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摄影人,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说话

时间 : 12-12 投稿人 : 章鱼 点击 :

用自己的语言说话,看上去是一件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事情,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陈四益先生在《读书》杂志上的一段话,对摄影界也许是一次很好的提醒:记得新中国刚建立的时候,干部讲话都很有个性,即便说的同一件事情,表达的方式也因人而异,活泼泼地,很有生气。后来渐渐变了。先是基层的干部照本宣科,后来高级干部也照本宣科,讲话有如背书。最后,普通百姓也一并照本宣科起来。不信到街上随便找个人,那些套话似乎个个都会,就是没有自己的语言。这可能算是实现了“舆论一律”,但我不知究竟是思想工作的胜利还是失败。……“一律”的语言,让人感到虚假,就像领导下去视察,看到家家户户都一样的笑容、一样的感恩,让人怀疑事前经过排演。

在摄影界,不会用自己的语言说话的例子比比皆是。当今的中国摄影有什么明显的特色?那就是镜头中的“笑”,尤其凡是主流的摄影比赛,得奖作品几乎笑成一团,让人忍不住偷笑。不是吗,我随手拿出摄影报上刊登的整整一版某次摄影大赛的九幅优秀奖作品,从主体到陪体林林总总几十人在笑,也就是说没有一幅照片中的中国人不是笑意绵绵的——要么是祖孙两代人一起笑,还有和谐家庭三代人笑得不亦乐乎;不管是对着镜头被摄影师逗笑,还是镜头中的人物相互之间(是否发自内心的)笑,让看过这些画面的人都以为中国人已经快乐到了这样的情景,还有什么不可以笑的?

百度百科上说,笑是一种心理状态的表达。科学家指出人类在学会说话之前就会笑,而笑的目的是人团结或嘲笑别人,笑也常被当作对他人(多是异性)调情的一种方式。据说人类也是地球已知物种中唯一会笑的动物,对于其他哺乳动物露出牙齿则是挑衅以及威慑的表现形式。但是如果这样一种唯一会笑的动物,在摄影师的镜头前仅仅只会笑,恐怕也有问题。人的笑来源于主管情绪的右脑额叶——每笑一次,就能刺激大脑分泌一种能让人欣快的激素——内啡呔。它能使人心旷神怡,止痛作用相当于吗啡的40倍,对缓解抑郁症和各种疼痛十分有益。但是镜头中的笑能够抑制这个社会所带来的疼痛吗?我看未必!在这样一个看似歌舞升平的社会,深藏在内部的各种各样的“疼痛”仅仅靠这样的笑是无法缓解的,这一点不说也明白。但是,为什么我们的摄影师总是希望去“制造”这样的笑,我们的评委为什么也总是宽容地“容忍”这么多莫名其妙的笑,这就让人匪夷所思。

我不是说摄影镜头前的人物不可以笑,但是这样一种几乎遍及国内所有主流影展的笑法,看多了,确实会让人笑不起来,甚至有点悲哀——中国摄影的悲哀,还是中国主流宣传意识的悲哀?!这不仅不是艺术,连宣传模式也有点太不自信了吧?这难道就是造成摄影人不会(无法?)用自己语言说话的根源所在?

的确在摄影界,这些年来一些高居要职者只希望看到他们希望看到的图像,也要求所有的媒体和舆论工具刊登那些千人一面的作品。久而久之,造成许许多多的摄影人迷失了方向,唯上是从,在牺牲了自己个性的基础上,换得了一己功名,这算不算是摄影的悲哀?君不见还有许许多多的以摄影大师自居的摄影家,以自己偏爱的模式训练无数初入门者,容不得个性化的空间存在。甚至在摄影教育领域,被打入冷宫的、给与低分甚至不及格的有鲜明个性的学生,也是个案多多。因此提倡用自己的语言说话,这是一个不得不引起重视的问题。

在给学生上的一门《摄影作品研究》课程中,我从不硬性规定学生们必须欣赏和模仿哪一种风格或者流派的拍摄,只是将不同风格的摄影家和作品介绍给大家,分析其创作的动因和可能引起的反响,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判断应该如何去做。只有这样,学生的个性才不至于被压抑。而且,不让学生去参加一些主题过于明确、容易扼杀个性的比赛和展览,而是希望他们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做一些专题的深入拍摄和思考,尽可能让自己的个性空间得到应有的发展方向。记得前些日子在纽约,有朋友问起,为什么老牌的摄影图片社玛格南新近吸收了一些风格迥异的成员,如作为玛格南图片社的新人,阿列克·索斯就被破格加盟。我想这也是玛格南的聪明之处:与其在一种一成不变的风格中死亡,还不如让更多的声音出现在一个平台上,或许还能得到意想不到的生机。前些年他们引进了马丁·帕尔,也同样引起过争议,那时候作为玛格南的创始人卡蒂尔·布列松也曾经不愉快了好长一段时间。但是实践证明,这样的做法是有百利而无一弊的,让不同的人用不同的声音说话,不正是我们的领袖提倡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吗?关键是你得有这样的心胸,尤其是那些身居高位的掌门人。

还是陈四益说得好:人有什么感受,就有什么表达。中国人在教人如何表达上浪费的心力太多,其实,只要把事情做好,表达是无需教的。

是的,表达是无需教的,但是一旦给了你很好的环境,你就一定能说出属于自己的声音?这就是由此引出的下一个话题:我们的摄影人怎样才能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说话?除了对主流宣传模式的警惕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身处这样一个大环境中,鹦鹉学舌已经成为条件反射,要想努力说出自己的声音,有时候真的很难,需要很深厚的积淀才行。

这让我想起了前些年美国年轻的女摄影家朱·莱昂纳德出版了一本画册《相似物》,拍摄的是美国街头和社区逐渐消失的店面以及类似的物品。这是一部都市转型的叙事诗,构成了1998年到2007年之间包罗万象的400幅照片的堆积物。摄影家从纽约和布鲁克林开始,以其冷静的目光,一直延续到墨西哥城、华沙、东耶路撒冷,甚至乌干达,从不引人注意的角落发掘出这些画面。并非是巧合,《相似物》中出现的一些照相机商店和摄影冲印店,也逐渐被数码摄影和连锁店所替代,然而摄影家则以传统的摄影方式对这些逝去的表示了深深的敬意——她拍摄这本画册所使用的就是古典的罗莱相机。这些独特的主题也许同时从两个极端暗示了摄影的永恒和消亡。

她的作品继承了一些先行者的遗风,比如沃克·伊文思在大萧条时期所拍摄的店铺和标志。然而从精神气质上,完成于21世纪转折点上的《相似物》也许更接近于法国摄影家尤金·阿杰,他那些对街景的纪念碑风格的纪实正好发生在19和20世纪之交的转折点上。当然,莱昂纳德的主题也许具有更多当代的风格特征。从这一点上,她的作品有点类似于贝彻夫妇拍摄的工业建筑的肖像式造型。如同贝彻夫妇具有张力的类型学风格,莱昂纳德所关注的主题更小一些,更自由一些。然而历史已经深深嵌入这些影像之中,让无生命的物件成为了历史的组成部分。

画册的最后洋洋洒洒十多页的文字,长短错落,看似摄影家的随笔。然而不是——再翻到后面,每一段文字都有注解:原来是莱昂纳德摘录于报刊杂志的摄影家以及名人的访谈,包括一些摄影专著的精彩论述。

这里我想说的是,莱昂纳德的拍摄是“预谋已久”的,是饱读前人著作的基础上深思熟虑的结果,是这些阅读之后的转换成图像的“读书笔记”,而非一时的冲动之作,因此有着厚实的灵魂。由此让我联想到:摄影圈一直被艺术界诟病的就是缺乏文化素养——摄影凭借高科技的发展以及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技术含量,使入门变得轻而易举,使普及的程度超出人们的想象。结果也导致了摄影人变得浮躁,容易满足于表面的视觉认同,放弃了对人类精神层面的探索。比如在我的博客上,有人和我讨论一些热门的摄影命题,但是对方却声称他从来不读书不看报,这不是很荒诞的一件事情?不知是否可以做这样一个调查,摄影人购买书籍和摄影器材所花费的比例是多少?也许就能找到症结所在。当然,莱昂纳德的实践直接否定了人们对摄影家是“不学之士”、只会按快门的说法(当然“不读书的摄影家”更多的是嘲讽中国的特殊现象),让人总算感到了些许的欣慰。

用自己的语言说话,也许真的是一门很深的学问?

(作者系上海师范大学教授)

相关文章

  • 徐子林:如何区分艺术[图文]
    徐子林:如何区分艺术[图文]

    巴塞尔艺博会现场徐子林到了今天,艺术变得非常复杂,已经不再是仅通过眼睛就能完全领会其中全部意念的、简单的视觉创作了。从世界范围来看,特别是从二战以后,当代艺术成了艺术创作的主流,而当代艺术的显性特征就是不断挑战人们对艺术认知的承受力,不断拓宽艺术的边界,以期形成新的艺术理念,这几乎成为国际当代艺术的唯一命题。然而,提倡创新,强调观念的新艺术只是整个艺术生态的一部分。虽然在西方社会,人们在没...

    1731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朱光萍——棕编艺术的现代演绎者[图文]
    朱光萍——棕编艺术的现代演绎者[图文]

    朱光萍谣600×420×250cm在嘈杂而喧嚣的现今生活,有一股强而有力的自然之风,用它的亲切、温暖、质朴、纯粹和宁静的气息吹遍了我们冰冷的都市,带来了别样的艺术感受,这便是朱光萍棕编艺术蕴含的闭锁千年的力量。中国是一个名扬四海的织物大国,其织造传统悠久。现代纤维艺术已经不再是过去意义上的编织工艺,其审美价值已发生改变——由纯粹的技艺表现性超脱...

    1695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新疆名家谈李长忠书法[图文]
    新疆名家谈李长忠书法[图文]

    李长忠,1974年出生于山东梁山,习书受外祖父吕继文启蒙,遂先后师从张沧、周静、刘文华、崔胜辉、陈振濂等先生。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新疆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讲师、兵团书法家协会理事、天山书社社员、新疆军区军旅书画院书法、篆刻研究室副主任。曾多次入展全国展,出版《碑帖解读》系列丛书,作品论文多次发表于《中国书法》、《书法报》、《书法导报》、《青少年书法报》、《书法教育报》等专业学术刊物。闵荫南(...

    762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徐冰:艺术为人民[图文]
    徐冰:艺术为人民[图文]

    徐冰,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图为徐冰创作《何处惹尘埃》,尘埃是他“9·11事件”后收集的。上世纪70年代末,他进入中央美术学院,接受最传统的社会主义艺术教育。在校期间,他表现优异,先生们评价:根正苗红,人才难得。80年代末,他搞出和学院现实主义艺术风格“完全割裂”的《天书》。在4000多个一本正经却又连他自己都不认得的“...

    817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法律边界模糊:怎么区别行为艺术与淫秽色情?[图文]
    法律边界模糊:怎么区别行为艺术与淫秽色情?[图文]

    法律边界模糊:怎么区别行为艺术与淫秽色情?人体艺术和色情图片的区别21世纪人体摄影艺术不再神秘,不再是洪水猛兽。书店里、报摊上的人体艺术画册很少有人问津,不再是畅销书籍了;人体摄影艺术展览也不再是“万人空巷”争相看稀奇看热闹了,走进展厅的观众,真正是为“艺术”而来,而不是为“人体”而来;是为审美而来,而不是为窥私而来。著...

    695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当下还有文人书画生存的土壤吗[图文]
    当下还有文人书画生存的土壤吗[图文]

    汪曾祺画作,题画中的“煮面条等水开作此”极有趣味。文学与书画自古相通,中国历史上的大文人如王维、苏东坡等同时也是一代书画大家,现当代作家鲁迅、沈从文、台静农、汪曾祺等也有深厚的书画修养,而在当下,也有一些擅长丹青的文人,前不久在京成立的中国作家书画院便汇集了不少诗文书画兼长的文人与作家。中国作家书院副院长张瑞田、斯舜威前不久就“文人书画”生存的土壤...

    631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复活的青铜[图文]
    复活的青铜[图文]

    李慎让我刮目相看。这在一个大师、泰斗、学者犹如芳草一样疯长的年代,李慎让我感到了一种真实、一种扎根在土里,有着自身的强壮的真实。李慎让我刮目,不是他头上的“画家”头衔,这个头衔在时下,似乎正在泛滥和贬值。我是在他的画中,发现和找到了李慎这个人:他在敲打着他的青铜,那是有节奏的敲打。他神情专注、陶醉乃至迷恋,嘤嘤嗡嗡的叩响,仿佛从远古传递而来,带着强劲的精神召唤&helli...

    1448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全国美展油画展:真正撞击我们心灵的油画还有吗[图文]
    全国美展油画展:真正撞击我们心灵的油画还有吗[图文]

    何红舟《桥上的风景》获全国美展金奖提名,画面描绘林风眠、吴大羽、林文铮三位先贤青年时代在塞纳河边驻足的情景九月末的杭州,一场体量宏大的架上绘画展览“第十二届全国美展油画展区”在浙江美术馆启幕。油画展区素来是全国美展的重头戏,也被许多青年画家看作“进身之阶”,因而异常主流而热闹,从中不难一窥架上绘画在当今的流变趋势。近600张油画覆盖展馆接近6...

    1347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现代书法[图文]
    现代书法[图文]

    魏立刚魔块·蓝潭(现代书法)长篇文字全篇章法美,书体趋于自由性,其大小、行列、疏密的变化大,常空格留白,形成美的节奏,多见于书札。现代书法已经不是功用性,进入艺术领域,书体的形式感被加强了,向绘画方面靠近,注重浓、淡、干、湿的变化美,审美也趋向绘画,书法变得更加自由,强调个性的抒发。然而,当今的书法多草率,对单个字的传统训练往往缺少,抑或有强烈的个性抒发,但少深沉、多粗俗,或追...

    1752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陈传席:当代国画“很差”皆因画家没文化[图文]
    陈传席:当代国画“很差”皆因画家没文化[图文]

    夏圭《溪山清远》(宋)46.5cm×889.1cm陈传席,江苏徐州人,1950年生于山东诸城,著名美术史论家、美术评论家。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特殊贡献专家等职。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艺术史、艺术批评、文学史、人文史等,近年来更着力于佛教艺术研究,主持国家重点项目佛教艺术遗产调查。出版专著《六朝画论研究》、《中国山水画史》等53部著作。绘画作品被收入《中国绘...

    532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培根:20世纪的黑暗之心[图文]
    培根:20世纪的黑暗之心[图文]

    很多人认可弗兰西斯·培根是20世纪最伟大的具象画家,而那些未被其流畅笔触和丰富配色征服的人也许会给他贴上“堕落的怪物”或“20世纪灵魂暗面”之类的标签。岁末年初,这位已故英国艺术家的大型回顾展在澳大利亚举行。从中观众可以看到,随着他的人生进入不同阶段,他的技术如何发展,主题内容如何变换,正如他自己所言,“我的一生都记录在作品...

    674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我的艺术论[图文]
    我的艺术论[图文]

    废墟上的沉思——周天黎在北京圆明园(1990年)从艺术文化史的角度严谨评判,周天黎是当代中国最重要的艺术家和艺术思想家之一;人性论和思想解放、艺术良知的倡导者;人文艺术的标杆性人物。她的精神家族中,有屈原、嵇康、司马迁、李白、杜甫、苏东坡、关汉卿、唐伯虎、李清照、陆游、徐渭、八大、石涛、曹雪芹、郑板桥、蒲松龄、龚自珍、谭嗣同、梁启超、秋瑾、鲁迅、陈寅恪等等先贤巨擘。这位始...

    1266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李贵君:中国写实绘画的特殊性[图文]
    李贵君:中国写实绘画的特殊性[图文]

    写实绘画不是靠图式或符号诠释理念,写实绘画要做的,是让画面真正具有光彩和生命。这是要在一个有着无数高人做过的事情上仍然有自己的存在价值和一席之地。这要求艺术家既要有高超的技巧和能力又要有鲜明的个人特质。要达到这些肯定不是一蹴而就的。这就象那个挖井的故事,有些人到处刨坑,写实画家是要把一个坑刨得特别深,才能出现我们期待的清泉。Hi艺术=Hi李贵君=李庞大的群体催生高水平写实画家Hi:你最感兴...

    1990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国家画院副院长张晓凌:庸俗化阻碍水墨发展[图文]
    国家画院副院长张晓凌:庸俗化阻碍水墨发展[图文]

    京华时报记者潘之望摄近些年,在经历了西方当代艺术的冲击后,水墨再度成为中国艺术中的热点词汇。数据显示,2003-2013年十年间,全国范围内有关水墨主题的相关展览已举办过619个,今年就有98个相关展览举办,占10年总体量的1/6之多。除了国内,国际上对水墨的关注度也日渐升高,除了博物馆和美术馆,苏富比和佳士得两大拍卖行也纷纷举行中国水墨的展览。8月16日,《京华时报》专访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张...

    1697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赵孟頫的绘画成就[图文]
    赵孟頫的绘画成就[图文]

    赵孟頫饮马图卷(局部)元纸本水墨纵25厘米、横59.8厘米辽宁省博物馆藏在绘画上,赵孟頫是元代的泰斗。人物、马牛、山水、花木、竹石、禽鸟,各种题材,下笔皆成妙品。犹如学习书法一样,他学画亦是在复古的精神下博釆众长,而后自成一格。尤其是他在书法、诗文、音乐、鉴赏和考据诸方面的学养,以及奔走南北的阅历,对他绘画风貌、艺术思想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赵孟頫在绘画中融入诗文,寄托了人文精神,既加深了中国绘画...

    1518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