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艺术教育如何面对文化困境

时间 : 12-09 投稿人 : 冬冬 点击 : 673 次

王远

过年前后,适逢艺术生专业高考。报考艺术类的学子们依然络绎不绝,有抱着梦想去的,有为了寻找一条进大学的捷径。然而,艺术之路并非想象的那么容易。

面对城市迅速发展,艺术在其中的作用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当代文化发展之困境,需要内外因素合力,更需要学术兼备的艺术人才。因此,个人的艺术之路、社会的文化环境、艺术的教育模式同样需要面对观念改变和结构调整。

兴趣,应该是人生起步的关键

艺术并非是吃“青春饭”

曾有家长问我,考什么艺术专业将来会有出路。我回答:如果是个人不喜欢的专业(即使是很热门的专业),最终,学生应遇到发展困难,自然就会退却。兴趣,应该是人生起步的关键因素。许多困难,因为兴趣而坚持,或许这种坚持相对有兴趣的人而言,并非是一种困难,可能还是一种乐趣。

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学艺术的学生却过多地考虑了比较现实的问题,忽略了个人的兴趣发展与能力提升。可以说,艺术并非是吃青春饭的行业,成才相对较晚,得到社会认可或成名成家的少之又少。艺术之路相伴的或许是一辈子的默默无闻,可能坚持下来的艺术工作者把艺术作为了生命活动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时常快乐地伴随着他。我想,不管是成功或不成功者,学习和研究是终身必需的。或许你并不成功,但是,你的行为或思想影响了周边的人,并在与你的交往中获益匪浅,那也是一种成功的体现。

繁荣掩盖不了实质内容的虚弱

艺术困境需要内外合力

艺术发展需要内外合力环境。外在的硬件是基础,内在的价值才是实质性的。

近几年,上海文化部门、机构、行业协会、私人企业家等相应扩建了较多的艺术活动场馆;好大喜功的艺术活动、项目也没有少搞。但是,表面的繁荣掩盖不了实质内容的虚弱。回顾在这些繁华的艺术场馆里,开展的较多艺术活动,最终让人留下印象的却很少。乏味之时,只能依靠老办法,引进国内外的艺术项目来充实自身的虚弱、麻痹自身的感觉。由于本地域的文化力在逐渐下滑,这一现状,已到了无法再遮掩的地步。当然,艺术创新的口号也喊了许多年,诚然,实质性问题——我认为首先解决的是机构、行业的自身进化问题并需建立相应的淘汰机制。

艺术与其他行业比较,显然是喜大普奔的娱乐活动掩盖着一直被边缘化的现实。尽管这几年艺术被列为教育部的第十三大门类,但是,我们可以在中小学义务教育中看见艺术课程仍然处在不被重视的地位——据虹口区美术教研员赵培红老师所言:工作了几十年,发现大多数上海中小学没有组织过学生去看过美术展览。虽然,其中缘由很多,然在上海国内外艺术活动之多,交通之便捷的大都市,本地域中小学校竟然如此漠然置之。可见,中小学的校长们仍然存在对艺术教育不够重视的观念。

艺术发展本身也遇到了来自学术与市场问题的困扰。艺术的门槛越来越低、艺术的价值判断混乱、不懂专业的所谓专家比比皆是,有的判断艺术价值以文史哲为准、有的以讲故事为例,有的以名声定价、有的以市场行情而论。

外部的硬件与人们对艺术的理解,内部的机制与从业者素质是不同的两类问题。显然,外部与内部的因素都包括条件与人的关系问题,两者都应建立督促、淘汰机制。

评判艺术价值是否有点混乱

学术兼备是发展之道

艺术教育问题也是影响艺术发展的基本问题。大学艺术教育多年“学”与“术”分离的培养模式,使得艺术生综合文化素养相对较低,其中对艺术价值判断,始终存在“学而无术”或“术而不学”的现状。这也使得学生进入社会后失去了一定的发展空间与竞争能力,也导致了艺术领域价值取向混乱、良莠不齐、乘机渔利现象发生。因此,只有学术兼备才能解决此困境。

每到学生毕业创作展览之时,问起学生的创作问题,回答常常是答非所问或表述不清。而学史论专业的学生,论述的主题始终脱离艺术实践侃侃而谈,甚至故意回避当代艺术现状。这一状况的维续已经到了阻碍当代艺术发展的地步。

艺术实践者应该更明白指导个人实践的理念及意义是什么,有何不可替代的创造价值,这些价值意义是否通过实践被有效的传达出——理论阅读、思考交流、写作能力是艺术实践者必须加强的。一件好的艺术作品,如果作者都表述不清,那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当然,艺术理论者也应多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升对艺术不同表达特质和语义的觉解力。如此,理论才能言之有物,切中实际,从而避免常见的陈词滥调,或者故作高深滥用专业术语、生套哲学词汇,撰写出与艺术作品毫无相关的文章。

在当今物质泛滥之时,对文化理解,尤其在对当代艺术方面所认知程度和能力而言,确实存在不尽如人意的状况。因此,艺术工作者需要在付出更多努力去思考、创作艺术作品同时,更需要提高对艺术作品的理论能力,从而达到让观众接近作品的本体意义,感受到艺术带给人们的精神力量。这里,笔者还是希望重“术”轻“学”的艺术实践者,或重“学”轻“术”的理论家们,积极主动地去研究学术之道。或许,这种补缺似乎意味着对过去的一场补考,然而,这对于艺术发展将起到深远的作用。

近几年,我在艺术教学中将学术兼备理念贯彻于实际的教学中,虽然,我与学生都有压力,但是,学生收获是显而易见的,我认为,这一理念的实现,也会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一定的社会作用。

相关文章

  • 访当代油画大家俞晓夫:画幅外的独白者[图文]
    访当代油画大家俞晓夫:画幅外的独白者[图文]

    外白渡桥不远处的秦皇岛路,是浦江轮渡的所在地。此岸彼岸的过往中,黄浦江静静见证着这座东方都市的沧海桑田。旧时英国人“棉花码头”旁,由一座老仓库改建成的庞大画室里,俞晓夫和他的学生们用画笔和历史进行着时空逆反中的对话。经旅居沪上的常州籍油画家刘伟光先生介绍,当代著名油画大家俞晓夫在这里接待了来自家乡的记者。一个半月时间里,临摹了600张《星火》插图俞晓夫的祖父是位常州...

    1533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刚烈的唐寅[图文]
    刚烈的唐寅[图文]

    唐伯虎画像在如今的许多人眼里,唐寅是一个风流放纵的人,甚至以为古来的写字画画的人都是“唐伯虎点秋香”的样子。其实这是错看了唐寅。清人赵翼《廿二史劄记》卷三十四就说:“《明史·文苑传》:吴中自祝允明、唐寅辈,才情轻艳,倾动流辈,每出名教外。今按诸书所载,寅幕华虹山学士家婢,诡身为仆得娶之。后事露,学士反具资奁,缔为姻好。”但是赵翼在...

    866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陈显宝:艺术品有双重属性 既是投资品也是收藏品
    陈显宝:艺术品有双重属性 既是投资品也是收藏品

    “2014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夏季高峰会”于2014年8月22日-24日在河南郑州召开。上图为宅急送快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显宝。2014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夏季高峰会,于8月22日-24日在河南郑州召开。在中国经济已由高增长转为中低速增长的大背景下,我们需要一种新的“增长观”,为经济转型、深化改革赢取时间。本届夏峰会的主题为可持续增长的动力。在...

    1685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视觉的“独白”——杭春晓眼中的黄丹[图文]
    视觉的“独白”——杭春晓眼中的黄丹[图文]

    黄丹的水墨让人过目难忘。绿水墨山,红粉纵马,无需专业背景,目之所及,心有所识。似乎,绘画的魅惑对她而言,就在这感官的澄明。确实,无论绘画承载怎样伟大的思想,它首先需要诉诸感官世界,以直接的视觉阅读释放生活的琐碎、具体。而这,正是黄丹试图面对的。那些与马嬉戏的少女,抑或那些亭台池石,总是编织着生存经验的直观性——稍带美学趣味的干净、透明,独享式的喃喃细语,并因此封闭了宏大逻...

    426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王铁牛:现实主义精神的油画让我迷恋[图文]
    王铁牛:现实主义精神的油画让我迷恋[图文]

    图片资料王铁牛,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1986年毕业于北京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1998年毕业于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油画系获硕士学位。在学术领域及中俄美术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因而被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授予荣誉博士以及荣誉教授。1995年,45岁的他毅然选择远赴俄罗斯列宾学院深造,3年学成回国,拿回的不仅是硕士学位,还有200多幅油画习作。2011年,王铁牛被列宾美术学院授予&ldq...

    1703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高鹏:写给用真诚绘画的年轻艺术家
    高鹏:写给用真诚绘画的年轻艺术家

    无故发烧了一天一夜,喝水喝果汁,也有时间看看同行推荐给我的一些推广、售卖年轻艺术家的网站。2014年一开年,我至少担任了4个以上推荐年轻艺术家的活动和奖项,说句心理话,自己从事美术馆工作后,对年轻艺术家的关注越来越少,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筹款和项目的执行,有时连这些年轻艺术家的作品都没有认真地看一遍,更不用说花时间和他们沟通并拜访工作室。也许就是只有在安静,并微微忧伤的时候,才能回到更加感性的欣赏...

    1990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徐刚:中国当代艺术家不矫情[图文]
    徐刚:中国当代艺术家不矫情[图文]

    当代艺术比古代艺术更能打动人文化汇:当代艺术与人的关系越来越近还是越来越远?徐钢:当然是越来越近。当代艺术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自我表达,当然越是个人化的表达,与受众会有一定的距离,但是敏感的、受过训练的受众也还是会有共鸣感,当代艺术比古代艺术更能打动人,因为古代艺术就是美的,没有个人的触动。文化汇:那受众其实还是很少的。徐钢:这是一个需要漫长的时间去培养的过程。没有接触过艺术的人,看到罗斯...

    1349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顾群业谈宋卫东油画:澄怀味象畅神而已[图文]
    顾群业谈宋卫东油画:澄怀味象畅神而已[图文]

    宋卫东作品选顾群业看到宋卫东教授的油画作品非常感动。我立刻想到了中国传统画论里经常用到的一个词:“气韵生动”(南朝画家谢赫)。这是典型的中国式的评价。然而宋卫东教授并非以油画媒材来画中国画。这次展出的40余件作品,皆为布面油彩,题材多为风景小品,且全部为写生之作。从内容到形式,无疑要归类于油画。这种源于西方的绘画门类,为什么在宋卫东教授的笔下,却给人感觉“...

    684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风高秋月白——赵夜白绘事有感[图文]
    风高秋月白——赵夜白绘事有感[图文]

    赵夜白在当下环境谈论绘事是较为容易的,因为可以从具有全国指导价意义的雅昌网上查到一个画家其作品的身价,这种货币化的数字便成为世人了解一个艺术家的起点,而这一起点也正好是艺术的终点。这一终点也启示着在这个全球化背景下的人文与艺术同样遭受着“全球化”带来的物质压迫,这种压迫的直接表现便是对人文与艺术进行着经济学意义的追求。如果站在美术史的角度,当前的艺术以及艺术家所遇到的问...

    1449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中国当代绘画艺术的反思[图文]
    中国当代绘画艺术的反思[图文]

    吕澎新绘画问题的提出想象一下数千年前孔子(约公元前551-前479)站在河畔,看见宁静的流水而发出感叹:生命如逝水,一刻也不停留。孔子要说的,不仅是生命,当然也包括历史、艺术和一切存在之物。从线性的时间特征来看,逝去的就是旧的,未来的则是新的。如果仅仅如此,新与旧的问题就变得简单明了了。不过,事实远非如此,当新与旧同人类复杂多变的艺术生活纠结在一起时,则成了一道烟云迷乱的风景,时间的尺度在此...

    1207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安迪·沃霍尔:名声是飞逝的,艺术是永恒的[图文]
    安迪·沃霍尔:名声是飞逝的,艺术是永恒的[图文]

    布展现场即将于2013年4月29日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举办的亚洲有史以来最大型的安迪·沃霍尔回顾展今日向媒体公开了布展细节,美国安迪·沃霍尔美术馆的展览部主任JesseKowalski接受采访时表示,此次“安迪·沃霍尔:十五分钟的永恒”上海站是根据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场馆特点量身打造的,展品也将比香港站更为丰富。除了400多件安迪&b...

    668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高科技破解蒙娜丽莎微笑之谜[图文]
    高科技破解蒙娜丽莎微笑之谜[图文]

    蒙娜丽莎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网站报道,西班牙两位科学家通过神经学和光学分析,对蒙娜丽莎的神秘微笑进行了新的解读。两位科学家最新研究认为,蒙娜丽莎的微笑系视觉误差所致。她的笑容之所以时有时无,是因为我们在注视她的时候,眼睛会向大脑输送不同的信息。意大利著名画家莱昂纳多-达芬奇创作的《蒙娜丽莎》是世界上最富盛名的肖像画杰作。画中蒙娜丽莎的妩媚笑容具有一种如梦似幻的千古奇韵,被美术史家称为&ld...

    1651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拿安素轩《功甫帖》拓本论证墨迹本完全不靠谱(组图)
    拿安素轩《功甫帖》拓本论证墨迹本完全不靠谱(组图)

    《安素轩石刻》中的苏轼《功甫帖》拓本(左)、《功甫帖》钩摹本(右)(作者:书法一瞬君,文章来源:书法一瞬斋新浪博客)今天(21日)《新民晚报》载,中国商人5037万所拍苏轼《功甫帖》被证系伪作。说的是,在前不久纽约拍卖会上拍下来的那副苏轼墨迹,在经过上海博物馆书画研究部的专家研究后发现,是伪作。这几位专家的研究成果即将面世,不过,仅从新闻报道和目前我掌握的图片质量看。我以为专家拿《安素轩石刻...

    1040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傅一清开启装置艺术展览新模式[图文]
    傅一清开启装置艺术展览新模式[图文]

    傅一清社会工业化以来,艺术也成为了工业。艺术家的工作室愈来愈类似工厂;作品之制作方式愈来愈像机械生产:其营销展售方式体系,本身则就是一种工业。然而这些拟工业制造的产品,亦即艺术家口中所谓的艺术品,能如工业产品一般走入千家万户被人享用吗?无论艺术家们如何自我吹嘘,自我催眠,事实是现在艺术仍距人甚远,他们大抵只能放在美术馆、画廊里展示或要求政府财团买单,让它们占据公共空间。其体量、形制、内容都是依...

    777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芮德群:找寻心灵的居所[图文]
    芮德群:找寻心灵的居所[图文]

    《观园春色》68cm×68cm芮德群的山水画创造的意境不光是优美的景色,山川的风光,更多的是画家理想境界的追求,是超脱于烦琐与庸俗社会的心灵居所,其山水画主张以意为主,强调表现,意造境生,营造出“山性即我性,山情即我情”的境界,山水画的境界给人的是可观、可行、可游、可居的神游场所。此外,芮德群在书法上也颇有成就,其创作了大量的书法作品,与山水画相得益彰。《大...

    1553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