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肌理·印痕——儿童版画创作手法的解读研究

时间 : 12-09 投稿人 : 小薏米 点击 :

儿童版画的创作手法,由于选用的制版材料不同,颜料媒介与拓印用纸的不同,创作手法是灵活多样的。因此,在实践过程中可以根据儿童的喜好,以及创作的需要对版画的具体表现手法进行多元化、多角度的解读研究。

手法解读之

“画面”的质感,在选材中深化

不同类别的版画,由于板材与拓印用纸、所用颜料媒介的不一样,其所呈现的画面质感那是完全不一样的,每一材质所呈现的画面质感都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也许一片皱纸、一块树皮、几根绳子或一些包装袋,这些在平常人眼里认为没有用,甚至毫无美感的东西,在艺术家的眼中却能发掘出美来,并将通过一种全新的方式使它们以另外一种赏心悦目的姿态呈现出来。

材料不仅是艺术表达的媒介,其所呈现的肌理更是艺术语言。由于版画是通过制版,然后印刷完成,因而在板材的发现、选择与印纸的利用上具有更大的可能。可以用于创作儿童版画的材质异常丰富。这需要我们根据不同的创作主题与画面需求,发现、挖掘、选择与利用材料本身的语言言说力。

儿童版画的制版活动中怎样选择和运用材料来表现语言对象,需要我们深化对材料的认识、甄别与选择。正确地对待材料,大胆、理性地选择材料,合理地运用材料,取其各不相同的材质特点和所能产生出的各不相同肌理效果,运用这些生活的痕迹为版面艺术效果服务,使画面更具有表现力、更丰富灵动。

制版是制版,印刷是印刷。儿童版画的画面效果最终是由印刷来决定的。印刷材料的选择需要由印痕效果来决定。

当然,所用的材质与媒介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还是需要根据画面的需求灵活甄选。比如油画颜料等属于软性颜料,可以用来印云雾、环境等比较柔和的灰调子;油墨则比较适合印主体、白、黑等表现强烈的硬调子;使印迹最大限度被融合浑然成一体,这样才不会产生生硬、拼凑的感觉。

手法解读之

“诚挚”的语言,在制版中表述

从草图升华到版画与升华到其他画种,其过程与结果都迥然不同。版画说到底是一种印痕艺术,而印痕是通过制版与拓印的间接过程产生的,不同的印痕来源于不同的制版、拓印技法与媒体,这是区别其他任何绘画的关键所在。所以发挥版画的语言特性必须在制版和拓印过程中下功夫,以表达属于版画语言特有的创造性。否则,即使能把画稿复制得惟妙惟肖,不仅未与其他画种拉开距离,而且也未与复制版画区别开来。

唯有在制版与拓印中充分体现的创意,发掘和丰富版画的语言,才是强化版画特征的重要环节。只有把握住属于儿童自己的笔触与刀味,才能创作出儿童版画独有的语言特质,才能在此过程中体现出既不同于刻工、印工,又有别于其他画种的独特创造性。这样才能确立、创作出属于儿童版画自身的语言魅力,又塑造出属于儿童版画的画面形式美感与视觉特征。

手法解读之

“归纳”的色彩,在拓印中完善

学习绘画,必须要去思考色彩,色彩是构成画面的关键。版画有别于其他画种,它即要求形的概括,又要求色彩的概括。版画的版面色彩语言就是一种色彩归纳,印制时对版面色彩的运用其实就是对版面语言重新组合、划分。通过不同颜色的运用促使肌理印痕、色块的关系达到最理想的组合和构建,从而化平淡为神奇,转粗俗为典雅。形成一定的色彩语言效应,造成有规律的节奏感,使画面统一。

总之,版画的色彩语言也能对人的生理、心理产生特定的刺激信息,具有情感属性。如:红色调通常显得热烈奔放,活泼热情,兴奋振作;蓝色调显得宁谧、沉重、悒郁、悲哀;绿色调显得冷静、平稳、清爽;白色调显得纯净、洁白、素雅、哀怨;黄色显得明亮、欢乐等。一切都需要在上色、拓印的过程中不断实践,不断尝试与推敲。

相关文章

  • 日本动漫家手冢治虫颠覆观念:漫画无处不在[图文]
    日本动漫家手冢治虫颠覆观念:漫画无处不在[图文]

    手冢治虫现在,人们只要一提到日本动漫,铁臂阿童木、机器猫、樱桃小丸子、樱木花道……这些脍炙人口的形象立刻就会浮现在脑海。要知道,“二战”之前,日本漫画还只是爱好者自娱自乐的消遣,随着西方文化的涌入,一些漫画家开始学习欧美的动画经验,才将卡通变成了欣欣向荣的动漫产业。手冢治虫让漫画“发声”那时的日本,新旧观念和体制互...

    1232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索勒克夫:当艺术成为通向相对主义的道路[图文]
    索勒克夫:当艺术成为通向相对主义的道路[图文]

    “事物对于我就是它向我呈现的样子,对于你就是它向你呈现的样子”——(柏拉图《泰阿泰德篇》)内德科·索勒克夫肖像后现代艺术家从微观(个人的)和宏观(社会的)角度出发,对于抵制普遍性、现成的朋党派系以及宏大的叙事怀着真正的热情,如果他们因此而广为人知,那么内德科·索勒克夫(NedkoSolakov)就不仅仅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例...

    1108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以中国特定文化优势引领世界陶瓷艺术的发展[图文]
    以中国特定文化优势引领世界陶瓷艺术的发展[图文]

    汪野亭粉彩《春江晓渡图》瓷板在中国改革开放、经济高速发展的历史拐点,也在世界政治、经济、文化格局重新调整的初始,以及中国重建文化大国的历史机遇中,中国的话语权,该复出时,就当发出。在许多领域,我们已无须尾随西方之后亦步亦趋。尤其在文化领域,我们有6000年的文明发展史,也经历过一个半世纪之多的痛苦反思、奋力学习、自我改造、励精图治、奋起直追的重新塑造,作为一个东方文明的轴心国,在它所建构的文化系...

    1737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书坛领袖”是如何诞生的[图文]
    “书坛领袖”是如何诞生的[图文]

    某机构出版的《中国书坛四大领袖》封面“中国画×大家”、“当代×位山水大师”、“书坛×大领袖”……不知何时起,以大师、领袖命名的书籍、画册在市场上大行其道,时不时就会“冒”出一本。记者偶与几位艺术学院的教授聊天得知,大师泛滥的情况近些年早...

    337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参禅体道 以书修行——张德林其人其书[图文]
    参禅体道 以书修行——张德林其人其书[图文]

    张德林近影我认识德林兄是前几年。那时我在中国书法院读研究生课程班,他过来听课,顺便给同学们带了一些他的作品集。让人意外的是,全是给的精装本,我心里直嘀咕:这得多少钱呐!觉得这人还挺大气的。我的同桌陆振永兄仔细翻看作品集后说了两个字:“高手”。陆兄在学员中也是公认的高手,能让他佩服的人不多。我俩翻着德林兄的作品集,都很激动。下课后,我和陆兄就在走道里堵住德林兄交谈。这算是...

    797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双文化逻辑下的艺术表达--陆强的绘画艺术[图文]
    双文化逻辑下的艺术表达--陆强的绘画艺术[图文]

    油画《故乡》□李国华与过去不同,全球化时代是每个国家和民族都生活在国际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双重文化”时代,在中国这个现象也极为明显。19世纪末,欧洲文明大规模进入中国,中国文化固步自封的局面逐步被打破。历经百年的斗争、融合、往复循环,及至当下,中国已成为了一个现代与传统多元共生的国度。只不过需要强调的是,由于中国特殊的政治及历史原因,这一多元局面与文化重叠...

    540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钟文:用书法传达别样的人文情怀[图文]
    钟文:用书法传达别样的人文情怀[图文]

    《春华秋实》钟文出生于江西赣州,自幼热爱书法艺术,六岁始习柳、颜,好古问古而不拘泥于古。赣州地区自清代以来人才荟萃,少长咸集,大批诗人、学者、政治家、艺术家均居住于此,书法作品触目皆是,所以钟文从小就耳濡目染,用他自己的话说,“华夏民族的血液中就有书法审美的遗传,历代书家赋予了书法别样的文人情怀”。汉字,之于中国人,甚至对整个东方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中国书法是人类最早...

    1331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尹吉男:平民时代的文化和美术[图文]
    尹吉男:平民时代的文化和美术[图文]

    2012年10月15日晚6点半,2012年度“直面名师”系列讲座第一场“尹吉男:平民时代的文化和美术”在中央美术学院5号教学楼F109举行,此次活动由中央美术学院校团委学生会学习实践部主办,邀请了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院长尹吉男先生为大家讲述中国进入平民时代之后文化和美术发展的特点及形态。首先,尹先生就“平民文化”的相关问题...

    528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老舍胡絜青藏画说[图文]
    老舍胡絜青藏画说[图文]

    1561齐白石(1864-1957)雨后云烟129×35cm立轴水墨纸本估价:2,500,000-3,500,000老舍一生爱画,我们翻看老舍的文集,能看到很多有关他谈论画的文章,例如:《观画偶感》、《观画》、《沫若抱石两先生书画展捧词》、《桑子中画集序》、《假如我有那么一箱子画》等,老舍用最朴实的文字表达着自己对画、对画家的独到见解,是个十足的“画”迷...

    839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徐佳和:《时代肖像》,为谁画像?[图文]
    徐佳和:《时代肖像》,为谁画像?[图文]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新推出的展览“时代肖像——中国当代艺术三十年”的展厅里,随处可见隐含着的对比与互相映衬的关系。从“人民”到“人”,从“我们”到“我”,从复数到单数,从群体到个体,从真实到魔幻,艺术作品中的主体——人物肖像在中国三十...

    1547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岁月的承载·追随在延续——献给永远的史春坡[图文]
    岁月的承载·追随在延续——献给永远的史春坡[图文]

    汉水自行舟戊寅年68x68谨存2007年8月10日我们共同记忆的日子。你走的时候正是炎热酷暑,但我的心里却很冷很冷。我最依靠的人就这样走了,我坍塌了,心彻底的崩溃。你独自离开了这个世界,不会与我一起看夕阳,也不会与我共枯萎。我无力地发出这样的叹息,无助的泪水沿着我的脸颊慢慢的留下来。江岸春色戊寅年68x68滔滔的岁月冲击着我苍凉的生命堤岸,在你去世的6年中,回首往事,我对你的怀念更加深切。你...

    1067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又遣心志上笔端——品李铁映绘画作品集《心游迹》
    又遣心志上笔端——品李铁映绘画作品集《心游迹》

    最近,得李铁映同志绘画作品集《心游迹》(文物出版社2011年出版),眼睛为之一亮。徜徉在铁映同志艺术作品的海洋里,欣喜、感慨、沉思、悟顿、励志等多种情感涌流心头。早知道铁映同志哲学思想的火花随时在头脑里闪烁,与人交谈时,常爆哲理名言。也早知道铁映同志酷爱书画,特别是从一线工作岗位退下来后,常常是静心凝气而又热情奔放于尺牍案头。但没料到他在书画艺术上有如此可喜可贺的成就。在铁映同志的艺术作品中,既...

    1495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广东印学:既很新又很雅[图文]
    广东印学:既很新又很雅[图文]

    易大厂:屯老守愚二十世纪广东美术观察系列之十一采写信息时报记者冯钰摄影信息时报记者陈文杰中国传统艺术进入二十世纪后,都曾受到西风东渐和新文化运动不同程度的冲击,而作为最具中国传统艺术特征的篆刻艺术,却在晚清篆刻艺术高度繁荣的基础上步入了其成熟期,并发展成中国篆刻艺术史上最为辉煌灿烂的时期。在这个过程中,广东印学的发展深受江南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影响,名家辈出,发展出一方面精工求雅、一方面具有现...

    1682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陶喆:放下,需要思索,也需要时间[图文]
    陶喆:放下,需要思索,也需要时间[图文]

    陶喆凭上一张大碟《六九乐章》拿下台湾金曲奖的“金曲歌王”后,有“R&B教父”之称的陶喆反而沉寂了不少,并未乘胜追击。很多人都猜测,陶喆是否应验了那句“得金曲,衰三年”的魔咒?其实,暂时离开公众视线的陶喆一直没有闲下来,他写了好几个剧本、筹拍第一部自编自导的电影、签下乐坛新人关诗敏、筹备新碟、与新班底合作新歌…...

    1224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台湾都市的公共艺术[图文]
    台湾都市的公共艺术[图文]

    ▲洪易在高雄捷运站三多商圈的作品“艺犹未尽-悠游”。对于台湾地区而言,从西方引进公共艺术的专业实践,已有将近二十年。在“艺术可以提升城市品位”思潮的影响下,公共艺术更被视为“都市更新计划”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本文将简要介绍公共艺术在台湾地区的发展历程,并且通过呈现几位代表性艺术家参与公共艺术的事件,来讨论台湾公共艺术风...

    573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