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摄影人,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说话

时间 : 12-12 投稿人 : 章鱼 点击 :

用自己的语言说话,看上去是一件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事情,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陈四益先生在《读书》杂志上的一段话,对摄影界也许是一次很好的提醒:记得新中国刚建立的时候,干部讲话都很有个性,即便说的同一件事情,表达的方式也因人而异,活泼泼地,很有生气。后来渐渐变了。先是基层的干部照本宣科,后来高级干部也照本宣科,讲话有如背书。最后,普通百姓也一并照本宣科起来。不信到街上随便找个人,那些套话似乎个个都会,就是没有自己的语言。这可能算是实现了“舆论一律”,但我不知究竟是思想工作的胜利还是失败。……“一律”的语言,让人感到虚假,就像领导下去视察,看到家家户户都一样的笑容、一样的感恩,让人怀疑事前经过排演。

在摄影界,不会用自己的语言说话的例子比比皆是。当今的中国摄影有什么明显的特色?那就是镜头中的“笑”,尤其凡是主流的摄影比赛,得奖作品几乎笑成一团,让人忍不住偷笑。不是吗,我随手拿出摄影报上刊登的整整一版某次摄影大赛的九幅优秀奖作品,从主体到陪体林林总总几十人在笑,也就是说没有一幅照片中的中国人不是笑意绵绵的——要么是祖孙两代人一起笑,还有和谐家庭三代人笑得不亦乐乎;不管是对着镜头被摄影师逗笑,还是镜头中的人物相互之间(是否发自内心的)笑,让看过这些画面的人都以为中国人已经快乐到了这样的情景,还有什么不可以笑的?

百度百科上说,笑是一种心理状态的表达。科学家指出人类在学会说话之前就会笑,而笑的目的是人团结或嘲笑别人,笑也常被当作对他人(多是异性)调情的一种方式。据说人类也是地球已知物种中唯一会笑的动物,对于其他哺乳动物露出牙齿则是挑衅以及威慑的表现形式。但是如果这样一种唯一会笑的动物,在摄影师的镜头前仅仅只会笑,恐怕也有问题。人的笑来源于主管情绪的右脑额叶——每笑一次,就能刺激大脑分泌一种能让人欣快的激素——内啡呔。它能使人心旷神怡,止痛作用相当于吗啡的40倍,对缓解抑郁症和各种疼痛十分有益。但是镜头中的笑能够抑制这个社会所带来的疼痛吗?我看未必!在这样一个看似歌舞升平的社会,深藏在内部的各种各样的“疼痛”仅仅靠这样的笑是无法缓解的,这一点不说也明白。但是,为什么我们的摄影师总是希望去“制造”这样的笑,我们的评委为什么也总是宽容地“容忍”这么多莫名其妙的笑,这就让人匪夷所思。

我不是说摄影镜头前的人物不可以笑,但是这样一种几乎遍及国内所有主流影展的笑法,看多了,确实会让人笑不起来,甚至有点悲哀——中国摄影的悲哀,还是中国主流宣传意识的悲哀?!这不仅不是艺术,连宣传模式也有点太不自信了吧?这难道就是造成摄影人不会(无法?)用自己语言说话的根源所在?

的确在摄影界,这些年来一些高居要职者只希望看到他们希望看到的图像,也要求所有的媒体和舆论工具刊登那些千人一面的作品。久而久之,造成许许多多的摄影人迷失了方向,唯上是从,在牺牲了自己个性的基础上,换得了一己功名,这算不算是摄影的悲哀?君不见还有许许多多的以摄影大师自居的摄影家,以自己偏爱的模式训练无数初入门者,容不得个性化的空间存在。甚至在摄影教育领域,被打入冷宫的、给与低分甚至不及格的有鲜明个性的学生,也是个案多多。因此提倡用自己的语言说话,这是一个不得不引起重视的问题。

在给学生上的一门《摄影作品研究》课程中,我从不硬性规定学生们必须欣赏和模仿哪一种风格或者流派的拍摄,只是将不同风格的摄影家和作品介绍给大家,分析其创作的动因和可能引起的反响,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判断应该如何去做。只有这样,学生的个性才不至于被压抑。而且,不让学生去参加一些主题过于明确、容易扼杀个性的比赛和展览,而是希望他们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做一些专题的深入拍摄和思考,尽可能让自己的个性空间得到应有的发展方向。记得前些日子在纽约,有朋友问起,为什么老牌的摄影图片社玛格南新近吸收了一些风格迥异的成员,如作为玛格南图片社的新人,阿列克·索斯就被破格加盟。我想这也是玛格南的聪明之处:与其在一种一成不变的风格中死亡,还不如让更多的声音出现在一个平台上,或许还能得到意想不到的生机。前些年他们引进了马丁·帕尔,也同样引起过争议,那时候作为玛格南的创始人卡蒂尔·布列松也曾经不愉快了好长一段时间。但是实践证明,这样的做法是有百利而无一弊的,让不同的人用不同的声音说话,不正是我们的领袖提倡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吗?关键是你得有这样的心胸,尤其是那些身居高位的掌门人。

还是陈四益说得好:人有什么感受,就有什么表达。中国人在教人如何表达上浪费的心力太多,其实,只要把事情做好,表达是无需教的。

是的,表达是无需教的,但是一旦给了你很好的环境,你就一定能说出属于自己的声音?这就是由此引出的下一个话题:我们的摄影人怎样才能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说话?除了对主流宣传模式的警惕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身处这样一个大环境中,鹦鹉学舌已经成为条件反射,要想努力说出自己的声音,有时候真的很难,需要很深厚的积淀才行。

这让我想起了前些年美国年轻的女摄影家朱·莱昂纳德出版了一本画册《相似物》,拍摄的是美国街头和社区逐渐消失的店面以及类似的物品。这是一部都市转型的叙事诗,构成了1998年到2007年之间包罗万象的400幅照片的堆积物。摄影家从纽约和布鲁克林开始,以其冷静的目光,一直延续到墨西哥城、华沙、东耶路撒冷,甚至乌干达,从不引人注意的角落发掘出这些画面。并非是巧合,《相似物》中出现的一些照相机商店和摄影冲印店,也逐渐被数码摄影和连锁店所替代,然而摄影家则以传统的摄影方式对这些逝去的表示了深深的敬意——她拍摄这本画册所使用的就是古典的罗莱相机。这些独特的主题也许同时从两个极端暗示了摄影的永恒和消亡。

她的作品继承了一些先行者的遗风,比如沃克·伊文思在大萧条时期所拍摄的店铺和标志。然而从精神气质上,完成于21世纪转折点上的《相似物》也许更接近于法国摄影家尤金·阿杰,他那些对街景的纪念碑风格的纪实正好发生在19和20世纪之交的转折点上。当然,莱昂纳德的主题也许具有更多当代的风格特征。从这一点上,她的作品有点类似于贝彻夫妇拍摄的工业建筑的肖像式造型。如同贝彻夫妇具有张力的类型学风格,莱昂纳德所关注的主题更小一些,更自由一些。然而历史已经深深嵌入这些影像之中,让无生命的物件成为了历史的组成部分。

画册的最后洋洋洒洒十多页的文字,长短错落,看似摄影家的随笔。然而不是——再翻到后面,每一段文字都有注解:原来是莱昂纳德摘录于报刊杂志的摄影家以及名人的访谈,包括一些摄影专著的精彩论述。

这里我想说的是,莱昂纳德的拍摄是“预谋已久”的,是饱读前人著作的基础上深思熟虑的结果,是这些阅读之后的转换成图像的“读书笔记”,而非一时的冲动之作,因此有着厚实的灵魂。由此让我联想到:摄影圈一直被艺术界诟病的就是缺乏文化素养——摄影凭借高科技的发展以及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技术含量,使入门变得轻而易举,使普及的程度超出人们的想象。结果也导致了摄影人变得浮躁,容易满足于表面的视觉认同,放弃了对人类精神层面的探索。比如在我的博客上,有人和我讨论一些热门的摄影命题,但是对方却声称他从来不读书不看报,这不是很荒诞的一件事情?不知是否可以做这样一个调查,摄影人购买书籍和摄影器材所花费的比例是多少?也许就能找到症结所在。当然,莱昂纳德的实践直接否定了人们对摄影家是“不学之士”、只会按快门的说法(当然“不读书的摄影家”更多的是嘲讽中国的特殊现象),让人总算感到了些许的欣慰。

用自己的语言说话,也许真的是一门很深的学问?

(作者系上海师范大学教授)

相关文章

  • 创新的魅力[图文]
    创新的魅力[图文]

    钟鸣闲来垂钓碧溪上68×68cm钟鸣是一位富有创造力的当代中国人物画家,在他的作品中强烈地展现出当代人的个性。这种个性表现为:不囿于已经陈旧的表现形式,大胆地探微取幽、博古通今、涉猎中西,创造出富有当代社会情感而又具备鲜明特征的艺术形式来。钟鸣是一位具有清晰的艺术理念和创造意识的艺术家。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还在美院求学的他就敏锐地意识到一个有作为的艺术家面对中国传统艺术精华必...

    1818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刘石平:石破天惊抱不平[图文]
    刘石平:石破天惊抱不平[图文]

    刘石平先生你还记得初中课本上的《愚公移山》吗?“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但你相信吗?如今,王屋山中隐居着两位耄耋老翁,一位叫宗福元,寿高八秩,日日开山种树,乐此不疲,另一位叫刘石平,寿高九旬,或弄笔丹青晨起时,或自拉自唱山林间,或静坐沉思斜阳后。他们同居一室,欧阳中石先生为其题写斋号“二翁草堂”。欧阳中...

    695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邵大箴:艺术革新与多元格局[图文]
    邵大箴:艺术革新与多元格局[图文]

    邵大箴中国历史在1978年揭开了新的一页,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艺术开始摆脱“左”的思潮的阴影,向着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方向前进。中国美术的面貌也随之发生深刻的变化。1979年~2009年这30年,国家确定的改革开放的政策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发展,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人民的物质生活逐步得到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明显提高,这都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文化艺术的繁荣和美...

    774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书法家朱非先生的其人其艺[图文]
    书法家朱非先生的其人其艺[图文]

    朱非先生朱非,为人谦和,与人为善,他的作品浑厚端庄,苍劲有力。所以朱非老师的人品和书品留给我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朱非,1945年生于浙江绍兴,自幼笃好书法,手追心摹欧体近50载,间或学二王、赵孟頫,及赵之谦北碑和《曹全》《礼器》二隶。品读朱非老师书法作品《古越龙山碑》,其书以欧体为基,结构严谨、端庄伟岸、点画精到、清劲秀挺、刚柔相济、气势双生,一点一画自有刚健之美、清刚雅正之气。朱非作品《前...

    1381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让优秀的印论遗产不再流失[图文]
    让优秀的印论遗产不再流失[图文]

    图片资料“当我1980年代开始涉足历代印论这一领域进行考察时,展现在眼前的竟是一片荒芜的田园,许多重要的印论著作,已有孤本之势。资料的缺乏和混乱为研究带来了障碍。于是笔者以为澄清这混乱、整理和研究古代优秀的印论遗产,是当代印章艺术理论研究者的重大课题。”印论,即关于印章艺术的理论,如同绘画之画论、书法之书论、文之文论、诗之诗论、乐之乐论、琴之琴论…&he...

    968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当奢侈品走上艺术之路[图文]
    当奢侈品走上艺术之路[图文]

    香奈儿是成功走上艺术道路的奢侈品品牌之一导语:据报道,艺术是马爹利(MARTELL)的DNA,马爹利的名字中就有艺术。”今年6月,这个法国著名的干邑品牌已携“非凡艺术人物奖”迈过第十个年头。张晓刚、周春芽等国内艺术界的领军人物都曾走上这条艺术“红地毯”。同月,HUGOBOSS集团宣布与上海外滩美术馆“牵手“成...

    891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人体粉画创作漫谈[图文]
    人体粉画创作漫谈[图文]

    毓鑫你在我的夏天·之一78.5×54.5cm2011年粉画,又称色粉画、粉彩画,其表现写实题材具有其他画种无法比拟的优势,且技法易于掌握。油画很难控制光泽统一,水彩画干湿技法复杂,丙烯画干得太快画面容易生硬,而粉画表现形体、色彩、质感却容易很多,这就是它如此吸引我的原因。有些人把粉画当作其他画种创作的辅助材料,还有人把它当作其他画种创作前收集素材的工具,甚至认为粉画就...

    1525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对上海博物馆藏赵佶书《千字文》的质疑[图文]
    对上海博物馆藏赵佶书《千字文》的质疑[图文]

    赵佶款《千字文》和元代赵孟頫书《千字文》例字对比日前,一件被称为宋徽宗赵佶瘦金体《千字文》的书法作品在深圳某拍卖行拍出了1.4亿元的高价,事件一出,引发业内哗然。上海博物馆书画部主任单国霖在对记者的采访中表示,目前存世的宋徽宗瘦金体《千字文》确实是赵佶赐予童贯的书法作品,但只有一件,而且收藏于上海博物馆,他从未听说过有两件,在深圳拍出的这件作品应当是赝品或临摹品。现在假拍与赝品很多,做局也很多...

    530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王克举:都市化语言中的本土景观[图文]
    王克举:都市化语言中的本土景观[图文]

    《门前是港湾》120cm×140cm布面油画2013年当代中国的一切文化热点,都是以中国城市建设以及城市消费而展开的,这和上世纪90年代以前以农业为中心的社会变革具有较大的区别。这种都市文化的建设,无疑也转移了艺术家的视线,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由此成为中国艺术家的文化语境。这种带有都市文化特征的艺术兴奋点,几乎改变了中国所有艺术家的创作方式和审美方式,他们从各自的创作起点汇聚...

    783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问题针对性与艺术语言理性:关于常徐功[图文]
    问题针对性与艺术语言理性:关于常徐功[图文]

    常徐功《你有艺术,我有牛皮癣》-3(2012上海双年展)【按】该文是将拙文《把问题刺在权力妖脸上——评常徐功的刺绣》删下的文字扩写而成,当时考虑讨论的问题太多,文章显得太散漫,所以删掉此篇相关问题讨论的文字。现将此文发与同仁讨论,尤其要与常徐功先生共勉!最近,常徐功创作了刺绣新作《你有艺术,我有牛皮癣》,是一件绣有长满牛皮癣的腿脚和胳膊的衣服作品。与《上访被打》、《到...

    847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谈中国漫画产业:应打造人才成长的良性循环模式[图文]
    谈中国漫画产业:应打造人才成长的良性循环模式[图文]

    朱德庸作品一年一度的中国作家富豪榜,每年发布后都引发巨大争议。今年又新增加了第六届中国作家富豪榜全新子榜单——漫画作家富豪榜,台湾漫画家朱德庸10年间获得6190万元版税收入,以绝对优势登顶“首富”,“漫画创造富豪”的新闻一夜蹿红网络。尽管中国作家富豪榜发布方宣称,其榜单“最大限度地反映出中国作家的真实收入&...

    815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新青年“以画说话” 专家组以“新”取画[图文]
    新青年“以画说话” 专家组以“新”取画[图文]

    花溪白云里7月7日,“以画说话——美术新青年”209进50评选结果产生,50强尘埃落定。自美术新青年活动启动以来,受到了广大美术青年的积极响应,这入围的50幅作品,先是从2681幅作品中突破重围,更是经过层层筛选,在精挑细选的209幅作品中脱颖而出。为什么是这些作品得到专家们的青睐?作为前50名,美术新青年的“新”,又体现在...

    364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冯小刚谈《一九四二》“三根支柱[图文]
    冯小刚谈《一九四二》“三根支柱[图文]

    张国立扮演的东家老范日前,冯小刚导演在微博上表示新作《一九四二》“送审颇为顺利,二十三位审委一致给予充分肯定,认为中国电影水到渠成。心里一块石头落地,吃饭也香了”。导演在心生感慨的同时,也非常感谢张国立、陈道明、李雪健、徐帆、张涵予、冯远征、范伟、林永健、张晨光、张默、王子文、李倩、段奕宏、于震、张国强、柯蓝、乔振宇等国内优秀演员,以及奥斯卡影帝阿德里安·...

    1334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深入生活 绘画当然不是臆造[图文]
    深入生活 绘画当然不是臆造[图文]

    通过《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在70年前阐释和提出了文艺工作中的根本问题:是一个为群众的问题和一个如何为群众的问题。何谓“以生活为源泉,为人民而创作”?今天的艺术家到底该如何深入生活?从5月1日开始的“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70周年上海美术作品展”或许会给人以不少启迪。丰子恺《饮水思源》局部陈佩秋《饱饱金珠胜似春》局部(...

    1146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林散之与启功:近代书法中的一动一静[图文]
    林散之与启功:近代书法中的一动一静[图文]

    启功书法俨然“大众情人”启功的书法中具有一种恬淡从容的古典美,可用“书卷气”概括。“妙到毫尖”,多用中锋,每一笔都不草率。他有这样诗句:“透过刀锋看笔锋……半生师笔不师刀”。在我看来,启功一反唐宋明清人之笔,“师笔不师刀”,师笔而忘锋,力追&ldqu...

    922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