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幽默风”是中国当代艺术的“后启蒙”

时间 : 12-12 投稿人 : 欢乐豆 点击 :

每个国家高科技快速发展的初期,都会伴随一些不适应症,不管是调侃、讽刺,还是自嘲、卖弄,都是来自人类文明基因中的一种表现为“幽默”绽放的精神解毒剂。所以,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带着傻气的人物,笑得令人发毛的大头,一时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标志”,并不是哪个群体的“阴谋”推动,而是当时文明生态的自然艺术发生,绝对不是人为的结果。

“幽默风”在近现代文明中有着特殊的消毒作用,自从工业革命开始,人类就踏上了一条超速的高科技的不归路,迄今地球上已经没有一块宁静的“净土”,越是发达的国家越面临科技的双刃剑的挑战,与“毒”共舞已经是人类当下不可逃避的一个现实。

自从人类打开这个“高科技”的潘朵拉盒子,“速度”就始终是一个令人纠结的话题。尤其,自五四运动以来,中国的启蒙思想运动一直就没有彻底过,在此过程中先是“抗日救亡运动”过早结束了当时开局不错的思想启蒙运动,再后来僵化的“政治”更是扼杀了多数先进的现代思想,直到1979年的拨乱反正、改革开放,一切才重新回到正常的文明轨道上来。

不管是85美术新潮、还是89美术运动,都是中国文艺思潮在压抑多年之后的新鲜伸张,以调侃、讽刺、自嘲、幽默为标志的当代艺术创作,都是针对此前“崇高”与“伪崇高”的激烈反弹,当时充斥艺术界的“幽默风”乃是中国当代艺术“重温”思想启蒙的一个“后启蒙”,虽说都有点“事后诸葛亮”的样子,但这种噩梦醒来后的清醒更加令人感到神清气爽。不仅仅美术界,其他如文学界、演艺界、科技界、教育界一样,大家都有一样的感受,“那时的我们怎么那么傻?”

方力钧、岳敏君、李津的“大脑袋”人物,都是对所为崇高造像的“反动”,以个体、自我就是个“俗人”剥离了原来“革命家”、“革命战士”、“螺丝钉”等硝烟弥漫、革命年代的肉身铠甲,让他们回到本来的恬淡生活或幸福天堂。唐志刚的儿童,类似当年鲁迅在喊“救救孩子”。潘德海模糊的城市脸,迟鹏满天飞长翅膀的裸体小人,丁炜的小人部落,实际上都在呼唤钢筋水泥间隙、各种铁罐子车里拥挤的人能释放精神的枷锁。

袁佳的装置《带着鸭子逃跑的桌子》,似乎在告诉人们,连桌子都“私奔”远离这污浊的城市了,你们还守着桌子原来的地方等什么?史金淞的装置摄影《哈克龙》、李暐的摄影《引力之外》都在告诫人们,别听那些“科学家神棍”的忽悠了,那些城里电视里屏幕上推销的金光闪闪“七十二变”“变形金刚”“钢铁侠”“蜘蛛侠”跟乡下的“手扶拖拉机”没什么区别,还是赶紧别听他们忽悠了,别在那不堪忍受的“蜗居”忍受了,还是赶紧逃离“京上广”吧。

所谓“傻”,并不是当时的人们真傻,而是一种无奈、一场恶梦,几乎世界上每个民族、国家都有过类似的不幸或苦难,而不仅仅中国如此,不同的只是时间而已。法国画家奥诺雷·杜米埃(1808—1879)是法国人悲剧历史的产物,他的《纳西斯》里的纳西斯与神话传说中令无数少女为之神魂颠倒的美少年,在他的笔下成了一个极为丑陋的人物,裸露的干瘪的上半身,爬在水边顾影自怜,难看的笑容,引得观者忍俊不禁。挪威画家爱德华·蒙克用不同美术手段一再呈现的代表作《呐喊》(1893),也是他那个年代的悲剧的产物,也是那个时代的“恶之花”,绝对不是“象牙塔”里的闭门造车。

也许“幽默”是现代文明的第一道门槛,中国当代艺术的“幽默风”绝对是中华民族在迈入现代文明第一道门槛后的一种压抑不住的“喜悦”,一种大口大口呼吸新鲜空气的夸张。不管是方力钧、岳敏君、李津的“大脑袋”人物,还是唐志刚过早成熟的“儿童”、潘德海模糊的一张张城市的“脸”、丁炜的小人部落记事、迟鹏满天飞的长翅膀的裸体小人,都是对中国人的生命本体的追问,或者说是一种对僵化思维为行动准则思想世界的清算,尽管所针对的“点”不一样,但都是对纠结的纠结,类似大家在一个巨大的黑洞世界探险的发现,突然一道灵光乍现后的自省、顿悟。而李占洋的那组雕塑《租》,更是把美术界的那些所谓大腕,全部请进“这处好戏”,言下之意是,连这些所谓的大名人,其实也没有逃脱历史的宿命,大家都在一条战车上,其实这也不外是另一个层次上的“大头”艺术。

不管如何,这些当代艺术家都希望都市的那些漂泊者,能在自己的作品面前有哪怕一分钟的驻足,企图启蒙、点化可怜的“都市人”远离这趟残酷的死亡快车,不要痴迷不悟地与“毒”共舞,一番苦心,有史可鉴。

相关文章

  • 杜尚已死 谁来推翻他[图文]
    杜尚已死 谁来推翻他[图文]

    马塞尔·杜尚杜尚曾努力将艺术拉下神坛,讽刺的是,如今却被供奉在艺术的神坛之上。他的言论和创作毫无疑问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艺术家。杜尚已死,谁来推翻他?又或许,当代艺术已不需要古典式的推翻,只需要坐享其成的衍生。绘画已经死亡了年轻时代的杜尚总是毫不犹豫地表现自己渴望成名的欲望,他的画技是严谨的,性格却是暴躁又犹豫的,因此在绘画时他会露出疯狂的样子。这幅《下楼梯的裸女》花了杜尚大约一...

    909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齐白石有无媚俗[图文]
    齐白石有无媚俗[图文]

    ■齐白石的虾图。(资料图)■朱绍正(加拿大著名华人艺术家)近日从老朋友处因获齐白石早年《白石草虫》袖珍册页而感,细观之下,不论草蜢、蜻蜓、飞蛾……无不大小与实物肖似,连足上的细毛、羽上的纹脉、身上的粉茸,无不纤毫毕露。难怪在北京展出时,画幅旁专门放置放大镜让观众仔细鉴赏:几可乱真,太似了!我的脑海中当即蹦出:“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

    1148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曾梵志成中国最贵当代艺术家[图文]
    曾梵志成中国最贵当代艺术家[图文]

    曾梵志面具系列作品近日,全球艺术市场信息网ArtPrice发布了香港当代艺术拍卖排行榜,这个涵盖了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香港当代艺术十佳拍卖的榜单显示,今年风头正健的武汉籍画家曾梵志稳居第一。昨日,记者根据榜单统计,香港当代艺术十佳拍卖总收入超过3000万美元,曾梵志成为最大赢家。他创作于2001年的作品《江湖》(Society),以334.88万美元位居榜首,另外两件1999年创作...

    1109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陈显宝:艺术品有双重属性 既是投资品也是收藏品
    陈显宝:艺术品有双重属性 既是投资品也是收藏品

    “2014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夏季高峰会”于2014年8月22日-24日在河南郑州召开。上图为宅急送快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显宝。2014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夏季高峰会,于8月22日-24日在河南郑州召开。在中国经济已由高增长转为中低速增长的大背景下,我们需要一种新的“增长观”,为经济转型、深化改革赢取时间。本届夏峰会的主题为可持续增长的动力。在...

    1685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肖恩·斯库利:灵魂的瓦工[图文]
    肖恩·斯库利:灵魂的瓦工[图文]

    肖恩·斯库利:灵魂的瓦工肖恩·斯库利(SeanScully)用花来比喻自己,作为70岁的老人,尤其是被称为“战后抽象主义绘画中最重要的大师之一”,在旁观者看来,乍看显然有些不合适的。“你想做一朵花还是蜜蜂,如果想做蜜蜂你就来错地方了。如果你做一朵花虽然不能够飞翔,但是你有一种吸引力,而且能够引发其他人很强烈的需求,这就是花的本质...

    454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当代水墨弃书写是误入歧途[图文]
    当代水墨弃书写是误入歧途[图文]

    《文婧》(纸本水墨)200cm×90cm刘庆和,1961年出生于天津,1981年毕业于天津工艺美术学校,198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民间美术系连环画专业,198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硕士学位;现任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教授、水墨人物画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广州美术学院特聘教授、硕士生导师及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新水墨”F4之刘庆和&mdas...

    1615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杭春晓:历史仅是一种描述[图文]
    杭春晓:历史仅是一种描述[图文]

    图片资料胡适称“历史就像一个任人装扮的小姑娘”时,很多人不以为然,并义愤填膺。为何?因为在他们看来,“历史”是神圣“事实”,不容“戏谑”。然而,胡适因此被责难,却很冤枉,因为,他根本没说过这句话。那些义愤填膺的人们,着实上了“事实”的当—他们愤然捍卫“历...

    1496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禅境,穿越书写的极限——张德林的书法艺术[图文]
    禅境,穿越书写的极限——张德林的书法艺术[图文]

    张德林书法从一个特定的角度,我认为中国当代的书家总是习惯于偏安一隅,或者总是习惯于以某一家的书体来为自己的书写作辩护,甚至一直驻守在某一家书体的铁屋子中,将某一家形成的点横撇捺当成杀手锏来为自己争得一席之地。实际上,这种偏安一隅的做法,不仅没有在最根本性的角度捍卫某一家书体的独特艺术品格,而且正是由此既丢掉了某一书派的独特性,又丧失了书法艺术特有的自由品质。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中,张德林的书写却给...

    463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水墨:当代中国本土艺术的“唯一稻草”[图文]
    水墨:当代中国本土艺术的“唯一稻草”[图文]

    当代中国本土艺术的“救星”:水墨中国近现代艺术史中对于本土艺术未来发展方向的追问一直没有停滞,如何在世界文化加速融合的当下为“中国艺术”定位?对于当下水墨的发展,虽然前进的道路仍未明晰,但人们已经取得了重要的共识:中国艺术的发展,终究还得回到自己文化传统如何演变这一线索上来,而水墨正是我们自己成长的基因。当代水墨画主要特点:有别与中国传统画法表现...

    775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何多苓:独自一人的歌者[图文]
    何多苓:独自一人的歌者[图文]

    何多苓作品《兔子下山》何多苓作品在采访之中看得出来何多苓喜欢别人称他是潮流的旁观者,喜欢别人用抒情、萧瑟、神秘来作为他的关键词。“我都不太会画笑着的人”何多苓说。而这次的巡回展又要为他增加一个新的关键词——独立精神。关键词——萧瑟何多苓偏好画女孩子,她们大多数独处于画面之中,显得忧伤而孤独。“也有人问过我说...

    1838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唯精神是求:记民国画家姚茫父[图文]
    唯精神是求:记民国画家姚茫父[图文]

    姚茫父1876~1930年北京丛涛2013年6月以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推出“国立北平艺专精品陈列·中国画部分”,着眼于馆藏北平艺专教员所创作的中国画作品,以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文献材料加以展示,对近年愈加活跃的民国北京传统画坛研究助益尤多。此次展览中,一轴《秋山红树图》以其皴染互用、饶富金石意味的笔墨语言,营造出醇穆秀冶、颇具书卷气息的山水境界,十分引人注...

    1308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水墨画家李小可:我与西藏的缘分[图文]
    水墨画家李小可:我与西藏的缘分[图文]

    耳濡目染受父熏陶李小可画画,似乎是命里注定的事。他的父亲大名鼎鼎,水墨大师李可染。1岁多,李小可头回提笔,画了个圈;12岁,已经会画画的李小可画了一张水墨《千帆图》,在英国举办的一次国际儿童画展上得了奖;18岁,李小可参军入伍,开始画军史、师史题材的油画,画连队生活的黑板报、幻灯片;35岁,李小可进入北京画院成为职业画家,那时候他更多还是在给父亲做帮手。父亲,在李小可的眼中是“...

    482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苏立文:抛开理论直面20世纪中国艺术[图文]
    苏立文:抛开理论直面20世纪中国艺术[图文]

    封面用图:2010年11月24日,苏立文于杭州97岁高龄的苏立文先生是20世纪第一个系统地向西方介绍中国艺术的西方人。他因为偶然的机会来到中国,也因偶然的机会接触中国艺术,两个偶然造就了这位杰出的中国艺术史家。他曾说:“我没有理论……艺术中的理论如同一连串的有色镜,我们戴着有色镜去看现实,不会看到我们原来要看到的问题。他们模糊了许多东西,以致无法看清整幅...

    473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鲁明军:许多批评家根本不懂艺术[图文]
    鲁明军:许多批评家根本不懂艺术[图文]

    鲁明军今天,视觉的生成机制不再是单一的道德训诫或政治宣传工具,也不再是纯粹的审美诉求或形式建构,而是一种多歧化的视角和进路。它可能源于对视觉性的探索和实验,可能源于某一社会政治事件,可能源于日常生活实践,可能源于对自然社会生态的反思,也可能源于对现代科技的好奇和迷恋,甚至源于某一具体的知识或理论等等。更多时候,我们习惯将这样一种艺术状况统称为“视觉文化”。它不仅改变了我...

    1351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顾黎明:中国当代艺术的根在哪里[图文]
    顾黎明:中国当代艺术的根在哪里[图文]

    图片资料编者按:2012英国伦敦奥运会期间,由北京国子监油画艺术馆主办的“2012中国油画艺术展”将于本月24日至31日在伦敦奥林匹亚西厅展出,此次展览甄选了具有艺术影响力的老中青三代油画家的代表作品,旨在向英国公众和各国奥运会观众展示具有本土情怀的中国油画。近日,参展艺术家顾黎明老师接受记者专访,向我们讲述了他个人的油画师承故事,他对东、西方绘画语言和文化差异的理解,...

    553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