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汉字听写节目引反思

时间 : 12-12 投稿人 : 婉儿 点击 :

一直以来,外国人觉得汉字像“天书”一样难以书写,而现在连一些“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也开始有了同感。这些天,在一档名为《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电视节目大为流行之后,常年使用电脑的中国人都发现,不少汉字已经不会写了。

在这档电视节目上,当尥蹶子、貔貅、攥拳头、桀纣、瓮中捉鳖等词语出现在考官口中并予以适当解释时,“成人听写体验团”错误频频。据不完全统计,间歇、熨帖、黏稠等生活中的常用词,“成人听写体验团”的正确率都不足50%。其中“熨帖”一词,只有10%的正确率,而“癞蛤蟆”则难倒了70%的成年人。

网友“轩辕十四Victor”在“晒”出自己的听写成绩之后感慨道:“我连自己的星座‘摩羯座’都写错了,在键盘文化横行的网络时代,我们更需要重视传统的汉字书写文化。”

“成人听写体验团”的测试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当下中国人汉字书写方面的软肋。2013年零点指标数据显示,超过九成的受访者表示曾遭遇“提笔忘字”。不少网友在看过节目之后,纷纷在网上秀出自己的听写记录,并发出感慨:“我的语文一定是数学老师在体育课上教的!学的汉字都还了一大半给老师了。”

“要是出现不会写的生僻字,用智能手机、电脑一查就知道,善于‘假物’也是一种能力。”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盛玉麒认为,汉字作为书写符号伴随工具的进化经历了“刀笔、软笔、硬笔”的演变,现在已经到了“机笔”阶段,这种“换笔”是科技进步的自然结果,当前常用汉字约有2500个,掌握之后足以读懂99%以上的通用汉语语料。

数千年来,汉字经过了不断的“进化”,经历了从繁体到简体的逐步定型以及汉语拼音的引入、推广和普及等。特别是在信息化浪潮中,五笔输入法、拼音输入法等技术革新在给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给汉字书写带来了挑战。

盛玉麒认为,汉字不会西化,更不会消亡。拥有长达3000多年历史的汉字,被许多人视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还有一些人甚至称其为世界的“第八大奇迹”。在联合国通用的六种工作语言中,表达同样的含义,汉字行文所占篇幅最少。

“目前不少人正在为汉字手写的传承担忧,担心以后人们汉字的书写水准,会不会退化到只会辨认的阶段。”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词典室副主任程荣正是此次《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裁判之一,在她看来,这个节目把小学里“汉字听写的小测验”变成了全民参与的“汉字听写盛会”,为普通大众使用汉字提供了一个正字、正音的大平台,具有推广普通话和推行规范汉字的双重意义。

近年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中外人士参与到汉字的认知和研究中。来自美国的“汉字叔叔”理查德·希尔斯不惜花费20年时间在中国专注研究自己热爱的“方块字”,并创办了“汉字字源网”供全球使用,网站的日点击量高达60万次。

“汉字用来记写汉语并传承着几千年来的中华文化。”程荣说。到现在,《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引发的反思和讨论仍然在继续,但正如参赛选手所说:“不论输赢,最后胜利的都是汉字。”

相关文章

  • 新疆名家谈李长忠书法[图文]
    新疆名家谈李长忠书法[图文]

    李长忠,1974年出生于山东梁山,习书受外祖父吕继文启蒙,遂先后师从张沧、周静、刘文华、崔胜辉、陈振濂等先生。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新疆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讲师、兵团书法家协会理事、天山书社社员、新疆军区军旅书画院书法、篆刻研究室副主任。曾多次入展全国展,出版《碑帖解读》系列丛书,作品论文多次发表于《中国书法》、《书法报》、《书法导报》、《青少年书法报》、《书法教育报》等专业学术刊物。闵荫南(...

    767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玉石与当代艺术的跨界实验[图文]
    玉石与当代艺术的跨界实验[图文]

    玉雕《凤宫》朱其玉与当代艺术似乎是无法融合的两个领域。玉在中国艺术史中的地位一向被归入“工艺美术”,它不被看作一种讨论社会和哲学议题的纯艺术。王俊懿以玉为材料的环保主题的装置艺术无疑打破了这一界限。作为中国早期的文明形式,玉的出现比青铜器更早。在中国上古时期,玉最早是作为一种祭祀的礼器而出现的。它具有镇邪和祝福的功能。中国早期大量有关人的品格的词语也来自玉。宋代以...

    773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一音禅师指画欣赏——当代著名书画僧的艺术禅[图文]
    一音禅师指画欣赏——当代著名书画僧的艺术禅[图文]

    一音禅师作品一音禅师二十多年前以篆刻出道,其书法多有金石味,今观其指画,亦充溢金石之气,却不浮不燥,清新自然,超凡脱俗,画中渗透了禅的空灵与宁静。其指画梅花尤见神韵,复观其指画山水,古意盎然,似从八大山人与石涛上人处脱出,有大家气象也。“画到无我时,我已在其中。指尖梅花放,虚空现真容。”此乃一音禅师作指画梅花时源自心灵的感悟。一音禅师,法号演音,字一音、石头陀、明锲...

    987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与卢辅圣谈“文人画与终结论”[图文]
    与卢辅圣谈“文人画与终结论”[图文]

    文人画是中国文化独有的一种现象,这一画种的兴盛与古代“士”或“士大夫”有着直接的关系。知名书画理论学者、画家卢辅圣在前不久出版的《中国文人画史》中提出了“文人画终结论”的观点,在接受《东方早报·艺术评论》专访时他解释说,他的真正意思是指伴随着文人画发展主体——中国传统文人阶层的解体,文人画...

    1877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杭春晓:新水墨画有它内在的生效逻辑[图文]
    杭春晓:新水墨画有它内在的生效逻辑[图文]

    去年在中国美术馆策划了“2012新工笔文献展”的杭春晓,是年轻一辈里为数不多的在“新水墨”理论研究领域表现突出的一位。对于目前热议的“新水墨”,杭春晓不赞同对它进行简单化定义,他更愿意用“新水墨画”来对应这个词语,在他看来实验水墨、观念水墨以及新水墨画都有它们各自的生效逻辑。Hi艺术=Hi杭春晓=杭...

    1009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后写实与新经典[图文]
    后写实与新经典[图文]

    曾传兴听海130×150cm2014年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当代艺术进入到以后现代主义和消费主义为主要特征的时期。新生代,就是在那个转折时刻出现的重要艺术概念。由新生代引领的当代艺术潮流主导了至今20多年的艺术方向,而今,多年稳定的格局隐隐生变,新的艺术代际——后生代正在崛起。作为一个艺术批评概念,“新生代”形成于上世纪90年代初那...

    1288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崔健:摇滚没有末日[图文]
    崔健:摇滚没有末日[图文]

    早报记者高征图崔健为自己的这场全国巡演起名“蓝色骨头”。用他的话来说,“蓝色代表未来,黄色是迷失的感觉,伤感,而红色是我的颜色,充满理想、反叛、愤怒。”这次他选择了蓝色,为智慧、为自由、为无限广阔的蓝色未来。昨晚,崔健“2012蓝色骨头全国巡演”来到上海大舞台。平安夜,全体起立昨晚大概是今年上海最冷的一天,加上逢周一和平...

    374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沉稳与兼容——谈上海的中国画创作[图文]
    沉稳与兼容——谈上海的中国画创作[图文]

    萧海春山水画新作《鹊华秋色图》上海的中国画受到西方美术的影响,但却又根植于民族传统之中。上海的艺术家一直是以一种较为温和的方式,远离政治主题,画一些风景、静物、变形的人物,寻求一种个性的语言。这种温和的前卫也决定了它不会有惊天动地的回响,它就是一群艺术家的一个寻求创作自由的派对——但我觉得这更接近艺术的正道。“上海美术进京展”去年在中国美术馆展...

    307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品读李德哲先生书画艺术[图文]
    品读李德哲先生书画艺术[图文]

    红果之歌(中国画)李德哲同李德哲先生结缘于书画,未谋其面,先见其画。数年前,观李德哲先生书画作品,印象颇深。近日得暇细品之,其画笔简墨丰,骨力洞达、气畅意雅、厚重质朴、满阳刚之气,读之使人振奋。细回味,感之良多,不揣冒昧,执笔抒怀,一吐为快。古人云,书画乃文人之轶事,观历代之画家皆与传统文脉相承。李德哲先生,号周口店醉翁,心元草堂主人,籍豫之周口,生于军人世家,天赋颖慧,勤学善悟,乃哲学博士...

    984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父亲叶浅予的速写与人生[图文]
    父亲叶浅予的速写与人生[图文]

    1949年,叶浅予、戴爱莲和叶明明于北平住所叶浅予认为艺术创新是极其重要的。在叶浅予女儿叶明明的回忆里,他经常讲:“我认为光靠速写不行,那会被速写拘束住,约束了想像力。速写的同时,一定要讲感受。”方法问题也是如此。在学习的时候,没有方法不行,但创作不能光靠方法。叶浅予于1990年代授画谢春彦叶明明父亲叶浅予经常讲:“我认为光靠速写不行,那会被速写拘束住,...

    613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南方山水画派:秀雅平远出天真(中国画派)[图文]
    南方山水画派:秀雅平远出天真(中国画派)[图文]

    早春图郭熙南方山水画派亦称“江南山水画派”,以江南自然山水为描写对象,江南山峦平缓,连绵不绝,草木丰茂,烟岚清润,江水浩渺,境界辽阔。布景平远,平淡天真,秀雅温柔是南方派山水画的三大艺术特征。徽宗赵佶、高宗赵构统治时期,大批画家纷纷逃到江南,又成为南宋高宗画院中的骨干力量,促进了江南地区绘画的发展。北宋政权统一后,江南的画家相继北上,并受到北宋画院的礼遇,这就冲击了以中...

    650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汪观清:每个线条都有感情[图文]
    汪观清:每个线条都有感情[图文]

    汪观清从事连环画创作30余年,如今年逾八旬的汪观清先生谈起连环画创作时,认为:“我们这代人是以画画作为职业生存,是爱好画画的,有了激情,画出来的线条才不至于歪歪扭扭,才有感情啊。我们画不动了,也要寻找一个题材表达出个意思,画出来看看究竟怎样。”汪观清《十二把椅子》随着老一辈画过连环画的画家们渐渐步入暮年,连环画的创作于那一辈人来说,已然高峰不再,从画连环画者的收入、地...

    1186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宋庄的生态艺术与艺术生态的焦虑[图文]
    宋庄的生态艺术与艺术生态的焦虑[图文]

    张海涛近照学术主持:张海涛前几天晓东约我主持策划一期《美术文献》杂志的“宋庄”主题。她问我什么特征能代表宋庄艺术。我想了又想,认为任何艺术样式与形态的局部特征都代表不了宋庄特点,而宋庄目前在中国相对完整的群落生态现象和宋庄生态艺术的关系,却可以成为宋庄可以探讨的话题。我们游走于国内其他几个重要的艺术城市,如广州、成都、上海、杭州,发现在这些城市的艺术机构都叹息自己的城...

    688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谈中国漫画产业:应打造人才成长的良性循环模式[图文]
    谈中国漫画产业:应打造人才成长的良性循环模式[图文]

    朱德庸作品一年一度的中国作家富豪榜,每年发布后都引发巨大争议。今年又新增加了第六届中国作家富豪榜全新子榜单——漫画作家富豪榜,台湾漫画家朱德庸10年间获得6190万元版税收入,以绝对优势登顶“首富”,“漫画创造富豪”的新闻一夜蹿红网络。尽管中国作家富豪榜发布方宣称,其榜单“最大限度地反映出中国作家的真实收入&...

    815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陈虻的理念能帮人做一次精神上的整容”[图文]
    “陈虻的理念能帮人做一次精神上的整容”[图文]

    《生活空间》则是陈虻制作的一个家喻户晓的电视栏目。图片来源:《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附“陈虻纪念碟”“我们追求的全都是标准答案。陈虻就截然相反。他衔接了遥远的纪录片理论,而且最重要的是开启了那些创作者自己。”东方早报:陈虻的理论对于一个想要拍纪录片的年轻人是否浅显易懂?李伦:没错。陈虻的理论操作性极强。他不是那种提出一个哥德巴赫...

    1555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