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陶喆:放下,需要思索,也需要时间[图文]

时间 : 12-15 投稿人 : 小林林 点击 :

陶喆:放下,需要思索,也需要时间 | 美术趣闻

陶喆

凭上一张大碟《六九乐章》拿下台湾金曲奖的“金曲歌王”后,有“R&B教父”之称的陶喆反而沉寂了不少,并未乘胜追击。很多人都猜测,陶喆是否应验了那句“得金曲,衰三年”的魔咒?其实,暂时离开公众视线的陶喆一直没有闲下来,他写了好几个剧本、筹拍第一部自编自导的电影、签下乐坛新人关诗敏、筹备新碟、与新班底合作新歌……这些计划看似风风火火,一切却因为陶喆之父陶大伟去年的离世而戛然而止。

陶喆向南都记者表示,去年父亲逝世后的三个月里,他几乎一首歌也写不出来。表面看起来很坚强的陶喆,始终把这份伤痛藏起来,很少流露悲伤之情。直到上周在台北举行新碟发布会、演唱献给父亲的台语歌《上爱唱的歌》时,陶喆才首度在台上放声痛哭,以此宣泄心中对亡父的思念。失去父亲,陶喆却在成长中领悟了不少人生道理,他将这些感受写成歌,放进暌违四年的新碟《再见你好吗HelloGoodbye》里,希望能与乐迷一同分享。日前,陶喆在台北接受了南方都市报记者的独家专访,畅谈了四年来的心路历程:“人生,总是既有失去,也有得到!我觉得,‘放下’需要思索,也需要时间,否则根本没有办法真正做到‘放下’。”

领悟①亡父之痛

“当你可以度过的话,

就会变成另一个人“

配合聆听:《上爱唱的歌》

陶喆2013年启动的大型巡回演唱会名为“小人物狂想曲”,名字就是取自陶大伟当年主持的同名台视综艺节目,陶喆希望,能以这种方式表达对父亲的怀念之情,“我爸从小到大都跟我讲,人生中最美好的东西都是最简单的东西,就像是‘小人物狂想曲’这样的。”之前在《康熙来了》宣传新碟时,陶喆更是数度哽咽落泪:“爸爸生病的时候,还是很幽默,但也有害怕的时候。”在访问中,陶喆告诉南都记者,父亲患重病的那段时间里,他将所有工作全部取消:“我把工作推开,因为时刻都要做决定。家里只有我一个孩子,我在我爸面前不能掉泪,妈妈也在崩溃的状态,不能跟她讨论任何事情,所有事我都得一个人Handle(处理)。专辑发不出来,是因为我根本没有办法静下心来做唱片。”

丧父之痛锥心刺骨,此时陶喆却需要立即进入状态,为新人关诗敏写主打歌《快递甜心》:“那个时候是我最沮丧的时候,心里面非常低落,可是我却必须写一首很快乐的歌。那个时候我就想,没办法啊,就是得去面对,爸爸也一定在天上看着我。逃避是相当容易的,这种压力很大,挑战也很大。可是当你可以度过的话,就会变成另一个人。”为了振作起来,陶喆开始学习“放下”这件事:“我失去爸爸是一瞬间的事,可是在他生病的那段时间,我是一直陪伴在他身边的。我一直看着他不同的状态,看着他呼吸最后一口气,那个东西是让你最后可以‘放下’、可以释怀的,因为你真正地接受了。”

陶喆推出新碟,陶妈妈希望他能写一首歌纪念父亲,陶喆却不想太过刻意,最后出来的成品《上爱唱的歌》其实都是无心插柳:“我把这个事情放在心里,并不是为了写而写,而是旋律突然间就出来了,感觉有点像我跟爸爸以前在车里合唱的Beatles作品。当时我的脑海里只有几个和弦,《上爱唱的歌》是一首三拍子的歌,但国语歌一般都是四拍子为主的,所以我就想能不能写成台语歌,毕竟台语是父亲非常熟悉的语言。”虽然陶喆不太会讲台语,但在著名填词人武雄老师的笔下,《上爱唱的歌》很好地寄托了陶喆对父亲的感情。陶喆还特意选在父亲生前的工作室松山文创园区附近拍摄MV,凭歌寄意,一句挚诚的“当初怀念的歌,如今愈唱愈寒,是因为无你的陪伴”,胜过千言万语。

领悟②朋友之情

“到了那个时候,你就会知道,

谁往前站,谁往后退“

配合聆听:《逗阵兄弟》

王伟忠曾经说过,陶喆这些年的为人处事越发成熟。对此,陶喆表示很感谢这些“从长辈变为朋友”的娱乐圈前辈:“我爸生病期间,伟忠哥、小燕姐(张小燕)他们一直都在我身边。他们是从小看着我长大的叔叔阿姨,我之前看到他们都还是会有一点害怕的,突然他们就变成跟我一起解决问题的人,彼此之间的互动也变得不一样了,这种感受很特别。他们跟我说,‘你需要我的时候,只要一通电话,我立刻赶到医院处理事情。’当时我才意识到,在我的朋友里面,谁才是说到做到的真朋友,谁又是只会在嘴上说‘挺你’的那种朋友。没有这些好朋友,我很难度过如此煎熬的时期。”

意识到朋友的重要性,陶喆新碟中的对唱曲目也出人意料的多,居然占了全碟13首中的5首!这对于曾经只愿意一手包办配唱、作曲、编曲、监制的陶喆而言,绝对是一个难得的尝试。找来卢广仲、蔡健雅、关诗敏等合唱新歌,陶喆希望这些好友能为他的音乐带来新的冲击:“我爸离开之后,我跟身边的一些男性朋友之间的关系变得更紧密。因为在我最痛苦的时候,他们全部都站出来支持我,所以我跟卢广仲合作的《逗阵兄弟》,也是在讲这样的一种友情。”

《逗阵兄弟》里唱的“生活让人闷,爱情来来去去,有朋友解闷,不管是开心不开心,都还有我”,就是陶喆的真实体验:“现在市场上很少有这种正面的音乐,但我跟广仲都不是为了励志而励志。朋友是很重要的,真正的好朋友,会在你需要的时候坚定不移地站在你身后。到了那个时候,你就会知道,谁往前站,谁往后退。”

领悟③男女之爱

“面对真爱,一定要有耐性”

配合聆听:《一念之间》、

《真爱等一下》、《那个女孩》

陶喆的主打歌《一念之间》在大陆和台湾都受到好评,有乐评人认为,《一念之间》正好暗合了当下大环境的爱情观:合则来,不合则去,一切全在一念之间。陶喆也表示,很喜欢娃娃为他填的这首歌词:“人们可能会很喜欢一个东西,可是在一念之间,他就不要这个东西了。宠物如是,智能手机如是,爱情也如是。现在甚至有人会用微信来分手,说完‘分手吧,Goodbye’,然后就拉黑对方!随便地分手,会给下一段感情留下不健康的负面情绪。”

虽然陶喆在发布会上宣称“明年结婚”,以一圆陶妈妈的心愿,但他却在专访中否认已有结婚对象,“不想外间对(结婚)这件事有太多投射。”正如他跟蔡健雅合唱的新歌《真爱等一下》,面对爱情,年过四十的陶喆依旧抱着不慌不忙的随缘心态:“我跟Tanya(蔡健雅)都有一点年纪了,可是都还没结婚。这首歌不只是在讲我们两个的故事,还是很多‘轻熟女’、‘剩男’当下的生活状态。面对真爱,一定要有耐性!”

至于与卢广仲合作的另一首歌《那个女孩》,素材也是来源于发生在陶喆身上的一件“囧事”:和好兄弟喜欢上同一个女生,最后陶喆选择退出,甚至帮兄弟追求那个女孩!“他跟我讲,这个女生气质好,人又漂亮。我就跟他说:‘老弟,没关系,我帮你追!’我知道他很喜欢她,他们两个应该会有很好的未来,所以我就帮他一把。”陶喆说,“两男追一女”这一类型的曲目在西方很常见,比如MichaelJackson、PaulMcCartney的《TheGirlIsMine》,但环顾华语乐坛,似乎只有张学友、郑中基当年的《左右为难》,“之后好像就没有两个男生唱这样的歌了,所以我跟广仲想写这个题材,可能最后的结局是,我们两个都没有追到她,哈哈!”

领悟④词神之约

“等稿等了十年,林夕就是很厉害!”配合聆听:《ThePromise》

新碟中的一曲《ThePromise》,是陶喆与“词神”林夕的首度合作,“不会让自己输给了生活”等金句被不少歌迷奉作金科玉律。不说不知道,原来二人早在十年前就有过一面之缘,只是那次合作却在不太愉快的状况下告吹。陶喆表示:“我跟林夕的缘分很奇妙,本来十年前就应该要合作的。当时我在帮容祖儿做一首歌,林夕负责填词,我们有在电话里沟通过歌词的内容。我坐飞机到香港录音室后,容祖儿到了,但林夕的歌词还没到。林夕答应那天一定会交歌词,我跟容祖儿就一起看着传真机,一边聊天一边喝奶茶,从下午三点等到五点,再给林夕打了一个电话,他说:‘David,不用担心,一定会有歌词出来的。’等到六点,我们饿了,吃完晚饭回来已经八点,林夕的歌词还没有来……”

林夕写歌词会“拖稿”是常态,但这让从未跟他合作过的陶喆有点生气:“后来我说,如果晚上十点钟歌词还没来的话,我就先回台北了。到了第二天早上,林夕的歌词还是没有到,我中午就坐飞机回去了。回到台北后,我写了一封很长的邮件给林夕,噼里啪啦说了一大堆,诸如‘可能你这样子是一种习惯,可是我不习惯’之类。最后,容祖儿的那首歌换了另外的制作人来做,林夕的歌词也在两个星期后才写出来。”虽然无缘合作,但陶喆、林夕之间并未结下梁子,两人还一同在综艺节目《华人星光大道》上担任过评审,“这十年里,我们见过几次面,聊天也都很开心。”

这次再找林夕为自己的新碟填词,陶喆学聪明了,提前一个多月就将曲子给了林夕,让“词神”有充裕的时间下笔。好歌词是需要等待的,在漫长的“等了又等”过程中,陶喆也难免焦躁:“我也担心会有跟上次一样的状况出现,每次找林夕,他都说‘快了’、‘快了’,我就只好先去唱别的歌。我最害怕的是,假如林夕在我还有5天就要交母带的时候才交歌词,如果歌词还要修改的话,那就只能‘开天窗’了!”

所幸的是,林夕赶在专辑“截稿”前交来了一份令陶喆深感“不快,但又狠又准”的歌词:“林夕的词感觉太好了!我之前只是跟他说了一个大致的方向,《ThePromise》讲的是一份承诺,但我不希望是说‘对不起’,而是用行动去做到,不要让对方失望。林夕用一些简单却很有力量的字眼写了这首歌,这就是林夕厉害的地方,不需要很复杂的技巧,可是就能把信息带出来。”

拉黑”延伸阅读

“分手不会拉黑,朋友借钱会拉黑”

说到“拉黑”,陶喆说起在“朋友圈”的故事———“我在微信被人‘拉黑’不是因为分手,而是因为跟人吵架。有时我会因为一些原则、道理跟朋友吵架,曾经有一位不常找我的朋友突然跟我说要借钱,我就跟他说:‘你从来都不跟我联络,为什么突然跟我说要借10万块?’可是他一点也没有觉得自己有做错,我看他的朋友圈,他还一直在泰国旅游,生活过得这么好的人,居然来跟我借钱。假如我借你钱的话,你岂不是要去巴厘岛了?然后我就把他‘拉黑’掉了,我不想要他再跟我联络了!现代人的人际关系,因为有了微信等工具,好像变得不再需要去深入沟通了。《好好说再见》、《一念之间》这几首新歌,其实都是在讲这些东西。”

相关文章

  • 孙振华:中国当代具象雕塑概观[图文]
    孙振华:中国当代具象雕塑概观[图文]

    引言:世界上并不存在一种可以统一定义的具象雕塑。拿福柯的话说,类似具象雕塑的说法可以看做是一种“回顾性的假设”。意思是,当人们有了具象雕塑这个概念之后,会用自己所理解的具象雕塑的观念和看法,采用形式类比的方法,将过往历史上有着某种相似性的雕塑,归并到这个概念中。这是一种倒着看历史的方法,是站在此时的立场对过去事物的一种追认和赋予。学术界对具象艺术的一般理解,是指艺术形象与...

    1219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卖空气是生意还是行为艺术[图文]
    卖空气是生意还是行为艺术[图文]

    本报记者徐秀雰实习生刘梦笔早报讯向来话题不断的“中国首善”陈光标,近日透露9月17日将在北上广设立流动专卖店售卖新鲜空气,每瓶售价4元至5元。这一举动,引发了很多网友的热议,这卖空气到底是生意还是行为艺术?疑问一:空气可以拿来卖吗?特意选在“城市无车日”前夕推出这款罐装新鲜空气,陈光标表示装在易拉罐中的新鲜空气,每一罐中的负离子氧相当于医院5...

    626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汪建伟:不确定性是最吸引人的[图文]
    汪建伟:不确定性是最吸引人的[图文]

    对我来说,首先是如何理解“跨界”?跨界的理由?它应该是在一种知识整合的背景下展开的,比如,我在1990年代的时候,开始怀疑使用某种单一的知识系统所产生的可能性?以及它的极限?我开始尝试去了解我所不熟悉的知识,以及其他被我们惯常排斥在艺术认知以外的世界。然后我发觉,如果艺术只是人类全部知识的其中之一,那为什么不可以反过来想:我们可不可以用人类全部的知识来做艺术,或者是来思考艺...

    1832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陈九:闲情偶寄“小传统”[图文]
    陈九:闲情偶寄“小传统”[图文]

    陈九朱屺瞻艺术馆、多伦美术馆艺术总监,艺术家,收藏爱好者。收藏有老家具、木雕、年画、灯笼纸等民俗物品。本版图片高剑平陈九的工作室位于闹中取静的上海山阴路上,这里坐落着好几排三层楼的新式里弄房,隔着几条弄堂便是鲁迅故居。陈九工作室同鲁迅故居的房型、构造、朝向基本一致。推开小门,经过一个小院落,门上垂落的卷帘隔开了里屋和外院。这样的卷帘不止一次入过丰子恺的画作,令人想到“人散后,一钩...

    1569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邵大箴谈学习水墨画:画张好画绝非易事(图)
    邵大箴谈学习水墨画:画张好画绝非易事(图)

    烂漫(水墨)48×80厘米2011年邵大箴傍晚的阿尔卑斯(油画)40×50厘米2010年水天中1月3日,“艺林清音——邵大箴、水天中绘画作品展”在北京绥风艺术馆举办,引来京城美术界名家济济一堂。其中,邵大箴水墨画作品38幅、水天中油画作品29幅,集中反映了两位学者闲暇之余进行绘画创作实践的基本面貌。这些作品融学术积累、文化...

    1522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鲁迅偏爱的女版画家:珂勒惠支[图文]
    鲁迅偏爱的女版画家:珂勒惠支[图文]

    珂勒惠支的版画作品《牺牲》(《战争》组画)20世纪以来,现代西洋版画开始进入中国。尤其是因为一代文豪鲁迅的大力推介,木刻(版画)受到了一大批青年艺术家的热爱。1931年,鲁迅等人在上海开办“木刻讲习所”,介绍并出版了包括丢勒、珂勒惠支、麦绥莱勒、蕗谷虹儿、比亚兹莱,以及一些苏俄版画家等在内的西方版画艺术,为青年版画艺术家提供了学习、借鉴的样本。其中,凯绥·...

    1077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一代梅王”王云山的铁骨冰心[图文]
    “一代梅王”王云山的铁骨冰心[图文]

    画家王云山梅花奇特的自然美、艺术美以及精神美,符合了中国人的审美观念和理想追求,从而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美的象征。古之画梅者众,成就卓著者不乏其人,出现了像于锡、徐崇嗣、陈常、释仲仁、王冕、关山月等众多的画梅大师。“一代梅王”王云山幼时习画,后师从于著名画家何景五先生。他解读了许多画梅高手笔下的梅花,并以自己坎坷的人生阅历、非凡的胸襟魄力,以及跃动的生命力和梅花的风骨神韵融...

    481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文物修复:为历史缀补碎片[图文]
    文物修复:为历史缀补碎片[图文]

    图为商王墓出土头盔修复前后。涂完最后一笔颜料,王静艺仔细端详面前的黑陶鸟,修补过的鸟头和鸟身浑然一体,若不事先说明,根本看不出陶鸟的头部曾碎成10多块。在南京艺术学院人文学院的陶瓷修复室,大三学生王静艺和同学们正在为各种残破的陶瓷器做“整形手术”,修型、绘纹、上釉、做旧,那些青色、白色、酱色、五彩的陶瓷器渐渐恢复本来的面目。巧夺天工,还文物以神采“别看这...

    824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影像批评:顾铮——为了一张更大的照片[图文]
    影像批评:顾铮——为了一张更大的照片[图文]

    BottegaVeneta艺术空间“鸟头”个展(2014年1月-3月)现场,姚瑶摄双人艺术小组“鸟头”形成于2004年,其成员是宋涛与季炜煜,两人现在生活、工作于上海。这两位以摄影为工作媒介的艺术家所产制的作品,在近年主要以两种不同的展现方式出现在众人面前。一是以大量的手工印放的快照拼贴一起而成大幅壁面,通过这样的方式把众多照片所积聚起来的能量,...

    1950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如何让进入公共空间的雕塑展现出空间力量[图文]
    如何让进入公共空间的雕塑展现出空间力量[图文]

    风驰(雕塑)吉欧·菲林公共雕塑:在空间中博弈“我们现在的雕塑家做的作品,绝大多数都没有地方放,都得进入公共的户外空间进行展示。”深圳雕塑院雕塑家夏和兴直言,公共雕塑主要就是展示空间的力量。问题是,如何让这些进入公共空间的雕塑展现出空间的力量?《风驰》,以抽象的形态表现一只带翼飞龙正在随风而起的形象,光润的石材和多变的形体轮廓,给观众的视觉带来丰富的感受...

    1797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有鸟无尽意 有花无尽妍——戴洵花鸟画[图文]
    有鸟无尽意 有花无尽妍——戴洵花鸟画[图文]

    戴洵与戴兄相交不过三五年时间。但因年龄相仿佛,在川内专职为艺的这个年龄的朋友并不算多,所以初见便不拘束,聚面无多倒十分亲切。戴洵是四川人,是成都人。川人的特征以他自己的语言来说是自带匪气。这个匪气有趣,竟无别样字眼可以代替,一种磊落之豪气,一种蛮不在乎,一种江湖之义种种,这在艺术上,是极宝贵的笃定的大丈夫气。川内川话的普及率高到没有哪个省的本土方言普及率能与之抗衡,也带着天府之国几许优越。...

    394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顾黎明:中国当代艺术的根在哪里[图文]
    顾黎明:中国当代艺术的根在哪里[图文]

    图片资料编者按:2012英国伦敦奥运会期间,由北京国子监油画艺术馆主办的“2012中国油画艺术展”将于本月24日至31日在伦敦奥林匹亚西厅展出,此次展览甄选了具有艺术影响力的老中青三代油画家的代表作品,旨在向英国公众和各国奥运会观众展示具有本土情怀的中国油画。近日,参展艺术家顾黎明老师接受记者专访,向我们讲述了他个人的油画师承故事,他对东、西方绘画语言和文化差异的理解,...

    553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春宫艺术品藏家贝索烈:通过情色认识古代中国[图文]
    春宫艺术品藏家贝索烈:通过情色认识古代中国[图文]

    贝索烈画家描绘的显然是发生在富贵之家后花园的一幕,画面充满禁忌的趣味:嶙峋的假山石旁,玉兰花开得正好,一对男女坐在假山石上,斜倚树木展露亲昵之态。他们的体态与假山石在构图上形成呼应。人物的背后是一丛丛肥硕的牡丹。透过玉兰花枝,能隐约看到亭台中桌上摆放的酒瓶,应是推杯换盏之后尚未收起。这满园春色的景象,就出现在一幅17世纪晚期的绢本画作上。而另一幅19世纪早期的绢本画,则描绘了一名女子出浴后的...

    1246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满涛:挥之不去的梦[图文]
    满涛:挥之不去的梦[图文]

    满涛:挥之不去的梦满涛的画里充满了各种梦境与回忆,艺术家将内心的敏感、恍惚用淡淡的彩墨或是铅笔表露无遗。亦如满涛喜欢独自窝在安静之处,独自描绘流淌在现实之外的美好与自由。满涛■个人简历满涛1982年出生于哈尔滨,毕业于北京语言大学①《微醉的画师》109cm×110cm纸上铅笔2012年■展览2008年“满涛个展”光州无等画廊韩国“春...

    671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水墨在当代的问题[图文]
    水墨在当代的问题[图文]

    朱屺瞻《嘉瓠高悬图》(局部)水墨在当代的问题是什么?他者的眼光看中国水墨是怎样的?上海朱屺瞻艺术馆、多伦现代美术馆、证大艺术空间等近期先后呈现了一批与水墨相关的展览,本期专稿呈现的是5月26日举办的“水墨与美术史”国际研讨会的部分发言。水墨的问题是中西艺术的区别问题朱青生(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水墨的问题实际上牵扯的是中国艺术和西方艺术的区别问题。这个问题本来并不是那...

    403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