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国内艺术节频现:究竟是谁的节日

时间 : 12-09 投稿人 : 小易 点击 :

文/本刊记者王宁

编者按:

现如今,虽然当代艺术在二级市场中的反应依旧惨淡,没有太多起色,但却无法阻止各种名目的艺术节、双年展在全国范围内多点开花。市场历来都是一个整体,一级市场的繁荣是我们愿意看到的,但如果这种繁荣只是停留于事件的本身而无法实现更好的利益扩张,仍旧只会是背上了一个虚假繁荣的外壳。

艺术品市场作为一个小众市场,其连锁效应的明显性无需赘言。在整个利益链条当中,任何一个环节的脱节,都将会令这一原本就不大的盘子变得更加脆弱与易碎。在艺术品交易市场自2012年下半年陷入调整之后,二级市场作为国内艺术品交易历来的“龙头”,受到的负面影响之大比之2008年的金融危机有过之而无不及,在一片惨淡的交易数据当中,整个艺术品市场迅速陷入了再度的迷茫与混乱之中,而此时观望情绪的加重也无疑令原本就不堪重负的艺术品交易市场雪上加霜。

在艰难地度过了一个颇为灰暗的2012年之后,2013年的艺术品市场还是在无数坚守者的努力之下挺了过来,春季拍卖市场的平稳有效地止住了整个市场的下滑趋势,但也仅限于此而已。或许正是市场行情继续下跌的停止,让很多原本对市场失去信心的人选择了回归,而这种回归早就在本季秋拍中现出端倪。

二级市场的稳定给市场带来了信心,但这种信心只限于二级市场,对于一级市场而言,难关依旧存在。

艺术节?还是艺术结?

不知从何时开始,国内在涌现美术馆兴建热潮的同时,还刮起了一股举办艺术节、双年展的“旋风”。798艺术节、798双年展、宋庄艺术节、上海双年展、成都双年展、重庆双年展、艺术长沙、广州三年展、连州摄影节、西部双年展等名目繁多的艺术节、双年展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一时间,所有跟艺术有关的一线、二线城市都开始蠢蠢欲动,举办属于自己的艺术节或是双年展,大有群雄并起、烽火连天之势。而在这种放眼望去尽是艺术节、双年展的新格局之下,“一座城市如果没有个把艺术节、双年展,都不好意思跟别人说自己是艺术城市”。纵然是在当前国家提倡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之下,文化已经不再仅仅是一种形而上的表达,变成了产业,成为了城市的新名片,但也要结合自身条件,进行因地制宜的发展,而不应该一味的盲从跟风。

就算是如今在艺术领域发展较为成熟的城市,那些由来已久、创办多年的艺术节、双年展也只剩下了看上去光鲜亮丽的外表,实际上已经困难重重。

北京作为国内艺术品交易与创作的重要基地,开办多年的那些艺术节与双年展也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变得举步维艰。以“798艺术节”为例,其前身为由民间资本创办于2004年的“大山子艺术节”,2007年由民办转为官办,由798艺术区建设管理办公室作为主办方,名称也由原来的“大山子艺术节”改为“798艺术节”。资金方面也随之从原本的民间资本自主筹资变成了由政府机构出资。

2013年,798艺术节照常举办,但业内人士的感觉是一年不如一年。虽然官方统计数据显示,最终的参观人数再次创下了历年来的新高,但熟悉798发展历史的人都知道,如今的798已经不再是当年的那个798艺术区,更像是一个休闲娱乐、旅游购物的大卖场。园区内各种商店、咖啡馆、餐饮店云集,画廊也逐渐变成整个园区的附属,甚至成为了形象代言人,其作用就是告诉来到这里的人:这里还有艺术品可以看、可以买。

798艺术节由民办改成官办,虽然资金压力不复存在,但往日的自由与先锋性也随之渐渐淡去。

与798艺术节的命运不同,原本一直都是官方举办的宋庄艺术节今年脱去“官办金身”,重回到民办行列。但近年来一直困挠着宋庄艺术区的文化创意产业转型问题以及艺术区拆迁问题也在重回民办身份后变得更为突出。其实从近两年宋庄艺术节的尴尬局面就能够预见到今日的窘境,原本计划到11月15日结束的宋庄艺术节在还未期限就草草收场:临街的作品在接受了无数的尘埃洗礼和漠视之后统统消失,早年间小堡广场和宋庄街道上随处可见艺术品的盛况也就更加无从谈起。在给参展艺术家以及策展人平添几分尴尬的同时,冷冷清清的艺术节也痛快地扇了曾放出豪言壮语的艺术节策展人一记响亮的耳光。在艺术节筹办之初,今年艺术节的总策划王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策展团队的理念是,由宋庄举办自己的艺术节,而不是由其他人从外部移植而来,办一个与生活工作在宋庄的艺术家没有任何关系的艺术节。”艺术节的纯粹度的确得到了保证,90%以上的参展者均为生活在宋庄的艺术家,也确实呈现出真实的宋庄艺术生态现状。只不过,这个现状呈现得有些惨烈: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艺术节没有盛大的开幕仪式,也没有往年趋之若鹜的观展人群,有的只是一群自娱自乐的理想主义者,一群在现实面前不知道“什么是现实”的“世外高人”。

艺术节缺钱?找土豪啊!

就在众人为如今的798艺术节沦为了一场固定的娱乐演出,以及为宋庄艺术节的消沉而伤感不已的时候,当年犹如“黑马”一般高调杀入艺术界的“艺术长沙”却在时隔两年之后再度高调亮相于湖南。旨在将艺术节做成一个全国性艺术品牌的“艺术长沙”在今年10月19日如期开幕,以周春芽、郭伟、丁乙、向京等艺术家领衔的第四届“艺术长沙”由长沙市人民政府、湖南广播电视台和湖南省文物局共同主办,主展览场地为长沙市博物馆。据本届“艺术长沙”参展人谭国斌介绍,“场馆是我最头疼的问题。湖南这个地方,常常说湖湘文化,可是这么一个大省,没有省美术馆,也没有长沙市美术馆,省博物馆装修,我们最终改到长沙市博物馆。建筑是文革期间的,还挺有意思的,但就是局限性很大,虽然有两千平方米,但能用的空间有限。”几番权衡之下,长沙市博物馆得以首次为当代艺术的大型展览敞开大门。

虽然今年的“艺术长沙”将往年的“收藏家年会”转至岳麓书院,但总花费依然超过了当初的预算。600万元人民币的预算经费虽然无法与当年成都双年展的过千万相比,但在今年艺术节投入普遍缩减的大背景下,“艺术长沙”600万的高投入还是令人感到惊讶。不过较之于同样由谭国斌出资并策划的“2009艺术长沙”中出现的京湘包机“艺术飞行”壮举,今年的“艺术长沙”多少还是显得“寒酸”了一点。缺少了当年的“飞机上的发布会”,今年的“艺术长沙”不管是在媒体关注度方面还是业内反响上,都已经无法与当年的声势浩大同日而语。多少有点走下坡路的“2013艺术长沙”虽然在展览规模上与往届类似,但分割出去的“收藏家年会”在众多拍卖巨头的鼎力支持下,还是抢走了很多关注的目光。

“艺术长沙”虽然经历过一段时间的停滞,但持续性的大资金投入依旧聚拢了不少人气,这也给渐入“死循环”的国内其它艺术节提供了不错的参考样本。在投入资金相对匮乏的当代艺术节看来,寻找政府机构的支持固然重要,但找一个肯一直陪伴当代艺术前行的“土豪”无疑是当前更为重要的任务。

别让艺术节沦为当代艺术的心结

当代艺术的崛起催生了艺术新贵阶层,从艺术家到艺术机构再到收藏家,当代艺术在短短的10余年间缔造了众多新的富有人群,但他们在成功地摘取了当代艺术结出的“硕果”之后,肯回过头继续栽树的人却并不多。经营副业、跨行业经营乃至转行的事例越来越多,而不抱任何功利目的支持当代艺术的人群数量明显减少。当代艺术虽然在市场中取得了不错的业绩,但这样的成功毕竟只是少数人的成功。一个艺术门类的兴盛,不能只靠那些站在金字塔顶端的少数人群,而应该着眼于整个领域的健康发展。

艺术节作为当代艺术的特有产物,本应该为当代艺术的发展做出更多贡献,而如今,随着市场重心的调整,原本热闹的艺术节开始变得冷清,甚至被一些艺术选秀以及艺术评选活动抢去了风头,实在不能不让人摇头叹息。艺术节是当代艺术的节日,不管她在哪里举办,都应该是一场当代艺术的集体盛宴,而不应该变成固定的、毫无新意的表演。别让曾经热闹的艺术节变成今日艺术家的一大心结。

相关文章

  • 白砥:当今“二王书风”缺失什么?[图文]
    白砥:当今“二王书风”缺失什么?[图文]

    王羲之《二谢帖》日本皇室宫内厅三之丸尚藏馆藏当今书坛的评价体制不健全,学王书家们多有掌控书法评选的权力与平台,这一权力的获得主要是由于他们那路为大多数人接受的“好看”样式,一旦进入深一层的自我探索,往往会招致唾弃,甚至使大权旁落。辛苦奋斗多年得到的好处怎可轻易言弃?新世纪以来,“二王书风”(王羲之、王献之)逐渐代替碑学,成为书坛仿效的主流风格。...

    1735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严学章羊年贺岁生肖十三张——羊年台历挂历专用[图文]
    严学章羊年贺岁生肖十三张——羊年台历挂历专用[图文]

    1、回眸。人与人之间的最大差别不是视力上的差距,而是视野上的差距。视力可以看到一样东西,视野却可以看到不同的世界。2、狼披上皮装羊。狗安上角装羊。狼的可怕是披上皮行善,狗的可怕是挂上头卖肉,羊的可悲是既被狡猾的狼忽悠了,又被忠诚的狗算计了。羊被忽悠多了,也便学会了狼性处世。现在社会疯狂了,绵羊也学会吃狼了。3、披上羊皮的狼是示弱,披上狼皮的羊是示强。缺少狼性的社会装羊者多,缺少羊性的社会装狼者众...

    1111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黄永玉展览不讲排场是艺术界的楷模[图文]
    黄永玉展览不讲排场是艺术界的楷模[图文]

    2009年7月,86岁的黄永玉在家中作画。(资料图)新华社发黄永玉九十岁画展“不剪彩不演讲不搞酒会不搞研讨会”,策展人陈履生称:“按照老办法,开门就开幕。不剪彩,不演讲,不搞酒会,不搞研讨会。”8月16日,“黄永玉九十画展”在国博开幕,其简洁朴素的开幕形式,一时备受热议。而反观时下艺坛,展览此起彼伏,开幕式隆重阔气,主办...

    250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陈履生:我的书画之源[图文]
    陈履生:我的书画之源[图文]

    陈履生作品:《大江深处》,68×45,2012年。世上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经历。就其专业而言,即使是同一个专业,每一个人也有各不相同的学习过程。可能现代文明的发展会缩小彼此的差距,但在没有享受到现代文明孕育的人那里,他的成长道路也许就有许多独到的地方。我在学习美术理论之前先学画,学画之前先学书。虽然,所谓的“书画同源”古已有之,但那时候我什么也不...

    892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薛晔:古风吹尽新气来[图文]
    薛晔:古风吹尽新气来[图文]

    和气图136×68cm2007年竺庆有1936年出生于浙江奉化的一个叫后竺村的农家,在砍柴牧牛和读书写字兼而有之的童年生活中,他从小就感受到“儿时牛背笛,归去弄斜阳。三里壕边路,藤花喷异香”的美好意境。初中毕业后,竺庆有到宁波读高中,这段时间里,他对绘画产生了很大的兴趣。高中毕业时,他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受业于陆抑非先生。美院毕业后的竺庆有就留在杭州,...

    805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艺兼四绝——追忆钱君匋先生[图文]
    艺兼四绝——追忆钱君匋先生[图文]

    钱君匋篆印结合日前在上海笔墨博物馆举办的“艺兼四绝——钱君匋书画篆刻装帧展”,上海市文史馆、笔墨博物馆等组织书画界人士及钱君匋亲属、学生等就其艺术与生平等进行了研讨。钱君匋(1907-1998),浙江桐乡屠甸镇人,曾任西泠印社副社长、上海文艺出版社编审、上海市政协委员等,是一位融诗、书、画、印于一身的艺术家。陈辉(钱君匋学生,展览策展人)在...

    1653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艺术是娱乐养子
    艺术是娱乐养子

    当代艺术想要在中国的艺术界发现趣事并不容易,因为不少年轻人对传统艺术并没有时刻关注的瘾头,85后罕见创新的艺术名家也令人心生厌倦,而时下不少新生代艺术家们动辄将性和政治引入话题,简直比吃饭睡觉还频繁,结果是如果你还愿意看点艺术八卦,页面设计得有猫扑影子的嘿社会这类媒体倒可以帮你找点乐子。艺术在中国很无趣,尽管这说法既狭隘又偏激。在这个让人有些撑不下去的冬季,艺评人朱其最近的发言让一些人找到了...

    539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后现代艺术多元化判断中的悖论[图文]
    后现代艺术多元化判断中的悖论[图文]

    图片资料后现代主义思潮,是西方后现代主义哲学与艺术立足于现代文明的实景下,所展开的文化反思。它已影响到当今世界思想和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现实存在物质主义的限制但没有文化发展的约定,由于社会资讯的发达,后现代主义并非只是西方的文化现象,它对中国现实社会全面的冲击已显而易见。本文式从现代工业社会中人的“物化”,反省后现代理论的极端行为,支持艺术形而上—&mdash...

    1027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莫道桑榆晚 为霞尚满天[图文]
    莫道桑榆晚 为霞尚满天[图文]

    千百年来,孕育了华夏文明的中原大地,钟灵毓秀,才杰倍出。追寻历史的足迹,放眼希望的今天,无数新密儿女,挥洒汗水,豪迈脚步,奏响了一首首动听的人生序曲,书写了一篇篇精彩的盛世华章。近年来,一位享誉海内外的杰出艺术家,以其特有的才华,不时走进人们的视野;艰辛的跋涉,忘我的耕耘,智慧的思考,让他叩开了一座座艺术之门,摘取了一个个令人称叹的艺术桂冠;他的作品,早已飞出国门,被众多国际友人珍藏;他,就是...

    600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墨彩相辉映 书画两相宜[图文]
    墨彩相辉映 书画两相宜[图文]

    蔡华立藏民68×70cm蔡君华立,吉林磐石人也。上世纪80年代,华夏大地百业待兴,于书画一途亦然。华立性喜书画,又生逢其时可谓得天时;考入东北师范大学美术系为其艺术生涯之始可谓得地利;华立朴实敦厚,多得当代书画大家前辈赏识指点,可谓得人和。以华立之勤奋,又得天时、地利、人和之便终得丰硕回报。大凡中国书协、美协之展览,多能入展、获奖。作品多被国内外多家博物馆、纪念馆、碑林收录收藏。于...

    1162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蒋喜:从传统玉文化中汲取玉雕创意[图文]
    蒋喜:从传统玉文化中汲取玉雕创意[图文]

    蒋喜和田玉籽料龙凤对牌中国传统玉文化博大精深,是现代玉雕艺术家们的创作源泉。如何对待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设计的关系,如何有效地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设计完美结合,创造出有文化内涵的玉雕作品,蒋喜大师走出了一条有自己风格和特色的玉雕之路。蒋喜大师是当代苏州玉雕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将古奥之风解读演绎、融入作品,“拟古”而不“泥古”,他解读古玉中所承载...

    508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在书法中品味人生修身养性[图文]
    在书法中品味人生修身养性[图文]

    刺破青天锷未残(国画)郝鹤君作中国的文字博大精深,方方正正的字体,几千年几经演绎,其意义不局限于某一种交流途径和传播,而已成为一种艺术。书法是一门古老而奇特的艺术,它与人生在本质上有紧密联系,这是其他任何艺术所无法比拟的。书法能启迪人们的心灵,提升人们的品德修养和道德情操,承载了传统文化的内涵,表现了我们民族的审美意识,是中华民族聪明才智的集中表现。书法是最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国粹,它具有简...

    461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留苏热潮与新中国美术[图文]
    留苏热潮与新中国美术[图文]

    全山石小提琴手77×59cm油画1958年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发展祖国的美术事业,当时国家采取了“走出去,请进来”两种方针政策。从1953年开始派学生到苏联学习,1955年又请苏联专家马克西莫夫来办油画训练班,为我们国家培养了一批美术专业人才。自1953年至1965年间,由文化部、教育部派往苏联的美术专业(包括绘画、雕刻、美术史论、戏剧与电影舞台美术等)留学生...

    774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抽象水墨的可能性[图文]
    抽象水墨的可能性[图文]

    图片资料千百年来,水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渗透在中国传统经典艺术的各个方面。犹如中国人使用筷子用餐一样,笔墨书写几乎成为世世代代中国人自然而然的生活方式与生命状态。即便在计算机逐渐取代书写的现代化变迁中,笔墨渐渐淡出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然而笔墨依然是中国艺术家们汲取养分,立足传统的根本源头。在当代艺术空前多元化与国际化的发展中,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根基及东方美学经典的继承、挖掘与创新始终是中国当...

    802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大背头与它的审丑时代[图文]
    大背头与它的审丑时代[图文]

    “大背头”与它的审丑时代日前,有网友爆出河南洛阳偃师龙华欢乐园正在兴建的一座雕像,该雕像总体形象酷似“弥勒佛”,但却梳着大背头、穿着内衣。雕像图片被网友曝光后,迅速引起许多网友的争议和批评,该雕像也被网友戏称为“大背头”。然而,事件的发展出人意料,不久之后,有报道称,龙华欢乐园网站发表声明称“此肖像为我们企业...

    976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