如他的画里散发出的气息,似乎是对国画超拔脱俗的道法精神恰到好处的变奏。“马”是徐累作品中被不断重复的母题,与他的观念主色“蓝色”,加之戏剧化的舞台式布景,共同构筑了徐累的个人符号和精神图腾。«舞步»中的...

    690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