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群峰起舞线作曲 “姚氏焦墨”又一峰[图文]

时间 : 12-09 投稿人 : 祺儿 点击 :

群峰起舞线作曲  “姚氏焦墨”又一峰 | 美术教学

姚伯齐近照

姚伯齐为人很朴实、特本分、懂感恩。为艺则很执拗、好钻研、喜创新。他的艺术作品有如下三个显著的特征:

一:姚伯齐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入的学习研究和理解,尤其是对书法艺术有深度的钻研。在书法线条为国画创作服务时,他能游刃有余、出神入化的驾驭于广大粗犷与细致精微中的相互转换,能做到“心中有山、笔下有峰”的天人合一的创作境界。

二:姚伯齐时刻以创新精神引领艺术创作。他的焦墨作品有一种恢弘的气势与强大的气场,具有中国文人情怀、中国山水精神与中国文化气派。

三:姚伯齐的《长江三峡》系列作品、《无题系列》作品、尤其是《山魂系列》作品的创作风格与社会影响已形成了姚伯齐的艺术品牌。

群峰起舞线作曲  “姚氏焦墨”又一峰 | 美术教学

姚伯齐黄山风光

姚伯齐在中国画几千年的文脉传承与艺术接力中,找到了焦墨艺术这个少有人问津或者不敢涉猎的“艺术富矿”,在前人的基础上开辟了一条自己的艺术道路,开创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貌,并逐渐形成了“姚氏焦墨”的艺术品牌。当我们站在《长江三峡》、《三峡魂》七十米长卷的“史诗般”的大型创作前面、会感觉到自己的渺小与艺术的震撼。

以焦墨这种艺术形式进行中国画创作,自古至今少有艺术家关注。古代的焦墨山水名家应属新安画派的程邃,但他的用笔中似透露出枯萎干裂、萎靡不振的秋风焦墨,画的是地老天荒的遗民情感、缺乏朝气蓬勃的阳光之气与积极进取的艺术之势。近现代人们熟知的焦墨大家,除了算上90岁后的黄宾虹之外,就只有那位真正意义上的焦墨大师---晚年的张仃。黄宾虹的焦墨山水,以筚路蓝缕的小幅诸多,且以“一地芝麻”的散点渍墨法创作,略显粗砺之状,未能人尽其才、艺尽其精。而张仃的焦墨山水精微细腻,对景抒情、以景写心、借物抒怀,有了人文精神与艺术情怀,但稍显柔弱以至畅达不足,缺些大写河山的雄强与气势。

群峰起舞线作曲  “姚氏焦墨”又一峰 | 美术教学

姚伯齐书法

姚伯齐的焦墨山水,既不同于程邃、黄宾虹,还有别于张仃。相比起程邃,他的意境化枯寂为大壮。相比起黄宾虹,他胸装大山水、笔绘大境界,书法用笔在飘逸中植入雄强与骨秀,笔墨形态丰富多彩、艺术风格凝炼鲜活。相起张仃,他仰望苍穹、直面河山,给山河传声、为三峡立传。熔铸古今文明、抒发炙热情感、接力艺术担当。在写实中描绘三峡风情、在写意中传承中华文脉,删繁立简、留精去燥,气贯古今、情韵心中。

张仃先生在世时对姚伯齐的帮助、提携以及对他艺术探索的鼓励与充分肯定,深刻的影响着他的质朴的感恩情愫、艺术的创作理念与焦墨的创新精神。站在《长江三峡》、《三峡魂》与《峡口》这些巨制前面,你会被一种气势雄浑、大气磅礴所震撼。他的用笔用墨在张弛有度中发挥到了一种尽兴的极致,能把他心中的所思所想、和他理想中的大美三峡淋漓尽致的完美呈现。这岂是一朝一夕能成之事?姚伯齐长期生活在长江三峡之滨的湖北监利县,条件十分艰苦。但为了对三峡有充分的了解与理解,为了画好70米长的《长江三峡》长卷、他用了将近15年的时间、20多次深入三峡腹地、反复画了五六遍草稿。这种艰苦朴素、淡泊名利的治学态度与为艺精神,难道不是当今日趋浮躁、急功近利社会的稀缺资源、宝贵财富与学习榜样吗?

群峰起舞线作曲  “姚氏焦墨”又一峰 | 美术教学

姚伯齐焦墨《山魂系列》

苦心人,天不负。姚伯齐的艺术成就与学术探索精神终于得到了理论界与艺术界前辈们的充分肯定。

姚伯齐的“大三峡”系列艺术创作是具有史诗般的为中华文化传情、为焦墨山水画立传、为长江三峡立传的经典巨作,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留待历史检阅。

我个人特别钟情于他的《山魂系列》与《无题系列》两组作品。这是他个人艺术风貌与艺术品牌形象非常强烈和突出,有原创探索意识、创新与开拓精神的两组精品画。其气韵与气象具有高古的格调与现实的情怀。把这两组画置身于千年的艺术长河中、相信也能找到它铿锵、坚实的时代履痕。是带有鲜明“姚氏风格”、“姚氏焦墨”或“姚家山水”烙印的又一座山水高峰。这两组画把他心中那种无拘无束、对艺术内核精髓的独特理解、对山水精神与焦墨表现对象的文化诉求发挥的淋漓尽致。

特别是《山魂系列》作品,他创造性的把音乐的韵律与节奏感用于他的艺术创作,把版画峰刃的力量感、速度感与书法碑隶的奇崛感与金石味,通过现代先进的设计理念与表现手法,开创出了一种全新的艺术创作样式与审美视觉,整个画面好似群山起舞、万刃争锋。他笔下的山已非山,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山先生”、“山女士”,亦或是他自己也已化作了一座座雄伟壮丽、随乐起舞的山峰。姚伯齐在“山舞银峰”、情系寰宇的笔下,自然折射出了他对大美河山的赞美与热爱、对家国精神的珍惜与守望、对研究创新的坚守与膜拜。

一分付出一分收获,能品尝到艺术硕果与美味的一定是那些历经艰难爬涉、坚守自己精神家园、拥有艺术担当精神的“艺术苦行僧”。

姚伯齐这位“苦行僧”已用真情与实力赢得了掌声,但这座“艺术富矿”还有待充分挖掘。相信会有更多的慧眼聚焦姚伯齐,深度认识、了解与理解他和他的艺术人生。我们也期待他的创新精神与艺术探索继续前行、艺术创作更上层楼。

姚伯齐以墨立言、用笔抒怀。正在用舞动焦墨的“神笔”,书写着一位心怀真性情、胸容大河山的有艺术理想与文化追求的大艺术家的精彩人生。

2014年1月18日于广州德耀轩(吴耀军:中国文艺出版社社长、《中国书画艺术报》总编辑。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广州市青联委员)

相关文章

  • 评论:文化传播,要肯下笨工夫[图文]
    评论:文化传播,要肯下笨工夫[图文]

    漫画30多年前,海峡彼岸的乡愁,还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载不动的乡愁在两岸频繁的经贸和文化往来中逐渐舒解。这种客观的历史变化,是两岸有识之士持续努力的结果。这其中,承载民族历史信息的传统文化既是舒经活脉的元气,也是沟通交流的舟楫便道。文博界为两岸文化交流打出头炮之后,1993年国家京剧院袁世海、杜近芳等京剧名角组成的95人演出团分两批赴台...

    1490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一生为“马”——记徐朝延先生[图文]
    一生为“马”——记徐朝延先生[图文]

    徐朝延先生徐公,朝廷先生祖籍江苏徐州人,为人低调仁厚,言谈常深入浅出,喜善画马,遂遍游大江南北皆为观马而去。奔马图我与徐公相识尚有几载,常聆听左右,听其辩道,而常深有体悟,徐公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深得祖辈悉心教导,喜好丹青,自幼便可在纸上留得几分“姿色”,而这个喜好并没有因为年龄的成长而磨灭,反而愈加刻苦,徐公青年时期以临摹《介子园画传》为根,深得其理,进而有了深厚的传统...

    1651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中国为啥没出现优秀的男性裸体画像?(图)
    中国为啥没出现优秀的男性裸体画像?(图)

    达芬奇《施洗者圣约翰》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的裸体比现实复杂得多。画家通过裸体造型,不仅表现出人物的胴体,而且还传达出画家本人对裸体的感觉和心境。纵观世界美术史,引人注目的男性裸体画,必然是激情与画技的完美结合。看起来,创造优秀男性裸体画的重任落到了女性画家的身上。但是,由于种种历史原因,这样的女画家并没有出现,反而男性裸体画的杰作都是出自男性画家之手。...

    627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崔燕萍:赏古人字画最易顿悟[图文]
    崔燕萍:赏古人字画最易顿悟[图文]

    崔燕萍气质优雅、语气温婉,很难想像这样一位古典沉静、有书卷气的女画家最喜欢画的题材是包含激情和生命力的向日葵。在采访的过程中,记者发现她其实是一位事业心很强的女性,对艺术的追求尤其执著。“画画的过程是痛苦的,你要不断思索、不断探寻、不断锤炼,还要不断抛弃、不断重铸……没有足够的热爱之情,就无法坚持到最后”。渐悟与顿悟崔燕萍自幼受家庭熏陶,身...

    1158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刘国松:七百年皴法创新第一人[图文]
    刘国松:七百年皴法创新第一人[图文]

    来去自如180×448cm复合媒材1999年81岁,81幅画!4月26日,是台湾“现代水墨之父”刘国松81岁寿辰之日,也是他捐赠的81幅画作入驻山东名人馆“刘国松现代水墨艺术馆”的日子。近日,刘国松在接受《京华时报[微博]·艺术品投资周刊》专访时表示,倘若把东方艺术和西方艺术整合为中西合璧,就可以在两个大的传统里面走出自...

    1306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乔领书法亦得真三昧[图文]
    乔领书法亦得真三昧[图文]

    书法观沧海提起乔领,他的画作可谓家喻户晓,有口皆碑。在关于他的介绍中,也是国画居多。但鲜为人知的是,乔领的书法作品也曾几经锤炼,受到过众多名师指点,其中就有启功、欧阳中石、沈鹏等大家亲授,而今,其书法功力也可算是修成正果。乔领祖籍山东,异香精舍佛子,龙吟书屋主人。曾以乔仲英、羊乳生、石桥为名求学并发表书、画、诗、文诸作品。石桥居士乃原中国佛协主席赵朴初先生赐号,寄寓如石之坚韧,如桥普度众生。...

    603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陈丹青:这个时代不需要那么多的绘画[图文]
    陈丹青:这个时代不需要那么多的绘画[图文]

    陈丹青“绘画只对喜欢画的人还有意义。对整个社会一点意义都没有了,这个时代不是绘画的时代,不需要那么多的绘画。”在近日接受《东方早报·艺术评论》(以下简称“艺术评论”)专访时,画家陈丹青如是说。“我一路学习人家的风格,小时候学过夏葆元、陈逸飞,长大了学习任何我佩服的人,最近学刘小东,哪个晚辈画得好,我也学。”这...

    1510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做好人  画好画——画家张英才印象[图文]
    做好人 画好画——画家张英才印象[图文]

    张英才作品画家张英才是北京人,他对北京的大杂院更是情有独钟。那年他正上初中,当时唐山大地震波及北京,他家大院的住户就更多了,邻居看他爱画画,就把从楼房新搬下来的一位老画家介绍给他,英才管老人叫爷爷,拜师后留的第一份作业是让他临摹介子园画谱中的山水部分。老先生见他画得好,就把印有四王的山水画册借给他临摹。这一学就是三年,老师对他说,画山水,第一步是临摹,就是以后能对景写生创作了,也还要不断临摹古...

    528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再读朱乃正:最会画油画的书法家[图文]
    再读朱乃正:最会画油画的书法家[图文]

    朱乃正。京华时报记者任峰涛摄昨天,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著名油画家朱乃正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举行。朱乃正头顶的光环很多,有油画家、国画家、书法家和教育家。他以油画成名,作品以人物、风景见长,画面单纯、自然、表现力丰富。但与很多油画家不同,他在书法与水墨画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更被誉为中国最会画油画的书法家。京华时报记者顾博《柳淡如烟》80cm×100cm布面油画2012年作京...

    1406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记英国后现代主义雕塑家克拉格[图文]
    记英国后现代主义雕塑家克拉格[图文]

    英国后现代主义雕塑家托尼•克拉格作者:欧阳英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从英国皇家美术学院涌现出一批年轻的雕塑家,他们的创作实践给英国后现代主义美术增添了新景观,他们也渐渐成为艺坛上引人注目的名家。克拉格、迪肯、戈姆利、卡普尔是这批后现代主义者的杰出代表。这次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克拉格吧。托尼•克拉格(TonyCragg),1949年4月9日诞生在利物浦一名电气工程师的家庭。由于这样...

    1263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品读画家刘妍宏——得其英华 穷其枝叶[图文]
    品读画家刘妍宏——得其英华 穷其枝叶[图文]

    刘妍宏近日品读刘妍宏新作,得到两个印象,想到一个问题。一个印象是“放”。看上去眉清目秀的刘妍宏较少作工笔,有志于在大写意上发展,作品少有轻柔品味,用笔利落,简洁,气隽语快,屏绝俗常绵软,淘汰冗杂线条,疏离笔记躁乱,振起画面气态,便有雍雅和厚、超逸爽朗之气脉。即使是那些工兼写之作,亦具豪放品格。其创造自出机轴,呈现豪放之韵趣。做到这一点,有她的艺术追求,更有北方人的气...

    242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栗宪庭:艺术获得自由和独立的状态最重要[图文]
    栗宪庭:艺术获得自由和独立的状态最重要[图文]

    栗宪庭由栗宪庭电影基金主办的“第十届北京独立影像展”在2013年8月开幕前夕又遭到有关部门的阻止,无法如期举行。从前年到今年,电影基金每年的影展都会有此遭遇,在这样困难重重的处境下,创始人栗宪庭始终在坚持,对电影基金的未来依然充满希望。2006年栗宪庭成立电影基金,当时有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老栗要这么做?栗宪庭告诉记者,在他内心有一个一致的东西、一直在强调&mdash...

    1403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杨奎松回应新书硬伤质疑:学术批评应回归学术[图文]
    杨奎松回应新书硬伤质疑:学术批评应回归学术[图文]

    杨奎松著的《忍不住的“关怀”》近日,网上有人以“史清”的名字发文,指出知名历史学者杨奎松新作《忍不住的“关怀”》里的百处“硬伤”。昨日,杨奎松对史清的质疑做出公开回应,认为该文章指出的“多数问题”属实,对此,他“心服口服”,“不想做任何辩解...

    1674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绘画的态度[图文]
    绘画的态度[图文]

    非时6油彩水性颜料亚麻布人类历史经历了原始社会、古代社会、中古社会、近代社会、现代社会之后,正在或者已经步入了后现代社会。后现代社会在整个精神理念和时代风气上有着强烈的“解构”特征:反一元、反宏达叙事、反精英甚至反崇高。后现代社会又是个娱乐和机遇的时代,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好玩”的方式获得各种文化的享受。然而正如徐晨阳所说的:在这种时代的变化中,...

    919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何必模仿荒木经惟的私摄影[图文]
    何必模仿荒木经惟的私摄影[图文]

    荒木经惟1971年作品《感伤之旅》,新婚的阳子躺在小船上。正在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举办的荒木经惟摄影展,展示的作品始于1971年的《感伤之旅》,以荒木最新的作品《堕乐园》作为结尾。荒木所代表的“私摄影”在80后亚洲摄影师群体中模仿者不计其数,摄影评论家林路认为荒木经惟呈现给观者的画面十分平和,模仿他是有一定难度的,年轻人需要以冷静的态度,避免简单的崇拜和模仿。徐佳和出...

    1235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