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刘二刚:高士与高士画

时间 : 12-12 投稿人 : 猕猴 点击 :

高士与高士画是两回事。先说说高士。

高士与一般的士“高”在见地的不同,取舍的不同。如果把隐士、谋士、逸士都归类于高士,每个时代都有不少,表现层度不同罢了。像伯夷、叔齐不食周粟,最后饿死在首阳山的;像许由洗耳,巢父恐污其犊饮,牵而上游饮之的就显得过迂,而不可思议。那是上古的高士。屈原也应算是高士,但太执著了,不如东方朔嬉笑怒骂,大隐隐于朝更难一些。

古代高士不是简单意义上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文人,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在各朝代是有变数的。如先隐后达的姜太公,八十岁了还在磻溪钓鱼,算是他老来走运,终于钓到了文王。商山四皓虽邀请不动,最后还是抬下山去了。诸葛亮在三顾茅庐之前自称卧龙先生,与凤雏先生都属隐士,出山后东奔西走累死了,也不失为高士。元代诗人笑他累死累活何苦要出山呢?此一时彼一时也。

我们概念中的高士多是不与朝廷合作的,也不尽然,大隐小隐中隐罢了。至今寒食节还在纪念的介子推,当时还剜股肉助重耳,胜利后却与老母躲进山中,宁火焚也不应诏。张良功成不居,隐于山中读书,以全其身。王维亦官亦隐,提前退休,遁入禅境,成了千载诗人。

惟严子陵不同,一以贯之,不给皇上面子,甘于枯坐高山上垂钓,品格似乎更高些。而大多的高士都是失意后对人生忽有大悟的选择。他们不仅因生不逢时,更主要的是他们骨子里固有的桀骜不驯的气质。为独善其身,宁穷而不肯同流合污。陶渊明为傲视小人督邮,才当了两亇月不到的县令,就挂印拂袖而去,决不为五斗米而折腰。嵇康不出仕不谈,还与好心来劝他的竹林朋友立下《与山巨源绝交书》,到临死还不知,还要弹一曲《广陵散》。阮籍则是借酒浇愁,佯狂入世,看不惯社会当权的,却叹“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中国魏晋时期高士的做派是很特出的。他们释放出的独立人格,狂放萧散,傲视权贵,追求自由与尊严的精神,并影响到后世如李白、孟浩然、苏东坡、王阳明等等。在读书求仕、人人谋取功名的时代,高士的归隐与逸致,抑或是奈何,悲夫!但同时也开拓了中国山林文化、田园文化,对中国山水画的发展也是一大贡献。

兰亭叙说“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古今人情是相通的。正在走向现代化的今天,物质虽愈来愈丰富,而精神却愈来愈空虚。科技的飞跃发展,同时负面也处处都在,人的生存空间已像林中鸟、水中鱼,城市的水泥森林不断漫延,吃的水、呼吸的空气都被污染,眼前真的是“五音使人耳聋,五色使人目盲”了,一切要这么快这么紧张是为什么呢?于是回归自然,向往宁静的生活,必然会使人产生怀古之情。回望高士精神与他们留下的大量作品自会有许多释怀,“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与古高士对话,正如在炎日之下,吹来一阵凉爽的风。惟内心充实了,外在的压力方能随遇而安。从而知足常乐,至少会暂时安抚一下精神疲劳。

命运有时是没办法的,俗话说“不如意事常八九”,情绪如果是直接的发泄、张扬、牢骚,不可为而为之,其结果却是对自身的伤害。高士则是内省、自度、自嘲,“狂来说剑,怨去吹箫”,退一步海阔天空。这也是今天不少人喜欢上高士智慧的原因所在吧。

近年来画高士画的多了起来,是真是伪也搞不清了,这跟艺术市场有关。借高士画可附庸风雅,炒一下还能图名谋利。我觉得与其说今人喜欢看高士画,不如说今人更有的是思古之情,羡慕的是那种超尘脱俗的高士逸趣、高士活法,从中得以慰藉当下。画画的画高士更应是心理的需要,画得好不好,在于画家的感情指向,如只为他人或市场需要,其画必平庸,顾左右而言他。

我画“高士画”是从读古书始,从仰慕到描绘,从写形到夸张,到有所寄托。高士中我比较偏爱陶潜和苏东坡,他们不像屈原,也不像介子推,他们处事通达,我从《桃花源记》和《题西林壁》中找到了自由的画法,后来偶听侯宝林的相声《关羽战秦琼》,又得到启发,于是我不计较时空的局限以及历史故事的本身。

中国文字和文学作品已记载了不少高士的逸闻故事,看图识字式的画只是浅层次的,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古装剧形象,往往倒胃口,怎么就不如文学作品留在脑子里印象生动呢。始知图像表达有时是吃力不讨好的。若重复前人已有的图式也是炒冷饭,不能老是画“老子出关”,“钟馗嫁妹”,“太白醉酒”,“米芾拜石”什么的,这已给人产生视觉疲劳,即使画也应翻出别趣来。

画古高士须先自我作古,我所画的大鼻子老头是哪个年代也未尝去分,憨态可掬,大智若愚的样子,是我理想中的符号而已。看的人说:“都是高士啊”,也无可无不可。至于像不像哪个高士,并不重要,因为谁也没有看见过王羲之、沒有看见过陶潜、王维、孟夫子等是什么样子,凭感觉吧。好的高士画应从画的笔墨外给人以联想。顾虎头“颊上加三毛,觉精采殊胜”。这“三毛”是画家夸张出来的,苏东坡有论:“傳神与相一道,欲得其人之天,法当于众中阴察之,今乃使人具衣冠坐,注视一物,彼欲敛容自持,岂复见其天乎?”今若用官方画法画古人,必让模特穿上长袍大褂,安上假鬍须了,岂不让东坡笑煞。

高士已往矣。优孟学孙叔抵掌谈笑,至使旁人以为死者又活了,并非是形的一模一样,而是得其意思所在。故我画古高士只是一种寄托,古趣,古意,贵在想象,一时说不清。黔娄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葛天氏之民欤?无怀氏之民欤?我常让笔下的古人过着丰衣足食、太平无事的生活,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或闲庭信步、宠辱皆忘,或相约酒亭、放浪形骸。颇应了当代口号“和谐”二字。噫!虽世殊事异,所画,借古喻今也。

(作者系知名画家)

相关文章

  • 那些被遮蔽的民国艺术家们[图文]
    那些被遮蔽的民国艺术家们[图文]

    彭友善《紫气东来》近现代国画市场上,最受瞩目的一向是张大千、齐白石、黄宾虹、徐悲鸿、林风眠等几位大师级人物,其作品动辄百万千万的高价广为人知。不过在这些闪耀的名字后面,还有一长串艺术家长期扮演“沉默的大多数”的角色。近年来,随着艺术市场的发展,人们的眼界不断扩大,学者、收藏家们挖掘出许多以前被遮蔽的艺术家,他们的作品也让人眼前一亮,成为新的收藏热点。彭友...

    1378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寇克让:书法就是写汉字[图文]
    寇克让:书法就是写汉字[图文]

    寇克让先生书法作品来到寇克让先生的工作室,古雅之趣迎面扑来:雕花屏风,明式家具,木质花台上立着唐代官俑,雍容雅静浮于面容,流露出大唐那个好时代的气息。影壁上挂着他的字,个个饱满生动,外柔内刚,前后呼应,格局大气。整幅字气韵贯通,功力深厚,观后使人神清气爽。眼前的寇克让没有书法家的豪气和傲气,一脸平和谦静,正如他的名字“允恭克让”(尚书·尧典);他的语速较...

    295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林文月:中文像钢琴日文像小提琴[图文]
    林文月:中文像钢琴日文像小提琴[图文]

    林文月(1933年-),台湾彰化县人,作家、学者、翻译家。曾任台湾大学中文系讲师、副教授、美国华盛顿大学中文系客座教授等。林文月身兼研究者、文学创作者、翻译者三种身份,并于这三个领域中都交出亮丽的成绩单。曾译有如《源氏物语》、《枕草子》、《和泉式部日记》等日本文学名著。著有《京都一年》、《读中文系的人》、《午后书房》等散文集。前些日,她受邀到北大演讲,无论介绍者还是簇拥者,都喜欢把她称作传奇,...

    894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颁奖前,这些好莱坞红人围坐在一起谈什么[图文]
    颁奖前,这些好莱坞红人围坐在一起谈什么[图文]

    男星组左起:阿伦·阿金、杰米·福克斯、理查德·基尔、丹泽尔·华盛顿、约翰·霍克斯、马特·达蒙每一年,好莱坞的权威媒体《好莱坞报道》都会在年末分门别类地推出一系列的圆桌高峰会谈。从导演、编剧、男女演员到制片人、制片厂负责人,甚至到作曲者、化妆师、明星经纪人,每个类别都会有六七位幸运儿在镜头前排排坐、为杂志拍摄封面...

    605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王玉浩:心动手至,自画自说[图文]
    王玉浩:心动手至,自画自说[图文]

    王玉浩近影自古人人皆有梦,“梦想成真”是指终有一天幻梦成了现实。作为四十不惑的中年人,可以踏踏实实地一吐自身真实的肺腑是何等痛快,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小学绘画获奖激发对美术的兴趣,继踏入美校到走向社会直至不断进修,历经多年的磨励,唯一不变的画家梦一直在心头。王玉浩作品一日雨中登山,走到半山腰,雨一过又走进了云中,云开雨散,才发现云在脚下,山在脚下,透过云海,黄河竟在云...

    667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学生缅怀吴冠中:对艺术很纯粹 反对学生像老师[图文]
    学生缅怀吴冠中:对艺术很纯粹 反对学生像老师[图文]

    吴冠中的作品《鲁迅故乡》。2010年6月25日,著名艺术家吴冠中逝世。昨日,“苦瓜家园——2012吴冠中师生作品展”在百雅轩798艺术中心开幕,吴冠中学生以作品纪念吴冠中逝世两周年。展览将展至7月24日。21年后再聚首此次展览源于1991年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举办的《吴冠中师生作品展》,当时由吴冠中和他的13位学生王怀庆、王秦生等参加。吴冠中曾说...

    1953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栗宪庭:中国当代艺术的一面旗帜[图文]
    栗宪庭:中国当代艺术的一面旗帜[图文]

    栗宪庭近影2012年6月21日,西安初夏明媚的午后,曲江一处古雅的院落,水声鸟鸣中,在挂满嫣红梅李的果树下,栗宪庭侃侃而谈,态度是那样率真、谦和,话题围绕中国当代艺术,又超越中国当代艺术本身……栗宪庭从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的三十多年中,他从文化战略的角度把握着中国当代艺术的新变化,开创性地策划了诸多重量级的代表着重要艺术潮流和走向的中国当代艺术展览,对中国现代艺...

    1871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兀自绽放[图文]
    兀自绽放[图文]

    孙海艳早安太阳油画当我走进孙海艳的画室,满墙的油画向日葵映入我眼帘时,这是反映在我脑海里的第一个词汇。那一株株沉甸甸的向日葵,那么绚丽,那么灿烂,那么自信地存在着。不管风吹云动,不管日月更迭,就那样静观时变,兀自绽放……从景物到绘画语言,要通过画者内心世界这座熔炉,从这个意义上讲,绘画语言不是对大自然的模仿,它首先是艺术家内心生活的自画像。于喧嚣的都市一隅,突然看到她...

    1811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詹建俊对话法兰西院长[图文]
    詹建俊对话法兰西院长[图文]

    詹建俊近日,被授予“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的詹建俊先生将在11月16日举办的“中法油画家高层对话”的论坛中现身,并与法兰西学院油画院院士PierreCarron、法国美术家协会主席RemyAron等人进行中法油画艺术探讨的消息吸引了众多藏家的注意力。据悉,此议题与“中西方艺术高层论坛”中15日举办的&ldq...

    389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刘玉来:说说文人字(书法)的衰落[图文]
    刘玉来:说说文人字(书法)的衰落[图文]

    郁达夫随着社会的进步,文人在面对社会进行创作时书写的形式也会来适应社会,为此书写形式、能力也会起着相应的变化。从我国来看,大致经历了如下阶段:在龟甲兽骨上刻写、在竹简上用毛笔书写、在帛麻上用毛笔书写、在宣纸类纸上用毛笔书写、用钢笔圆珠笔在洋纸上书写、用电脑来“书写”。这里钢笔进入后,毛笔是逐渐退出的,并未戛然而止;电脑书写为主后,硬笔书写也仍在延续。民国以前,封建时代...

    1480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大众如何欣赏艺术作品[图文]
    大众如何欣赏艺术作品[图文]

    傅中望收藏洗晒装置艺术发展到现在,已经不是单一的形态模式。以往,我们普通大众对艺术品的认识都止于绘画、工艺品,认为美的和技艺精湛的才是艺术,大众熟悉和习惯的是唯美、具象写实的艺术风格,追求的也是审“美”体验和视觉享受。我相信这是每一个走进美术馆的老百姓的观展期待。魏光庆梅兰竹菊水墨装置然而现在,艺术已经不再仅仅是“美”的享受和创造,有一部分艺术...

    1486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宋晓霞:吴长江青藏写生是人本主义的表达[图文]
    宋晓霞:吴长江青藏写生是人本主义的表达[图文]

    2010年4月28日《藏家小院》(水彩)40×65cm(青海同仁)一十五年前,我随吴长江初踏青藏高原。从西宁去玉树,一路上长途客车时走时停,道路也时断时续。临近傍晚的时候,车子彻底抛锚,我们一车人都下来,捡了要紧的行李随身带上,站在路边拦截过往车辆。同车的都是沿途的乡亲,有不少是藏胞。吴长江在挨挨挤挤的人群中背着画具,怀里还小心地抱着画夹子。有卡车来了,有人冲上去用...

    1378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实验水墨:重估隐藏的价值[图文]
    实验水墨:重估隐藏的价值[图文]

    谷文达遗失的王朝96×180厘米2005年2012年伊始,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和朱屺瞻艺术馆共同发起“上海新水墨大展”,该展与30年前批评家黄专与时任广东美术馆馆长的王璜生第一次提出“实验水墨”遥相呼应,实验水墨再次走进人们的视野。近30年来,虽然业界对此概念还存在分歧,但实验无疑是最能体现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水墨画演变的重要特征。...

    1630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王志宝山水画解读[图文]
    王志宝山水画解读[图文]

    王志宝崇高是一种精神指向。对艺术而言,崇高有其精湛明确的定位,它是指对象以其粗犷、博大的感性姿态,劲健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雄伟的气势,给人以心灵的震撼,进而受到强烈的鼓舞和激越,引起人们产生敬仰和赞叹的情怀,从而提升和扩大人的精神境界。古罗马哲学家朗吉诺斯一言以蔽之,他说崇高就是“伟大心灵的回声”。这是诗意的诠释,它让我仿佛听到了千年暮鼓的撞击、听到了大山深处传递出的...

    1501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摄影随笔:什么是纯摄影[图文]
    摄影随笔:什么是纯摄影[图文]

    一直觉得,广告口号对相机厂商来说实在很重要,提升了形象和品味,制造出优越的感觉,自然就会吸引到人们口里反覆念着对白,然后手里拿出钞票付款,毕竟在这个年代,这些感觉比起规格和数据更受大众欢迎。印象中对上一个成功的口号应该是Olympus的“心态决定境界”,而近期大概就是Nikon的“PurePhotography”。那什么是纯摄影呢?可能Nikon的...

    1074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