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盛唐白画图式语言的修正与影响

时间 : 12-09 投稿人 : 珠珠 点击 :

因重视“笔法”而发展的以线条为主要构型的绘画方式,是中国画史的主流传统,盛唐白画反映了时代画家对传统图式语言的扩展与蜕变。由于唐都长安是国际性大都会,异域文化与本土文化在这里相互交融,吸收了西域特征与宗教色彩的唐朝艺术,与前后朝代都迥然不同。唐代文化活动气度恢宏的包容性特点,形成了当时著名的以人物画为主的白画技法,这种“灿烂而求备”的艺术特征,丰富了中国本土的绘画图式,也使“笔法”的作用在今后画论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白画”是唐代人物画创作中的一个特定概念。在唐代遗留下来的绘画尤其是宗教壁画中,可以看到这种技法的形式。在美术研究中,“白画”通常与“白描”视为同物,因为从直观上来看二者有很多相似之处,如清代方熏在《山静居画论》卷上说:“世以水墨画为白描,古谓之白画。袁蒨有白画天女,东晋高僧像;展子虔有白画王世充像;宗少文有白画孔门弟子像。”一般研究敦煌壁画的学者也都持这种观点。但也有其他看法,当代敦煌壁画研究者沙武田用“白画”来对应粉本、稿本等形式;石守谦则认为白描是指“只以淡墨勾勒轮廓,未施色彩者”,线条在这里视为只在意勾勒物象轮廓,以及轮廓之内少数可见纹理,并不表示物体因本身结构而产生的不同受光现象。而“白画”应当包括了墨染与淡色的处理,线条这时与光影效能结合,视为呈示立体及结构机理的手段。也有学者认为“白画”不同与“白描”主要因为唐代人对绘画“成品”观念上有很具体的限定,“白画”是作画过程中作为绘画主体的重要步骤。总的来说,“白画”的产生与画圣吴道子有关。唐代段成式在《酉阳杂俎续集·寺塔记》上记载:“南中三门里东壁上,吴道玄白画地狱变;笔力劲怒,变状阴怪,覩之不觉毛戴,吴画中得意处。”《唐朝名画录》又载:“吴道子……又数处图壁,只以墨踪为之,近代莫能加其彩绘。”可见白画虽然只以墨踪为之,却已经可以形成一个独立的艺术形态了。从其具体技法来看,吴道子所画人物衣褶飘举,线条遒劲,人称莼菜条,描状如兰叶,具有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效果,被誉为“吴带当风”,他还于焦墨线条中,略施淡彩,世称吴装。

“白画”产生之后,对中国传统人物画图式进行了有效的的丰富和补充。“图式”是指经过长期演化提炼而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绘画样式,“图”就是图画。图形,泛指绘画作品的视觉形象。“式”在语法范畴里,表示说话者对所说事情的主观方式,即方式。艺术思想衍生出来的高度意向的文艺创作思想和审美习惯,在经历了长期的艺术实践和理论总结之后,取得了广泛的共识并上升为一种民族审美意识。具体表现在绘画创作中,则是比较强的程式化手法创造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中国传统绘画由于其很强的功能性,先秦孔子提倡“绘事后素”;唐代张彦远认为艺术在于昭盛德之事,因记传赋颂的形式不能“载其容”、“备其型”,所以以图画兼之。这种功能性导致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图式因素非常明显,因为画家基本上不用特立独行的创造某些风格,只需用先前遗留的图式描述文字不能说明之处就够了。而这些造型图式很容易在民众心中产生一种类似于“偶像”的支配力量。“酷似自然的图像从未存在过,所有的图像都以程式为基础,恰如语言或者我们的笔记的特点那样。一切图像都是符号”,对于中国传统人物画中的宗教绘画来说更是如此,在南北朝的宗教绘画题材中,除了本尊、菩萨之类单个或成组的造像外,就是从西土传入的佛本身故事和佛传故事,基本上属于照搬既定的程式。宗教绘画例如位于敦煌的佛教绘画,在风格及题材上一直具有历史的延续性,早期敦煌佛画多为佛像、说法图、佛本身故事和僧尼故事。而中国早期人物画笔描的特质,可以从现存楚帛画及两汉的壁画中得到一个认识。战国时期的楚墓帛画长沙楚墓先后出土了二幅旌幡性质的帛画,一幅为1949年出自长沙陈家大山楚墓的人物龙凤帛画,另一幅是1973年长沙子弹库出土的人物御龙帛画。从画面之中可以了解到,线条主要的作用在于勾描出形体的范围,以及此范围内不同区域的界限。在于形体的掌握是透过概念化的平面的组合而成的。体积感与质量感并不是画家所追求的目标,他们所关心的是由线描所归纳出的个形体间的优美互动,以及各规范小区域内经由黑白虚实的变化产生的韵律。这些线条恰如其分地反映了先秦时期楚国道、巫、骚三者合一的神秘的宗教力量。反观盛唐白画,白画中的两个主要途径——墨晕式与笔描式——虽然同样表达了物象之立体与结构,但却呈现了线条结构意义不同感受,讲究的墨晕阴影所形成的凹凸效果,也没有运用透视技法显示出空间的广度,而是根据之前已有的宗教画图式加以矫正,运用线条的粗细、浓淡、长短、轻重的变化以及疏密的结合重组,来呈现出这个类似凹凸的效果。

中国传统人物画法有“吴带当风,曹衣出水”。《图画见闻志》中说“曹吴二体,学者所宗”。“吴之笔,其势圆转而衣服飘举。曹之笔,其体稠叠而衣服紧窄。故后辈称之曰:“吴带当风,曹衣出水。”盛唐白画很明显在吴道子的影响下将中国传统人物画造型图式引入“当风”的矫正中。而这种矫正形态与当时的社会状态是分不开的,唐都长安作为国际大都市,来自中亚的西域画家从他们那里带来凹凸画法与本土画家的线描画法相结合,形成了风靡一时“白画”风格。“白画”与盛唐时期的社会意识形态是紧密联系,“白画”的流行也反映了民众心理审美方式的转变。

由盛唐白画所见笔描传统的创造性复兴,也代表着中国画史中古典传统在各个时代不断矫正图式语言的典型模式。光由线描形式的表面上看,由汉至唐似乎没有太大外貌上的变动;但由线条的结构意义来观察,这实是一个逐渐丰富的过程。在这过程中,画家并没有放弃传统线描的表现能力,而是逐渐地将学自西来凹凸法的描绘结构之能力,拿来增加了传统所喜爱的笔描内容。其结果便是笔描旧传统在盛唐的再生。此再生不仅使盛唐的笔描大异于汉晋者,而且也不同于凹凸法附带的线描性格。以对传统的再生而言,此过程为后来宋元明清各代绘画中,复古主义所取途径的一个典型。从南朝齐梁谢赫所述“六法”之“骨法用笔”,到9世纪张彦远提出“笔踪”论,认为“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于用笔”,绘画中对笔法的重视历来有之。笔法在不同时间,为表达不同内容形式所产生的“结构意义”上的蜕变,以及历朝历代对于先前笔描图式的纠正都是值得考虑的,“白画”便是其中一个颇具意义的现象。笔法情结在中国传统绘画之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分量,这种影响也会一直持续下去。

相关文章

  • “书坛领袖”是如何诞生的[图文]
    “书坛领袖”是如何诞生的[图文]

    某机构出版的《中国书坛四大领袖》封面“中国画×大家”、“当代×位山水大师”、“书坛×大领袖”……不知何时起,以大师、领袖命名的书籍、画册在市场上大行其道,时不时就会“冒”出一本。记者偶与几位艺术学院的教授聊天得知,大师泛滥的情况近些年早...

    337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湖北写实油画纵观[图文]
    湖北写实油画纵观[图文]

    图片资料[文/高星]“中国现在最高水准的写实主义绘画绝对走在世界的最前列……很多西方人到中国来对我们的写实主义绘画都惊讶不已,他们想像不出在古老的东方会有人把西方的艺术推向极致。”——艾轩中国写实油画发展的黄金时期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当时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写实油画作品,如罗中立的《父亲》、陈丹青的《西藏组画》、...

    763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让生活充满温度”[图文]
    “让生活充满温度”[图文]

    刘明亮,1972年生,山东新泰人;2002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获美术学(油画)硕士学位;2010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获艺术学博士学位;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理事,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现为齐鲁师范学院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研究所所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和青年油画家刘明亮相识近二十年了,从最初的同学到现在的挚友,多年来的交情让我深深地感动。这些年来,明亮总是乐呵呵的求学、创作、再求学、再创作。虽然...

    1117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灵犀独慧 技近乎道—陈铸的书法艺术[图文]
    灵犀独慧 技近乎道—陈铸的书法艺术[图文]

    品读陈铸的书法,但觉一股浩然之气扑面而来,“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具有撼人的艺术魅力。这是陈铸作品的“气质”。书法的“气质”和人的气质一样,并非靠“摹”就能得来的,而是人内心学识、智慧、抱负和修养的自然流露。1955年陈铸生于钟灵毓秀、文化氛围浓厚的古城——青州,自幼便萌发了...

    958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冷军 写实绘画是留给艺术最后的一点规矩
    冷军 写实绘画是留给艺术最后的一点规矩

    摄影:陆峰在写实油画市场走俏的情况下,此次在艺术北京上带去冷军作品的美丽道艺术机构并没有遭遇大卖,这在旁人看来实在是蹊跷,这可是“冷军”的作品。借由“写实油画”这一话题采访到冷军,才了解到原委,原来是艺术家不愿意卖。略微不太好意思,冷军笑着说:“是这样,大部分作品不作销售,我想为自己未来美术馆留着。”据说,这位艺术家还一度在...

    1901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顶尖艺术家眼中的亨利·摩尔 [图文]
    顶尖艺术家眼中的亨利·摩尔 [图文]

    亨利·摩尔作品《椎骨》(1968-1969)IC资料“身体与空无,当代艺术关于亨利·摩尔的回声”5月1日至10月26日在英国赫特福德郡佩里·格林的亨利·摩尔故居举行。展览除了呈现亨利·摩尔的雕塑作品,还包括约瑟夫·博伊斯、安尼诗·卡普尔、安东尼·葛姆雷、达明&...

    1146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自杀漫画呈现民国社会病态风潮[图文]
    自杀漫画呈现民国社会病态风潮[图文]

    张乐平的《意料之外》,刊于《中国漫画》1936年第8期。描述一位摄影师去江边拍摄跳水的镜头,找的女演员跳入江中之后,摄影师见江边有遗书一封,顿悟女演员原来是跳江自杀了。早报记者田波澜1919年11月14日,23岁的长沙姑娘赵五贞,因为不愿意奉父母之命嫁给富商老头吴凤林做继室,在多次反抗无果的情况下,最后用刀自戕于花轿内。此事轰动一时,引起许多知识分子的关注,仅湖南《大公报》就发表了近10篇文章...

    1429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杉本博司的东方式美学[图文]
    杉本博司的东方式美学[图文]

    《直到长出青苔》近来,日本摄影家杉本博司正在为中国读者所熟悉。他的作品以无懈可击的黑白语言和钻石般鲜明锐利的影像将摄影的魅力生动地展现出来,极致了摄影的品质和意义。我在11年前曾采访过杉本博司,他对我说:“我很喜欢中国的宋代山水画,特别是南宋马远的作品。”“彩色摄影的色是化学性的,有点工业制品感觉。虽然能吸引注意力,但容易浮在面上;黑白摄影的色是绘画性的,像水...

    1967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品香:从容不迫方见雅[图文]
    品香:从容不迫方见雅[图文]

    沐莲堂主人郭雪如果拿我们的日常生活与古人的生活做一番对比,一定会发现很多差异,除了物质条件和经济、科技发达程度的不同,生活方式也是天差地别。例如,我们的业余时间多数用来上网或摆弄手机,而古代很多文人雅士,除了吟诗作对,还有更具生活情趣的四般雅事:点茶、插花、挂画和品香。旧时雅事今安在?品香对于一个人的内在修养、外观气质都是一种锻炼和提升。中华民族自用香以来,经过长久的发展,形成了悠久而丰富的...

    1745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姚谦:蔡国强画的鬼能让我脊背发凉[图文]
    姚谦:蔡国强画的鬼能让我脊背发凉[图文]

    姚谦他捧红过萧亚轩、李玟、蔡健雅、刘若英,是许多大牌歌手口中的“谦哥”,也是台湾综艺圈教母张小燕口中“最懂女人心的人”。《最熟悉的陌生人》《我愿意》《好心情》等脍炙人口的歌词,无一不出自他的笔下。他就是台湾知名音乐人姚谦。上周六,蔡国强在浙江美术馆名为《春》的个人画展第一天展出,姚谦应邀为这位心中的绘画大师助阵,带来了一场名为《艺术与生活》的演...

    1457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中国当代艺术是否开始招人讨厌了[图文]
    中国当代艺术是否开始招人讨厌了[图文]

    方力钧作品2月14日,朱其把自己置换为一位“局外人”写的一篇文章“中国当代艺术看了想吐”在中国艺术界引起不小反响。近两年来,上海理论研究者陆兴华也有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应有的定义以及其中的意识形态做出了诸多诠释与批判。除此以外,还有朱青生、高名潞、吕澎、杨小彦等人也在通过策展实践探寻着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之路。而现在正在广东美术馆展出的广州三年展首个项...

    923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潘建博作品解析——有意识性的笔墨表现[图文]
    潘建博作品解析——有意识性的笔墨表现[图文]

    潘建博虎丘“以境之奇怪论,则画不如山水;以笔墨之精妙论,则山水决不如画。”(明·董其昌《画旨》)。由于中国绘画的传统积淀,以及材料与工具的特性,造成了创造主体(画家)自觉的把握运用笔墨时与身外之境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不仅是表象和具象的,而且是抽象的,是心象的差异。也就是个体精神与宇宙的差异,既认识上的差异,情感上的差异。如何实现统一,达到浑然一体,是当今中国...

    1311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封岩谈当代摄影艺术[图文]
    封岩谈当代摄影艺术[图文]

    当代摄影以一种反摄影的形式去模糊与其它艺术之间的界限采访者:迦沐梓受访者:封岩迦沐梓:作为国内知名的当代摄影艺术家,能告诉我们,什么是当代摄影?封岩:“当代摄影艺术家基本上采取一种反报道的创作立场,他们放慢拍摄节奏、避开火爆时刻,并在决定性瞬间过了之后才抵达现场。除了放弃35mm小型相机回归19世纪中叶迫不得已才使用的中大画幅相机之外,更重要的是这些摄影家试图以一种设想周全的...

    880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梓印墨韵两相宜[图文]
    梓印墨韵两相宜[图文]

    田宇原柳永词《望海潮》印刷术是中国引以为豪的“四大发明”之一,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居功至伟。然而,历来人们关注的重点,可能容易偏向于“术”,也即印刷术作为一项技术成果的本身,重点自然是毕昇的活字印刷。在激光照排诞生之后,活字的“铅与火”成为历史,活字之“术”自然也成为历史。这一伟大发明的光环,是否会渐渐...

    1067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体味精髓——品读张兆羽古典人物画[图文]
    体味精髓——品读张兆羽古典人物画[图文]

    我一直在观察兆羽先生的笔墨走向,感觉他那行于笔下的线条,似乎越来越趋向于一种内敛,或者说,一种心灵的自制。兆羽先生的大写意,有自己的主观倾向,尤其是他的那一幅幅古典人物画,如果我们不细加审视,也许你会忽视其蕴涵在笔墨中的精彩。兆羽先生的古典人物,不是外形的舞蹈、躯壳的表现,透过墨色的浓淡,你会在近乎狂放的线条中,捕捉到一种精神的张力,一种影影绰绰的苍劲之美……兆羽和我...

    1846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